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釜山市6000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無一倒閉
韓國保健產業振興院保健服務創新部嚴永義稱,當地醫美業的外國患者增加可能出現停滯。疫情下,韓國醫美業受到雙重影響新冠疫情下,韓國醫美業的現狀究竟如何,備受外界關注。因首爾疫情較嚴重,更多人選擇了在釜山的醫院做美容和整形。
-
臺整形業瞄準大陸市場(臺北傳真)
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四段的尼斯診所發布的網絡調查顯示,大陸有超過六成的人不曾接受任何醫學美容治療,而有整容需求的人超過八成願意到境外手術,超過五成接受3萬元人民幣的費用。 臺灣報紙引用韓國的統計數據稱,2012年中國大陸赴韓接受醫療服務的人次首次超過美國,名列第一,其中超過五成是整容。種種數據表明,大陸是一個潛在、龐大的醫美市場,這牢牢吸引已經飽合、供大於求的臺灣醫美業。
-
網際網路+美業「創新峰會醫美主題分享
正因如此,美業的增長趨勢將來自於中高端消費的增長。在投融界聯合Hi BOSS主辦的「2016中國(上海)網際網路+美業創新峰會」上,醫美APP更美創始人劉迪以「活的漂亮,更美的消費醫療新紀元」為主題,分享了他在醫療美容領域的新發現、新創造。
-
惡性競爭肇禍? 紐約法拉盛華人超市掀「倒閉風」
惡性競爭肇禍? 紐約法拉盛華人超市掀「倒閉風」 位於41路路口的新中國城超市突然關閉,不時有路人駐足議論。今年1月開始,皇后區的大中美、甌江超市,乃至19日關門的新中國城超市,法拉盛的華人超市突然掀起「倒閉風」,業者人去樓空,留下一批討債無門的供貨商。業界認為,價格惡性競爭是主因,但也有人擔心,這種惡習將引發另一波骨牌效應。 「又倒了一家?」「我昨天(18日)才來買特價品 ,怎麼突然就不開了?」「這樣很不方便。」「是不是衛生出問題,被政府勒令停業了?」
-
臺北酒店業惡性競爭 '銀彈'加黑幫廝殺慘烈
據臺灣媒體報導,紙醉金迷的臺北市酒店業由於再度陷入惡性競爭,廝殺十分慘烈。 據報導,繼年前臺北市酒店業界大打價格戰,爆發一波惡性競爭後,近來又有財大氣粗的酒店不惜撒下重金挖角,廣納唯利是圖的業績幹部及坐檯小姐發動另一波的挖角戰,戰火再次點燃。
-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國外「冷凍」,國內「爆發」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隨著「韓國綜藝」、「韓劇」、「韓妝」等韓國文化流行,韓國整形美容業也逐漸被大眾所了解,赴韓美容整形成為一種趨勢。世人眼中的整形強國,每年有不少外國人慕名到韓國變美。(圖為:首爾江南區整容一條街)可以說,醫療美容業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每年給韓國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長期以來,外國顧客都是韓國整形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
-
醫療美容業該「整整容」了
發展缺規範產品藏風險維權更艱難醫療美容業該「整整容」了□ 本報記者張文禮瘦臉、瘦腿、隆鼻……說起醫療美容,公眾並不陌生。諸如此類簡明直白的詞語,「初次見面」便可快速了解這個行業。因此,醫療機構只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才能開展相關的業務。也就是說,醫療美容從本質上來講,屬於醫學範疇。在淘寶網上,搜索關鍵詞「醫美」,各種產品令人眼花繚亂。
-
聯合麗格攜手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規範醫美行業
2020年11月17日,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麗格集團和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以下簡稱「醫美鏡」)共同舉辦的以「美的安心 美的放心」為主題的聯合麗格集團與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暨醫療美容自律合規社會監督研討會,在北京聯合麗格第二醫療美容醫院舉行,旨在為了維護廣大求美者的合法權益,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醫療美容服務,
-
廣州醫美是全國的風向標,這裡的整形美容將回歸醫療本質
本次大會的重頭戲在於學術論壇與手術實操兩大板塊的完美結合,學術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醫美界的306位專家將奉獻346場主題演講。手術示教在廣東韓妃醫療美容醫院進行,12臺手術輪番上演,專家們一展身手、同臺競技。
-
醫美行業專題研究:臺灣醫療美容行業之大觀
健保制度直接推動臺灣醫美行業快速發展 近三十年來臺灣醫美行業發展迅速,直接原因是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導致醫院財務壓力備增,競相發展醫美等自費醫療;同時待遇降低導致醫師外流,紛紛開設醫美等私立診所。內在原因則是臺灣經濟騰飛,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使得醫療美容需求不斷釋放。
-
醫美後暴利時代,哪些醫美項目成為「香餑餑」?
