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在臺灣襲警是一種 「言論自由」?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蔡英文把「司法改革」列為新當局施政重點,強調要回歸 「人民的司法」,解決不公,強化人民的信賴。但在推動這項偉大的改革工程之前,請先回答一個小小的問題:打警察,能算是一種 「言論自由」嗎?

  大問題都始於小地方,司法失去人民信任,也是如此。太陽花運動期間,「立委」林岱樺想要帶一名日本媒體記者進入被學生佔領的議場採訪,在門口遭到駐衛警阻攔;雙方發生口角衝突,林岱樺憤而朝執勤警員胸口揮了一拳。事後有民眾向北檢告發,北檢依「妨礙公務」罪嫌起訴,上月臺北地院判她無罪;北檢對判決結果不滿,最近提出上訴。

  林岱樺憤而襲警,或許只是一時失控,並非刻意傷害對方;但警察執勤代表的是公權力的執法界線,能因遇到「立委」就腿軟放水嗎?難道,即使挨打也應忍氣吞聲,自認倒黴?事實上,問題核心不僅在林岱樺的身分或公權力的不受尊重,而在法官對此案的和稀泥態度讓人忍無可忍。法官判決無罪的理由是:林岱樺是在議場內行使立委職務的 「適度意見表達」,屬於 「言論免責」的保障範圍,國會的自律原則應該尊重;且林岱樺帶記者進場並不違反議場管制規定,警察沒有理由阻擋。

  這些判決理由,不僅強詞奪理,更是歪曲事實踐踏法治。第一,當時學生以佔領議場癱瘓「立法院」,會議早已停開,林岱樺帶外媒前往現場只是為湊學運的熱鬧,哪裡是為了議事?第二,衝突地點是在立院門口,林岱樺根本未踏入議場,這也與行使立委職務毫無瓜葛。第三,「立委」獲有 「言論免責權」,是為了保障其質詢的自由;但推打警察已涉及肢體暴力,且林岱樺是主動攻擊而非基於自衛,法官居然還敢套用「言論免責」之冠冕使其免罪,簡直是明目張胆地欺世盜法。第四,學生佔領「立法院」已使「立法院」處於緊急狀態,警察若不在現場維持秩序,隨便讓民眾進出,「立法院」秩序和學生安全都可能受到損害;但法官卻說警察沒有理由阻擋,這種話出自司法人之口,讓人吐血。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林岱樺的「立委」身分,或者是太陽花學運的光環,或者是政黨輪替的因素,而導致法官掰出這麼牽強的理由來為林岱樺脫罪。但可以確定的是,法官心中若有一尊司法天平,如果腦中沒有那麼多奇怪的政治考慮,絕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判決書來。推打警察不算嚴重暴行,卻是無視法治公權力的表現;然而,法官要援引「言論免責」來粉飾太平,把根本沒開的會說得煞有介事,甚至責指警察不該阻擋「立委」帶人入內,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虛,也蹧蹋了司法尊嚴。

  民進黨動輒指控 「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但看到北院這樣的判決,人們不禁懷疑法院也 「政黨輪替」了,否則,為何一碰到綠營立委就轉彎。法務部長邱太三最近向檢察官發出公開信,要求 「檢察辦案團隊不能有害群之馬」,起訴不能浮濫;卻遭檢察官群起反嗆,認為他沒有抓到改革重點。的確如此,新當局談司法改革,若只能將目光放在檢察官的起訴舉證責任,恐怕無法抓到要害。事實上,許多民眾深感不滿的,是那些躲在「終身職」及「獨立審判」大旗下苟且因循的恐龍法官,日復一日地腐蝕司法正義,卻無人可奈他何。從林岱樺的案子看,這位恐龍法官的判決理由,人們咽得下去嗎?我們當然支持檢察官再上訴,也等著看下次的判決將說出什麼道理。

  如果「立委」打警察可以因言論自由而脫罪,那麼,華航空少謊稱臺灣地區領導人專機有炸彈一案,恐怕也該無罪開釋。因為,空少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而且他是為了更高的空服員罷工理想而發,不是嗎?如果認為這樣的詭辯不能成立,請問,為什麼林全可以撤銷對太陽花學生的告訴,卻置因執行公權力而被告的警察於不顧?

