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大量鱘魚靠岸,各地頻繁有人釣獲,是中華鱘嗎?

2021-02-08 騰訊網

隨著長江生態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長江野生魚保護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

這幾年,因為垂釣、捕魚,意外傷害、食用保護性魚種而獲罪的案例越來越多。

因此,許多釣魚愛好者在釣獲「怪魚」時,第一反是「這會不會是保護動物」?

比如江蘇南通一位釣魚愛好者,就在長江大壩釣魚時釣起這條「尖嘴怪魚」,因感覺很像是保護動物中華鱘,所以在後臺諮詢我們。

這是中華鱘嗎?

事實上,這位江蘇南通的讀者,並非唯一一個在長江釣到「中華鱘」的釣魚人。

因為洪水過境,原本棲息在深水區的鱘魚紛紛靠岸,也是頻繁被人釣起。

因此,近日全國範圍內,都有許多釣魚愛好者、捕魚人,在江河裡碰到類似的「中華鱘」。

大大小小的鱘魚都有人釣起

怎麼判斷自己釣起來(捕獲)的是保護動物中華鱘還是雜交鱘?

從體型特徵判斷

從釣獲的季節判斷

最關鍵的,從釣獲「中華鱘」的地點判斷。

聯繫水產專家鑑別

中華鱘骨鱗(即骨板)較少,魚頭部較為鈍短

中華鱘具5縱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較大,背鰭前有8-14塊,背鰭後有1-2塊;體側骨板29-43塊;腹側骨板13-17塊;臀鰭前後各有1-2塊。

一般的雜交鱘魚,背骨板有10-20枚,側骨板32-62枚,腹骨板7-16枚,背鰭條數30-56,臀鰭條數17-33。

養殖的雜交鱘

當然,這些細微特徵,除非是水產人士,普通釣魚愛好者、漁民,應該說很難區分清楚並以此判斷鱘魚的種類。

另外一個較為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魚頭部長度:中華鱘頭部較鈍而短,雜交鱘一般頭部尖長,幾乎佔到身長的1/5。

建議參考釣獲時的情景,綜合進行分析判斷。

6-9月長江裡釣起大鱘魚,就要小心了

野生中華鱘在長江中出沒,具有季節性特徵

可能令許多人意外的是,雖然中華鱘號稱「長江魚王」,但成年的中華鱘,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外海。

——中華鱘是一種「重型」的肉食魚,因此只有漁產更豐富的近海地區,才能支撐大體型成年中華鱘種群的生存。

以前漁民在長江裡捕獲成年中華鱘,主要集中在秋夏季——資料圖

只有每年的6-9月份,成年中華鱘才會從近海地區,洄遊到長江中上遊的金沙江產卵(如今的宜昌長江段中華鱘保護區)。

而產卵孵化後的小鱘魚,會在產卵地上下遊水域生長半年至一年左右,也即次年的5-8月份,才會洄遊到長江口崇明島一帶,進入外海。

總結一下:秋夏釣大、冬春釣小

在秋夏兩季,在長江裡釣獲大體型鱘魚,很可能是洄遊產卵的中華鱘,其他季節釣獲的大體型鱘魚,是雜交鱘的概率更大。

——這個季節是垂釣高峰期,釣魚釣到鱘魚,大多集中在這個時期,釣友們如果釣獲大型鱘魚,一定要小心處理。

而在冬春兩季,在長江中上遊地區,釣獲的「鱘魚苗」,很可能是剛孵化的野生中華鱘,更一定要小心保護...

有些江段更容易出現「正宗」中華鱘

以上說的是「純野生」中華鱘的出現規律,然而,如今長江裡大部分中華鱘,都是增殖放流的中華鱘,一樣是受保護的。

釣魚愛好者、漁民碰到的中華鱘,其實主要是這一類的人工培育中華鱘——因為是人工培育的,它們的活動軌跡,可能不會像野生中華鱘一樣,具有那麼明顯的季節性規律。

但其實這一類中華鱘更好辨認,只需從釣獲地點判斷。

中華鱘增殖放流現場

長江裡目前有三處中華鱘保護區:宜昌中華鱘保護區、上海長江口(入海)保護區,和江蘇東臺市中華鱘保護區。

因此,如今是在這三處保護區附近的江段,釣獲、捕獲「鱘魚」,一定要小心辨認,不可貿然食用、買賣!

當然,最穩妥還是聯繫專業人士辨認

釣魚釣到鱘魚,從上述三個方面交叉對比,基本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

不過,如今長江裡雜交鱘的數量實在太多——2016年有水產專家估算,長江裡至少有一千萬斤雜交鱘,已形成多個穩定種群。

加上洪水衝擊,長江裡的鱘魚混雜交纏在一起.

