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臨近,喜訊頻傳:
11月24日,北部灣港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的第4000列海鐵聯運班列從欽州東站發出。
11月30日,兩批總價值11.78萬元的貨物,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向友誼關海關報關出口,並於當天快速通過友誼關口岸發往越南,廣西憑祥出口商品採購中心完成「首單」試運營……
這只是我區對外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及重點園區為新的重要抓手,緊扣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協合作、沿邊開放三大特色,大力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走活了開放發展這盤棋。
多方合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突飛猛進
11月27日,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最新「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
自2017年9月海鐵聯運班列首個常態化運行班列開行以來,我區至今已開通渝桂、川桂、滇桂、黔桂、隴桂、陝桂6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今年1—10月累計開行3655列,同比增長113%。西部地區經廣西陸路口岸至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中南半島國家的跨境公路班車線路常態化開行,1—10月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62.86萬噸,同比增長13.08%。中越(南寧—河內)跨境直通班列自2019年8月起實現每周三班常態化開行,1—10月中越(南寧—河內)跨境直通班列累計開行127列,同比增長63%。
西部陸海新通道好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的加快推進。從2019年起,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一批關鍵性破瓶頸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北部灣港共有生產性泊位26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綜合吞吐能力約2.6億噸。北部灣港開通貨櫃班輪航線52條,實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
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圍繞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物流標準化開展制度創新,有效地推動貿易物流向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集聚。如首創鐵路貨櫃與海運貨櫃互認機制,形成「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還箱」全程國際多式聯運模式;開創「一口價」「一單式」國際多式聯運定製化服務;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灣」項目,查驗部門數據與港口、鐵路及第三方港航服務企業實現「一朵雲」「一張網」互通共享等。多措並舉之下,今年1—10月,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實現逆勢增長,分別達2.2億噸、402.4萬標箱,同比增長達19.6%、35.1%,增速居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改革創新,面向東協開放合作不斷深化
11月30日,中國—東協博覽會組委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組委會發布第十七屆東博會、峰會成果,本屆盛會共籤約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合作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時,東博會、峰會積極推動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東協市場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中國—東協衛生防疫合作等重點領域合作。
作為我國唯一與東協國家陸海相鄰的省區,「十三五」期間,特別是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我區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不斷向縱深擴展:
南寧片區積極構建以中國—東協跨境金融改革創新為代表的金融開放生態,依託金融城開展集成式制度創新,打造中國—東協(南寧)金融服務平臺等新平臺,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融資、跨境金融區塊鏈等業務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國—東協金融城入駐各類企業超4000家,金融機構(企業)147家,連續兩年入駐數量實現翻番。
欽州港片區進一步加強中馬「兩國雙園」合作,設立了聯合理事會秘書處(對外合作交流局),深化「兩國雙園」日常聯絡和互動發展,支持燕窩、棕櫚油等馬來西亞優勢產品貿易,成功推動馬來西亞毛燕於2019年11月實現首次輸華,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窩企業入駐燕窩加工貿易基地;投資15.6億元建設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集聚區,為馬來西亞企業入駐提供產業服務平臺;與中西部地區共同探索「飛地」經濟合作新模式,推動廣西與四川共建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為中西部地區參與中國—東協國際產能合作提供平臺。
祟左片區積極推動友誼關口岸實行全信息化智能通關,聯檢部門實施「多卡合一」「人臉識別」作業,實現一站式「秒通關」(30秒鐘以內),通關時間縮短80%以上,為企業年降低成本約2億元,成為全國邊境陸路口岸首創。
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東協信息港、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和汽車製造基地、中新物流園等一批國際產業合作園區加快建設,開放平臺不斷升級;建成憑祥綜合保稅區、欽州保稅港區、南寧綜合保稅區、北海綜合保稅區、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形成功能完備的保稅物流體系;東興、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成全國第一個東協貨幣服務平臺、跨境保險服務中心和國檢試驗區。
大膽嘗試,沿邊經濟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12月3日,在良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碌地工作著。該公司經理張銘淵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為蘋果、三星、聯想等大品牌供應信號線、顯示器等,產品通過越南出口到世界各地。該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於5年內將位於深圳的總部逐步搬遷至憑祥市。屆時,公司將實現年產值28億元,稅收不低於4000萬元。
憑祥市2019年外貿進出口商品中,手機組件、手機顯示屏、硬碟、磁碟等排在前列的出口商品總值近600億元。離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僅100多公裡的越南北江省、北寧省工業較為發達,電子信息、紡織加工等產業配套較為成熟,並已入駐三星、蘋果、富士康等跨國公司。為此,崇左片區緊緊依託口岸優勢推動跨境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首個中越「兩國雙園」項目,吸引企業「落戶廣西+轉移越南」跨境布局生產,開闢中越跨境產業合作互利共贏新途徑。目前,中越「兩國雙園」中方境內園區已建成4.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總部位於深圳的三諾集團已進駐,一期項目的三諾電子智能音箱生產線已投產,年產值約3億元。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為了進一步拓寬我區沿邊經濟發展之路,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創新開展互市貿易「集中申報、整進整出」通關新模式,開發邊民互市貿易申報手機App,邊民互市通關作業無紙化實現100%覆蓋,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超75%,企業減少運輸成本3000—6000元/車;建立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銀行+服務中心」模式,便利邊民互市貿易結算;開展銀行間越南盾區域交易及完善人民幣、越南盾匯率形成機制,為邊民辦理互市貿易結算金額超100億元;建立中越跨境勞務合作「四證兩險一中心」管理模式,打造跨境勞務合作聯審平臺,實現跨境勞工證件「網上申報」「一窗發放」,目前已累計辦證30多萬人次,惠及300多家企業。(簡文湘 楊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