李東榮:中國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有良好的現實基礎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2月9日,2020新時代金融發展峰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新階段 新格局 新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出席會議並演講。

李東榮表示,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正日益成為國際金融發展和治理過程中各方高度關注的兩個焦點領域。他指出,2016年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當時在中國作為主席國的大力推動下,峰會通過兩項很重要的成果,一是通過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別論壇,倡導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去促進全球普惠金融的發展;二是首次將綠色金融納入G20峰會議題並發布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這兩項成果成為了全球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

此外他還強調,現階段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具有幾方面重要意義:

一、這是金融科技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他表示,行動支付、手機銀行、數字人民幣等業務的發展,能夠顯著的減少實物現金使用,以及在紙幣印刷、發行、運輸、保管、存儲、回籠的各個環節中都有效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因此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有助於提升金融科技的綠色化水平,真正將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金融科技應用落實到金融業務各個環節中去。

二、這是破解當前綠色金融共性難題的可行舉措。他表示,當前綠色金融仍然面臨環境外部性的內部化難度大、綠色金融活動和產品界定不清晰、綠色金融標準和認證體系不統一、環境風險分析和管理工具缺失等一系列的全球共性難題問題。促進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有助於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衛星遙感等一系列新技術有針對性的解決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上述難點和痛點問題。

三、這是國際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發展的前沿方向。他指出,聯合國環境署組織成立了綠色數字金融聯盟,旨在利用數位技術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20國集團可持續研究小組把金融科技賦能、可持續金融列為三大議題之一,組織開展了前瞻性的建設工作,英國先後發揮了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的國家戰略,通過開展綠色金融科技挑戰賽,成立綠色技術諮詢小組等舉措,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實現融合創新,瑞士政府組織金融機構成立綠色金融科技網絡,旨在改善瑞士的綠色金融科技應用環境,促進數位技術與可持續金融有機結合。

他強調,中國在政產學研各個方面持續努力,在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領域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金融科技頂層規劃發布實施、創新監管開展試點,60項創新應用陸續推出,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標準規則加速出臺。他指出,中國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具有良好的現實基礎,未來發展的空間廣闊,也有潛力有可能依託中國目前這兩個領域的創新優勢和應用規模進一步的拓展國際合作交流,展現中國在全球綠色金融科技發展中的示範。