有這麼多雜交鱘「混淆視聽」,因此,最穩妥的做法還是聯繫專業魚類專家辨認。

比如去年,重慶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長江裡「打海竿」,就釣獲一條將近兩百斤的大鱘魚。

將近兩百斤中華鱘被釣起

雖然如此大的野生中華鱘數量極少,這條「大鱘魚」是中華鱘的概率很低。

但這位釣魚愛好者的生態保護意識很強,當場聯繫漁政人員,工作人員趕到後,發現這果然是一條罕見的「巨型中華鱘」,隨後也是將其健康放生,

被釣魚人放生的大中華鱘

這位釣魚愛好者的行為,也是非常令人點讚!

最後,如果在釣魚時釣起類似魚種,無法辨認,又嫌麻煩,最簡單的處理辦法,就是在確認所釣鱘魚安全之後,將其放生....

網友們,你們釣魚時釣起過這種魚嗎?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中華鱘?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這種魚個頭不小,但卻沒幾個人敢帶回家中食用,紛紛將其丟回江中……(南京周邊的長江支流、塘河裡都有這種尖頭魚出沒)原來,這些頻繁出沒、尖頭有須的怪魚,其獨特的外形,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中華鱘?多位南京市民長江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而因為近年來頻繁發生養殖逃逸(主要是洪水衝擊),長江裡的雜交鱘數量,遠遠大於中華鱘,因此這些南京釣魚人釣起來的肯定不是保護動物中華鱘,釣到了就放心吃!會不會連中華鱘也「誤傷」了?如今長江在禁漁期,釣到了鱘魚能吃嗎?是不是放生更好? 長江君:千萬別放生 一般來說,在長江禁漁的今天,長江君並不提倡食用長江野生魚(即使是在合規的前提下垂釣起來的)。 不過,對於此類「雜交鱘魚」,長江君認為「千萬別放生」!這是為何?
  • 釣魚釣到中華鱘?湖南網友湘江釣獲怪魚,網友:放心吃
    上面這位釣魚愛好者在湘江支流釣起來的「尖頭魚」,是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嗎?許多網友表示:「不大可能,應該是養殖的鱘魚俄羅斯鱘」,「儘管放心吃,出不了事」……什麼是俄羅斯鱘魚?為何許多人認為這不可能是中華鱘?
  • 簡單的介紹一下釣鱘魚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系現存的古老生物種群。鱘魚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因地域或品種不同又有中華鱘、中國鱘、鰉魚、苦臘子、鱣等名稱,體重:68-250公斤。我國是世界上鱘魚品種最多、分布最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 為躲避洪水,成群劇毒河豚魚遊入梧州河道,釣魚人釣起大量
    江河漲水,魚群靠岸,洪訊時期也是垂釣高峰季節。——圓鼓鼓的肚皮看起來「呆萌」,魚眼突出看起來頗為奇怪……這位釣魚人使用的魚餌是玉米,這魚看起來很喜歡吃,頻繁咬鉤搶食。並且,這種怪魚河中似乎還不少,周先生沒多久就陸續釣起十多條這種「怪魚」。
  • 逃逸鱘魚已被發現吃了中華鱘幼魚的潛在食物,判定影響還尚早
    :澎湃新聞 10月13日,多名參與監測和調查「7·19洪水」清江逃逸鱘魚對長江生態影響的專家向澎湃新聞證實,已發現大量雜交、外來鱘魚開始在長江流域進食。
  • 頭條一味6.6無失手繩釣獲72斤大鱘魚
    上午九點多,正在辦公室喝茶,新密釣友許老師打來電話,說愛心釣場剛剛從山東長途跋涉拉回二十到百斤的中華鱘,剛放入池中,邀我去釣大物過手癮,經不住老許一張又一張大物圖片的誘惑,打電話約上釣友老陳,開車直奔新密。
  • 長江釣獲大黑魚,體型驚人卻無人敢吃
    一些釣魚愛好者,釣獲難得的大魚,更是會「呼朋喚友」一起來嘗鮮——可是下面這位湖北釣魚愛好者,在長江釣獲一條「大黑魚」,卻無人敢吃! 不過,因為大量棲息地被大壩破壞,加上商業捕撈的劇增,如今長江鱘在長江裡已經寥寥無幾——同時,它也是嚴禁捕撈、食用的保護動物!
  • 暴雨過後,甘肅千萬斤鱘魚流進四川白龍湖,養殖戶泣不成聲
    由於連續的暴雨,導致文縣境內養殖的鱘魚基地,造洪水襲擊後造千萬斤鱘魚逃跑。這些養殖的鱘魚都是在網箱中飼養,被洪水衝毀後的網箱順著水流飄蕩,順著江水流進四川省廣元市的白龍湖。沿岸老鄉說,順水江水飄過來時,有的網箱還沒有完全散,但大部分都是養殖鱘魚網箱的殘骸,沿岸有不少居民捕撈鱘魚。
  • 酒店普通鱘魚冒充中華鱘 中華鱘上菜單標價68元
    記者 錢朱建 報導  一些飯店為吸引眼球,以養殖的普通鱘魚冒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幾年前,這樣的手法就曾多次被媒體曝光。最近,從蘇州到上海朱家角旅遊的蕭小姐在新江南大酒店用餐時,發現該店居然仍在用這一伎倆,菜單中「清蒸中華鱘」的標價為68元。
  • 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
    大家都知道魚類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高,尤其是市面上罕見的中華鱘魚。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價錢肯定不菲,那麼中華鱘多少錢一斤?很多人買到中華鱘卻不知道怎麼做才美味,究竟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 消費-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的價格貴嗎
