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重點園區成為我區對外開放新抓手

2020-12-06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歲末臨近,喜訊頻傳:

11月24日,北部灣港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的第4000列海鐵聯運班列從欽州東站發出。

11月30日,兩批總價值11.78萬元的貨物,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向友誼關海關報關出口,並於當天快速通過友誼關口岸發往越南,廣西憑祥出口商品採購中心完成「首單」試運營……

這只是我區對外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及重點園區為新的重要抓手,緊扣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協合作、沿邊開放三大特色,大力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走活了開放發展這盤棋。

多方合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突飛猛進

11月27日,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最新「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

自2017年9月海鐵聯運班列首個常態化運行班列開行以來,我區至今已開通渝桂、川桂、滇桂、黔桂、隴桂、陝桂6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今年1—10月累計開行3655列,同比增長113%。西部地區經廣西陸路口岸至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中南半島國家的跨境公路班車線路常態化開行,1—10月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62.86萬噸,同比增長13.08%。中越(南寧—河內)跨境直通班列自2019年8月起實現每周三班常態化開行,1—10月中越(南寧—河內)跨境直通班列累計開行127列,同比增長63%。

西部陸海新通道好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的加快推進。從2019年起,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一批關鍵性破瓶頸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北部灣港共有生產性泊位26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綜合吞吐能力約2.6億噸。北部灣港開通貨櫃班輪航線52條,實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

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圍繞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物流標準化開展制度創新,有效地推動貿易物流向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集聚。如首創鐵路貨櫃與海運貨櫃互認機制,形成「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還箱」全程國際多式聯運模式;開創「一口價」「一單式」國際多式聯運定製化服務;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灣」項目,查驗部門數據與港口、鐵路及第三方港航服務企業實現「一朵雲」「一張網」互通共享等。多措並舉之下,今年1—10月,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實現逆勢增長,分別達2.2億噸、402.4萬標箱,同比增長達19.6%、35.1%,增速居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改革創新,面向東協開放合作不斷深化

11月30日,中國—東協博覽會組委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組委會發布第十七屆東博會、峰會成果,本屆盛會共籤約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合作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時,東博會、峰會積極推動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東協市場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中國—東協衛生防疫合作等重點領域合作。

作為我國唯一與東協國家陸海相鄰的省區,「十三五」期間,特別是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我區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不斷向縱深擴展:

南寧片區積極構建以中國—東協跨境金融改革創新為代表的金融開放生態,依託金融城開展集成式制度創新,打造中國—東協(南寧)金融服務平臺等新平臺,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融資、跨境金融區塊鏈等業務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國—東協金融城入駐各類企業超4000家,金融機構(企業)147家,連續兩年入駐數量實現翻番。

欽州港片區進一步加強中馬「兩國雙園」合作,設立了聯合理事會秘書處(對外合作交流局),深化「兩國雙園」日常聯絡和互動發展,支持燕窩、棕櫚油等馬來西亞優勢產品貿易,成功推動馬來西亞毛燕於2019年11月實現首次輸華,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窩企業入駐燕窩加工貿易基地;投資15.6億元建設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集聚區,為馬來西亞企業入駐提供產業服務平臺;與中西部地區共同探索「飛地」經濟合作新模式,推動廣西與四川共建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為中西部地區參與中國—東協國際產能合作提供平臺。

祟左片區積極推動友誼關口岸實行全信息化智能通關,聯檢部門實施「多卡合一」「人臉識別」作業,實現一站式「秒通關」(30秒鐘以內),通關時間縮短80%以上,為企業年降低成本約2億元,成為全國邊境陸路口岸首創。

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東協信息港、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和汽車製造基地、中新物流園等一批國際產業合作園區加快建設,開放平臺不斷升級;建成憑祥綜合保稅區、欽州保稅港區、南寧綜合保稅區、北海綜合保稅區、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形成功能完備的保稅物流體系;東興、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成全國第一個東協貨幣服務平臺、跨境保險服務中心和國檢試驗區。

