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出土詭異琉璃珠,專家說:它雖不是寶貝,但用處一般人猜不到

2020-12-18 歷史店

在江蘇淮安的裂山腳下,考古專家們曾發現過一座小型墓葬。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專家們發現了一顆透明的「玻璃球」。正是由於「玻璃球」被發現的位置較為奇特,故此專家們才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個結論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淮安裂山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境內,其地理位置臨近淮峰村,作為淮安市海拔最高的山峰,裂山的平均海拔在194.1米左右。裂山地區環境優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山坡之上草木蔥蘢,松柏樹木點綴其間,即使是山泉水都可以直接飲用。淮峰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享受著大自然的厚重恩賜。

在裂山山腳之下,村民們經常來此採山貨,有時還要挖掘一些野生植物的根系作儲備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有村民在挖掘植物根系時,偶然發現地下有一塊厚重的石板。常年生活在這裡的他們都知道,山石不可能如此平整,石板之下一定藏著秘密。經過了一番努力之後,大石板終於被這位村民掀開,而眼前的景象當時把他嚇傻了,石板之下只是一個深黑的洞口,似乎有些深不見底。村民見此情景,趕忙丟下挖掘工具,隨即報告給了當地的村長。

村長是村中為數不多的文化人,他知道事態緊急,於是一邊打發人保護現場,一邊派人去縣裡找來考古專家。考古專家到達事發現場後,便對此處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性發掘。不出考古專家們所料,黑洞之下果然是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不少珍貴文物,包括少量的金器、銀器、劍與弓箭等等,其風格都屬於南宋時期的樣式,故此專家們推斷,該墓的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南宋時期的武將,其職務應該在「千總」以上。

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文物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它類似一顆「玻璃球」,並且全身渾圓且透明,在「玻璃球」球身之上,還有圓形的黑色圓斑,幾乎佔據了球身整體面積的2/3。

古代究竟有沒有玻璃呢?答案是有的,中國最早的玻璃器始於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當時的玻璃器非常少,並且都是意外合成的,故此大多數都會被當作配飾使用。眼前的這顆「玻璃球」是否真的是玻璃?專家們通過仔細勘驗,發現其果然不是「玻璃球」,而是一種產自於外域的琉璃珠。

開始的時候,專家們認為琉璃珠可能就是某種器物上的裝飾,但是從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沒有一種器物曾有過鑲嵌琉璃珠的痕跡。不僅如此,琉璃珠也沒有穿鑿的孔洞,這也排除了其成為某種穿線飾品的可能。

專家們思來想去,也沒有弄清這顆神秘的琉璃珠究竟是何用途。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詢問工作人員這顆珠子當初被發現的位置,工作人員的回答很有方向性,聲稱這顆珠子是在墓主人頭部位置找到的,可是墓主人的顱骨已經徹底腐朽,具體位置難以確定。

考古專家們仔細思索了一番,認為墓主人既然是一位從戎的武將,身上不可能佩戴珍珠首飾一類的東西,更何況徵戰沙場是極為血腥之事,頭上除了頭盔之外,其他附屬物品完全是累贅,這位「千總大人」作為長官,更是應該深通此理。

此時有專家提出,琉璃珠看似很眼熟,像極了頭部眼眶內的眼球。眾人聽聞此語也細細打量了一番,果不其然,琉璃珠的黑白相間確實與眼球無異。

有鑑於此,考古專家們通過反覆研究,還原了琉璃珠與「千總大人」的故事。「千總」是一位能徵慣戰之人,從一名兵卒開始,他便英勇殺敵,一步步升遷至「千總」。可是在一次戰鬥中,他的左眼受傷,眼球部位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故此徹底盲了一隻眼睛。

為了能夠彌補眼部的缺陷,「千總」遍訪名醫,最終獲得了一隻義眼填補在眼眶內,這隻義眼正是琉璃珠,它陪伴了「千總」一生,直至主人死後一同被埋入棺材中。

在醫療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身體整形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醫學技術,然而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也同樣掌握了不少整容的方法。比如晉朝江陵縣公魏詠之,出生時就患有唇顎裂(兔唇),直至18歲時仍然未能治癒。在荊州刺史帳下做官時,他偶得名醫治療,做了割肉補缺的手術方才痊癒。

