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於綠色發展有哪些新理念新思想

2020-12-18 中華網新聞

從政治高度深刻認識綠色發展理念重大意義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色發展新理念新思想

綠色發展是「很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汙染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麼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這段重要論述從政治的高度分析和認識我國的發展戰略,直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害。

從政治高度深刻認識綠色發展理念重大意義

什麼是政治?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於人心向背,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黨要鞏固執政地位,就必須夯實執政基礎,而最牢固的基礎,就是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就是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為此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十年動亂結束後,人民熱切盼望在「站起來」的同時能夠「富起來」,黨順應人民的呼聲,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曆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進一步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任。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黨同樣要以人民的願望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就任黨的總書記後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同志飽含深情地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段話中,把「更優美的環境」列為黨的奮鬥目標,揭示了今天我們黨要鞏固執政之基,就必須實現人民對優美環境的願望這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

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表面成績再好看也不行,不說一票否決,但這一票一定要佔很大的權重。」四個月後他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再次指出:「要給你們去掉緊箍咒,生產總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氣汙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反過來,如果就是簡單為了生產總值,但生態環境問題越演越烈,或者說面貌依舊,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種評價了。」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牢記總書記的要求,切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轉變發展理念,永遠把民心挺在前面,下決心走綠色發展之路。

沒有美麗中國就沒有富強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中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中國夢,不僅是富強中國夢,也是美麗中國夢。而且從我國的國情來看,沒有美麗中國,就很難有富強中國,因為資源與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短板」。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們在經濟總量上登上了世界「領獎臺」,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與環境的代價。我們的「財富之母」土地,汙染總超標率達16%,水土流失嚴重;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在全國100多個按新的空氣品質標準監測的城市中,達標比例不到10%。這種狀況不能不使人對民族振興的未來感到憂慮。2014年3月14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了水:「原油可以進口,世界石油資源用光後還有替代能源頂上,但水沒有了,到哪兒去進口?」同年12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又談到了森林,指出森林「是國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資本,是人類生存的根基,關係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和國家外交大局。必須從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不僅水和森林的約束在加劇,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等重要資源也日趨緊張,有的已經形成了發展瓶頸。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高度,振聾發聵地發出號召:「為子孫後代留下美麗家園,讓歷史的春秋之筆為當代中國人留下正能量的記錄。」

實現中國夢,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夠始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佔據制高點。而我們長期以來的粗放式增長方式,不僅透支了大量的寶貴資源,更使許多地方的經濟被鎖定在產業鏈低端,甚至形成了路徑依賴。這種狀況如果再不改變,未來不要說制高點,即使是我們現在已經佔據的地位都有可能失去,世界上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前車之鑑比比皆是。因此,下決心轉型升級是我們的唯一出路。環顧世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各國都在努力尋找新的發展引擎,打造新的經濟生長點。早在2010年4月,習近平同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並發表演講時就鮮明地指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這一個大趨勢現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美國歐巴馬政府提出了「綠色新政」,歐盟制定了《歐盟2020》發展戰略,日本推出了「綠色發展戰略」,韓國提出了《國家綠色增長戰略(至2050年)》。以印度、巴西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也迅速加入了「綠色大軍」行列,制定《國家行動計劃》並著手大力推進。他們的經驗與思考,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必須高度關注的是,在許多科學家眼中,當前正在蓬勃興起的綠色工業革命,堪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全世界興起的時候,我們落伍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開發應用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興起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們實際上只趕上了半程。而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之際,我們與發達國家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一些諸如技術和資源領域不僅並不落後,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相對優勢。我們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將綠色工業革命視為新的經濟發展引擎,把環境約束轉化為綠色機遇,加快制定綠色發展戰略,用以指導經濟轉型升級並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在節能產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以及電子技術、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戰略性綠色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搶佔未來世界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綠色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民族未來