大膽嘗試,沿邊經濟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12月3日,在良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碌地工作著。該公司經理張銘淵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為蘋果、三星、聯想等大品牌供應信號線、顯示器等,產品通過越南出口到世界各地。該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於5年內將位於深圳的總部逐步搬遷至憑祥市。屆時,公司將實現年產值28億元,稅收不低於4000萬元。

憑祥市2019年外貿進出口商品中,手機組件、手機顯示屏、硬碟、磁碟等排在前列的出口商品總值近600億元。離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僅100多公裡的越南北江省、北寧省工業較為發達,電子信息、紡織加工等產業配套較為成熟,並已入駐三星、蘋果、富士康等跨國公司。為此,崇左片區緊緊依託口岸優勢推動跨境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首個中越「兩國雙園」項目,吸引企業「落戶廣西+轉移越南」跨境布局生產,開闢中越跨境產業合作互利共贏新途徑。目前,中越「兩國雙園」中方境內園區已建成4.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總部位於深圳的三諾集團已進駐,一期項目的三諾電子智能音箱生產線已投產,年產值約3億元。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為了進一步拓寬我區沿邊經濟發展之路,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創新開展互市貿易「集中申報、整進整出」通關新模式,開發邊民互市貿易申報手機App,邊民互市通關作業無紙化實現100%覆蓋,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超75%,企業減少運輸成本3000—6000元/車;建立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銀行+服務中心」模式,便利邊民互市貿易結算;開展銀行間越南盾區域交易及完善人民幣、越南盾匯率形成機制,為邊民辦理互市貿易結算金額超100億元;建立中越跨境勞務合作「四證兩險一中心」管理模式,打造跨境勞務合作聯審平臺,實現跨境勞工證件「網上申報」「一窗發放」,目前已累計辦證30多萬人次,惠及300多家企業。(簡文湘 楊 秋)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召開山東等自貿試驗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一...
    2019年8月,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掛牌。一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圍繞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深入開展制度創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8月,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6個自貿試驗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運行。一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區位特色優勢,突出差別化探索,加強系統集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總體方案確定的713項改革試點任務平均實施率接近80%。初步實現了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加強改革探索的設立目標,更好服務了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
  • 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構建新通道陸路門戶
    【原標題】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構建新通道陸路門戶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揭牌一年來,緊緊圍繞「打造跨境產業合作示範區,構建國際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戰略定位,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重點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遊和跨境勞務合作,當好全國沿邊開放排頭兵。  在友誼關口岸,一輛接一輛中越出入境貨運卡車有序通關。
  • 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新增企業近7000家
    國家戰略疊加對外開放平臺集中 自貿試驗區揭牌以來累計新增企業6974家  自2018年以來,國家相繼印發或批覆《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南寧市成為23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覆設立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
  • 福建自貿試驗區:在新起點上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如何讓自貿試驗區更好地服務於新發展格局,使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相結合,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吳南翔說,福建自貿試驗區將通過4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產業轉型加速度 江蘇「入群」自貿試驗區
    「要強化『沒有特色就沒有優勢』的理念,準確把握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的『兩區』定位,讓江蘇自貿試驗區真正成為『金字招牌』。」針對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的設立,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公開講話時說道。
  • 聚焦自貿試驗區,共謀產業新發展
    12月18日,由中共憑祥市委員會、憑祥市人民政府,越南諒山省文化體育旅遊廳 、越南諒山省工貿廳共同主辦的2020年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遊節在憑祥市紅木文博城開幕。本屆旅遊節以「聚焦自貿試驗區,共謀產業新發展」為主題,舉行了中國—東協智慧重卡發車儀式、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政策解讀及投資商機推介會、戰略籤約等活動。
  •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將做好哪些工作?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9日訊 8月19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日濟南市出臺的《關於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解讀。值得注意的是,高能級的發展平臺是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主要抓手和支撐點,作為重要的對外開放平臺,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準備做好哪些工作?對此,濟南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旭斌在發布會上介紹說,對外開放平臺是對外開放的主要抓手,對外開放平臺的培育對建設「大強美富通」的國際化現代大都市至關重要。
