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邱靜靜 柴楓桔
一個星期前,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第三十家實體店在江西南昌開業。
這家誕生於成都的漢服店,目前在行業內排名前三。
2006年,國內第一家漢服實體店「重回漢唐」在文殊坊開業,第二天即以「開業不開張」的標題登上媒體。那時的漢服圈還極其小眾、沉寂。
多年以後,默然回首,創始人孫異和呂曉瑋驚喜地發現,漢服愛好者已經越來越多,這一傳統服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當初那個關於漢服復興的夢想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我們想復興漢服並不是要復興封建糟粕,而是想讓更多的人感受漢族服飾之美,感受華夏文明之美。」呂曉瑋說,而成都這座城市,是他們心中的「漢服第一城」。
孫異、呂曉瑋夫婦
愛上漢服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根據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權威數據分析機構艾媒諮詢公布的數據,近年來中國的漢服愛好者人數快速擴增,在2018年漢服愛好者數量達到204.2萬人,同比增長72.9%。
這個數據,孫異和呂曉瑋曾經以為要花上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才能達到。
2003年以前,關於漢服民族服裝的討論還散落在新浪軍事論壇、鐵血論壇和天涯論壇等網絡社區中。2003年11月22日,漢服愛好者電力工人王樂天,第一次穿上漢服走到鄭州街頭,引起了國內外媒體關注。
彼時,畢業於四川大學生物工程系的孫異,已經辭職成為自由音樂人,歌曲《小三和弦》和《胭脂扣》火遍網絡,開始「混跡」於一個叫「漢網」論壇,對漢民族的歷史和服飾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4年,孫異創作了一首名叫《重回漢唐》的歌曲,後來這首歌后來成為了漢服復興主題曲。
在漢服圈,呂曉瑋被稱為綠珠兒
「那個時候學校會請他回來唱歌,他是我偶像,我是小粉絲。」同為川大畢業生的呂曉瑋是在男友孫異的影響下接觸了漢服圈。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自小喜愛古典文化的她,很快被這個網站的理念所俘虜。「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特別漂亮。我去旅遊的時候會特別羨慕,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漢族也有自己的傳統服裝,而且也這麼美。」
很快,她注意到了這裡的商家板塊,決定為自己定製一套漢服。
全國首家漢服實體店
「第一次穿漢服去的是武侯祠」
那是2005年。
漢服圈蟄伏於網絡,現實中鮮有人穿,網上也鮮有人買。
那個時候網購還未普及,漢服製作成本也高。一般是商家了解需求後,找到設計圖,尋找合適的面料,再找裁縫做出來。
呂曉瑋的第一套漢服,700多元,從下訂到拿到衣服用了半年多。
她和孫異出門,異樣的眼光緊盯不放,在公交車上,有女生跟旁邊的說,這肯定是日本人。聲音很小,她還是聽到了,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我是中國人,這是漢服。」
在漢服圈,呂曉瑋被稱為綠珠兒
但是當走進武侯祠和錦裡,看到那裡跟她一樣身穿交領右衽服飾的先輩古人們的塑像,她的心裡升起一種異樣的感動,「我覺得我和祖先聯繫在一起了。就是那種認同感,我真的覺得通過一件服飾,文化是可以延續的。」
第二年的夏天,呂曉瑋和孫異穿著漢服去了民政局,其後,他們又穿著漢服舉辦了婚禮。
「我們身上的漢服,讓整個婚禮特別莊重,特別有儀式感。雖然平時穿漢服,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在婚禮上大家都覺得很合適,所以我開始意識到漢服是可以做為人生重大時刻的禮服來穿的。」也是在那個時候,漢服的圈子開始慢慢擴大,但是購買漢服的渠道依然不多。很多都是在批發市場買面料, 再自己找裁縫做,做工和版型就良莠不齊,質量難以保證。
「我和孫異商量後,我們決定自己開一家漢服店。」2006年底,呂曉瑋從工作的電視臺辭職,在文殊坊旁開了一家漢服店,名字取自孫異的歌曲《重回漢唐》,30多平方米的空間,開業時僅有17套漢服。
漢服潮流已來
「讓每個人一生至少擁有一套漢服」
「全國首家漢服實體店,開業不開張」,是視角犀利的媒體給這個「新物種」的標題。
為了吸引顧客,呂曉瑋穿漢服到景區晃悠,列印宣傳單,甚至還做起了出租業務,十塊錢租半小時,提供拍照服務每張收費兩元,「那個時候,還是挺慘澹的。」
慢慢地,慢慢地,漢服開始熱起來了。如今,這個愛好者人群的數量已經過了200萬。「尤其是這幾年發展這麼快,我覺得主要是國家層面的重視,中央號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執行政策。」去年開始,共青團中央發起舉辦了「中國華服日」,今年的第二節「華服日」直播,全網播放量達3000多萬次。
而漢服,作為幾千年來的傳統服飾,它不僅包含著漢民族的染織繡等工藝和美學,也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載物,是中華民族審美情趣、風俗習慣的重要外在表現之一。
「古琴、書法、茶道等都可以和漢服結合,一些傳播傳統文化的老師還將漢服穿到了國外」。呂曉瑋說,在成都,一些展會及接待外賓的活動,都會有漢服群體參與。
2014年,呂曉瑋正式註冊了公司,有二十多位設計師。如今,「重回漢唐」實體店全國鋪開,已經開到了第三十家。
「我們以為讓漢服走進大眾的視線,讓人們接受漢服,可能要花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時間,沒想到速度會這麼快。」呂曉瑋說,他們的目標已經從「每個人一生至少都穿一次漢服」,變成了「每個人一生至少擁有一套漢服。」
談成都漢服文化
「這裡是『漢服第一城』」
12月21日,「三國聖地 智慧武侯」首屆三國文化國際漢服節,將在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廣場舉辦,作為《重回漢唐》的創作者,孫異被邀請在活動上演唱這首歌曲。
「我們很高興成都能舉辦這樣的漢服節活動。」呂曉瑋說。
在四川漢服圈裡,成都是他們心目中的「漢服第一城」,這裡誕生了全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這裡有第一個漢文化主題書店,同時也將開業第一個大型漢服主題體驗文創區。
「我們說它第一,是有數據支撐的。」呂曉瑋介紹,成都漢服商家數量全國第一,漢服銷量全國第一,漢服產業總產值全國第一。
據《漢服資訊》2018年的統計數據,在全國收集到的815個漢服商家中,擁有商家最多的城市為成都,達到66家,其次為廣州56家,杭州49家。在《2018淘寶漢服商家產值排名》TOP10中,位於成都的漢服品牌拿下了4個名次,總產值達到了全國第一。而天貓發布的《2018漢服消費人群報告》顯示,2018年購買漢服的人數同比增長92%,在購買漢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
「作為地處西南的城市,能做到這樣,我們覺得很了不起了。我們希望政府和相關部門能支持漢服的發展,支持舉辦更多的漢服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