據德勤《中國醫療美容O2O市場分析》顯示,我國醫美行業自2006年以來便成指數級增長,十年來年複合增長率達52.6%。預計2020年全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481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佔據大多數市場份額主要源於其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設備更新快、美容產品替代快、服務意識強等優勢,讓民營醫療美容機構更受消費者青睞。民營醫美機構發力三四線城市,青年群體成消費大軍美麗經濟蘊含了巨大的消費潛力。
-
收稻亮相美沃斯國際醫美美容大會,專注醫美行業財稅服務
12月2日,「收稻」攜手「美沃斯」共創2020(冬季)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現場收稻創始人&CEO黃悅發表精彩演講,與行業眾多大咖,共同探討醫美業的成本破局和財稅合規思考,為醫美業賦能!據艾瑞諮詢《2020 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115億,醫美用戶將達到2548.3萬人,且近年來多家行業企業上市,更多企業在準備當中......醫美業經歷多年的「野蠻生長」後已成長為一隻巨型
-
臺知名蛋糕店突惡性倒閉 網絡已出現一片撻伐聲
圖為位於臺北市復興南路的店面,鐵門深鎖。 知名蛋糕店「自由之丘」全臺六家門市及百貨公司櫃位,上周皆無預警關門撤櫃,合作的團購網緊急發出停權通知,以免網友受害。該蛋糕店的網頁直到昨天事發才關閉,負責人及各店電話皆無人接應。網絡已出現一片撻伐聲,近期匯款訂購的民眾,可能求償無門。 據了解,「自由之丘」全臺兩家門市、四家百貨專櫃,上周起陸續關門撤櫃。
-
臺灣「星和醫美」要做醫美界名創優品,用「三美融合」切入內地美業...
在女性不斷追求美的過程中,美業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包括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以及日常的護膚保養品。數據顯示,中國生美市場容量早在2015年底就突破3000億元,未來有望突破萬億規模;在醫美市場,今年預計有近2000萬中國人參與消費,整體規模或達2245億元,同比增速27.57%;護膚品的市場規模也將近4000億元,增速達22.09%。
-
全球到臺灣以醫美籤證入臺,人數創歷年新高!
不方便來臺治病的人,使用第二諮詢與視訊會診的個案也比往年來的多。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旗俊指出,該院國際醫療服務中客未見減少,反而微幅上升,且內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病人增幅最多,但以接受治療癌症及心腦血管居多,再來就是健檢、美容。臺北榮總醫企部主任李偉強說明,該院也是治病患者較多,以內地,緬甸為大宗。
-
上海馥蘭朵醫療美容 首批通過審核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聯盟在行動...
8月8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通知:為進一步規範醫療美容行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發[2020]4號),要求積極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強行業會員自律自查和培訓指導。
-
韓國醫美業隱患: 無證可上崗 維權讓人頭痛
韓國首爾市政府的數據顯示,在江南地區所覆蓋的江南、瑞草兩區註冊的整容外科醫院約300家,皮膚科醫院約180家,佔據兩區醫院總數的近六成。韓國保健福祉部及文化體育觀光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訪問韓國醫療機構的外國籍消費者約為37.9萬人次,相較上一年同期上漲17.8%,其中訪問皮膚科及整容外科者比重達到近三成。
-
醫療美容設計:軟裝如何設計體現醫美的文化形象
隨著人們對醫療美容設計要求的不斷提高,醫療美容的軟裝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天就由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醫療美容設計:軟裝如何設計體現醫美的醫美軟裝的設計不僅體現了視覺裝修效果,更注重醫療功能與裝修藝術的巧妙結合,擺脫了傳統整形醫院的冰涼感,適當地美化了點綴,不僅合理安排了必要的生活設施
-
臺北酒店業再現惡性競爭 大打價格戰
人民網香港6月14日電 臺灣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酒店業近來再度陷入廝殺慘烈的惡性競爭中。 繼年前臺北市酒店業界爆發過一波惡性競爭,大打價格戰後,近來又有財大氣粗的酒店不惜撒下重金挖角,廣納業績好的人才及坐檯小姐。一時間,各家酒店都捲入戰場,幾個月下來,財力弱者紛紛關門歇業、轉租或頂讓。
-
藝美醫療美容通過審核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聯盟在行動」活動
2020年8月8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通知:為進一步規範醫療美容行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發[2020]4號),要求積極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強行業會員自律自查和培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