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坐標——湖南首家工業4.0創新中心在雨花經開...

2020-12-20 華聲在線

標註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坐標

——湖南首家工業4.0創新中心在雨花經開區投入運營

▇歐陽倩 張 磊 王 健 劉超超 楊小軍

(刊登於2019年7月23日《湖南日報》10版)

拿著檢驗設備往返於車間,組織多名專家現場勘測,這樣的場景在以後的「智造」車間不再出現。

取而代之的,是偌大的屏幕上顯示著三維場景圖片:設備零部件、車間運作情況等被不同顏色標示,其所處位置、形狀輪廓都與工廠實景現場一一對應。輕點滑鼠、調取目標,足不出戶即可進行虛實結合的「模擬巡檢」。

——這是湖南首家工業4.0創新中心推出的數字孿生系統,及其帶來的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升級。

7月23日,由西門子工業軟體(上海)公司、長沙市政府和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共建的「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這是我省首個「工業4.0」的孵化與服務平臺,國際化的視野和本土化的產業優勢,將為「智造之都」貢獻雨花力量。

一種態度 湖南「智造」的「自我加碼」

(截至7月22日,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人工智慧及機器人企業累計達到213家。)

自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吐著白氣推開工業化大門以來,人類工業文明發生了嬗變。

在工業化、信息化進程的大舞臺上,各個區域次第亮相演繹出各具特色的發展篇章。

2016年初,我省提出「一二三四」製造強省推進路線,並把智能製造作為製造強省建設的主攻方向,大力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專項行動。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製造業在長沙市的經濟格局中佔了近40%的比重,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長沙市深知自身的優勢在製造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也在製造業。

「以智能製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把智能化滲透到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先進位造業與高技術服務業深度融合。」這是長沙建設製造強市的戰略選擇。

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長沙以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全面推進。政策、資金、人才、服務……生產要素紛紛注入,工作力度不斷傾斜。

雨花區深刻領會,迅速部署。2018年,「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項目在雨花經開區落地。雨花經開區智能製造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2019年7月23日,該項目正式投入運營,為我省乃至世界智能製造產業提供各種層次和各種形式的知識、技術和產品服務。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布局。它開闢了雨花區發展的新領域、新空間,也將為雨花區贏得率先發展的新機遇、新平臺!

一場探索 機器人掀起項目建設浪潮

( 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將搭建面向裝備智能製造的政產學研區域協同創新平臺。圖為展廳一角。)

「工業4.0」是什麼?做什麼?

「工業4.0」,這個源自德國的熱詞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簡稱。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雲計算、3D列印……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概念,都得益於目前由智能製造所領銜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擁抱「工業4.0」,雨花區早有探索。

2015年3月,雨花經開區被湖南省政府授為「湖南省機器人產業聚集區」,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本體機器人「長沙1號」隨即發布。2016年,雨花經開區具體承辦2016中國機器人大賽,一舉打響了湖南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的名氣。

4年耕耘,一條囊括上中下遊的完整產業鏈逐步形成:在這裡,既有以長沙智慧機器人研究院、湖南省自興人工智慧研究院為代表的技術研發和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也有以長步道、同晟精傳、湖南微睿智能等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企業,還有以長泰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本體製造商,也有以大族雷射、泰達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系統集成商,更有以連碩教育、工控幫等企業為代表的工業機器人培訓機構……

截至7月22日,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人工智慧及機器人企業累計達到213家。今年上半年,雨花經開區人工智慧傳感器及機器人產業實現營收24億,增長26%。

探索的腳步從未停駐。7月23日,在湖南省機器人集聚區的圭塘河邊,同升湖畔,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鏈交流對接會舉辦。

在這裡,理念與行動交織。打破產業邊界,推動融合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避免低價競爭;推進智能網聯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進工業軟體在製造業信息化改造中的應用,使之成為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理論與實踐的建構將凝聚成共識向全球發布。

