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擴招將向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傾斜。其中,碩士研究生擴招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慧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疫情當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由此可預測在未來的日子裡醫學相關專業仍將是學生們報考的熱門專業!
醫學本專業學生想要去日本進修深造自不必說,那麼那些沒有醫學基礎的學生是不是就沒有可能跨專業進行報考呢?
結論是可以的,而且可能性很高。
在剛剛結束的大輝大學院系列公開課中,來自熊本大學的醫學博士付老師從中日醫學對比、優秀院校推薦、入試要求、畢業前景及就業方向進行了詳細的講述。
中日醫學教育對比
首先從醫療資源分配及醫學水平來講,我國除東部沿海地區之外,大部分地區仍處在欠發達狀態,而日本全境幾乎達到了最高水準。
所以說日本相對來說是醫療配備比較完善的國家,與此同時對於想要報考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地域便不是一大限制項。
教育模式
中國:我國採取的是蘇式教育,但近些年來開始向美式教育靠攏。
日本:自醫學專業設立以來一直採取的是西方教育模式。
本科醫學劃分:
中國:將基礎學科與臨床專業進行了詳細的區分。
日本:學部為通才教育,只分為醫學系和保健學系。
醫學學制:
中國:本科基礎學科4年,臨床專業5年,最後1年會進行相關實習。碩士分為學碩與專碩。
日本:學部6年,最後階段會進入實驗室進行科研學習,科研水平較高。修士階段只設置基礎醫學,臨床系可選擇4年制博士課程;博士階段可在臨床與科研之間進行選擇。
醫學入學流程
首先來說研究生制度。
這裡的研究生是指日本的旁聽生制度,相比直接參加修士考試,難度上要相對低一些。
申請流程與其他專業類似,先查找相關專業導師信息,然後根據募集要項要求進行申請,與教授郵件往來後若可拿到內諾,拿在留辦理籤證赴日成為研究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事前審查制也就是說不能首先接觸到教授本人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在學校選擇階段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了解各個學校的要求。
下面進入到大家比較關心的跨專業問題。
日本的某些學校對於專業的界定比較模糊,即使本科專業不是醫學相關專業,也可報考醫學研究科。
但在查找相關募集要項時需要注意區分一般入試與外國人入試。外國人入試大多會要求你具有醫學及生物、化學相關教育背景,而一般入試則是面向全學科。
那麼外國人入試與一般入試的區別在於哪裡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競爭對手的不同。
外國人入試是與報考的外國人進行競爭,通過率視當年報考人數而定。
一般入試是與日本人進行競爭,綜合往年數據來說,通過率一般在30%左右。
院生考試內容分為筆試與面試,由於醫學專業需要大量閱讀英文相關文獻,所以對於英語水平要求較高。
筆試主要考察專業知識,所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學習,如對專有名詞的記憶等。
面試主要考察你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定位,所以要吃透自己的研究計劃書,以及對自己是否有合理的規劃意識等。
醫學優質院校推薦
醫學優質院校排名可參考QS世界綜合大學排名或THE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當然日本國內對於各學科的偏差值排名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除排名前十的這些學校之外,日本舊制六大醫科大學(千葉大學、金澤大學、新瀉大學、岡山大學、長崎大學、熊本大學)的醫學類專業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畢業前景與就業方向
紅框為選擇回國,而綠框是留在日本的進路方向。
畢業後的選擇方向大抵上分為實踐與學術兩個方向,但實際可就業的行業也不僅僅限於醫療相關產業。
於日本來講,臨床醫學畢業生若選擇就職於醫院,其回報與前期的付出成正比,收入相當可觀。
Q&A
公開課上大家互動頻繁,大輝醬在最後的提問環節中挑選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希望能給想要報考醫學專業的同學一些參考:
Q:沒有醫學基礎進行報考是不是很難?
A:這個要根據學校募集要項進行說明,一般入試確實難度較大,外國人入試要相對容易。沒有學科基礎雖然說不是沒有報考的可能性,但要做好付出極大努力的心理準備。
Q:日本的醫生對於學歷有要求嗎?
A:並沒有,本科生即可做醫生。
Q:醫學考試筆試如何備考?
A:日本沒有統一的教材,所以要根據不同學校的過去問進行備考,看過去問所考察的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Q:醫學考試面試會問到什麼問題?
A:主要還是圍繞專業相關問題以及你的研究計劃書進行提問。不過是使用英語還是日語視學校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