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早漢服實體店在成都 創始人:「體驗漢服之美,這裡是漢服第一...

2020-12-1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邱靜靜 柴楓桔

一個星期前,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第三十家實體店在江西南昌開業。

這家誕生於成都的漢服店,目前在行業內排名前三。

2006年,國內第一家漢服實體店「重回漢唐」在文殊坊開業,第二天即以「開業不開張」的標題登上媒體。那時的漢服圈還極其小眾、沉寂。

多年以後,默然回首,創始人孫異和呂曉瑋驚喜地發現,漢服愛好者已經越來越多,這一傳統服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當初那個關於漢服復興的夢想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我們想復興漢服並不是要復興封建糟粕,而是想讓更多的人感受漢族服飾之美,感受華夏文明之美。」呂曉瑋說,而成都這座城市,是他們心中的「漢服第一城」。

孫異、呂曉瑋夫婦

愛上漢服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根據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權威數據分析機構艾媒諮詢公布的數據,近年來中國的漢服愛好者人數快速擴增,在2018年漢服愛好者數量達到204.2萬人,同比增長72.9%。

這個數據,孫異和呂曉瑋曾經以為要花上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才能達到。

2003年以前,關於漢服民族服裝的討論還散落在新浪軍事論壇、鐵血論壇和天涯論壇等網絡社區中。2003年11月22日,漢服愛好者電力工人王樂天,第一次穿上漢服走到鄭州街頭,引起了國內外媒體關注。

彼時,畢業於四川大學生物工程系的孫異,已經辭職成為自由音樂人,歌曲《小三和弦》和《胭脂扣》火遍網絡,開始「混跡」於一個叫「漢網」論壇,對漢民族的歷史和服飾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4年,孫異創作了一首名叫《重回漢唐》的歌曲,後來這首歌后來成為了漢服復興主題曲。

在漢服圈,呂曉瑋被稱為綠珠兒

「那個時候學校會請他回來唱歌,他是我偶像,我是小粉絲。」同為川大畢業生的呂曉瑋是在男友孫異的影響下接觸了漢服圈。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自小喜愛古典文化的她,很快被這個網站的理念所俘虜。「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特別漂亮。我去旅遊的時候會特別羨慕,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漢族也有自己的傳統服裝,而且也這麼美。」

很快,她注意到了這裡的商家板塊,決定為自己定製一套漢服。

全國首家漢服實體店

「第一次穿漢服去的是武侯祠」

那是2005年。

漢服圈蟄伏於網絡,現實中鮮有人穿,網上也鮮有人買。

那個時候網購還未普及,漢服製作成本也高。一般是商家了解需求後,找到設計圖,尋找合適的面料,再找裁縫做出來。

呂曉瑋的第一套漢服,700多元,從下訂到拿到衣服用了半年多。

她和孫異出門,異樣的眼光緊盯不放,在公交車上,有女生跟旁邊的說,這肯定是日本人。聲音很小,她還是聽到了,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我是中國人,這是漢服。」

在漢服圈,呂曉瑋被稱為綠珠兒

但是當走進武侯祠和錦裡,看到那裡跟她一樣身穿交領右衽服飾的先輩古人們的塑像,她的心裡升起一種異樣的感動,「我覺得我和祖先聯繫在一起了。就是那種認同感,我真的覺得通過一件服飾,文化是可以延續的。」

第二年的夏天,呂曉瑋和孫異穿著漢服去了民政局,其後,他們又穿著漢服舉辦了婚禮。

「我們身上的漢服,讓整個婚禮特別莊重,特別有儀式感。雖然平時穿漢服,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在婚禮上大家都覺得很合適,所以我開始意識到漢服是可以做為人生重大時刻的禮服來穿的。」也是在那個時候,漢服的圈子開始慢慢擴大,但是購買漢服的渠道依然不多。很多都是在批發市場買面料, 再自己找裁縫做,做工和版型就良莠不齊,質量難以保證。

「我和孫異商量後,我們決定自己開一家漢服店。」2006年底,呂曉瑋從工作的電視臺辭職,在文殊坊旁開了一家漢服店,名字取自孫異的歌曲《重回漢唐》,30多平方米的空間,開業時僅有17套漢服。

