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區旅行,很多慕名而來的人都在追尋雪山聖湖的蹤跡,卻很多人忽略了高原的溼地。這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溼地,在高原的雪山之下,又有著不一樣的風貌。
走過這麼多藏區,也邂逅過不少溼地,讓我對高原的這種別樣美,情有獨鍾。
溼地為地球20%的生物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一些溼地還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它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的三大生態系統。
溼地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調節水分平衡,有人把溼地比喻為「天然海綿」;溼地還能通過水分循環來改善局部氣候。
人體中的腎臟發揮調節身體水分循環、排洩新陳代謝廢物的作用,這與溼地對於地球的意義相似,所以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引用自【科普中國】官網
來香格裡拉(見我的文章:)的遊客都會到納帕海/依拉草原。
這裡的神奇在於即是「海」又是草原!在夏季的雨季中,這裡化為「納帕措」,高原鏡湖的美一分不少,但在雨水稀少的冬春季,這又是香格裡拉最大的草原——依拉草原。綠草如茵,牛羊遍地的高原草場,令人心曠神怡。這湖泊和草原之間,仿佛高原之神的「一呼一吸」,將大地化為海綿,儲存對世界的美好祝福。高原溼地的獨有魅力,盡在於此。
納帕海/依拉草原應該是除了獨克宗古城和松贊林寺,這裡就是離香格裡拉市區最近的大景區了。在古城可以坐巴士,單程8元,也可以包個計程車往返50元。還可以在客棧裡租個自行車,如果有時間,有體力,我倒是很建議這種方式,因為沿途的風光太美了,車子不能隨便停。很多人會選擇沿湖騎行,全程估計得有50公裡樣子(沒騎,只是大概估計)。不過在雨季道路很泥濘,環湖的很多路段會被水淹沒。騎馬是更好的選擇。
我們去的時候很幸運,驅車進來的時候還是下雨,但當停車徒步,天空卻逐漸放晴,一會兒太陽就從雲層之中灑出誘人的光線,不免叫人歡呼。
在如此的天高雲闊,必須選擇騎馬。上次來的時候還是11月,本來想騎馬的,只是時間太緊只能作罷。
相對其他的封閉景區,這裡實在不算一個完整的景區。在枯水期,一片片的草場其實就是牧民自家的牧場。這也是很多遊客對這裡頗為不滿的原因——因為湖泊本不收費,收費的是牧民自家的馬匹牧場,自然價位和品質不統一。很多不清楚的遊客難免有被欺騙的感覺。
這裡的馬都是滇種馬,不是很高大卻很馴服,一個人騎在上面,完全不用擔心控制不住。滇馬在歷史上也是大大有名,吃苦耐勞又能爬山涉水。在缺馬的宋代,滇馬曾佔據整個宋朝馬匹市場的大半江水。
高原的風很大,感覺自己和小馬就像被風一樣刮到了海邊。而天上的雲也好像耐不住風的挑動,一下子就從這邊刮到了另一邊,天空也就露出了藍色。
而太陽又不時被後面刮過來的雲層所遮擋,時不時又漏了出來,好的光影轉瞬即逝。
稍微變換一點角度,又有不同的光影。
不過牧民可沒那麼多耐心,要真的騎馬走一整周,估計得收天價了。其實的當地人最愛的代步工具在下圖,可能這樣的天空雲闊,狂野摩託,才是康巴漢子應該有的樣子?
現在是枯水季節,所以溼地草場面積很大,要看到湖泊反倒不容易。納帕海/依拉草原的魅力就在於此,四季風景不同。這裡的冬季是高原黑頸鶴的過冬之處。春天則是綠意盎然鮮花滿地的世界,夏末秋天則是滿滿的湖泊,倒映雪山藍天。各有魅力。
湖泊水光之中,對面的石卡雪山已經清晰可見。
突然發現湖水裡有遊客留下的垃圾,很多人肯定覺得我應該P掉它,不,我覺得我應該給別人提了醒。再美的風景,也要人來保護。
除了納帕海/依拉草原,藏區的每一個區域似乎都有令人難忘的溼地景觀。給大家再分享幾個:
同在香格裡拉的普達措國家公園中(見 ),大名鼎鼎的碧塔海其實就是高原溼地的典範。2004年12月,碧塔海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在西藏旅遊很多人都喜歡說「神山聖湖」。但其實它最早專指是亞東的「一湖一山」,一湖是多慶措,一山是卓木拉日雪山。多慶錯也被列入國家溼地公園之列。在拉薩去往亞東的路上的,都會見證這一山一湖的相依相伴。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北麓交界處,這裡受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影響,這裡的降水充沛,是西藏最為肥沃的草場之一。壯碩的馬馬匹,在水草溼地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吃草奔跑,給這華美的自然造化更於動感的靈氣。
美麗的多情措將眾多雪山巨人倒影在湖中。其中巍峨的卓木拉日雪山,素有神女峰之稱。巨人在這一片遼闊裡,也變得嫵媚多情。當雲飄霧起,卓木拉日與多情措遙相顧盼,默默相守萬年;日出日落,雪山與湖水披上光之饋贈,金色白色中熠熠生輝。
江孜縣的紫金溼地也呈現出不一樣的高原風情。碧空之下的雪山在草原溪水中倒映出別樣的柔情。和亞東的帕裡草原,頗有幾分相似。(見)
當我們的車經過溼地,正巧偶遇一個馬群。天上是湧動如奔馬的白雲,草地上是奔馳如雲的馬兒,那盡情暢快的追逐,將自由肆意地揮灑而出,在這天下之間書寫著關於生命的秘密。
自有自在的奔馬
玉樹的曲麻萊縣是黃河源頭,所以有著「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稱呼,這裡是藏區傳奇的格薩爾王的發跡之地,有格薩爾王登基臺供參觀。而它的曲源溼地,也名列國家溼地公園之中。
位於曲麻萊縣西北部巴幹鄉的德曲源國家溼地公園,屬長江一級支流。溼地兩面山巒相對、蜿蜒重疊,區內河灣眾多,河水冷冽清澈,兩岸草原遼闊,是一處自然優美的溼地生態功能區。
作為三江源頭的玉樹,溼地保護對國內下遊的廣大地區有重要作用。所以除了上面的曲麻萊德曲源國家溼地公園,還有一個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東南部,以結古鎮為中心,以巴塘河、扎曲河及其支流為主線,西起菌日亞己,東至巴塘河與通天河交匯處,與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天河保護分區相依,北鄰隴松達,與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偎,南達巴塘草場。(見)
整個保護區幾乎將玉樹州府所在地囊括其中。
作為庇護了全球20%生命的溼地,相比森林、海洋,其實卻是生態系統中比較脆弱的環節。
為了保護地球之腎,自2005年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第一處國家溼地公園開始,截至2020年,國家林業局已批准建立國家溼地公園900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你去過的,或者離你最近的國家溼地在哪裡。
如果能將自己對自然的熱愛,融入這份對溼地的守護中,也是一件對自己和環境極好的貢獻。
圖片來源中國溼地網
圖片來源,國家林業局
我是莎莎愛旅行。
快上車,十年駕齡女司機,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