【聯合報】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停播」了,蔡英文毀掉臺灣「言論自由」
    導讀:臺灣一直都崇尚所謂民主自由,隨著世界人權日到來,臺監察機構的「人權委員會」也在舉辦「人權阿普貴」的活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及臺監察機構負責人兼「人權會主委」陳菊一起出席致詞。中天徹底關臺較為諷刺的是當臺灣在舉辦這一活動時,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零點停播。該臺存在幾十年歷史,如今僅僅只是因為一些理由就被關閉,這難道就是臺灣所謂的言論自由嗎?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還舉辦了多種活動。一個是無國界人權觀察團主辦的「體檢當權者」,一是由個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告別中天!訣別新聞自由」。
  • 造謠之罪與罰:臺灣言論自由出現警訊
    臺灣《聯合報》19日社論說:在臺灣向來八卦、傳聞滿天飛的氣氛中,這幾個事件未必聳人聽聞到掀起恐慌的地步;也不至於像激烈選戰中,造成「意圖使人不當選」的效果。但有人認為由此凸顯出,臺灣言論自由界限已現警訊,乃因事件發展方向詭異地分歧,執法標準及人權保障令人莫衷一是。在「八仙金主」案中,人們見到民進黨加公權力霹靂出手,儼然不允許絲毫「謠言影響公共安寧」的空間。
  • 臺灣真有言論自由嗎?
    同樣的道理,民進黨控制言論自由的方法可多的是,千奇百怪,比起直接控制言論自由,更讓你苦不堪言,有口難辯。民進黨第一招叫「司法攻勢」,臺灣司法訴訟極其容易,只要有錢,請的起律師,隨時都可以告人。告不成無妨,只要能逼你時時跑法院開庭,花錢耗時間惹麻煩。而且告多了,總會遇到綠營自己人的司法暗樁,一旦起訴判刑,綠媒大肆渲染一番,即使最後二、叄審無罪確定,傷害已經形成。
  • 評論:言論可自由行為應受限 臺灣民主不及格
    中國臺灣網10月3日消息 臺灣《中央日報》2日刊發評論文章《反民主文化下的荒謬行為》認為,在民主社會,言論自由可以無限,行為自由卻應有極大限制。民主是否成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從這一項指標來看,臺灣的民主並不及格。
  • 臺灣的「言論自由」只值1073萬?
    所以在這些鑑定人的眼裡,臺灣社會的言論自由不如1073萬元,這連部賓利車都很難買到。又譬如有鑑定人說:「中天經常報導大陸事務,但很少報導大陸的負面新聞,親中立場鮮明」,以及「中天沒有報導6月9日香港反修例事件和7月1日的遊行,不利於言論市場。」不過有法律明文規定媒體要報導特定人或是政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嗎?沒有吧!
  • 版權與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一項憲法性權利,是公權。對兩者的保護都是當代立憲精神的體現,傳統版權法制度,也體現了版權與言論自由的協調和統一。但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發展,版權人的這種壟斷權得到加強,版權與言論自由的衝突越發突出。本文將從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角度探討他們的衝突及解決方案。  關鍵詞:版權;言論自由;衝突;限制;  言論自由是世界各國都普遍承認的一項憲法性權利,是公權。
  • 臺灣「病了」的兩大根源:民粹式民主、反智式言論自由
    臺灣「中時電子報」日前發表評論指出,言論自由是好事,但沉溺於反智式言論自由未必是好事;同樣的,民主也是好事,但民粹式民主不要也罷。今天台灣的媒體隨處可見尖酸刻薄、大言不慚、不知羞恥、省籍歧視、誇大自我優越意識、是非不分的言論,這只能說其來有自。
  • 韓國瑜為中天發聲:捍衛中天,就是捍衛臺灣的「言論自由」
    @銳看臺灣報導 中天新聞臺今年底換照可能不會過關,引來各界批評,質疑蔡當局打壓「言論自由」。對此,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表示,「中天一關門,』臺灣民主『也會關門」。韓國瑜在臉書指出,如果中天新聞臺真的被關臺,那麼臺灣人民40年來所抗爭奮鬥、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將成為國際社會最大的笑話,因為臺灣出了一個踐踏、摧殘「言論自由」的獨裁當局,從此以後,無論是自肥貪汙、還是美豬核食,人民再也發不出真正的聲音,因為所有的媒體將只能對蔡當局歌功頌德、不能針砭時事。
  • 黃捷被批言論自由雙標:整天關心香港,都不關心臺灣的言論自由。罷捷總部嗆:一定把妳踢下臺
    @銳看臺灣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捷常在臉書發表對香港議題的關心,引發臺灣民眾的不滿,認為黃對臺灣的關心遠不及香港,尤其黃捷樂見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一事,遭批對言論自由"大小眼"搞雙標,更讓罷捷總部發言人徐尚賢抨擊:"若黃捷能把今日關心香港的心思,用來關心臺灣現在的民主,那麼她似乎才是臺灣的民代,但是她絲毫沒有這樣的想法。
  • 中天新聞臺岌岌可危,馬英九怒斥蔡當局:切莫鉗制臺灣的「言論自由」
