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2020-12-23 澎湃新聞

「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2020-08-26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說街坊是一座城市的軀幹

那麼小巷和弄堂就像是

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

嚴州曾有七十多條各式弄堂

隨著歲月的流逝

許多弄堂都已老去無蹤

這些被許多人

懷念的童年撒歡的地方

如今 還能依稀見到

一些舊時光的表情

∆六眼古井

雖經歷了歲月的洗禮

但其中大多巷弄

仍保存完好 古風猶存

許多弄堂都以所居居民的姓氏為名

從這裡可以窺見

古代坊巷裡弄同姓聚族而居的遺蹟

春日雨後

驀然與一位打傘的姑娘相遇

不由的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有一個結著丁香一樣愁怨的姑娘

△洪水弄

午後穿行在各個巷弄之間

從一頭進入又從另一頭鑽出

在這些狹小的空間裡

卻足以瞥見千年古城的另一張面孔

即便位於熱鬧的古城老街

這些巷子也有自身的節奏和頻率

在這裡 沒有城市裡的密不透風

只有自由呼氣的空氣和煙火氣

偶然抬頭望天

舉起手機咔嚓一下

古城老宅的歲月

也可以被每一個旅人的鏡頭私藏

穿梭在市井巷弄裡

用時間來定格這裡的一點一滴

一起品味傳承千年的嚴州文化

↓↓↓

巷弄裡的時光

定/格/瞬/間

雙 桂 坊 弄

雙桂坊弄在府城東北,舊名仁義坊。宋元豐八年(1085),家住仁義坊的倪直候、倪直儒兄弟同榜進士及第,後為紀念倪氏兄弟蟾宮折桂,改仁義坊為雙桂坊。

定/格/瞬/間

雙 井 弄

雙井弄位於西門街,因巷內有一井,井有雙圈,故名。《建德縣誌》載:「在正街西,以井圈雙眼名」,據了解這井有800年歷史了。

定/格/瞬/間

戴 家 弄

戴家弄位於正大街,因戴姓多居於此而得名。該弄為梅城最窄的弄堂,最窄處寬1.2米。這裡也是戴不凡先生的故居。

戴不凡是我國著名的文藝評論家、戲曲史專家、紅學專家,著有《百花集》、《百花集續編》、《記崔鶯鶯》、《小說見聞錄》等。

定/格/瞬/間

養 育 堂 弄

定/格/瞬/間

嚴 家 弄

定/格/瞬/間

趙 家 弄

定/格/瞬/間

毛 家 弄

定/格/瞬/間

程 家 弄

一條巷弄 就是一座古鎮的編年史

一處古建築 就是一部歷史文化的紀錄片

每一個角落都給這座古鎮和當地的人們

留下了美麗動人的記憶

而嚴州巷弄的故事

也將由每一位到訪旅人續寫下去...

