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農旅融合 打造「詩畫田園」——貴安新區網紅旅遊景點掃描(三)

2020-12-15 貴安新區官網

  田園氣息濃鬱的平寨村;古色古香的龍山村;山清水秀的松林村;風光迤邐的洋塘村;智慧感十足的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

  近年來,在農業產業發展道路上,貴安新區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做好旅遊+農業文章,不斷深化農旅融合,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新區觀光。

  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農業+旅遊 體驗不一般

  春華秋實。

  9月末,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大棚外的羊腸小道中,已經鋪滿了高峰鎮狗場村村民們晾曬的稻穀。

  金燦燦,黃悠悠代表著秋天的顏色,煞是好看。

  但當你漫步至大棚內,卻發現這裡不僅有秋日的西紅柿,還有春日的繁花、冬天的白菜,此時此景讓人感受到四季風採。

  咦,那是什麼?

  順著一排排成熟的西紅柿望去,一個個渾身充滿科技感的「小傢伙」映入記者的眼帘。

  「你看到的那個『小傢伙』是物聯網傳感器,它可以採集空氣中的溼度、溫度、光照等參數,再根據監測數據來調節外部環境以適應作物成長。」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總經理助理羅森全為記者解釋。

  作為貴安新區招商引資的重點企業之一,2015年7月,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以「大數據農業精準扶貧企業」的身份正式落戶貴安新區,成為首個集種、產、供、銷、研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產業園。

  在此背景下,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與貴安新區10餘家合作社籤訂了對口幫扶合作協議,向合作社輸出種苗、技術、農資等,帶動線下合作社發展,最後由園區幫助產品銷售,腳踏實地地真扶貧,扶真貧。

  「那麼,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銷往哪裡呢?」針對記者的提問,羅森全為記者作了解釋。

  「遊客到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遊玩時,我們會邀請他們到我們的線下基地-合作社的種植園裡採摘果蔬,由於果蔬都是採用純天然的種植方式,十分受遊客歡迎。」羅森全說,這樣就可以銷售一部分果蔬。

  而剩下的果蔬,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會根據市場價向合作社進行收購。

  遊客在鄉村感受完田園風光後,可以到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裡的仡佬美食街就餐,仡佬美食街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供遊客選擇。羅森全說,遊客也可以將他們在線下基地裡採摘的蔬菜拿給餐廳進行烹飪。

  據羅森全介紹,為讓遊客有更好的旅遊體驗,今年,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還積極打造符合國家4A級景區標準的都市田園農業綜合體。

  順著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一號館前的道路前行不到100米左轉,沿路前行,跨過一座木橋,只見荷葉田田,湖水蕩漾,旖旎的田園風光讓人流連忘返。這裡便是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正在積極打造的房車露營基地。

  「今年已新引進100餘臺房車,同時將在年內落成60餘棟/間小型別墅,供房車露營遊客居住,為園區的客人帶來躺在床上仰頭看星星,低頭賞魚遊的新體驗。」羅森全說。

  「我和老伴已經是第二次來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遊玩了,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良,是放鬆心情的好地方。」來自貴陽市花溪區的楊先生說。

  洋塘村:賞湖光山色 享村中靜好

  夏天的平寨,秋天的洋塘。

  平寨和洋塘,都是貴安新區馬場鎮兩個值得一遊的美麗鄉村。

  駛出貴安大道,進入一段鄉路,行駛一公裡左右,就進入洋塘村的「梧桐大道」。

  整潔寬敞的瀝青大道兩邊,一棵棵高大挺拔、樹枝茂密的法國梧桐整齊有序地排列著。

  因中秋已過,原來翠綠的梧桐葉片,已經開始泛黃,在狂勁秋風的吹拂下,離開了樹枝,掉落了下來。可惜沒遇到細雨,不然,一定會讓人感受到「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的古詩意境。

  據洋塘村裡的老人說,「梧桐大道」上的梧桐樹是幾十年前栽種的,約有100棵左右。每到夏天,村民就會到樹下乘涼。這也正印證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那句俗話。

  繼續沿著「梧桐大道」的盡頭往前走,就到了洋塘村著名的「葡萄組」。只見鄉間小道兩邊,都是葡萄園。因已過葡萄季節,葡萄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光禿禿的葡萄枝以及快乾癟的葡萄葉。