    他也呼籲美國國務院及「自由之家」國際非政府組織這兩個關心臺灣「言論自由」的單位,以及所有關心臺灣「民主制度」的國際友人,與臺灣民眾一起關切中天新聞臺換照案,不要讓關閉新聞臺、打壓「言論自由」這樣的憾事,在臺灣發生。
  • 言論自由可以讓臺灣更偉大
    臺灣「九合一」選舉前,臺當局「調查局長」呂文忠曾言之鑿鑿,稱大陸金援特定候選人、企圖介入選舉有33件情資,如今選舉落幕,卻未見到相關偵查結果。臺當局濫用不成熟片面訊息,企圖影響選舉結果,不知自我反省,卻要「立法」嚴懲百姓,有道理嗎?
  • 「港獨」散播仇恨 煽動襲警狂言要殺害警察
    據大公網5月26日報導(記者冼國強),一句針對專欄作家屈穎妍「滅門」的恐嚇,揭示香港言論自由被反對派「民主霸權」壟斷的悲哀事實。《大公報》記者調查發現,恐嚇屈穎妍「滅門」的始作俑者、激進「港獨」組織「調理農務蘭花系」,近日還不斷鼓動仇警、辱警、襲警甚至殺警。他們針對近日警方誤拘智障男子事件借題發揮,在網上煽動從後用棍偷襲執勤警員報復,更稱如有成員身患絕症,「起碼要殺幾件差人」報復。
  • 臺名嘴抹黑嫦娥五號,這就是臺灣的「言論自由」?
    導讀:一直以來,臺灣那些「名嘴」們最不缺少的就是奇葩言論。近日,島內綠媒的綜藝節目又出現了「名嘴」們的荒誕言論。近來嫦娥五號已經進入了攜帶月球樣本返程的階段,在談到這一話題時,評論員黃創夏稱:「阿波羅11號早在五十年前便上去了!由於大陸人無法看到外面資訊,所以他們自認為已經很厲害了!」隨後該節目的主持人也「補了一刀」,稱「大陸人自以為中國是第一個登月的」。兩個人一唱一和非常有意思,就像是在演小品一樣,但又完全暴露了他們「井底之蛙」的形象。
  • 綠色恐怖無所不在 臺灣還有言論和出版自由嗎?
    無形中,這本講述一名父親抗擊疫情的兒童繪本成為臺灣解嚴30多年來第一本下架的禁書。這種手法同上個月民進黨當局「傳播委員會」以行政手段將中天新聞臺暴力撤照如出一轍。民進黨當局的做法正是對臺灣民眾言論和出版自由的箝制,凡是反對民進黨和與大陸有關的言論都必須透過各種「東西南北廠」予以清剿。
  • 「港獨」散播仇恨 煽動襲警狂言要殺害警察
    據大公網5月26日報導(記者冼國強),一句針對專欄作家屈穎妍「滅門」的恐嚇,揭示香港言論自由被反對派「民主霸權」壟斷的悲哀事實。《大公報》記者調查發現,恐嚇屈穎妍「滅門」的始作俑者、激進「港獨」組織「調理農務蘭花系」,近日還不斷鼓動仇警、辱警、襲警甚至殺警。他們針對近日警方誤拘智障男子事件借題發揮,在網上煽動從後用棍偷襲執勤警員報復,更稱如有成員身患絕症,「起碼要殺幾件差人」報復。
  • 臺灣秋鬥遊行聚焦「反萊豬」 「言論自由」隊伍挺中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2日電 臺灣「秋鬥遊行」22日午後登場。今年有超過40個來自勞工、環保、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團體參與,主辦方稱最終參與人數達5萬。「反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是今年遊行焦點。
  • 淺析古希臘時期「言論自由」
    筆者認為古希臘的「言論自由」是一種狹隘的自由,一種相對的自由,一種非個人的自由。 (一)古希臘「言論自由」:政治自由 古代希臘的民主制最為發達,尤其是古典時期的雅典。其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徵是主權在民,公民參與民主政治主要在公民大會、參議院和法庭三大機構中進行。以公民大會為例,公民大會一年舉行40次會議,投票決定城邦的一切重大問題。
  • 臺灣拆除法輪功廣告響應民眾要求 綠營稱沒有言論自由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16日報導,各縣市近日均接到「交通部觀光局」的公文,要求清查法輪功於各地設置的廣告牌。綠營人士不顧法輪功廣告畫面血腥、有礙觀瞻的事實,急忙對此作出政治解讀,稱此舉幹預臺灣言論自由,懷疑有「政治勢力」介入。面對綠營猛烈炮火,「觀光局」15日曾作出解釋稱,公文源於民眾投訴信,信中批評違章廣告破壞景觀,並以法輪功廣告舉例。
  • 臺灣言論自由就是個笑話!網上聊開放「美豬」立刻被刪
    @銳看臺灣報導 蔡英文28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有條件開放美國牛、豬進口就有網友發現,他在各大時事討論的知名YouTube上留言討論美豬相關議題時,留言竟然都被刪除了,直呼「言論自由呢?」還有人說,臺灣言論自由根本就是個笑話,尤其在民進黨執政後。 網友發文表示,他在多位知名YouTuber的影片下方進行留言,要討論美豬相關議題,但是卻發現他的留言卻在發布後不到一分鐘就被刪除,懷疑難道YouTube上也有言論審查嗎?直呼原來臺灣也有文字獄!
  • 港媒:民進黨上臺後,臺灣早就沒有言論自由
    但是卻沒有用,因為如今民進黨做了許多霸道行為,甚至限制了群眾的言論自由。但是這樣的目的能得逞嗎,那自然是不可能,因為臺灣自古以來都屬於中國。民進黨霸道行為之前民進黨成員林靜儀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臺灣不接受統一,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宣布想「臺獨」,這實在是太過於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