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杭州站
在日劇中,常常出現一個人潮湧動的商業十字路口,這裡最多的一天有超過50萬人穿過這個路口,這是被譽稱為「全世界最大的交叉路口」的澀谷車站前十字路口。
澀谷連接著周邊的原宿、表參道、代官山、惠比壽等,造就了一個新的更廣的澀谷商業圈,成為了東京的六大副都心之一。
然而在過去的10多年裡,澀谷的商業地位也曾經歷了一度的下滑。為了重振澀谷昔日的風採,東京政府借2020東京奧運會之機,以澀谷車站為中心開展了「100年一遇」的復興計劃,而這個計劃就是以TOD為導向的複合商圈的打造。
歷史總是如此地相似!杭州城東也正經歷著老東站到亞洲交通樞紐的復興節點,城東也正也有著商業短板的「陣痛期」,作為杭州接駁世界、連接世界的窗口,城東始終沒有一座拿得出手的商業體,甚至被周邊居民調侃為「沒有商業配套」的區域。
而德信中心的出現,或將成為城東新城商業地標的新名片。
德信中心項目鳥瞰圖
01
城東無商業?德信中心能否成功引爆城東商圈
杭州發展,始於城東。
早在14年前,杭州市提出了「決戰東部」的戰略,城市向東發展一直是杭州的主旋律。隨後,國家樞紐的火車東站開啟了杭州的「東部世界」;杭州第一條地鐵線穿城東而過……
在東站樞紐的帶動,以及G20杭州峰會的召開下,城東新城已然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心之一,是杭州連接全國的出發點。
根據政府當年的規劃願景,在城東新城將建造20多個商業項目,其中體量10萬㎡以上的項目10個,體量20萬㎡以上的項目有5個,總體量約有240萬㎡,相當於6個城西銀泰。但是,實際成功運營的卻寥寥無幾。
如果說交通、生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城東新城顯著的發展成果,那麼商業配套的不夠完善似乎成了區域當前的一塊短板。
其實,城東不乏一些分量級的商業綜合體,也本該是杭州商業綜合體規劃最多、最完善的一個區域,但不知何故,卻仍然被病詬「城東無商業」。
其實,區域的短板對個體商業來說,卻意味著機會。城東新城的板塊價值無須贅述,隨著各項建設的推進,住宅、辦公的放量,人居環境將變得越來越濃厚,這個時候,誰能在區域內率先佔領消費者心智,滿足周邊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誰就能奠定在商圈的龍頭地位。
其實城東不缺商業,近年來,隨著德信杭州之翼、西子國際、華潤萬象匯、三花國際等商業綜合體的面市,城東的商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一個嶄新的城東新城商圈正在崛起。
區位圖
澀谷商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澀谷標記(Mark City)綜合體到澀谷之光,再到澀谷STREAM,澀谷站周邊地區的蛻變是一個層層推進的過程。這些項目,無論是在規劃上還是在建設上,都具有很高的關聯性,各開發主體的聯動、街區的建設、維護和管理等,都需要進行一體化且長久的規劃。
杭州城東也一樣。
如今,城東在規劃和建設上已經迎來成熟期,商業的爆發只差臨門一腳,城東只是需要一個引燃城東商業的點火線,而這條線或許就是德信中心。
02
中國的世界十字路口,城東「一街一中心」新樣板
對於德信中心「自信」,最初來源於重新定義了城東商業生態圈的新規劃——「一街一中心」。
「一街一中心」示意圖
今年上半年,錢江新城區域「升級」,新發布的錢江新城2.0將城東新城也被納入藍圖之中,這也就意味著,「一街一中心」將成為錢江新城2.0三大主軸之一,而德信中心將承擔起成為城東商業聚合區的新引擎。
2020年,杭州(彭埠)樞紐商務區規劃也正式發布,提出了將圍繞杭州東站這個超級交通樞紐,把城東新城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樞紐經濟示範區。
錢江新城2.0規劃圖
而在這個樞紐商務區,以火車東站為中心的東西兩大片區將連成一條最具活力的中心線,分別為東軸線與西軸線。這就是城東新城在規劃初期就提出的中軸線概念,而「一街一中心」就位於東軸線上,由一條約1公裡長的步行商業街區和商品會展中心白石會展中心組成,未來將被打造成浙江省最大進口商品特色街區和長三角區域進口商品展示中心,以後不用出杭州就能買遍全世界。
而在這條東軸線上,一些高能級的配套早已提前布局,從南到北一路串起火車東站東廣場、華潤萬象匯、西地塊、德信中心、白石港公園綠地,最後到達白石會展中心。
白石會展中心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一街一中心」項目未來還將通過地下車行通道及人行通道,與火車東站、以及周邊地鐵站點的地下空間連通,地上部分還會有空中連廊連接項目內各個部分,形成一個三維一體的交通系統。
而德信中心就位於這條軸線上的「黃金分割點」,其打造的複合產業生態圈將直接打通東西兩端。