  「來得不是時候。」洋塘村村主任萬順安慰記者說,要是你早一個月來,就能看見大片成熟的葡萄。

  「前段時間,每天有幾十輛貨車到我們村裡拉葡萄,來葡萄園體驗採摘葡萄樂趣的遊客,也是一波接一波,很是熱鬧!」萬順說。

  洋塘村地處馬場鎮北部,位於紅楓湖畔,平均海拔1240米,年平均氣溫14.1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優良的地理氣候條件,為洋塘村發展精品葡萄提供了優越的先天條件。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毗鄰紅楓湖的牛路組和山腳組村民,在這片土地上開始種桃樹和葡萄,果樹成林。近年來,隨著採摘遊的興起,洋塘村又成為了周邊市民遊玩的一個好地方。

  「你看,我們這個路修得好吧?」經過一個水庫,一片遠山,就來到洋塘村「水果大王」張世剛的葡萄園了。葡萄園很大,水泥機耕道穿梭其間,轎車可自如行駛。

  張世剛說,他家桃子和葡萄成熟時,經常有遊客開車到這裡玩,一邊摘桃(葡萄),一邊拍照錄像,大人小孩一個個都很開心。回家時,大人手裡提著水果,小孩子戀戀不捨,還不願回家呢。

  聽著張世剛介紹,讓人真想回到果實成熟時,體驗採摘樂趣。

  繼續往前走,就來到地勢稍微有些高的小山坡頂。

  山坡盡頭,就是湖天一色的紅楓湖。靜靜的紅楓湖水,碧波微漾,站在遠處瞭望,大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韻味。在山水之間,偶見一兩間小屋,悠哉矗立,宛若山林人家,讓人好不豔羨。

  「春天呀,我們這兒可美了。」指著遠處一片光禿禿的小山坡,張世剛用自豪的口吻說,春天桃花盛開時,也是河畔對面萬畝櫻花園裡的早櫻盛開的時節,這邊紅,那邊白,中間是湖水,十分美麗,好多人都來這裡旅遊呢!

  松林村:看天藍地綠 不負好時光

  「不管是什麼風景,都要親自去看看,不親自去體驗,是體會不到它的美的。」在採訪中,來自雲南的露營愛好者周先生把貴安新區馬場鎮松林村稱為「夢」開始的地方。

  松林村,黔中大地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村落,坐落於群山碧水的環抱之中,村中古樸靜謐,綠樹成蔭,配著青瓦白牆的房子,儼然一座世外桃源,在這幅山水「畫卷」上,村民們探索出了一種體驗式的新玩法——露營,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位於紅楓湖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松林村,共有松林、雞窩、新寨3個自然村寨,其中,露營觀景的最佳位置在松林組,距離露營地不遠處,松林村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可以為遊客提供小吃飲料。進村的沿途劃有專門停車場地,可供遊客停放車輛。

  採訪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偌大的青草地上已搭建起各種各樣的帳篷,遊客在碧水湖畔聊天、嬉戲,感受不一樣的時光。

  談及在松林村露營的感受,周先生坦言,在周末帶著家人到松林村「紮下營寨」,暮色將近,躺在紅楓湖畔,夕陽西下,天空中泛出盡染的橙色,片刻之間,天空就像是被紅色染料染過一樣,那火燒雲蔓延開來;到了夜晚,月上中天,有些困意,鑽進帳篷,敞開防風罩,透過紗網,月光傾倒在身上,真正是心曠神怡,不負好時光。