相關焦點

  • 網信CEO盛佳: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大發展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9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表示,金融機構要抓住信息技術發展的機會,提升數位化、數據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的效率和能力,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對此,網信CEO盛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網際網路廣泛應用、提升服務體驗的同時,應藉助科技手段提升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的效率和效果。
  • 李東榮:關注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多元金融要求 實現普惠金融服務在...
    中國網財經12月15日訊 (記者 楊暢)今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今日在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為「立足金融為民 弘揚科技向善 面向『十四五』的金融業數位化轉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李東榮談到:「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 中國電子與國泰君安籤約,推動「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中國電子與國泰君安籤約,推動「科技+金融」融合發展!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戰略為牽引、科技為紐帶、創新為動力,在金融科技領域攜手共建互利共贏新局面,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網絡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 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金融如何服務高質量發展」系列評論⑥
    隨著新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用綠色理念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已成為各界的普遍共識。筆者認為,認清綠色金融對於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要從三個維度深入審視。第一個維度,是金融業對綠色發展來說具有重要助推和消解作用。金融業既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消解器。一方面,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都需要金融的資金融通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對於舊的、過剩的、汙染的產能,也可以通過金融尤其是綠色金融的方式加以市場化方式出清,防控由此帶來的風險。
  • 外灘金融峰會釋放新發展信號 桔子數科以科技助推新金融發展
    近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金融科技作為峰會的重要議題,引起了各方熱烈的討論。嘉賓們普遍認為,在未來全球的經濟復甦中,金融科技將成為決定性的力量之一。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峰會上表示,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下,金融科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 金融科技只是金融史上的一段小插曲?關於未來銀行生態,六位大咖...
    在李東榮看來,智慧金融的前提是數據要素的積累,基礎是算法算力的進步,關鍵是適用場景的挖掘,核心是人工智慧的應用。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近年來,得益於有力的政策支持、巨大的應用需求和開放的市場環境,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蓬勃發展。
  • 渤海銀行:科技驅動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精益化普惠金融模式
    「特別是在這一次全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衝擊的疫情環境下,中國經濟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非接觸、不間斷、高效率的數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助小微、穩經濟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18日至19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第六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腳踏實地的金融機構。
  • 王勇:以創新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陝文投集團的金融創新實踐|...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循環系統,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對金融的依賴。自2010年中央和國家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對於鼓勵支持金融與文化融合創新、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晉商銀行獲2020中國綠色金融創新銀行先鋒獎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張璐璇)12月17日至12月18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上海舉行。憑藉近幾年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晉商銀行在本屆論壇上摘得「2020中國綠色金融創新銀行先鋒獎」。晉商銀行總行營銷總監趙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晉商銀行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金融理念,積極投放信貸資金,不斷創新融資工具,在開展綠色金融工作方面成績斐然。晉商銀行積極支持綠色農業、綠色旅遊以及傳統企業綠色升級等領域,2020年綠色融資新增投放42.55億元,截至2020年11月底,綠色融資餘額81.94億,有力推動了綠色產業發展。
  • 2020中國綠道綠色金融峰會召開
    以高科技和綠色化為特徵的綠色產業供應鏈將成為新基建「高質量」的重要支撐,而新基建能為綠色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市場和新的動能。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可以在推動新基建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外灘金融峰會三大關鍵詞:開放、科技、生態
    在銀行監管層面,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明確表示,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將從三個方面來持續推動金融業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融展業環境。其一,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開放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其二,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舉行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推動催生融合規範發展為更好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金融科技的催生、融合、規範發展,保障金融科技行業行穩致遠,12月13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舉辦,本次峰會以
  • 李東榮:人工智慧的不當使用可能引發個人隱私洩露等風險
    12月11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智慧金融峰會於今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具體到金融領域,2017年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金融列為人工智慧應用試點示範和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重要領域之一。去年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穩妥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這些政策文件為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 易綱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2月9日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易綱介紹稱,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完成兩個轉型,金融融合...
    同時,課題報告從頂層設計,全局視角、激勵機制、服務實體經濟導向、金融市場、金融科技、風險防範等方面,系統地提出了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方向和七大政策建議,包括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委員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金」,積極探索跨境資產管理聯動合作機制,建立大灣區內部保險跨境服務機制,允許港澳居民購買大灣區內地人民幣理財產品,建立灣區高端金融人才市場
  • 李東榮:超九成上市銀行已開展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探索
    很高興出席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智慧金融峰會,與大家共同探討智慧金融的未來與發展這一重要議題。談到智慧金融,我認為,其前提是數據要素的積累,基礎是算法算力的進步,關鍵是適用場景的挖掘,核心是人工智慧的應用。鑑於此,我也想結合今天論壇的主題,就推進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談幾點個人思考和意見,供大家參考。
  • 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2020年度廣州市科技金融服務周在穗啟動
    記者獲悉,廣州市科技金融服務周依託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簡稱「海交會」),圍繞「智匯灣區,金融賦能」為主題,從12月18日起歷時一周,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聯合銀行、金融機構、產業園區,舉辦項目路演、投貸聯動對接、科技金融高端論壇等多場精品活動,共建科技企業融資對接平臺,為企業及各金融機構提供自由對接,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發展。
  • 人行伊犁州中支搶抓「綠色復甦」窗口期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人行伊犁州中支聯合伊犁州政府印發了《自治州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實施方案》,成立了自治州綠色金融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持續優化金融資源的綠色配置、加強服務方式和產品創新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專人負責、持續跟蹤、動態調整的綠色項目庫常態化管理機制,通過多種信息平臺發布入庫項目,打造綠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服務平臺,提升綠色金融發展牽引力。
  • 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在深圳成立
    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是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推動和指導下,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組建。,助力深圳金融科技在「雙區驅動」大背景下的合規創新建設,推動建設健康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動態評估和深度優化業務流程,構建融合用戶場景與服務的營銷管理體系,運用物聯網、虛擬實境等技術推動實體網點向多模態沉浸式交互性智慧網點升級;打造對內聚合產品與服務,運用API、SDK技術對業務進行整合,讓金融資源精準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建立涵蓋不同市場主體的風險信息共享機制,將風險歸類分級並深入分析
  • 康曉宇: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金融科技生態百花齊放我國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先後經歷了金融業務電子化、金融渠道網絡化階段,目前已進入金融科技階段,信息技術逐步由支撐業務發展轉變為引領業務創新,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