來源/梅城鎮

原標題:《「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情懷】炎炎夏日 「巷」遇古城
    【情懷】炎炎夏日 「巷」遇古城 炎炎夏日 「巷」遇古城 古城的倒影 在大地作成長詩
  • 這些老弄堂,你走過嗎?
    這些老弄堂,你走過嗎? 老街巷弄是一座城市記憶的「備忘錄」南翔這些老弄堂
  • 時光煮雨 我在321巷等你
    到臺灣,不論你是刻意的尋找或隨意的路過,只要走進城市中那些偏僻的街巷弄堂間就如同途經一次短暫的時光洗禮,緩慢、寧靜、自然而溫情,讓人有種發掘專屬感受的竊喜。臺南作為大陸文化入臺傳播首站,自然是處處流瀉著雅風逸情,更有一處叫做321巷的藝術聚落讓無數文藝青年前來踏訪垂臨。慢下腳步,細心體會,你便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懷舊堅持!
  • 他走過臺北的書店,遇見最好的時光
    第一眼,看到「藝術家巷」的路牌,紅綠之間為灰暗的天色增添些許的亮麗。一家書店的玻璃櫥窗有一句文字:只因為小小的一夢,就有了你我以及你我以為的繁華。當我仔細品讀的時候,身後的車輛疾馳而過,虛化的影像印在窗裡,呈現動靜裡的虛與實。經過白色外牆的金石堂,進入三民書局的所在,最後在雲五大樓裡的臺灣商務印書館走走看看,一個下午的雨中時光,就消磨在不同的書架典籍裡。
  • 曲巷:你好,舊時光
    這世上有很多種美,而有一種美卻讓人無比懷念,有時候,我們走過一座城市,不為旅行的意義,不為風景的美好,只是想要在縱橫交錯的古巷中走過,看看那光影下人們最初的生活模樣。黎家釀製的紅酒,劉家做的豆豉油在這裡都很出名。
  • 不負好時光!一起解鎖梅城的三個夏天!
    不負好時光!一起解鎖梅城的三個夏天!△清郵局走過清郵局可以帶孩子重走錢氏家園感受建德源遠流長的德文化△德文化實踐中心研學路上,家長們還可以給孩子們講述浙大西遷的故事。
  • 臺北.巷弄之美.
    除去東區一些新建的高樓,大部分的街道旁都是老舊破敗的房屋,深入巷弄更是會看到不夠乾淨的地面,斑斕卻粗糙的廟宇建築,盛夏黏膩的空氣中飄著油炸臭豆腐,鐵板魷魚和老巷舊街揉雜的氣息,整個臺北,按照我們的標準來說,就像一個未邁入現代化都市的「四五線城市」。
  • 穿越時光走梅城
    梅城,正是當年古嚴州府治所在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州府史。但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中,她曾被遺忘。,腦子裡印象最深的是江邊的城樓福運門,30多年前第一次去梅城刻下的記憶,似乎永遠也不會模糊,儘管此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去過梅城很多次,可留在記憶裡的標誌性梅城還是江邊的城樓福運門。
  • 這條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國慶值得遊覽
    桂林的東巷、西巷,由於位于靖江王府正陽門的東西兩側而得名,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在戰火摧殘與舊城改造下,桂林城中的老街巷幾乎盡失原貌,只有毗鄰王城的東、西巷幸運保留。然而,日益殘舊破敗的巷弄,與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愈來愈不協調,因此於2013年啟動拆除、改造工程。
  • 開封巷弄
    在開封,素有 「 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  」之說,開封的巷弄,長短曲直縱橫交錯,有一種錯亂的美感。
  • 這個隱秘的角落,帶你穿越舊時光~
    梅城時光一九五三年的選民證,一九七三年的日曆,一九七七年的畢業證,也是文化人兒了,袋裝雪花膏的包裝皮,體育彩票、飯票、印花稅票,好多我都沒有見過不知道你小時候家裡有沒有這種鐵皮釘的炕櫃滿滿的回憶,一下子被拉到那個年代,爸爸媽媽都還年輕的那段童年時光。
  • 布拉格版的摸乳巷,太胖過不去!據說是世界上最窄的紅綠燈巷弄