唐憲宗元和15年,有一位進士在一次戰鬥中損傷了一隻眼睛,致使面部殘缺難看。唐憲宗為此特意御賜其一只義眼,這隻義眼的材質為木頭,只要以黑墨塗於其上就可以以假亂真。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療傷方面,古人雖然顯得有些落後,但是在某些原理上,現代科學依然難以將其破解。小編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關於古代的謎題,終究會被一個個揭開,繼而造福全人類。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淮安出土詭異琉璃珠,專家說:它雖不是寶貝,但用處一般人猜不到
    在江蘇淮安的裂山腳下,考古專家們曾發現過一座小型墓葬。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專家們發現了一顆透明的「玻璃球」。正是由於「玻璃球」被發現的位置較為奇特,故此專家們才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個結論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利豨墓出土一件千年「官帽」,外形很詭異,專家:影視劇忽悠人
    很多人學歷史不喜歡去看歷史書籍,卻非常的喜歡去看影視劇,的確現代有關歷史方面的影視劇非常的多,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漢武大帝》、《武則天》等等,但是這些影視劇中的歷史都是按照真實歷史編寫的嗎?
  • 橫枝崗出土「神秘」藍玻璃碗,專家經過研究說:它是羅馬的寶貝
    可是,這三隻藍玻璃碗卻更不一般,專家們研究發現,它們西漢時期的寶貝,竟然有著羅馬的血統。這三隻奇特的藍玻璃碗到底是什麼樣的寶貝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三隻藍玻璃碗出土於1954年。
  • 中國有哪些比較「詭異」的出土文物?這件器物出土就困擾專家多年
    當然有的文物卻充滿了詭異色彩,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先來說一下雲南省滇池出土的一件文物。源自《史記 西南夷列傳》中曾多次提到了神秘的古滇國。此鼎一經出土就引起巨大的轟動,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但因為這個銅鼎展現的場面太過於特殊就被禁止展覽。當然了,在學者眼中它仍然是蘊含古滇國風俗文化的歷史瑰寶,目前就收錄在雲南省博物館中。說完了雲南省相關文物,我們就來說說其他省份的文物。
  • 江蘇宿遷出土漢代琉璃珠
    當前位置:首頁 >> 收藏 2010.08.24 星期二 江蘇宿遷出土漢代琉璃珠 歷經兩千年仍耀眼   江蘇省宿遷市區鑫地名都考古工地近日出土了漢代琉璃珠等多件重要文物
  • 美麗的古代琉璃珠
    廣州西漢初年南越王墓出土了11對牌飾,都是鎏金銅框嵌藍色板塊玻璃。這些牌飾大多出土於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的胸腹兩側,是最為重要的隨葬品之一。牌飾上的玻璃厚薄一致,色澤晶瑩,透明如鏡,其中包含的氣泡極少,可見其製作工藝絕非一般。經過化學檢測,這些藍玻璃是國產的鉛鋇玻璃。
  • 美索不達米亞出土「謎」一樣的泥板書,專家看過說,它是難得寶貝
    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當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後,尋找書寫文字的載體,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難題。直至後來,蘇美爾人發現,可以用一種特製的斜尖木質筆,在泥土上刻寫文字。當泥土被成功印刻文字後,他們會有目的性地將其晾曬烘烤,令泥土變硬。如此一來,楔形文字就可以長久地被保存在泥板上,而且這種泥版的大小可以任意調換,拼湊起來十分方便。
  • 橫枝崗出土「神秘」藍玻璃碗,專家經過研究說:它是羅馬的寶貝
    可是,這三隻藍玻璃碗卻更不一般,專家們研究發現,它們西漢時期的寶貝,竟然有著羅馬的血統。這三隻奇特的藍玻璃碗到底是什麼樣的寶貝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三隻藍玻璃碗出土於1954年。
  • 女子帶來一套戰國時期的琉璃珠,專家直呼:很少見,精美絕倫!
    女子帶來一套戰國時期的琉璃珠,專家直呼:很少見,精美絕倫!說到中國的文化,那時候也是非常的歷史悠久了,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那就跟小編過來看一看吧,看看先專家的鑑定結果如何?這次來到鑑寶活動現場的是一位女子,她這次帶來的是戰國時期的琉璃珠。據她所說,這琉璃珠是蜻蜓眼,是皇宮貴族身上佩戴的一種飾物。這次來到鑑寶活動現場,就是想讓最權威的專家來鑑定一下,這些琉璃珠現在價值多少錢?
  • 傳說能抵禦邪惡的琉璃珠究竟是什麼樣子?
    素麵無紋的琉璃珠共計兩組,一組於1981年長沙市火車站郵電局M19出土,共計4808粒。直徑從0.1釐米至0.7釐米不等,共計重457.9克。呈扁圓形體,厚薄不均,中間為圓孔可以貫穿佩帶。珠子呈蔚藍色,晶瑩透明;另一組1990年長沙市瀏城橋M2出土,共計148粒,高0.3、直徑0.6、孔徑0.4釐米,重26克。呈扁圓形體,中間為圓孔可以貫穿佩帶。珠子表面含不同程度的白色雜質。
