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意文版出版 宋祖英獻唱
「黃永玉走進義大利——《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義大利文版推介會」在這裡舉行。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是中國畫家黃永玉在67歲的時候根據短期旅居國外寫生作畫的經歷、見聞而創作的藝術遊記散文集,記述了作者在巴黎及義大利各地親歷偉大藝術遺存的感悟、惶惑以及堅守勤拙的自勵。作者敏銳、細緻、富於幽默感,將旅途中遇到的奇情趣事、與旅居地人們的有趣交往,描述得活潑生動、引人入勝。
-
從《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看黃永玉的散文特點與生活態度
黃永玉67歲那年他旅居歐洲,他的足跡從巴黎到義大利,他把旅途中的經歷見聞與感悟自勵寫入了自己的文章中,這就是《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在黃永玉的散文中你經常能夠發現這種「意無窮」的文字。有一句評價黃永玉散文十分恰當的話——瑣屑寫大書。《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中的每一篇散文都很短,每篇文章都像是從生活中的一個點出發偶爾說的幾句話。但是這些知人論世的語言精當、獨到、充滿情韻。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在黃永玉的文章中,他的語言是自己的嬉笑怒罵、詼諧深邃,所以讀起來格外的親近並富有感染力。
-
【鏡鑑】跟著黃永玉去翡冷翠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中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個環境或者一個人,初次見面時就預感到離別的隱痛時,你必定愛上它了。」 ▌人民日報記者 李輝 剛剛度過90周歲生日,2014年9月底,黃永玉先生便坐上飛機,開始又一次走進義大利的行程。這一次,一個重要活動在等著他:他的《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由羅馬美術出版社出版義大利文版,屆時在佛羅倫斯(翡冷翠)、羅馬等地,舉辦三場讀者見面會。
-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有趣的靈魂永遠快樂
讀黃永玉的《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感受撲面而來的巴黎和義大利的文化氣息。這個老頭天真又調皮地笑著跳著跟我們講故事,沿著塞納河,踩著當年印象派大師的腳步,走過梵谷的故居,達文西居住過的地方,把我們帶進了他的回憶他的畫。透過文字和畫,了解他的個性,簡潔明快的語言特色,不帶絲毫掩飾。
-
【鏡鑑】跟著黃永玉去翡冷翠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中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個環境或者一個人,初次見面時就預感到離別的隱痛時,你必定愛上它了。」 ▌人民日報記者 李輝 剛剛度過90周歲生日,2014年9月底,黃永玉先生便坐上飛機,開始又一次走進義大利的行程。這一次,一個重要活動在等著他:他的《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由羅馬美術出版社出版義大利文版,屆時在佛羅倫斯(翡冷翠)、羅馬等地,舉辦三場讀者見面會。
-
91歲藝術家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出義大利文版
2015年2月16日下午五點,九十二歲的國寶級藝術家黃永玉先生精神矍鑠地走進了北京三裡屯義大利駐華大使館,參加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辦的義大利文版推介會,他表情輕鬆愉快,「這個地方我很熟,來過多次」。
-
風生水起的文字精靈──讀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顏純鉤
手上這本黃永玉的《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是本港中華書局最新的版本,筆者看過先前的內地版,比較起來,新書在包裝方面更精益求精。每篇文章都配插圖,包括實景照片、文章相關的資料圖片,更多的是他旅居歐洲期間所作的畫和速寫,整本書琳琅滿目,每頁都是享受。 讀黃永玉的散文,最過癮是欣賞他的文字。
-
91歲藝術家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出義大利文版
2015年2月16日下午五點,九十二歲的國寶級藝術家黃永玉先生精神矍鑠地走進了北京三裡屯義大利駐華大使館,參加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辦的義大利文版推介會,他表情輕鬆愉快,「這個地方我很熟,來過多次」。
-
翡冷翠、白堤火紛和黃永玉
鄒 廣 上個月,九十高齡的畫家黃永玉在上海辦了一個作品回顧展,美不勝收。
-
黃永玉法國、義大利採風寫生彩墨畫藝術作品
黃永玉寫生作品:巴黎聖母院后街黃永玉熱愛藝術,勤於臨池,專注創作,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總理人民愛》《阿詩瑪》,巨幅畫有《雀墩》《墨荷》等。黃永玉寫生作品:街景黃永玉自學美術、文學,博學多識,詩書畫俱佳,出版有《黃永玉木刻集》《黃永玉畫集》《永玉六記》《太陽下的風景》《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
