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月2日,正在海心谷民宿享受清涼的南京遊客汪慧,愜意的刷著朋友圈,引來眾多好友紛紛點讚。
位於大別山東南麓的潛山,四季分明,氣候舒適,森林覆蓋率54.5%,其中天柱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8%,盛夏季節7-8 月份更是旅遊避暑的好時節。據該景區負責人盧育平介紹,入夏以來,景區周邊民宿、農家樂每日家家爆滿。
近年來,潛山市堅持&34;理念,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和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建立&34;機制,將文化旅遊打造成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產業。2019年,接待遊客1283萬人次、同比增長20.1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7.6億元、同比增長20.06%。
全域謀劃,繪就旅遊升級&34;。編制《潛山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並與城鄉、土地、交通、環保等規劃深度融合,保障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與其它各項建設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建設了&34;、&34;、&34;、&34;四條鄉村旅遊示範帶,打造了黃鋪田園、官莊德馨莊等一批鄉村旅遊聚集區和潛水綠道銀灘生態環廊,形成了&34;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全業融合,打造產業發展&34;。一是&34;。依託古皖文化、紅色文化等特有人文資源,打造薛家崗遺址公園、程長庚及張恨水故居、山谷流泉文化園、痘姆古陶研學基地、紅源潛山展示館等一批人文景點。二是&34;。依託獨特名山秀水資源,打造環天柱山民宿產業集群,相繼建成海心谷、天鵝堡、陋室邂逅、林韻山居、一品峰等中高端民宿30餘家。三是&34;。依託山區、丘陵、畈區兼備的獨特地貌,建成漂流攀巖、高山滑雪、高山潛水、低空飛行、玻璃滑道等戶外運動新業態。每年舉辦天柱山國際長板速降、滑板運動、溯溪越野等賽事,打造&34;體育賽事IP。四是&34;。依託安徽唯一富硒、富鋅、富負氧離子&34;資源兼備優勢,發展生態養生遊,打造長三角生態健康&34;,天柱山國際康養小鎮成為俄羅斯人首選度假地,吸引俄羅斯副總理特魯特涅夫等境外遊客定期前來度假養生。五是&34;。實施旅遊富民和旅遊扶貧工程,引導農民參與經營服務、土地流轉等鄉村旅遊產業鏈,實現旅遊發展成果共享,帶動8000餘戶脫貧、輻射2.6萬人,走出了一條大別山區旅遊扶貧的新路子。
全面營銷,推動品牌提升&34;。 建立政府支持、部門協同、企業聯手、媒體跟進、遊客參入&34;的營銷機制,設立旅遊營銷專項資金,通過高端媒體宣傳、高鐵機場冠名、高端體育賽事、高端交流等方式,打造天柱山&34;。&34;,全市緊緊圍繞&34;旅遊發展定位,不斷豐富產品體系,連續多年舉辦&34;旅遊系列節慶活動,常態化開展黃梅戲周末劇場和非遺項目進景區活動。探索天柱山景區社會化營銷新路徑,推行旅遊營銷片區責任制、門票代理制。推行&34;營銷模式,疫情期間主動作為、化危為機,開展&34;支援武漢活動,10天義售門票52.8萬張,潛山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全民參與,凝聚幹群合力&34;。成立&34;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全域旅遊作為&34;,實行市委政府&34;、常委專職抓,並成立旅遊警察、旅遊市場監管分局、旅遊巡迴法庭,建立&34;旅遊綜合管理體制。強化部門聯動,建立34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制定下發創建實施方案與工作計劃,與創建單位籤訂軍令狀,納入部門單位、鄉鎮年度目標考核並設創建單項獎。出臺加快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意見,配套土地、財政、招商等政策。組建3億元首位產業基金,設立5000萬元旅遊發展資金,統籌整合農林水、交通等項目資金40億元,集中投向全域旅遊,著力把旅遊業培育成全市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發展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潛山正朝著把潛山打造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長三角生態健康&34;,闊步邁進。(文/張澤勝、圖/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