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建築創作|中建西南院青年設計師作品在國際評選與展出活動中嶄...

2020-12-10 騰訊網

隨著建築設計作品展現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各類國際化的評選和展出也相繼落地成都。近日,中建西南院的青年設計師作品也在相關活動上嶄露頭角。

12月1日,「WAF世界建築節」( 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建築評選盛事)在中國成都舉辦首屆「世界建築節·中國」評選活動。中建西南院景觀設計院建築所設計的錦城綠道—— 「繡裡」項目入圍,經過激烈的評選角逐,最終獲得「年度大眾評審獎」。中建西南院景觀設計院院長程銳作為受邀嘉賓也在頒獎論壇上分享了關於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以及城市更新的觀點與感悟。

△ 頒獎現場

△ 中建西南院景觀設計院院長程銳進行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以及城市更新的分享

「繡裡」這個項目給設計團隊提供了一個好的契機去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公園城市建設相結合,貫徹生態價值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在地建築。

蜀繡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手工藝,位於中國四大名繡之首,集中產於成都,是巴蜀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千年前蜀繡主要是官用,但其發源於百姓的群體創作,是一個世俗文化的載體;而今天的蜀繡更多的是作為文化遺產的物質寄託,它的感染力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場景,來源於巴蜀大地。

△ 項目團隊現場踏勘

當設計團隊第一次去安靖鎮進行基地調研的時候,在基地的城市周邊,到處都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刺繡工坊,從年長的太婆到年輕時尚的姑娘,都在神情專注的進行刺繡活動。這種氛圍極具感染力,深深觸動了去基地調研的團隊成員,值得每一位到訪者體味與感悟。設計者認為這裡需要一條絲帶,串聯起歷史與現在,將蜀繡跨越千年的五彩斑斕投射在新的場景之中。

△ 項目團隊在進行方案討論

蜀繡的題材非常豐富,可以選用各類主題的圖案進行刺繡,也可以寄託人們的各種情感來進行抒發,寓意深廣,有極大的包容性(這與成都的包容開放文化高度一致)。基地共有五個地塊,設計主創、副總建築師王瑤希望通過一種聚向性的手法,形成一個看起來相互串聯、實際上又各自獨立的空間,構建不同的精神場所,滿足各類人群的活動訴求。

通過設計團隊的數次討論、設計與修改,最終形成了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飄帶連接五個地塊的整體性設計。一個連續廊架構建的主要遊線時而室內、時而室外、時而水上,這種空間的變換猶如蜀繡的變化萬千、富有活力;而廊下串聯始終的紅色格柵,猶如絲線一樣色彩絢麗,使空間變得朦朧縹緲…….讓來到這裡的人都感覺仿佛已置身於一副立體生動的蜀繡之中。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項目建成以後,每一位織錦的繡娘和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色彩,這也正是景觀設計院建築設計團隊的夢想。

作為「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浩斯迷宮」特展於11月27日登陸成都,該展覽旨在透過社會各界參展作品對包浩斯核心理念的演繹,回應「現代設計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我院青年設計師們積極參與在本次展覽,院團委選送的5個設計作品在本次展覽中展出,攜手當代設計師、品牌、藝術家,為社會大眾奉獻了一場「包浩斯」的精神盛宴。

興隆湖畔一介「書舟」

設計團隊 |廖培然(中建西南院深圳院設計二院)、高偉哲(同濟大學)、蔣詩怡(中建西南院設計九院)、羅榆淇(中建西南院景觀設計院)、馮泰(中建西南院設計四院)

作品名 |書舟

「書舟「一名取自蘇軾中表之孫、南宋四川詞人程垓之作《書舟雅詞》,與本設計的書店功能相呼應,設計場地位於興隆湖畔,這裡是中國公園城市的首提地與啟程港,設計化紙為舟進行塑形,在景觀設計中取水波之勢,通過正、餘弦參數化拓撲,形成書舟學海的意向。

同時這些類淺丘地貌的地形空間配合其他景觀元素,共同構成書舟十景,分為六個劇場。形成了多元的運營與生活消費場景,與公園城市的內核交相呼應。

《白色正方形上的黑色正方形與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作者 |汪鑫乙(中建西南院設計一院)

作品名 |《白色正方形上的黑色正方形與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從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到包浩斯最後一任校長密斯凡德羅的遺作——柏林新國家美術館,貫穿著對機器時代藝術的探索,從思想到現實空間的呈現一脈相承。正如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仍如近在眼前。靜歇在夏日正午,沿著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節樹枝,感受那山、那樹枝的「靈光」,是我們這機器複製時代的藝術。