漢服潮流已來

「讓每個人一生至少擁有一套漢服」

「全國首家漢服實體店,開業不開張」,是視角犀利的媒體給這個「新物種」的標題。

為了吸引顧客,呂曉瑋穿漢服到景區晃悠,列印宣傳單,甚至還做起了出租業務,十塊錢租半小時,提供拍照服務每張收費兩元,「那個時候,還是挺慘澹的。」

慢慢地,慢慢地,漢服開始熱起來了。如今,這個愛好者人群的數量已經過了200萬。「尤其是這幾年發展這麼快,我覺得主要是國家層面的重視,中央號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執行政策。」去年開始,共青團中央發起舉辦了「中國華服日」,今年的第二節「華服日」直播,全網播放量達3000多萬次。

而漢服,作為幾千年來的傳統服飾,它不僅包含著漢民族的染織繡等工藝和美學,也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載物,是中華民族審美情趣、風俗習慣的重要外在表現之一。

「古琴、書法、茶道等都可以和漢服結合,一些傳播傳統文化的老師還將漢服穿到了國外」。呂曉瑋說,在成都,一些展會及接待外賓的活動,都會有漢服群體參與。

2014年,呂曉瑋正式註冊了公司,有二十多位設計師。如今,「重回漢唐」實體店全國鋪開,已經開到了第三十家。

「我們以為讓漢服走進大眾的視線,讓人們接受漢服,可能要花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時間,沒想到速度會這麼快。」呂曉瑋說,他們的目標已經從「每個人一生至少都穿一次漢服」,變成了「每個人一生至少擁有一套漢服。」

談成都漢服文化

「這裡是『漢服第一城』」

12月21日,「三國聖地 智慧武侯」首屆三國文化國際漢服節,將在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廣場舉辦,作為《重回漢唐》的創作者,孫異被邀請在活動上演唱這首歌曲。

「我們很高興成都能舉辦這樣的漢服節活動。」呂曉瑋說。

在四川漢服圈裡,成都是他們心目中的「漢服第一城」,這裡誕生了全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這裡有第一個漢文化主題書店,同時也將開業第一個大型漢服主題體驗文創區。

「我們說它第一,是有數據支撐的。」呂曉瑋介紹,成都漢服商家數量全國第一,漢服銷量全國第一,漢服產業總產值全國第一。

據《漢服資訊》2018年的統計數據,在全國收集到的815個漢服商家中,擁有商家最多的城市為成都,達到66家,其次為廣州56家,杭州49家。在《2018淘寶漢服商家產值排名》TOP10中,位於成都的漢服品牌拿下了4個名次,總產值達到了全國第一。而天貓發布的《2018漢服消費人群報告》顯示,2018年購買漢服的人數同比增長92%,在購買漢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