    相信大家都很少聽說過市場上叫賣的中華鱘魚,因為中華鱘在市面上非常稀少,一條中華鱘魚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更別說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了,不知道公然養殖的中華鱘價格貴不貴呢?中華鱘在從小我們從課本上就得知的一種珍惜物種,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
  • 黑坑鱘魚釣法小攻略
    改快遞價格請添加客服微信:weiyuju007文章源自釣魚360鱘魚集中分布於北半球,在我國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種鱘魚,其中3種分布於新疆,2種在黑龍江,2種在長江,1種在長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鱘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鱘魚對水質要求比較嚴格,喜生活於流水、溶氧含量較高,水溫偏低,底質為礫石的水環境中。
  • 合肥一超市售賣野生中華鱘? 回應稱為人工飼養鱘魚
    「中華鱘不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嗎?」前幾天,市民劉先生打來電話,他在超市生鮮櫃檯居然看到了正在售賣的「中華鱘」,感到很震驚。劉先生常去合肥經開區翡翠路與芙蓉路交口西北邊的沃爾瑪超市購物,上個禮拜他在超市生鮮櫃檯選購魚蝦,看到幾條長得挺奇怪的魚躺在碎冰中靜待售賣。劉先生好奇地瞅了瞅,發現這魚和自己在水族館中看到的中華鱘長得很相似,「體形、鱗片、顏色……都是一樣的。」劉先生覺得挺納悶,這中華鱘不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嗎?怎麼會在超市貨架上公開售賣呢?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老闆說是湘江電打的,湘江有這樣的魚嗎?」
  • 漁民從甌江捕獲中華鱘?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漁民捕撈上來的鱘魚  昨天中午,龍灣漁民老林在甌江裡捕魚時,撈起一條長相奇特的怪魚,經上網查詢,發現它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很像,隨即報警。經專家鑑定,這是一條人工養殖的鱘魚,可能來自四川宜賓的中華鱘養殖基地。  甌江裡捕撈上中華鱘?  老林說,他在甌江打了30多年的魚,這還是第一次撈到這麼奇怪的魚。他說,當天中午起網時,感覺漁網很沉,將漁網拉出水面後,發現網裡有一條嘴巴尖尖、跟鯊魚有點像的怪魚。
  • 甘肅200萬斤鱘魚被洪水衝入四川:村民捕撈,養殖企業回購
    四川青川白龍湖為何會出現大量鱘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於上遊甘肅文縣連日暴雨,部分鱘魚養殖戶的網箱被洪水衝毀,鱘魚被衝到了下遊的白龍湖,引發當地群眾紛紛捕撈。四川潤兆漁業公司位於文縣的基地以及其他養殖戶遭受巨大損失,但他們只能從當地捕魚的群眾手中進行回收。
  • 釣魚人都來看看,這些魚你們都釣到過嗎?中國魚類品種介紹!
    大家在野釣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釣獲稀有魚類,或者見其他釣友釣獲的一些不太常見的魚呢?野釣的魅力非常大,往往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解鎖了一種新魚種能讓我們高興好幾天,野釣真是妙啊!在全國各地,它們被俗稱為石椎、刀鰍、秤鉤子、納錐、粗麻割、鐮刀魚等。這種魚非常的美味,小時候用棉線綁根鐵絲串個蚯蚓在碼頭下面就能釣到,而且吃餌相當強悍,趴地虎根本不是其對手!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眾所周知,中華鱘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它們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天然水域更是難覓蹤影。其實,瀕臨滅絕的鱘魚遠遠不止中華鱘一種,關於它們,你又了解多少呢?鱘魚隸屬於硬骨魚綱,全世界僅存1目2科7屬27種,而且全部分布於北半球。在我國自然水域分布的鱘魚有8種,令人痛心的是今年年初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宣布「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或已滅絕。而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處於「極危」等級。這當然都是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造成的,如何能不讓人痛心。
  •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釣魚人:釣到後是吃,是養,還是賣?
    據廣元晚報報導,近日,受洪水影響,甘肅文縣不少基地網箱被衝毀,養殖的約上千萬斤大型鱘魚流入四川廣元境內白龍湖,被沿岸一些居民捕撈。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養殖時間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