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擁有46年的時間,你會把它花在哪裡?是出去環遊世界,還是和愛的人度過神仙眷侶的一生?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棟建築,完美演繹了46年。歷時46年,建造而成的「爛尾樓」,讓人質疑什麼樣的「爛尾樓」,居然足足「浪費」了46年,然而看到這棟建築之後,網友們卻把它吹成了「神作」。
▼世界級建築大師的遺作
從事建築行業的100個人中,肯定會有99個人知道柯布西耶大師。他天馬行空的思維和建築作品,每每問世,都讓人瞠目結舌的同時,引起建築潮流。
而柯布西耶大師留下來的最後遺作,卻是一座「爛尾樓」,歷時整整46年才建成的一座「形狀怪異」的教堂,也被人們稱為「星空教堂」。
▼藏在法國南部小城裡的教堂
法國南部有一座小城,以礦業營生,自然汙染嚴重。而當時的市長,邀請了柯布西耶大師來建造城市建築。雖然當時的柯布西耶已經73歲,卻依舊老當益壯,為這座城市設計了體育場、住宅區等。
唯獨教堂的建造,卻一直卡了思路。1960年,在市長的催促之下,柯布西耶答應建造這座建築。卻沒想到,這一應允下來,就是46年,歷經兩代人的心血,方才完工。
▼與眾不同的建築設計
教堂在大家眼裡,從來都是莊嚴宏偉、氣派肅穆的形象。而在柯布西耶的筆下,教堂設計變成了另外一種「畫風」。他的審美,向來與眾不同。
在他的眼裡,教堂設計反其道而行,而他的設計更是天馬行空:利用光和簡潔之風,為教堂注入神性和靈性。
▼如何讓建築擁有「神性」?
為了彰顯「神性」和「科幻感」,在當時「磚為主流」的年代,柯布西耶破天荒地選擇混凝土材料,因為他覺得只有混凝土才能塑造出空間感,同時混凝土材料,更和這座礦業城市的氣質不謀而合。
▼4年裡,被斃掉了4次方案
而接下來的4年中,柯布西耶一直在修改著設計方案。因為項目造價問題,前前後後他大改了4次,等於4次方案都被斃掉了。沒想到,一代建築大師,也會被甲方爸爸為難。
▼提交最後一版圖紙時,卻出了意外
而到了1965年,柯布西耶提交了最後一版圖紙的時候,在等待答覆時,卻出了意外。他在地中海度假時,因為在海裡遊泳,突發心臟病,沒搶救回來,因此身亡。
一代建築大師,在建造教堂的時候,駕鶴仙去,享年才78歲。
▼項目擱淺了5年,才打好地基
而因為設計師逝去,這個項目整整擱淺了5年。1970年,柯布西耶生前的助力,接手了這個項目。而此時早已換了新市長,資金短缺之下,這棟建築真的成為了「爛尾樓」,等到1978年,經費花得一乾二淨後,也才打好了地基。
▼歷時26年的停工,重新動工
因為經費用光,這一停工,就停了整整26年。而最後在柯布西耶基金會的支持之下,這個「爛尾樓」才重新動工。
這次,設計師換成了柯布西耶的弟子「喬斯」,這一座「爛尾樓」建築,可以說是貫穿了喬斯的一生。他從25歲就和師傅一起參加教堂設計,一直到了74歲時,他才親手主持了建築開幕式。
▼歷時46年,這座「爛尾樓」終於建成
而為了完成師傅最後的遺願,25歲英俊的喬斯,熬成了74歲的老喬斯。而這棟爛尾樓,也終於熬成了「世界文化遺產」,它被譽為「聖皮埃爾教堂」,也被網友們稱為「星空教堂」,並於2006年正式開放。
▼形狀怪異的建築,處處都是混凝土,卻花光了兩代人的心血,歷經了整整46年才建成。現在看來自然的「混凝土建築」,在當時更是破天荒的設計思維,當時沒人多少人敢用「混凝土」來建造教堂。
▼為何被稱為「星空教堂」
可能會有朋友產生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座「爛尾樓」,會被稱為星空教堂。那是因為你進入教堂內部之後,從天窗上,灑落的陽光,會在教堂牆面上,灑落成一片片光點,形似星空,極為浪漫。
▼建成後的「爛尾樓」,似乎和周圍的建築格格不入,然而這正是柯布西耶大師的觀念所在,乏味的建築千篇一律,有趣的建築萬裡挑一,這樣的建築或許才有意義,才會花了足足46年去建成。
▼走進建築之中,似乎步入另一個世界
不管怎麼樣,歷經了坎坎坷坷的46年,這座爛尾樓終於完工了。而走進建築中間,你會發現,建築裡面別有洞天。光波和斑點,在空間之中交輝相映,似乎讓人有了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錯覺感。
或許,這樣的設計,才是柯布西耶所追求的「靈性」和「神性」。
▼這些光波和斑點,都是自然光
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可以移動的光波和斑點,居然全都是自然光。利用自然光線,就能打造媲美現代電燈效果的光感,不得不佩服大師的腦洞。
而且這些光線錯落有致,擁有電光沒有的柔軟和綿延,讓人心生無限愉悅之感,難怪不少網友把這棟建築,吹成了神作。
▼在一天當中,隨著室外陽光的初升和下落,室內的光線也隨之形成光波,在牆壁上蕩出一片片漣漪,柯布西耶真正將光當成了大自然的饋贈。
▼牆壁上的星光之景,也是自然光
而牆壁上斑斕的星光之景,讓人恍若有了滿天繁星掛在頭頂的錯覺。這樣的設計,對於教堂來說,似乎真的有了神秘和聖潔之韻。
▼這樣的光線,是如何形成的?
產生這樣的效果,是因為柯布西耶大師,在建造伊始,就在混凝土的外部,設計了大小不一的鏤空圓洞,並加上有機玻璃,讓自然光線,可以通過玻璃折射到室內之中。
果然最簡單的思維,才能完成最偉大的設計,在常人看來,甚至都搞不清楚,這樣的光線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柯布西耶大師,一生都在追求真實和理性之美,而這座爛尾樓設計,可能算的上是他最浪漫的設計了。
▼在建築的下方,還有幾塊彩色的玻璃作為點綴,從外部透進來的光線,讓幽暗的空間,擁有了許多靈動之美。
▼紅黃綠光的映襯之下,讓原本科幻感十足的建築,也似乎有了魔幻和古典之感。
▼建築上方的天窗,採用了一方一圓的設計,抬頭就可以看到灑落而下的燈光,這讓我不得不想到「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或許這才是柯布西耶大師眼裡的「神性」。
真的無法想像,兩個建築師可以花46年的時間,只為完善一套「爛尾樓」,而花費了46年完工的這棟建築,也算是一項壯舉了。
那麼,您覺得這樣的建築設計,有沒有驚豔到你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