在大交通時代,大型交通樞紐不僅僅是城市交通集散與換乘中心,更是交通、商業、居住和其他社會公共活動的綜合性城市中心。
複合商業綜合體往往是激活這個「樞紐」成長的推手,在國外就有不少案例,如果放在城東的整體布局,那麼德信中心就是那個「核動力」。
被視為樞紐之城,有著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的東站,有15臺30線+預留3臺4線磁懸浮的車場規模,有著地鐵1號線、4號線、6號線(在建)、8號線(規劃)在地下縱橫交織的網絡系統,這裡有著可以匹配國際城市的軌道線網,卻始終缺少一座激活城東商圈的TOD。
嫁接於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東站的軌道交通優勢,德信中心恰恰彌補了城東商圈的空白。
杭州東站實景圖
如果說紐約時代廣場是美國的世界十字路口,那麼德信中心就是中國的世界十字路口。它將與周邊商業、東站樞紐的聯動集群,形成加成型的集成效果。
03
杭州版太古裡?這支建築界的「夢幻團隊」太敢玩
看到德信中心的第一眼,你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杭州版的太古裡」。但這只是表象,德信中心遠遠不止太古裡,這是一個集地鐵、住宅、商業、產業於一體的TOD中心住區。
中式商業街,青瓦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大面積的玻璃盒子,以古典穿插現代的手法營造出一片開放自由的城市空間,有太古裡的川西風格,也有南宋御街的杭州韻味。
德信中心中式商業街效果圖
這條步行街與住宅部分無縫銜接,相當於是家門口的商業街,既是有逼格的商業配套,也是小區業主休閒嬉戲的自由空間。未來,德信中心將容納創意文化、國際文化、休閒文化、藝術文化等特色業態。住在這裡的業主,在下樓遛娃的間隙可能就能欣賞一場有趣的藝術畫展。循著縱橫交錯的連廊,逛遍「一街一中心」串聯的商場、公園、會展中心,甚至搭上地鐵就能打卡杭州各個地標。
與住宅樓形成包圍圈的還有4幢甲級寫字樓,9米的挑高大堂、4.1米的標準層高,以「智慧樓宇」標準打造的寫字樓還未開售就吸引了一批獨角獸企業的青睞。
在限價之下,杭州樓市本就是場「開卷考」,產品力的表現一目了然,願意為項目做加分項的樓盤少之又少。
而德信中心卻花血本邀請了一支建築界的「夢幻團隊」,建築設計是曾打造上海新天地的日清設計,而景觀設計則由AECOM擔綱,它的代表作是紐約世貿中心、上海興業太古匯等世界地標。
在關係到居住感的住宅產品上更是不遺餘力。德信中心規劃了8幢精裝高層住宅,一共僅374套。建築外立面採用鋁板和玻璃幕牆的高級灰立面,與城東的國際都市感相得益彰。
德信中心住宅效果圖
項目的定位也很明顯,純粹的改善型住宅,主力戶型建築面積約133-150㎡。
150㎡戶型圖
以150㎡的四房兩衛為例,配置了足足15米的面寬,光是餐客廳的面積就達到了41㎡,相當於普通戶型3個主臥套房的面積。
進門就能看到一個開間約7.7米的南向餐客橫廳,與客廳連接的是同比長度的跑道式陽臺。客廳的兩邊是朝南的臥室,主臥室女主人最鍾意的「走入式衣櫃+套房」設計。
U型廚房設計,大大提高廚房空間利用率,三面環形的臺面實用美觀,洗滌區、烹飪區及儲藏區劃分明確,即便擠上兩三個人,也不會一通手忙腳亂。
為滿足改善客群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德信中心配置了人臉識別系統,精裝配置「三件套「——新風系統、地暖、中央空調。在限價政策下,精裝標準普遍縮水的市場環境下,西門子、杜拉維特、漢斯格雅……高端品牌一應俱全。
04
德信三級跳,德信TOD城市複合產品的「壹號作品」
德信中心於城東而言是意義非凡的,同樣,在德信的產品體系中,德信中心也是值得被書寫的。
精耕城東八年,德信陸續打造了東望、錢江府、東宸和東方星城等多個高品質住宅,更是以杭州之翼、環翼城(在建)等綜合體,引領城東商業人居全面發展。
於德信,它不僅是德信TOD城市複合產品的「壹號作品」,更是德信對一種全新產品系列的探索。
對於德信來說,德信中心是德信商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
德信中心商業效果圖
從2019年11月25日,德信集團總部喬遷至城東新城。德信已經開啟了世界之門,在東站東廣場400米範圍內,已經連續開發了三個項目商業項目,從已開業的杭州之翼、環翼城(在建),到剛剛亮相的德信中心,總體量整整約50萬㎡。
在德信布局的這方商業矩陣中,德信也順利實現了地產開發的三級跳,從品質住宅到商業,再到複合型的商業TOD。
德信的蛻變,也實現了其發展戰略上升級。如今的德信依然持續深耕,以住宅開發為主體,以商業和產城為兩翼,並依託「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公司的業務結構,打造泛房地產全產業鏈整合服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