△ 圖表 1 以電子設備繪製的《白色正方形上的黑色正方形》,尺寸:可變

圖一,《白色正方形上的黑色正方形》以電子設備為媒介進行繪製,圖面上的肌理模擬了馬列維奇原作中用鉛筆繪製的藝術效果,後兩張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天花平面和軸測圖以鉛筆徒手繪製的形式,表達了對機器生產的藝術作品的致敬。

△ 圖表 2徒手繪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天花平面圖掃描件,尺寸:420*297mm

△ 圖表 3徒手繪柏林新國家美術館軸測圖掃描件,尺寸:420*297mm

本參展作品以機器模擬鉛筆的繪製效果,以徒手線條致敬機器生產的藝術。意在從樸素直觀的視覺符號角度去闡釋少即是多的思想。同時尋求這種思想的淵源以及其在包浩斯思潮中的影響和地位。馬列維奇認為,正方形是最穩定的幾何圖形,著色的正方形便有了視覺上的重量,是最終極的繪畫形式,而用鉛筆去塗滿它,本身就是非常直觀的人類本能。而到了密斯那裡,正方形的無限重複便形成了網格,類似於包浩斯核心概念中的系統理念,網格和系統都是重新思考的過程,是邁入新方向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現代審美的開端,其意義遠遠超出了形式本身。同時也可以從時代的角度了解釋少即是多——越少的形式可以在機器生產中獲得越多的物質。

△ 圖表 4展出實景

《一人份的城牆》

作者 |陳信自(中建西南院前方工作室)

作品名 |一人份的城牆

在南京生活學習了八年,這個背包是陳信自臨近畢業時完成的一個裝置設計。南京是個歷史感特別厚重的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環繞主城的古城牆,它與南京獨特的山川格局一起塑造著獨屬於南京的品格與尊嚴。大尺度上的物質遺蹟保護始終是城牆文保工作的重要方向,而這個小設計聚焦微觀,希望從身體感知與建造過程上喚起人們對城牆保護的重視,同時也是給所有離開南京的人們一個回憶的念想。

作品的原則簡單而巧妙:結構簡單,輕質堅固,沒有包裝。所有的外部構件都會作為結構支撐參與到後來的拼裝當中。背包材料選用高分子泡沫磚、竹竿與鋼螺栓節點。通過計算磚塊與杆件長度的比例,保證外部杆件在能夠裝下36塊泡沫磚的同時,在拼裝中也能對齊磚塊的中心。

「這個設計原打算投給南京的無印良品作為一個產品進行推出,但後來由於各種事情就逐漸淡忘了。感謝本次展覽以及西南院團委的辛勤組織,讓這個塵封的小設計得以重見天日,也讓我重新做起了 「搬磚人背包」在muji或者ikea賣場裡被一搶而空的美夢(笑)」,設計師陳信自談道。

使用場景

《VEN-ICE》

設計團隊 |鍾易岑(中建西南院前方工作室)、陳思宇(中建西南院設計七院)

作品名 |VEN-ICE

VEN-ICE是一個覆蓋整個聖馬可廣場的膜結構裝置。

V—Volume/體積:它的體積經過嚴格測算,正好是全球冰川每分鐘融化體積的平均值。我們用這種方式將全球變暖的數據可視化,讓人們認識到全球變暖的嚴重性。

E—Energy/能源:其使用過程中的照明能源是藍藻的生物能發光,以期找到減少建築碳排放的途徑。

N—Need/需求:聖馬可廣場最迫切需要的是解決周期性洪水對歷史建築的破壞問題。我們的膜結構以潛水鐘的原理覆蓋整個廣場,利用內外壓差隔離海水。

ICE:其外形是一座冰山狀的建築,所以我們給它取名VEN-ICE。

現代建築的繁榮正以全球變暖的方式間接地摧毀著建築遺產,威尼斯就是最好的例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人類正處在選擇未來全球氣溫變化趨勢的十字路口。我們希望用新建築來保護舊建築,並用兩者的結合來提醒人們,全球變暖將對每個人的生活產生密切而深遠的影響。

在正常情況下,現代建築只能從技術層面保護遺產建築,建築能否解放社會的集體意識,讓人們意識到自身活動對遺產建築的影響,是我們希望探索的問題。我們的裝置VEN-ICE從三個層面探討了這個問題。

一是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文物建築保護:針對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歷史遺產的周期性洪水破壞問題,提出了一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受潛水鐘的啟發,我們的裝置用膜結構罩蓋覆蓋了聖馬可廣場的整個區域,並增加了蓋子內的氣壓,使威尼斯瀉湖的漲潮被隔離,從而防止聖馬可教堂因洪水而受損。

二是基於生物能的發展對未來建築運營能源的探索:建築使用過程中的照明能源由藍藻的生物能發光提供,以期找到減少建築碳排放的途徑。

三是通過數據到實體的直觀反映,將聖馬可廣場的遺產保護轉變為低碳發展十字路口的路標:裝置設計為冰山外形。根據我們的計算,它的體積相當於全球冰川每分鐘的融化體積。它與聖馬可廣場融為一體,成為氣候變化的紀念碑,提醒人們保護環境。