「作為地處西南的城市,能做到這樣,我們覺得很了不起了。我們希望政府和相關部門能支持漢服的發展,支持舉辦更多的漢服節活動。」

相關焦點

  • 成都變身漢服之都
    11月21日,漢服實體店的掌柜呂曉瑋(左)在直播帶貨,普及漢服知識。在成都春熙路、太古裡的街頭,隨處都能看見那些身穿漢服的女孩子們結伴而行。據《2020Q1中國漢服市場運行狀況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漢服愛好者達356.1萬人,2016-2019年間中國漢服愛好者數量連續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8月15日,據淘寶創業分享會報告,當前有4萬多名成都的年輕人在淘寶上開漢服店,相比2019年足足增加了1萬人,增速成為全國第一。
  • 成都,成為 「 漢服第一城 」
    直到近幾年,伴隨國潮的回歸,作為 「 衣食住行 」 之首的 「 衣 」,不論是官方,還是非官方,中國開始掀起 「 漢服熱 」。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全國漢服文化熱下,中國西南、身處四川盆地的成都,已經成為全國 「 漢服第一城 」。
  • 雨前特稿:成都,漢服兇猛
    2006年,中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重回漢唐」在成都文殊坊開業,到2020年成都湧現出104漢服專賣店,數量為全國之最。在網際網路上,成都的漢服商家更多。據淘寶創業分享會2020年8月數據:淘寶上有4萬多從事漢服產業的成都年輕人,相比去年多出整整1萬人,增速全國第一。
  • 漢服「TOP 10」品牌,原來這麼看漢服文化
    生活在成都,「圍觀漢服」是件相當容易的事。近日,我便有幸前往頭部漢服品牌「都城南莊」一探究竟。 先說說這是個什麼樣的漢服品牌。創始人人面桃花(圈名,以下簡稱「桃花」)和設計師恍兮惚兮(圈名,以下簡稱「恍兮」)「入坑」超過10年,產品以女裝為主,尤其齊胸襦裙最受同袍喜愛。
  • 成都「漢服一條街」:小眾愛好走出大眾路
    近幾年,漢服愛好者越來越多。據央視財經報導,截至2018年末,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人群已超過200萬人,產業總規模約為10.9億元。 9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香檳廣場一層的「漢服一條街」。據記者粗略統計,這裡至少聚集了30家左右的漢服店。除了幾家直營店外,大多為代理店。
  • 成都文旅 | 在成都轉角遇見愛,哦不,是漢服
    >淘寶漢服之都。不久前,據淘寶創業分享會:當前4萬多成都年輕人都在淘寶上開起漢服店,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在這輪成都的漢服創業潮中,年輕人就是當仁不讓的主力。邛崍首家漢服體驗館,不僅可以穿漢服還可以進行一系列漢服研學體驗
  • 在烏鎮的街道旁,有一家東北漢服店,穿著漢服體驗烏鎮之美
    這句出自《夜宿烏鎮有懷同遊諸君子(二首)》明 ·史鑑的詩句,形容了烏鎮這個地方的美,烏鎮成了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濱城印象】在烏鎮老街旁,有一家東北漢服店,穿著漢服體驗烏鎮之美。我們喜歡烏鎮,不只是因為它是一個5A景區,而是因為這裡有著千年的古韻和獨有的江南氣息。我們乘坐飛機飛往杭州,又乘坐高鐵到達桐鄉,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計程車終於踏入了烏鎮的土地上。說實話來到這塊陌生而熟悉的土地上,內心有點忐忑,為了能夠充分體驗這次烏鎮之旅,我們建立了很多flag,第一個就是漢服。
  • 漢服品牌雲集、潮品薈萃 2021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來了
    ——「2021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即將拉開帷幕。對於都城南莊而言,漢服的開發、設計、生產說簡單不過是「剪一段時光,裁兩身衣裳」,說難是在堅守工藝與原創的同時,要用那一針一線描摹文化韻味,一姿一態盡顯古典之美,因此以絕美配色、精巧繡工著稱的它,成為漢服國風的「弄潮兒」。
  • 漢服品牌雲集潮品薈萃 2021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來了
    ——「2021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即將拉開帷幕。對於都城南莊而言,漢服的開發、設計、生產說簡單不過是「剪一段時光,裁兩身衣裳」,說難是在堅守工藝與原創的同時,要用那一針一線描摹文化韻味,一姿一態盡顯古典之美,因此以絕美配色、精巧繡工著稱的它,成為漢服國風的「弄潮兒」。天漢有衣,襟帶天地,天漢漢服主打高品質原創漢服設計,漢服定製,致力於漢服文化推廣,以親民價格讓所有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漢服。
  • 讓95後瘋狂氪金,20億漢服市場的推手是誰?
    漢服復興一路高歌重回漢唐是一家14年歷史的漢服品牌,也是中國第一個創辦漢服實體店的品牌,同時亦最早入駐淘寶的漢服品牌之一。點開「重回漢唐」的百度百科,會發現這個名字有兩層含義,除了是一個知名漢服品牌之外,也有一首歌曲與它同名,歌曲的創作者正是重回漢唐的創始人之一,孫異。