-
沈從文見證黃永玉父母的愛情
沈從文(左)與黃永玉《沈從文與我》《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是黃永玉先生《永玉六記》在黃永玉的作品中,最具文學、美術聯姻的個人特色。有文,卻又非單純的文學;有畫,卻非單純的美術。黃永玉新作《沈從文與我》正式出版近日,著名藝術家黃永玉追憶他與表叔沈從文一生交往的新作《沈從文與我》出版上市。
-
90歲黃永玉自傳體小說出版 自稱文第一畫第四
自本周起,本版將刊登李輝先生撰寫的「黃永玉的文學行當」系列文章,回溯黃永玉先生特殊的文學生涯,他與文壇的特殊交往,以及一個畫家的文學創作留給我們的歷史回味等。本系列每周一期,逢周二刊出,敬請關注。 文學— 不應忽視的行當 說到黃永玉先生從事的行當,人們一般都會脫口而出:「他是個畫家。」
-
吳洪亮:木刻是黃永玉先生藝術的根
年羊年所創作的賀年卡 最後一幅作品,黃永玉先生選了《黃大 1991 於翡冷翠》這幅畫,於是我找來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的有聲書,每天早上邊鍛鍊邊聽,竟然成了新冠疫情中最幸福的事兒。在這方面,齊白石與黃永玉兩位湖南人顯得尤為珍貴。一位跨越了19到20世紀,一位跨越了20到21世紀,是將有意義中的沒意思融化掉的人。他們的藝術,無論詩文、繪畫,都帶給這個世界少有的通透。而黃老,更為活潑,行動與創作讓我們看來仿佛融合了泥土與現代性,更隨意也更出圈兒。仔細琢磨,好像又不是!黃老應該很理性才對。他藝術的根是版畫,做版畫要運籌空間與時間,因此哪有版畫家不理性的。
-
新車|「翡冷翠」之夜,瑪莎拉蒂定製優雅意式美
翡冷翠是詩人徐志摩筆下浪漫而多情的佛羅倫斯之舊譯。 在翡冷翠,人們把對藝術與生活的熱愛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 廣州車展前夜,我途徑珠江之濱,來到太古倉碼頭——瑪莎拉蒂全新家族上市盛典的現場,有一種《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的錯覺。
-
展演 | 黃永玉版畫藝術展還剩一周!近兩百件人間佳作亮相
,精選其從40年代起至90年代的版畫作品近兩百件,力圖全面、完整的勾勒出黃永玉的版畫發展敘事與創作面貌。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黃永玉除了繪畫外,還精於篆刻,刀法瀟灑出塵,令人嘆為觀止,但他平生從不為人篆刻,只為朋友制過兩枚印章。1956年出版過《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曾轟動了中國畫壇。
-
黃永玉笑談養生秘訣:愛抽菸 不吃水果不愛鍛鍊
而這次,在7月28日舉行的《黃永玉全集》首發儀式上,面對記者他依舊可愛幽默,不同的是這次他沒抽菸鬥。 首發式上,黃永玉說:「我沒有什麼可講的,就因為我是湖南畫家中還活著的最老的一個,所以就給我出了這樣珍貴的一本書,我很感謝!」如此簡短的發言讓所有的人覺得率真而親切。 黃永玉少小離家,四方奔走。八十多年的人生,漂泊、動蕩、坎坷,同時,豐富、刺激、充實。
-
木刻是黃永玉藝術的根
1991於翡冷翠》這幅畫,於是我找來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的有聲書,每天早上邊鍛鍊邊聽,竟然成了新冠肺炎疫情中最幸福的事兒。「翡冷翠」如此雅致的名字,據說是徐志摩翻譯的,指的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藝術家們嚮往的一個聖地。我想是「翡冷翠」這個名字太美了,所以黃老在書中留下了她。在那本書裡,黃老不僅聊了文藝復興「三傑」和薄伽丘,更記述了在司都第奧小巷一段救死扶傷的經歷。
-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像他這樣的老頭
辛冶/文 源於網絡/圖一個活得有意思的老年人是很難得的,如果碰巧他還是個有性格的藝術家,他的生活會更有趣,比如黃永玉。一個老人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外住,雖然有兒女照料,其中的艱難也可想而知,這個老頭並沒有說那些陌生呀不適呀,他連英語都說不了幾句,可是他把一切困難都變成了幽默,他孜孜不倦地畫,自得其樂,尊重藝術和他有交集的路人們都被他描述得很可愛。不拒絕新事物,樂於嘗新的人,到老也會保持著一顆好奇的探索之心吧,生機勃勃的。
-
94歲黃永玉在中國美術館辦紫砂壺藝術展(圖)
黃永玉在18日晚的導賞會上,94歲的他看起來精神矍鑠 杜洋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黃永玉的紫砂壺」19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的181件作品皆為94歲黃永玉近年來創作於江蘇宜興的新作
-
走進黃永玉
黃永玉擅長版畫,主攻國畫,其畫構思奇特,造詣精深。1978年,英國《泰晤士報》用六個版面,對黃永玉其人其畫作了專題報導;1980年,香港美術家出版社出版了《黃永玉畫集》。國內多家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黃永玉的《湘西寫生》《永不回來的風景》《黃永玉》等多本畫冊。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對他專題介紹,國內多家媒體也頻頻播放他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