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年輕人裡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億年修得好婆婆」。很多女孩都說遇上封建思想的婆婆是這輩子最不幸的事情。那種思想的代溝實在是跨越不了,她們通常的思想就是兒媳的主要任務是傳宗接代,女人平平穩穩的把孩子生下來才能給家庭帶來好運氣。
一是以前的思想、文化沒有現在那麼開放,大多的女性沒什麼文化,從小又被灌輸著封建思想。長而久往,她們堅信著這些條條框框的真理,並且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動而對此有所質疑,有一絲動搖,她們堅持自我,堅持她們的「真理」。這些封建的人按照年齡進行切割武裝,不斷演繹進化著一個又一個身份。中國的婚姻,婆婆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人類不是不善良,而是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在教條下成為一個封建人。就像多年媳婦熬成婆一樣,婆婆明明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最後也要用封建思想去禁錮傷害另一個年輕的女孩。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中國女性長期受到壓迫的原因恐怕不是儒家思想而是源於人性的私利。亞當斯密說過「人生而自私,這是天性」。性惡論的推崇者韓非子更是提出夫妻生女便溺嬰,生男變歡喜。由此可見,人性的自私極致到連親情都可以被犧牲。女性的體力天生就不如男性,懷孕生子的「功能」在農耕時代便顯得地位輕卑,無足輕重。
如果說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和歧視尚情有可原,那么女性對女性的壓迫便是男尊女卑的歷史長河中一個衍生品。有的時候,婆婆的一句話,或者一個錯誤的態度,就會演變成家庭的一場颶風。有一種觀念認為婆婆和媽的區別在於,婆婆要你把她吃過的苦再吃一遍,媽媽是心疼女兒再吃一遍他們吃過的苦。所以婆婆永遠都做不到像媽媽一樣事事體貼細微的為兒媳著想,更多的時候都是站在家庭立場上思考、解決問題。
除夕之夜,春晚中賈玲的小品《婆婆媽媽》便是直擊「婆媳矛盾」現場,引起眾多家庭的共鳴。婆媳關係緊張大都有三種原因,一是丈夫的原因。所有的婆媳關係都是圍繞著男人產生關聯的。「會做的男人兩頭哄,不會做的男人兩頭傳。」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會做得,有情商的男人實在太少了。婚姻的本質是兩個原生家庭之間的相互博弈,結婚前他是什麼樣子,結婚後就是什麼樣子,期待另一方按自己的期望改變,這本來就是爭吵最根本的來源。
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會影響他的一生,其中包括他的婚姻。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做事風格、夫妻情感、家教傳統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嫁人不是嫁給了一個人,而是嫁給了他整個人背後的原生家庭,嫁給了一種生活。
二是兒媳的原因,有些媳婦天生就對婆婆帶有敵意,或者是在各種不幸的故事中逐漸對婆婆惡魔化。同樣的問題,出現在自己的親媽身上,就是普普通通,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婆婆身上出現就是罪大惡極,罪不可恕。恨不得把婆婆天打雷劈,手刃為快。
從心理學角度,如果一個女性,在原生家庭裡從小壓抑了很多對母親的憤怒,無法表達和釋放,那麼當她進入婚姻後,遇到另一個女人,便會把這份恨意投射到婆婆身上。壓抑有多深重,發洩就多強烈。她會把投射無限放大,而這份投射,往往是她自己覺察不到的。
三是婆婆的原因。有些婆婆對兒媳婦懷有先天性敵意,從潛意識裡認為兒媳婦的到來搶走了兒子,讓她和兒子捆綁共生的關係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出現的時候便已經把她當做成了假想敵,她穿上盔甲,拿起武器,隨時準備開戰。還有的婆婆自己吃過苦,便不能看到媳婦享樂,本著我失去了青春你也別想擁有。當然還有一類婆婆骨子裡並不壞,但是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得她潛意識的做出某種行為,並且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因為她的半輩子也是這樣過來的,甚至於她同樣封建的媽媽就是她為人婆婆的模範。