  • 開封漢服實體店,南笙九歌漢服體驗館
    開封清明上河園是按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徜徉其中,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這裡不僅有古香古色的建築,更有多種古代傳統節日主題活動。簡直是漢服攝影,漢服出行的最佳選擇。這麼美的地方,怎麼能少了漢服實體店。
  • 淘寶上,4萬成都年輕人在用漢服創業
    全中國絕大部分的創意漢服都產自「淘寶上的成都」。繼熊貓、火鍋、麻將之後,成都有了一張新名片:淘寶漢服之都。8月15日,記者從淘寶創業分享會上了解到,當前4萬多成都年輕人都在淘寶上開起漢服店,相比去年多出整整1萬人,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 賞漢服之美 興禮儀之邦城中區舉辦漢服免費體驗活動
    原標題:賞漢服之美 興禮儀之邦城中區舉辦漢服免費體驗活動   12月6日,西寧市城中區文體旅遊科技局在香水書院舉辦了公益
  • 誰不想做漢服美少女,穿漢服走遍世界,愛上美景+漢服照
    第一套呢就是十三餘餘家的《夜航船》。比如成都的錦裡,比如南京的夫子廟,老門東,比如蘇州的山塘街,比如無錫的。南昌街都有越來越多的漢服體驗店了,沒穿過的妹子們不知道買哪套,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衣服的話,可以先去好一點的這些店裡面體驗一下。
  • 徐州(戶部山)上演「霓裳盛宴」漢服嘉年華重現漢服之美
    全國多地的漢服社團相聚在此,上演「霓裳盛宴」。來自不同朝代的漢服制式,向民眾展示了悠揚歷史長河中屬於華夏民族的傳統服飾之美。旨在推動漢服相關產業落戶戶部山,推進文化產業相結合,打造漢服同袍之家,以漢服為載體,以漢禮為基礎,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 魯西南首家漢服體驗館落戶曹縣!帶你穿越千年體驗中國漢服文化
    大眾網·海報新聞曹縣5月8日訊(見習記者 趙世闖)近年來,隨著漢服文化逐漸崛起,漢服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和關注,「漢服熱」的興起催生了第一家「曹之漢韻」漢服體驗館在曹縣e裳小鎮落地,漢服體驗館目前共有100餘款漢服,均來自唐、宋、元、明等朝代。
  • 漢服出行日 來成都望江樓公園欣賞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11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漢服出行日」,身著不同款式的漢服愛好者齊聚一堂、歡聲笑語不斷,「一襲華裳同行日 竹林聽風望江樓」漢服活動在成都望江樓公園舉行,讓市民遊客在望江樓公園近距離感受漢服之美。著一身漢服,展示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袁春華攝著一身漢服,展示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袁春華攝著一身漢服,展示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袁春華攝衣袂蹁躚,顧盼生輝……百名漢服愛好者點花鈿,描青黛,穿一襲襦裙霓裳,曲裾輕舞,沿望江樓公園古建群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
  • 漢服資訊 | 大咖齊聚平樂古鎮 為創建「中國漢服第一鎮」新名片出...
    論壇現場,邛崍市平樂鎮人民政府鎮長郭好波、成都旅遊產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鑫、四川師範大學副教授張金玲、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禮學中心副主任吉恩煦、微博知名歷史博主吳空、匠聯漢服工廠創始人冷月、都城南莊創始人桃花以及漢服商家代表、漢服社團同袍,以主題演講和互動問答形式就「漢服復興與文旅融合」、「漢服的商業價值」、「漢服與古鎮融合發展」等話題展開探討,圍繞漢服產業發展對民族文化精神復興的價值意義
  • 《漢服王子考察杭州漢服小鎮:漢服之都將成為杭州的新名片》
    世界漢城北京國際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漢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國內漢服漢文化產業的最早開創發起單位,擁有國家級的專家團隊與諸多優勢品牌項目,三十年來一直致力專注於漢服漢文化復興事業,是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先進單位與漢服非遺傳承者。
  • 帶著漢服去旅行
    西塘漢服文化周包括朝代嘉年華、漢服好聲音、水上T臺秀、漢服之夜、水上傳統婚禮、漢服相親大會、漢服發展高峰論壇、國學好好玩、西塘杯傳統射箭邀請賽、草船借箭、中國風集市、文創作品展、霹靂之夜、拜師禮、鎧甲展、中華武備展演、「西塘杯」古詩詞大賽、全民漢服K歌、生日會、美少女雅集、每日主題穿搭、禮·樂、一席一會、楊樹雲中國古典妝造大師課、漢禮婚博會、漢服櫥窗、漢服娃衣展、國學講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