    導語:布拉格版的摸乳巷,太胖過不去!據說是世界上最窄的紅綠燈巷弄。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因為數量龐大,且個個都非常肥壯,有時也還挺兇的,不過從這裡看著查理大橋與伏爾塔瓦河也挺美的。會發現這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是因為要走到地鐵站時,不小心路過的,說真的,把旅程多留下一下空白處,就有機會塞入更多的驚喜,布拉格的小區,很適合這樣,真的有不少讓人散步後的驚喜哦!還有幾乎每天都會不小心路過的巷弄,據說這可是世界上最小的紅綠燈巷弄哦!
  • 舊巷少年,遇見你
    人生不就是彼此相遇彼此相識彼此相知的嗎。遇見了你,才知道,生命還有另外一個味道。識得了你,才知道。旅程中還有另外一個行人。知遇了你。才知道,一生中還有另外一個夢幻。喜歡錢鍾書與楊絳之間與子偕老的美妙。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我結婚沒想過任何人。遇見真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在這灰暗蕭瑟的城市裡,就這樣遇見了,彼此,心坎上的牽掛。冷遇知暖,心心所向。
  • 這些獨屬於建德梅城的秋日景色,你都見過嗎?
    如果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去哪,不如來建德梅城 看看古鎮獨有的秋色吧!一葉知秋正所謂一葉而知秋,楓葉從來都是秋天的名片,當第一片金色的楓葉爬上枝頭,也就意味著秋天的到來。楓葉小亭當秋色漸濃樹葉也都染上了金黃的顏色,搖曳在秋風中,古亭在樹葉的遮掩中,時隱時現,像妙手繪製的丹青精美絕倫。
  • 巷遇 · 肇慶城府米倉巷
    在城區宋城牆的南側,就是米倉巷。巷內有包公井、豐濟倉,以及清末的古民居、建於100多年前的自梳女齋堂等,可能是現存肇慶最老的街巷。,就宛若穿越時光隧道。這包公井的新井欄是解放後附近居民加建的,新井欄下面是舊井欄。
  • 你想給TA的,梅城都有!
    你想給TA的,梅城都有!你總說有時間再陪爸媽出去走走,可是好像每天都沒有「時間」,今年重陽佳節恰逢周末,還有什麼理由再拖?嚴州古城景區推出六項重陽節特別活動趁現在,趕緊出發吧04戲劇表演你說你年輕的是最喜歡看劇,但是有了我之後,沒有啥時間再去觀看,沒關係,重陽節當晚我帶你去東門街美食廣場,這裡有梅城特色戲班子表演,辛苦了大半輩子,這天我們就一起吃吃美食
  • 走過十裡繁華,紅塵如夢,你是我夢中最美的時光
    不是你的東西,不要爭奪,不是你的感情,不要強留,不愛你的那人,不要糾纏,閃過的,都是風景,離開的,都是路人,留下的,才最珍貴!走到哪裡都是憂傷,忽然很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離開你不是我選擇,忘記你卻太難了。
  • 「逛老街 走舊巷」從讀懂一條條小巷開始,讀懂這座城
    時光傳送機:【逛老街 走舊巷⑤】德陽最早的「女子貴族學校」,你知道在哪嗎?關帝廟巷穿城堰的水曾流淌在關帝廟旁,如今,關帝廟不在,穿城堰的河道變成一條寂寞的小巷。巷裡時而飄來朗朗的讀書聲,一棵古銀杏,一面古照壁,見證了多少滄桑。
  • 短篇小說《巷弄深處》
    巷弄深處入夢尋相遇乃何處尋不到七點赴履黃昏晨露既霧氣瀰漫格外寒冷巷弄外分手歸痛斷肝腸把酒消愁老人酒量驟減便煙氣喃喃好生憂傷再不現張望暴雨時有雷伴還能看在懷裡晴空一道霹靂彈指一揮間抓都抓不住裹著黃昏藏盡憂傷悲泣過度久不能治時而咳血痛上心頭昏天黑地痛徹天地隔窗傾訴早已無人問津心中還有身處無奈遙想四年之久香芋飄進老人屋外巷弄深處
  • 行走天下 | 汪瀾:臺北的巷弄,臺北的美食
    旅店周邊的巷弄風情1.汪瀾攝年輕的藝術家為老街區塗鴉,用藝術裝點老巷弄。選自新浪微博@夢田文創_巷弄文化漫步在臺北的小巷弄裡,打量著這些小店鋪,門面大小不一,新舊雜處,沒有統一的店招,風格檔次也高低混雜,一家精巧的西餅店旁,可能會緊挨著一家機動車修理行或是一間簡陋的蔬菜水果店。若用今天我們城市管理的標準來衡量,似乎稱得上雜亂無章,沒準是要劃入整治之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