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萬水千山,想來一點不一樣的?那麼來呼圖壁吧。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早期人類文明相碰撞,必然震撼到前來旅遊的你。
陽光燦爛,秋意正濃,9月30日「新疆記憶·昌吉印象」網絡達人昌吉行來到西域春城—呼圖壁,來自福建援昌縣市及北京、遼寧等地的30餘名疆內外網絡大V、旅遊達人、媒體記者,受邀來訪感受3000年歷史巖畫、丹霞地貌和福建援疆項目。
01
康家石門子巖畫
從呼圖壁縣城南行75公裡,便來到了著名的康家石門子景區。這裡風景優美、山勢雄渾,山體呈赭紅色,橙、黃、青、綠相雜其間,是天山山脈最為壯觀、神奇的丹霞地貌,康家石門子巖刻便深藏在這壯美的景區之中。
前來的達人們剛下車,立刻被眼前的奇特景觀吸引了。天山康家石門子巖畫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於巖刻畫全球僅有,因此也被稱為「世界第一巖刻畫」。巖刻畫刻於一座高聳的侏羅紀晚期丹霞地貌山體南面的底部巖壁上。平整的巖面上雕刻著292人,最大的人物有2.04米,最小的只有10釐米。巖刻畫東西長約14米,高約9米,雕刻巖畫的面積達120平方米。畫面中男性濃眉大眼,軀體雄偉。女性的形象嬌小秀美,瓜子臉、櫻桃嘴,肥臀細腰,兩腿修長。畫面上的人物有的站立,有的斜臥。其中還有雙頭同體人物、對馬雙虎圖騰。它對研究原始社會史、原始思維特徵、原始巫術與宗教、原始舞蹈、原始雕刻藝術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的價值。
美輪美奐的線條圖案、撲朔迷離的原始圖騰,經過上千年的洗禮,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這些來自遠古文明的曙光,將人類千年前的生存狀態通過巖畫永遠地留在了山崖上,留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未解的千古之謎。
採訪資深旅遊達人新疆老鬼 畢亞丁
穿越了時間的河流,康家石門子景區流溢出奪目的光芒,吸引著達人們駐足流連忘返。
微冷的天氣並不能阻擋網絡達人們的熱情,他們拍照,拍視頻、發微博,發朋友圈,用自己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旅遊愛好者宣傳這片人間淨土。
02
百裡丹霞
「誰道寒霜最無情,卻把秋葉染成金」。深秋時節的百裡丹霞景區,翠綠的樹木被染成金黃,在萬裡晴空下,巍峨的丹霞山脈山體雄渾巍峨。秋色草木著彩,讓本就斑斕的丹霞的色彩更加飽滿,美麗的山景就像一副油畫。「去過許多丹霞,呼圖壁的最震撼」前來的達人不經感嘆道。
百聞不如一見,在網上看過無數次的美景,都不及親眼所見時帶來的震撼。看到丹霞地貌的瞬間,你會覺得「雄奇壯美,鬼斧神工」這些形容詞都不足以形容這片由時間和光影共同雕琢出的自然地貌。
03
福建援疆項目
呼圖壁縣寧德小學由福建寧德援疆資金所建,總佔地面積39142㎡,約59畝,建築總面積9760平方米。該小學位於雀爾溝鎮五個行政村的中心地帶,雀爾溝鎮災後重建小區附近,不但解決了牧區進城務工子女及留守兒童住校就讀的問題,還給牧區的孩子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境及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讓牧區的孩子接受同等質量的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呼圖壁縣教育一體化發展。
雀爾溝鎮災後重建活動中心由福建龍巖援疆資金所建,新建的村民文化活動室改善了牧民的人居環境,讓牧民過上安定的生活,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達人觀看呼圖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疆小曲子」和二十裡店鎮村民歌唱《愛拼才會贏》
通過30餘位網絡大V實地走訪,以獨特視角展現呼圖壁旅遊新理念、新業態、新產業、新發展,展現了呼圖壁文化旅遊的豐富內涵。據悉,「新疆記憶·昌吉印象」活動累計瀏覽量超2430.2萬人次,在疆內外引起宣傳新疆旅遊的熱潮,全力助推新疆旅遊業發展。
來源:呼圖壁網事
編輯:馬 榮
責編:肖盼君
審核:黃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