阿月和老公是在上學那會談的戀愛,兩人的感情一直甜甜蜜蜜。上學那會阿月常聽老公說自己的媽媽是一個善良勤勞的女人,結了婚也不會發生婆婆壓迫兒媳的事情。畢業後不久兩人便結了婚。結婚的時候老公提出婚後希望能和老人一起生活,孝敬老人。阿月和丈夫畢竟剛出社會不久,手裡沒什麼積蓄,買不起房,便跟公公婆婆還有大哥一家住在一起。
阿月的婆婆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人,正如老公所言,婆婆承擔了家裡的家務,收拾的井井有條。阿月的大嫂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婆婆更是對他寵愛不已,事無巨細,照顧的非常好。婚後不久婆婆便旁敲側擊地試探阿月生孩子的想法,阿月只得說這事急不來。婆婆對阿月說,媽現在身體還好得很,你生我幫你帶,再說和你大嫂的兒子做個伴也挺好。阿月對此苦不堪言。
很快一年過去了,阿月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婆婆一直為此念念叨叨,想著法給阿月補身體。最令阿月不知所措的是,婆婆請來了一尊送子娘娘,不僅每天自己要拜上一拜,還強迫阿月睡前要給娘娘上上香。阿月不止一次跟老公抱怨這件事,老公總是安慰她婆婆也是關心她,老人家年紀大想著抱孩子也沒什麼不對。送子觀音沒給阿月送來孩子,大嫂倒是迎來了二胎,婆婆喜出望外,但看到阿月卻又蒙上了一臉的陰霾。
阿月這幾天覺得身子重重地,吃什麼都不是滋味。婆婆做的營養餐更是她噁心不已,但是抬眼遇上婆婆冷漠的眼神,她還是硬著頭皮吃完了。飯後,阿月在婆婆的注視下拜了送子觀音,實在撐不住了,吃了兩顆感冒藥便上床休息去了。阿月躺在床上,越睡越不舒服,肚子的絞痛讓她實在忍受不了了,便喊來了老公,老公急急忙忙的攙扶阿月來到了醫院。醫生告訴阿月她已經懷孕一個月了,因為吃了感冒藥只能選擇流產。阿月頓時覺得五雷轟頂,心痛不已。
阿月從醫院回來,婆婆卻冷嘲熱諷的對阿月說,這麼大的人了,一點都不懂事,懷孕了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嗎?感冒藥能亂吃嗎?晦氣!更過分的是婆婆說:小產的女人晦氣,阿月的大嫂懷著孕見不得髒,再者這也會倒了家裡男人的運。非得讓阿月回娘家坐小月子,避免給家裡帶來晦氣。阿月哪裡受過這種事情,像老公投向救助的眼神,誰知道老公卻坐在一旁一聲不吭,阿月頓時心如死灰。這邊婆婆逼著她馬上離開家門,阿月覺得委屈,卻也不敢還嘴,拿上東西便回了娘家。
回到娘家,阿月泣不成聲,在家人一頓逼問阿月說出了實情。阿月的家人聽後更是火冒三丈,婆婆的老思想惹怒了親家,怒氣衝衝的找上了門,對著婆婆就是一陣懟:啥叫晦氣?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還搞這一套?我看你就是不把我閨女當回事,要是你閨女你能說出這話來?你家不好好對我姑娘,那好,我的閨女從今以後我們來養,咱不回來了,我的閨女我負責,我不怕晦氣,離婚!
婆家慌了,忙回來勸,事情鬧得挺大,左鄰右舍都知道這回事了,知道婆婆搞這套封建迷信,不伺候小產兒媳,還把人家攆回娘家,都說她。婆婆後來親自上門道歉,阿月才回去了。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婆婆的傳統和封建思想,在她那個還是以夫為天的時代,女人必須事事為夫家著想。婆婆遭遇嚴重的封建思想,滿腦子的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婆婆何嘗不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呢?但是如果真的如她所言,她只顧著自家人,把兒媳往外推給婆家又是何等的自私。
俗話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兒媳離開了從小庇護自己的港灣,鼓起巨大的勇氣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她努力的融進這個家,努力的成為真正被這個家認可的一分子。試問阿月沒了孩子難道就不傷心嗎,婆婆這個時候打著為家裡好的旗號驅逐自己的兒媳,說到底還是骨子裡的自私讓她打心底還沒有真正的把阿月當作這個家真真正正的一員。人類之間的一切行為動機的根本出發點都是因為利益,而使出的種種手段不過是為了掩蓋這種獲取利益的終極目的。
婆媳之間本來是最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卻發展成了最複雜的關係。婆媳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齒輪一樣,稍有偏差便分崩離析,轟然崩塌。所以處理婆媳關係不僅僅兩個人之間的巨大挑戰,更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婆媳和諧融洽的關係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