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堅持把促進旅遊業發展作為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傳承和發展蒙元特色民族文化,展現伊金霍洛旗少數民族民風民俗,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旅遊產業與民族文化、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有效推進全域旅遊轉型發展。旅遊是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增進相互間了解、加深相互交流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通道。越是旅遊業發達的地區,越是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做得越好的地區。
近年來,伊金霍洛旗旅遊業迅速發展,產業綜合實力逐步增強。截止2018年8月,全旗接待遊客328.42萬人次,同比增長27.6%,其中,過夜遊客128.42萬人次,同比增長26.3%;實現旅遊收入354551萬元,同比增長25.8%。旅遊業已成為伊金霍洛旗對外開放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突破口、向國內外遊客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
攝影 / 王文付
驅動鄉村活力
打造旅遊富民新集群
伊金霍洛旗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旅遊產業培育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戶一特色」,形成了4鎮6村8點的鄉村旅遊格局。目前,伊金霍洛少數民族旅遊從業者的比例連年上升,在直接從業的農牧家樂、旅遊紀念品、土特產品等200多個經營主體中,蒙古族更是佔絕大多數,旅遊從業者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大幅提升。全旗鄉村旅遊接待遊客已達100.1萬人次,旅遊收入達9555.6萬元。
加強政策引導
讓更多少數民族從業者分享旅遊發展紅利
為更加有效地促進全域旅遊的發展,伊金霍洛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2016年以來,我旗引導65戶農牧家樂參與旗、市、自治區星級農牧家樂評定,累計對48戶農牧家樂發放獎勵資金111萬元。在旅遊富民模式的帶動下,大批農牧民不僅成為「鄉村旅遊創客」,更成為了伊金霍洛旅遊業發展以及旅遊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開發民族特色旅遊項目
放大民俗節慶的活動效應
深度挖掘和整合伊金霍洛旗文化和景觀內涵,舉辦成吉思汗陵四時大典、鄂爾多斯婚禮文化節、第三屆伊金霍洛美麗鄉村旅遊季、首屆天驕非物質文化遺產節、2018內蒙古鄂爾多斯國際馭馬文化節、珠拉格那達慕、烏蘭活佛米拉祈福節、蒙古人家過大年等10餘項民俗節慶活動,做好創建民族特色文化旅遊品牌與培育壯大旅遊產業相結合的文章。
加強民族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的投入力度
在3A級以上景區等設立了15處旅遊諮詢服務中心;修建多條旅遊專線;在各鎮、主要交通幹道設置旅遊標識標牌380餘塊;建設沙山公園、查乾柴達木村、紅海子溼地等6個較大規模涉旅停車場;在旅遊集散地、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旅遊主幹道、各鎮區新建改建旅遊廁所64座,全旗景區景點實現WIFI全覆蓋10處,積極實現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全域構建。
強化宣傳引導
有效推進民族團結建設工作
緊緊圍繞「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結合旅遊工作實際,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常識、民族風俗習慣常識等納入到旅遊接待中,遊客在吃住行遊購娛中既品嘗了蒙古民族的風味美食,又體驗了民俗風情,更多的是感受到伊金霍洛這個多民族聚居地和睦團結的社會氛圍。
伊金霍洛全旗已逐步形成共同推進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在通過旅遊業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時,也有了更加開放的心態,也更加珍惜伊金霍洛安定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從而用實際行動推動交往交融,促進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用雙手共同創造著富裕、和諧、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