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嚴肅地指出:「這些年,北京霧霾嚴重,可以說是『高天滾滾粉塵急』,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他還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2013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他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環境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他要求全黨堅持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生態文明不僅關係到當代人的福祉,更關係到民族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綠色發展就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了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構成是多元的,世界上有許多種幸福感評價體系,但不論哪種評價體系,也不論處於哪個時代,最基本的幸福指數永遠是安全指數。在非綠色的增長方式下,環境安全、飲水安全與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深切認識。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認真思考另一個最基本的安全問題,就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問題。颱風、暴雨、洪水、泥石流、乾旱,還有沙塵暴、霧霾等等,這些自然災害每年都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據統計,我國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受災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年自然災害受災人數佔全世界受災人數的一半左右。全球氣候變化有自然界的因素,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人類活動方式對氣候的影響。在溫室氣體的製造和排放方面,我們必須真正認識到,下決心減排是維護人民的核心利益而必須採取的重大舉措。

中國近代史無可辯駁地告訴後人,發展理念正確,才有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理念錯誤,即使國力一時稱雄世界也難持久,終究會重陷衰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裡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我們必須從政治的高度來深刻認識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堅決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自己的一切工作,下決心走綠色發展之路,為建設一個美麗富強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當代共產黨人應有的貢獻。

(遲全華 作者單位: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開放與發展的新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開放與發展的新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認識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綠色發展,實現中國的綠色崛起。
  • 習近平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之三:綠色發展篇
    前段時間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全會期間,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 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新時代——關於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原標題: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新時代(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關於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對話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高級編輯 張怡恬 嘉 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金 碚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王永昌 黨的十八大以來
  • 習近平關於網絡政治空間的新思想
    習近平關於網絡政治空間的新思想  ——習近平關於網絡空間治理的新思想之二  黃庭滿   網絡空間是政治空間習近平提出「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新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讓網際網路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
  • 習近平的足跡(新發展理念篇)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中國巨輪破浪前行。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關於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論述
    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關於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集中反映了習近平同志最近3年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論內容
  • 關於新發展理念,習近平這篇文章講透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這是習近平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論述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對頭不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的成效乃至成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強調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大力發展冰雪經濟
    冉鴻燕 綠色發展理念遵循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和未來邏輯,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
  • 從哪些方面不斷踐行新思想
    應該從哪些方面不斷踐行新思想呢?筆者認為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必須時刻不忘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堅持「四個自信」的教育  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實踐者,因此他們了解中國、了解歷史,最能體會中國革命的真諦;他們對黨、對革命、對社會主義始終懷有真摯的感情。這是幫助他們掌握這一新思想的天然條件和優勢。
  • 新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
    新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第二個是它在不斷推進「四個偉大」的實踐過程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方略,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到一個新的境界。第三個,它實際上是為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作出了新的貢獻。  它的實踐意義,主要是為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 推進協調發展理念的浙江新實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協調發展...
    原標題:推進協調發展理念的浙江新實踐   協調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內容和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堅持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 習近平再談綠色發展:「循環利用」之路該如何走?
    自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綠色發展理念作了一系列論述。「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去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寫進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②:確立新思想 實施新方略
    史自強 曹建雄攝 一個新時代的前行,必須有新思想、新方略指引。 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
  • 王毅敏:緊跟新時代 領悟新思想 努力新作為
    王毅敏:緊跟新時代 領悟新思想 努力新作為 來源: 中國電力報      日期:17.11.06      >緊跟新時代 領悟新思想 落實新要求 努力新作為 甘肅能源監管辦黨組成員、副專員  王毅敏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旗幟鮮明、氣勢恢宏,博大精深、催人奮進,是面向新時代閃耀著真理光輝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我們奪取「四個偉大」新勝利的行動指南,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思想燈塔,是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
  • 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偉大實踐
    原標題: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偉大實踐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
  • 習近平五大發展理念之二:協調是手段又是目標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謀篇布局。
  • 習近平: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是關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二是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又從全球經濟聯繫中進行謀劃。三是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既著眼於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對外開放、國防建設和黨的建設,又突出薄弱環節和滯後領域。四是堅持戰略性和操作性相結合,既強調規劃的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又突出規劃的約束力和可操作、能檢查、易評估。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⑥:五大發展理念 引領發展實踐的「指揮棒」
    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這樣概括「五大發展理念」。   讀懂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可以更好讀懂轉型中的中國,而且有利於準確把握未來中國。   新理念新表述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僅在國內的調研中,習近平就曾50多次提到「五大發展理念」中的某一方面,涉及經濟、民生、生態、科技等多個領域;而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作為整體概念出現後,習近平則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二十國集團峰會、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發表2016年新年賀詞、亞投行開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