  眼下,正是獼猴桃成熟的季節,黃澄澄的果實在扮靚鄉村的同時,更成為遊客爭相搶購的「香餑餑」。在果園裡,遊客摘下獼猴桃後,忍不住大吃了起來。

  如今,松林村的很多田間地頭正成為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相關焦點

  • 貴安新區:鄉村遊、親子遊人氣旺 避暑旅遊持續升溫
    貴陽網訊 進入8月以來,全國多地一片高溫,黔中腹地貴安新區正涼風習習,山水田園風光迷人,展現夏季「爽」景。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新區旅遊業持續升溫,雲漫湖、月亮湖、平寨、羊艾茶場等各景區景點迎來了大批避暑遊客。
  • 貴安新區構建「山水之都·田園之城」大格局
    這裡有歷久彌新的屯堡文化、豐富多彩的布依風情、網紅打卡點中國最大櫻花園、「東方瑞士小鎮」……這裡有「詩」還有「遠方」。這裡就是——貴安新區,處於一條世界級的黃金旅遊帶上,旅遊資源富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是貴州自然、文化資源最為集中、最具特色、價值最高的地區之一。
  • 創新農旅融合,溧陽田園生「金」
    農旅融合的楊家村,是溧陽鄉村振興實踐的縮影。立足山水田園,溧陽探索走出了一條「田園生金」的鄉村振興之路。2017年,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超過760萬人次,實現農旅收入35億元,帶動5萬農戶增收。
  • 山水田園詩畫卷——彭澤縣大力推進旅遊融合發展紀實
    九江新聞網訊(時海生 袁昕 記者 袁東來)一幅幅山水田園畫卷美不勝收,一批批遊客接踵而來在此流連忘返……「五一」期間,彭澤縣各地景點迎來旅遊高峰,遊客們在欣賞秀美自然風光的同時,還領略了彭澤縣深厚的人文底蘊。這是彭澤大力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帶來的成果。
  • 溧陽以茶為媒促農旅融合 讓最美鄉村成為網紅打卡地
    國際茶業委員會授牌、雲端採茶、視頻籤約、學習強國助農直播……2020中國溧陽茶葉節暨天目湖旅遊節開幕式4月18日如約而至。一條彩虹路,串珠成線打造全國網紅路,帶動沿線10萬農民增收;一間小茶舍,帶動農旅融合田園生金,實現農旅年收入40億元。
  • 貴安智遊 奪目綻放 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貴陽貴安新區舉行
    文旅新時代·產融新格局——貴安「大數據+布依文化」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貴安新區舉行5月11日,中國·貴安「大數據+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千萬遊客進布依村」大型旅遊項目啟動儀式在貴安新區泰豪E時代·貴安國際數字文化產業園隆重舉行。
  • 貴安三年繪就山水田園畫卷
    貴安新區大力發揚「板房精神」,「一刻也不耽誤」地推進新區建設,堅持產城景文融合互動,不「攤大餅」、只「蒸小籠」,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在「一塊錦緞」上「繡花」,率先探索一條全域生態化、全域景觀化、全域特色化的城市發展新路。
  • 神木爾林兔鎮:農旅融合催生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爾林兔鎮黨委、政府在經過充分的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全鎮旅遊產業現狀、資源條件、客源市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加快供給側改革,全面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等新型農業主體,以打造「田園綜合體」為目標,按照「以農促旅,以旅帶農,農旅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推動全域旅遊格局形成,逐步將旅遊業打造成為全鎮重要支柱產業
  • 在貴澳農旅產業園實現農旅雙重體驗……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500畝的核心區內,就有200餘畝田園化溼地,遊客進入園區後,即可在科技農業與自然田園風光之間實現農業與旅遊的雙重體驗……6月16日,多彩貴州網記者跟隨「2017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觀摩團走進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共同感受「棚內現代化、棚外田園化」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
  • 廣西農墾:農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原標題:廣西農墾:農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在這裡,您可以在桂北風格的院子裡品茗暢談,在果園菜田採摘有機食品,還可以參與橘林騎行、河邊垂釣、田園嬉戲等農業體驗活動
  • 慈谿這片多彩「詩畫田園」你去過了嗎?快來get新景新玩法!