  • 四問自貿試驗區:到底有什麼特別?對老百姓有啥好處?
    經開區和自貿試驗區是商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抓手,而高新區是科技部門的主要工作抓手。2013年開始設立的自貿試驗區,截止目前分5個批次全國共有18個。自貿試驗區設立背景主要是新時期我國確定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對標國際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 義烏力爭成為自貿試驗區後起之秀
    梳理十大改革清單 上馬首批重大項目 推出多項創新政策| 義烏力爭成為自貿試驗區後起之秀 梳理十大改革清單 上馬首批重大項目
  • 憑祥綜保區管委會、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召開領導幹部...
    廣西新聞網記者 藍於涵 攝廣西新聞網崇左6月6日訊(記者 藍於涵 閉泉彬 龐俏妃)6月5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隨後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理委員會召開領導幹部集體談話會。崇左市委書記劉有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崇左市市長、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何良軍主持會議。
  • 中國有幾個自貿區?五年來設立12個自貿試驗區
    五年來我國設立12個自貿試驗區  形成「1+3+7+1」試點格局可複製推廣創新成果153項  自貿試驗區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到2018年海南等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已達12個,形成「1+3+7+1」的試點格局。
  • 台州成為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
    台州成為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 2019-12-20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蜀山經開區:只爭朝夕打造自貿試驗區新引擎
    設立安徽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安徽的重大使命,是安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的重大平臺,也是安徽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大機遇。近日,安徽自貿區蜀山區塊管理辦公室(臨)揭牌儀式順利舉行。圍繞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部署,合肥蜀山經開區以精品型、差異化發展為目標,圍繞「中國環境谷數字新園區」建設,重點發展跨境電商、高端製造,以數字經濟賦能跨境貿易新格局。
  • 自貿試驗區新進展 杭州濱江自貿大廈揭牌 18個項目入駐
    2020年9月,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掛牌儀式在杭州舉行,納入了「新成員」杭州、寧波、金華(義烏)。 杭州片區的定位為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電商示範中心,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浙江將出新政支持自貿試驗區擴區建設
    原創 浙江發布 浙江發布 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已三年多,高質量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點任務。自貿試驗區對外貿易年均增長93%,利用外資年均增長99%,聚焦油氣全產業鏈建設、已成為全國油氣企業最集聚的地區。
  • 改革開放試驗田新動向備受期待,要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
    周漢民分析,政府工作報告涉及自貿試驗區的內容一方面肯定了去年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另一方面提出了今年的任務,要進一步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中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成為重點之一。
  • 擦亮金字招牌,做「自貿金融服務」引領者 ——專訪中國銀行廣西區...
    敏捷反應,重點突破,做自貿金融服務引領者金融是經濟的核心,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當前,隨著廣西的經濟不斷發展,廣西中行對廣西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2019年8月30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西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為廣西深化沿邊開放開發、助推廣西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遇,同時也為廣西中行進一步轉型升級,建設新時代一流銀行帶來了新契機。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從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 開放引領 未來可期
    2004年,國家批覆部分保稅區實施區港聯動試點,青島憑藉自身的跨越發展及理論優勢成為全國第二個試點區域。2005年3月,海關總署正式批准《青島「港區聯動」試點方案》,青島保稅區「區港聯動」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月,面積1平方公裡的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等八部委聯合驗收,開始封關運營,青島口岸「區港聯動」由此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從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開放引領未來可期
    2004年,國家批覆部分保稅區實施區港聯動試點,青島憑藉自身的跨越發展及理論優勢成為全國第二個試點區域。2005年3月,海關總署正式批准《青島「港區聯動」試點方案》,青島保稅區「區港聯動」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月,面積1平方公裡的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等八部委聯合驗收,開始封關運營,青島口岸「區港聯動」由此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⑧ | 打造好自貿試驗區新引擎,加快...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之中,自貿試驗區更應責無旁貸, 更加有為,積極貢獻力量。(一)定位與作用1.成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樞紐與戰略支點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樞紐。自貿試驗區既是推動國內循環的重要拉動力,又是國際循環的重要參與者和助推者。以自貿試驗區為戰略支點,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