因此,我們的建議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威尼斯建築遺產命運的背景下進行現代建築幹預的嘗試。從解決問題、提供替代方法、增強市民意識三個層面,發揮了引導作用。

《山脊紀念堂》

作品名 |山脊紀念堂

設計團隊 |鍾易岑(中建西南院前方工作室)、翟晶璇

深圳背仔角華僑墓園旁需要建造一座紀念堂,紀念那些年輕時離開大陸到香港打拼一生,到了生命的盡頭卻希望落葉歸根的人。 紀念堂處於山脊上,山脊一面對著香港,一面對著大陸,一面是生機勃勃的草地,一面是靜謐的墓地。 作為特殊時代,特殊對象,特殊意義的紀念堂,這座建築應該像一首詩一樣在山脊向想聽的人靜靜述說墓園主人們的故事。像詞組成句子,句子組成詩歌,這座紀念堂的每一個構件都被賦予了情感意義,這座建築是一首用空間向人低語的敘事詩。

繁榮建築設計是我院科技立院的根本,我院青年設計師踴躍參與社會各界評獎、設計展覽,在不斷嘗試與探索之中展現出中建西南院青年作品百花齊放的無限活力;也從創新設計的維度展現出中建西南院青年在新時代背景下實踐繁榮建築設計的責任與擔當。