  • 婦好墓出土「怪」器,專家猜它有三個用途,看罷的人都說:不對
    考古專家,學識淵博,博古通今,但專家不是神仙,對於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他們有時候,也常常束手無策,甚至有時候給出的「神」答案,人們都不買帳。比如,在婦好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銅怪器,專家猜測它有三個用途,可是大家卻都「晃腦袋」不認可,就連小編看了都覺得「存疑」。它到底是一件有多神秘的器具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常見的老珠子:琉璃珠
    它的製作工藝十分獨特,造型樣式上明顯受到了西方古珠玻璃珠的影響,是當時新興的一種工藝和裝飾風格。戰國蜻蜓眼這種珠子僅僅在戰國時期的二百多年間流行過,從出土的戰國蜻蜓眼的材質上來看,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琉璃胎蜻蜓眼,另一種是中國人自己創新出的陶胎蜻蜓眼。陶胎蜻蜓眼以陶土為胎體,繪製圖案後燒製成形。
  • 美索不達米亞出土「謎」一樣的泥板書,專家看過說,它是難得寶貝
    在19世紀時,就曾有考古專家在兩河流域遺址發掘出泥版書,據當時的考古數據統計來看,當時出土的泥板書共有50多萬塊,其中大部分保存完好,只有一小部分出現殘損與破裂。在這50多萬塊泥板書中,共有300多塊為數學泥版書,它們的產生年代約在公元前1800年至1600年之間,稱得上是人類數學學科的起源。
  • 鴻山鎮出土一個琉璃球,專家雖有三個猜測,卻不知它真正的用處
    在考古發現中,專家們總能發現一些充滿謎團的文物,讓我們對歷史也能產生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在江蘇無錫的鴻山越國貴族墓葬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等級頗高的貴族古墓,還出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器」。究竟是怎麼樣的神秘文物呢?又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看看專家的推測。
  • 鴻山鎮出土一個琉璃球,專家雖有三個猜測,卻不知它真正的用處
    在考古發現中,專家們總能發現一些充滿謎團的文物,讓我們對歷史也能產生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在江蘇無錫的鴻山越國貴族墓葬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等級頗高的貴族古墓,還出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器」。究竟是怎麼樣的神秘文物呢?又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看看專家的推測。
  • 它的種子用處廣泛,沒想到葉子也成了寶貝,20多元一斤搶不到手
    它的種子用處廣泛,沒想到葉子也成了寶貝,20多元一斤搶不到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來這些在人們吃的食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但是現在人們愛吃的東西真的讓人有點無法理解,就比如說城裡人愛吃農村的野菜
  • 【古玩收藏與鑑賞】怎樣辨別蜻蜓眼琉璃珠真偽。
    我們現在說的「玻璃」,在古代稱為「琉璃」。玻璃是一種矽酸鹽人造材料,其主要原料:二氧化矽(SIO2),還有一種指天然玻璃,黑曜石、玻璃隕石。早期的原始玻璃稱之為費昂期(釉砂)、費列特(玻砂)。蜻蜓眼琉璃珠 湖北隨州曾候乙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 傳說能抵禦邪惡的琉璃珠究竟是什麼樣子?
    戰國琉璃珠根據對長沙市博物館藏琉璃珠的統計,藏品出土於四座墓葬,年代均為戰國。素麵無紋的琉璃珠共計兩組,一組於1981年長沙市火車站郵電局M19出土,共計4808粒。直徑從0.1釐米至0.7釐米不等,共計重457.9克。呈扁圓形體,厚薄不均,中間為圓孔可以貫穿佩帶。珠子呈蔚藍色,晶瑩透明;另一組1990年長沙市瀏城橋M2出土,共計148粒,高0.3、直徑0.6、孔徑0.4釐米,重26克。
  • 貴州出土一把青龍偃月刀,重量非常詭異,專家就此揭開千年謎題!
    貴州出土一把青龍偃月刀,重量非常詭異,專家就此揭開千年謎題! 然而在1980年,貴州出土了一把偃月刀,讓許多人深感驚疑不定,更是徹底顛覆了人們心中的關羽形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先看看古代著名武將的兵器重量吧!
  • 成都營盤山出土「詭異」陶俑,專家說:它們的功能一般人不知道
    出土的文物更是數不勝數,專家按照文物的大致等級類別,一一對文物進行了裝箱,隨後回到研究所,準備開始詳細研究。當文物研究進入收尾階段時,專家忽然有了新發現們。發掘出的文物,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至晚期的古文物,距今有4500多年歷史,是極其珍貴的遠古時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