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的果實剛剛由青轉黃,一夜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精打採的樹枝和垂頭喪氣的樹葉表現出一副劫後重生的模樣。
離枇杷樹不遠的地方, 是幾顆高高的無患子,它們目睹了枇杷樹尚未成熟的果實在月光下如何被採摘一空;在一夜的靜默與屏息之後,那憂傷的無患子更憂傷了,滄桑的無患子更滄桑了。它們多希望被洗劫一空的是自己。
去年秋天,第一片葉子剛從樹上滑落時,無患子就等在那裡了,以一種無比謙卑恭敬的等待姿態。它等到樹葉樹幹都相繼老去,那有緣的人始終沒來。
我想很久以前,無患子也是這樣一種謙卑恭敬的等待姿態吧。那時無患子還只是剛成為一顆樹的模樣,長在佛陀必經的路旁。它長著並不茂盛的葉,開著並不耀眼的花,結著並不碩大的果。不知道是佛感動了它,還是它感動了佛,還是等待感動了等待,虔誠感動虔誠?它哪裡會料到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凡間誤入空靈飄渺的佛界呢?它日夜在佛陀指間的流轉中熠熠生光,並擁有了一本自己的書《木患子經》。這就是——緣。
有緣必有等待。
那是經過怎樣漫長的等待?在千千萬萬顆樹中,在千千萬萬朵花中,在千千萬萬顆果實中,在眼神與眼神對視的交集中,結一段佛緣。
那結在樹上的果實,使我駐足不前。樹葉已經開始發綠了,那熟透的果實還向著某個方向堅定地等在那裡。也許當年還年輕的佛陀每次從樹旁經過仰頭望向天空深思的時候,目光剛好落在成熟的果實與綠葉之間,感覺到了無患子執著的苦。而如今,誰會像佛陀那樣俯首念經,仰天思考呢,人們只需俯首手機抬頭電腦,一切迎刃而解。況且又有多少善男信女會虔誠地備置一百零八顆無患子念珠,執著地念經二十五萬遍乃至一百萬遍,去消除煩惱障礙和煩惱根源,修成那至高無上的正果。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那註定只能是一段古老不會復返的時光。不管你如何堅持,如今終日只能與雲影為伴;無人識你,無人與你有緣。
那等待的無患子再也不能等下去了,即便它想等,可那越來越濃鬱的綠葉也不允許吧;可是它依然保持等待的姿態直到有一天跌倒在泥土裡。
於是問佛:自然界萬物最燦爛之日,為何就是委地之時?
佛無言。我望著一地的無患子突然恍然大悟:流逝即最美,最美即輪迴,輪迴即永生。
生命與等待原來是單薄如蟬翼的,這世間緣分的種種牽連,片刻之間只剩下一本不為大多數人知道的一本書和一個名字——《木患子經》和無患子。世間萬事萬物都如此,包括我們和我們曾經竭力留下的種種痕跡,都必將成為最美的流逝,最美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