圖文 / 景觀設計院(含公園城市創新研究中心) 設計一院 設計四院 前方工作室

審定 / 相關設計部門 群團工作部

欄目編輯 / 群團工作部

相關焦點

  • 專業| 中建西南院主辦的第八屆建築與幕牆設計高峰論壇在成都隆重...
    中建西南院副總經理蔣曉紅致歡迎辭蔣曉紅在代表主辦單位中建西南院的致辭中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參加論壇的行業專家、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論壇期間舉行了「首屆建築幕牆行業傑出青年」頒獎典禮,中建西南院建築幕牆設計所執行總工程師殷兵利、主任工程師張瑜、設計師蔡紅林獲此殊榮,殷兵利作為首屆傑出青年代表進行發言。
  • 回顧2020系列三 | 融入國家戰略,繁榮建築創作,中建西南院2020年...
    融入國家戰略,繁榮建築創作。該項目是珠海市重點項目,是中建西南院大灣區區域開拓結合樞紐類專業化板塊的重要裡程碑。2.龍華區公共服務及大數據中心建設工程)、1萬座體育館、2千座遊泳館、全民健身館、室內田徑訓練館、室外活動廣場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
  • 中建科技月 | 未來綠色建築技術與發展方向主題論壇在中建西南院...
    「一創五強」戰略目標,11月23日,未來綠色建築技術與發展方向主題論壇在中建西南院成功召開。>△ 論壇現場本論壇作為2020年中國建築科技月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建西南院承辦、四川省地域生態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
  • 青年設計師進村創作民宿 浙江開化21個鄉村民宿設計作品獲獎
    鄉村民宿設計大賽共選擇出音坑鄉儒山村西北地塊、芹陽辦上茨村西地塊、馬金鎮霞山村南地塊等9個地塊,在全國徵集設計個人或團隊進行設計創作,並提供65萬元獎金作為獎勵。展出的民宿設計作品。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教授何崴是本次的評審嘉賓之一,他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本次設計大賽大多數是青年設計師,參賽作品多、質量頗高,「通過這些作品,看到了『後浪』們滾滾而來」。何崴表示,鄉村民宿設計大賽只是開始,真正的鄉村民宿還需要多方面支持,「希望開化能夠把參賽的好的設計作品落地,期待這些鄉村民宿開業運營」。
  • 中建西南院開展生產安全事故處置及上報流程暨疫情防控演練活動
    中建西南院開展生產安全事故處置及上報流程暨疫情防控演練活動 2021-0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 成都七中學子參觀學習活動
    2020年11月26日,成都七中高新校區25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中建西南院,展開職業體驗「立志成才」參觀學習活動。
  • 關於開展第二屆廣西勘察設計協會優秀青年設計師和建築師評選工作...
    桂設協〔2020〕7號 各會員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繁榮我區工程設計創作,充分激發青年設計師和建築師的創作熱情,選拔、培養一批年輕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經研究,我會決定開展第二屆廣西勘察設計協會優秀青年設計師和青年建築師評選工作。
  • 第三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揭曉
    為進一步促進建築創作的繁榮與發展,表彰建築設計中湧現的優秀項目,鼓勵建築師的創作熱情和探索精神,中國建築學會於2004年組織開展了「第三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的評選工作,該獎是我國建築創作的最高榮譽獎。截止本屆獎項申報的規定時間2004年7月30日,獎項辦公室共收到全國各有關設計單位申報的建築創作項目147個。
  • 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開幕,馬來西亞青年畫家斬獲頭獎
    2020年11月15日,第十三屆關懷「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在四川雅安市順利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68位藝術家為四川藝術愛好者們帶來了共計156件藝術作品。中國青年文藝作品創作巡展自創辦以來,已經連續15年不斷挖掘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美術作品,雅安是本次巡展的首站,展出的是本次展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與雅安市特邀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現居成都的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畫家潘阿峰的作品《一把尺子》,榮獲展覽首站特等獎。
  •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中建西南院職業級總決賽暨全國網球單項錦標賽...
    11月19日上午9點,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中建西南院職業級總決賽暨全國網球單項錦標賽新聞發布會在四川國際網球中心舉行。、北京中網巡體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帖立超、中建西南院總監、工會副主席、群團工作部部長喬暉、四川國際網球中心總經理助理楊鵬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北京高校青年設計師優秀作品在臺灣義守大學展出
    中國臺灣網4月24日高雄訊(記者 雍紫薇) 4月23日下午,由北京服裝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等四所院校聯袂帶來的「新藝盎然——北京高校青年設計師優秀作品交流展」在高雄義守大學精彩呈現。
  • 新時代青年文學創作暨張書林文學作品研討會舉行
    平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於敬軍同志首先致辭,向作家們介紹了平度市經濟發展和文藝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並簡略介紹了平度市作家張書林創作的《走過荊棘的旅程》這本書。山東青年報刊傳媒中心主任、山東省青年作協副主席程凱同志介紹了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和團省委開展「青年企業家國際峰會」「青鳥計劃」「村村都有好青年」「希望小屋」等品牌工作情況,並播放了「希望小屋」宣傳片,與會作家對團省委以實際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辦得更好」的重要寄語的作法表示稱讚,紛紛表示要積極參與到「希望小屋」愛心事業中。
  • 「計敘——獲獎平面設計師作品展」將於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上世紀80年代,「平面設計」就已從「實用美術」的身份中分離出來,向「視覺傳達」的概念演進。中國的平面設計在改革開放後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設計師人數與日俱增。也正基於此,江蘇省美術館在新館首次推出設計類作品展覽,展出共計23位平面設計師的海報作品47套(78張)、書籍裝幀作品101本,以此闡釋獲獎設計師的思維創意,感受當代高水準的平面設計作品所帶來的審美力量。 近年來,江蘇省美術館致力於經典與現代並行,意圖將自身打造為多元的、跨媒介和跨學科的藝術綜合交流平臺,成為一所既具備專業水準又貼近公眾生活的新型美術館。
  • 「中建海峽杯」第七屆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建築學專業設計作品...
    」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優秀作品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8月15日電 (記者 林春茵)15日,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節期間,第七屆「中建海峽杯」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優秀作品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 「中建海峽杯」作品展正在進行中
    8月15日「中建海峽杯」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優秀作品展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舉行。現場還展出了臺灣雲林科技大學的《REMOVABLE》的共享眺望臺,臺灣逢甲大學的《遇見》,清華大學的《洞天》,瀋陽建築大學的《境·界》,臺灣高雄大學的《隨遇》等作品。
  • 獲獎、受訪、代表發言,青浦學子在全國少兒國畫大展中嶄露頭角
    專家評委根據入圍選手投稿作品的原稿並結合他們在創作實踐環節的表現進行終評評審,最終評選出20位「經典傳承特等獎」、80位「經典傳承獎」的獲獎選手和200位「優秀獎」。青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虞心蕾、李卓兩位學員獲得「經典傳承特等獎」,池伊敏學員獲得「經典傳承獎」。
  • 中建國際投資(貴州)有限公司「黔行先鋒」青年突擊隊榮獲第20屆...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由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貴州省委員會、貴州省青年聯合會組織的第20屆「貴州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中建國際投資(貴州)有限公司「黔行先鋒」青年突擊隊被授予「貴州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
  • 評選!2019哪些作品影響大連
    本屆「三個十」評選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切實增強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目標,引領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時代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新思維、新觀念、新方法,深入挖掘大連本土題材的原創文藝作品,努力開創我市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 包頭市近年文藝作品創作成果綜述
    此次評選,是包頭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充分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在全市營造更加良好的文藝創作生產和文藝人才成長環境。以此次評選為契機,包頭將進一步細化各項配套措施,不斷放大包頭文藝家的集群效應,推動包頭文藝事業進一步呈現百花競放、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
  • 自貢恐龍博物館上榜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致敬百年建築經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公布暨新中國70年建築遺產傳承創新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公布了第四批98個建築遺產名錄,由中建西南院設計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榜上有名,也是本次四川唯一入選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