    綠海疊浪,白藕如玉,歡笑聲裡慶豐年   繁花織錦,香風拂面,無邊盛景度佳節   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精心打造的「新慈湖農業綠谷」在金秋唯美呈現「詩畫田園」,以恆海·怡荷園、正大農業公園、新慈湖千畝花海
  • 貴州又多一處旅遊網紅打卡地 貴安新區美麗鄉村成「人間仙境」
    貴安新區統籌城鄉、創新思維,精雕細刻、精益求精,打造生態、低碳、富有貴安特色和充滿生機活力的美麗鄉村。一時間,」美麗鄉村「成為貴安新區最熱的話題之一。經過幾年的艱苦建設和精心打造,於風光秀麗的山水田園間,一個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以世外桃源般的美麗容顏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 生活,到貴安新區來 發展,到貴安新區來——寫在貴安新區設立6周年...
    依託優越的生態人文環境,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貴安新區積極打造集「旅遊、休閒、度假、療養」功能於一體的國際知名「生態文化旅遊新區」,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萬畝櫻花園、花溪大學城……一批旅遊網紅打卡地正在這裡誕生;通過統籌協調招商資源,強化政策扶持和業態引導,貴安新區不斷推動商務辦公、商貿物流、現代服務等產業快速發展,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 鄉村振興開「花」結「果」 秀山農旅融合打造泥島花鄉
    這是秀山田園畫板的首個水上花海試驗塘。視試驗效果,秀山年內還將打造兩個水上花海塘,並拓展加入垂釣體驗功能。打出「泥島花鄉」品牌一年後,秀山「花香」更顯濃鬱。在全島「季季有花開、處處有花海」的基礎上,田園畫板項目以「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為核心要素,融合地方特有的漁農文化、蘭秀文化,擬建設一個以創意農業、智慧農業、休閒農業為特色,集生產、休閒、景觀、科教於一體的農旅融合景區。 田園為畫板,畫出農旅結合新藍圖。「田園畫板、溼地公園、滑泥公園相距不遠,形成一個協同聯動的局面。」
  • 清鎮謀劃與貴安新區全方位互聯互通
    清鎮市3月23日召開專題會議,提出將立足自身定位,緊扣「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總體要求,從四個方面主動作為,與貴安新區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互促互融。會議提出,要在推動空間規劃融合上主動作為,堅守「兩條」底線,緊盯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市邊界三條控制線,抓好國土空間規劃與貴安新區的融合,確保「兩地」融合發展不留空白。要在產業發展融合上主動作為,主動對接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方向,加快推動鋁精深加工、商貿物流、農旅一體等產業布局與貴安實現深度融合。
  • 埃及金字塔、巴黎凱旋門、秦始皇兵馬俑……貴安新區平寨社區這個...
    「這裡好有趣,就像深圳的世界之窗旅遊景區一樣,到處都是縮小版的世界知名建築物。」遊客王小姐興奮地朝著眼前的景物不斷的按著快門。近日,記者跟隨前來貴安新區遊玩的遊客來到位於馬場鎮平寨社區荷花池旁邊的「稻夢空間」景點,放眼望去,一個個由人工稻草編織的世界標誌性建築物屹立在荷花池裡的空地上,既唯美、又生動。
  • 貴安新區 一座城市的文化旅遊探索
    2015年,在成功舉辦的第一屆民博會上,貴安新區圍繞建設成為民俗產品創新地、民俗藝術品體驗區、民俗文化教育基地,首個以布依文化傳承為基礎的休閒旅遊主題商業街區——馬場平寨村「六月六旅遊文化街」作為一個重要展點迎接四海賓朋。山水田園融合民族風情打造的布依街道,讓人一走進去,就能感受貴安優秀的民族文化。
  • 慈谿這片多彩「詩畫田園」你去過了嗎?快來get新景新玩法!
    「新慈湖農業綠谷」在金秋唯美呈現「詩畫田園」,以恆海·怡荷園、正大農業公園、新慈湖千畝花海、桑田油菜花海為特色的景觀帶基本形成,農旅融合發展成效凸顯,八方遊客紛至沓來。總經理顧斌斌介紹,恆海•怡荷園項目是公司在農旅融合發展上的新布局,也是一二三產融合的一次嘗試。3500多畝荷園具有生產和觀光的雙重功能,每年能產藕500萬公斤,蓮藕可鮮吃、可深加工。
  •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加強農旅融合 「融」出無限風光
    按照這一發展思路,北大荒各地利用農業景觀和資源優勢吸引遊客遊覽消費,圍繞「產業打底、旅遊增收」的思路,將「農業強、風光美、職工富」作為農旅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促進傳統農業提檔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融合發展貴安旅遊繪新景
    貴安新區車田景區。朱迪 攝貴陽貴安融合發展以來,以編制《貴陽市「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為契機,將貴安新區納入貴陽市文化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布局,統籌貴陽貴安兩地文化旅遊資源和發展需要,加大貴安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