在這裡,長沙與國際交融。全球智能製造產業聯盟(矽谷)秘書長、德國工業4.0研究院常務理事、深圳華制智能製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妍娜,西門子數位化工業集團西門子工業軟體大中華區副總裁兼CTO方志剛等,均是座上嘉賓,分享國際前沿體系。業內翹楚,如深圳眾享互聯科技有限公司CEO季程晨,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漾等,將就智能製造發展潛力、空間、方向、路徑等方面進行探討。

世界500強企業的強勢入駐,高端零部件智能製造生產基地項目、全球雷射裝備產業服務平臺項目、5G工業平臺網絡項目……8個過億元產業項目依次籤約,以抓大項目、好項目為主線,以提速、提效、提質為內涵的新一輪項目建設,拉開了雨花經開區下半年項目攻堅戰的帷幕。

一個功能 產品與服務助推行業轉型

( 雨花經開區工業廠房鳥瞰。)

備受關注的「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來了!

——分析它的框架,我們能感知它的擔當。

創新中心將面向長沙所有企業,提供各種層次和各種形式的知識、技術和產品服務。

對「智造」產業本身來說,創新中心要跟蹤引領智能製造技術新進展,推動智能製造技術在湖南的創新和擴散;

對行業來說,要對接湖南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整合資源服務製造企業轉型;

對生態鏈來說,要提供全價值鏈服務,比如軟硬體研發、創新項目孵化、小微初創企業服務等;

對人才儲備來說,創新中心面向全球吸引和招攬智能製造高端人才,並在湖南開展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

——見證它的技術,我們能感知它的活力。

創新中心最核心的技術是數位化雙胞胎技術。通俗地說,就是以數位化方式拷貝一個物理對象,模擬對象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對產品、製造過程乃至整個工廠進行虛擬仿真。

這項技術可用於產品的智能升級、生產的智能升級、服務的智能升級,幫助客戶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降低整體成本。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在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的指導下,雨花經開區主動當好親商、富商、安商的「店小二」——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

與此同時,7月23日,雨花經開區《關於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 建設智慧園區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雨花經開區也成為我省首個針對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建設智慧園區出臺專項政策的園區。

從破解營商環境建設體制機制難題,到制度體系的日趨完善;從「網際網路+園區服務」穩步推進,到實施51項「幫代辦」事項;從設立企業「寧靜日」「走訪日」,到全面踐行「千人幫千企」提供精準服務……務實的舉措一茬接著一茬,發展的來勢一浪高過一浪。

一幅風生水起、蹄疾步穩的智能製造宏圖,躍然如見!

(坐落於長沙市雨花經開區的湖南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智慧園區的本質是服務的「智慧化」

——雨花經開區《關於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 建設智慧園區的若干意見》解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歐陽倩

一個充滿「智慧」的園區,應該長什麼樣?裝上攝像頭、放塊電子屏……這是智慧園區的「表」;大數據、物聯網……這是智慧園區的「裡」。長沙市雨花經濟開發區在做的是「表裡結合」,打造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務平臺。

雨花經開區「若干意見」的出臺,回答了3個問題。

一是建設智慧園區「家底如何」?

在智慧園區建設及新一代人工智慧領域,雨花經開區不僅有基礎設施條件、有人才,還有不少志向於此的龍頭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以超常規的手段推進超常規的工作。」雨花經開區態度鮮明:設立1億元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場景應用、企業引培、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

他們的目標清晰而務實:到2021年,力爭形成15個以上人工智慧深度應用場景、30個以上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項目、15個以上人工智慧協同創新平臺,集聚一批人工智慧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

二是智慧園區「誰來建」?

雨花經開區用如椽大筆繪就出9大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業、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街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在「誰來建」這個問題上,雨花經開區擺脫了由政府大包大攬的模式,而是採取「以獎補代建」的形式——由企業出資,再由雨花經開區按比例獎勵。

比如,對成功完成智能化技術改造的企業,在長沙市級補貼15%的基礎上,按實際完成投資額再給予30%補貼;若獲評智能製造示範項目(車間)還可進行獎勵,單個企業獎補最高額度1000萬元。

再比如,對智慧物業、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平臺的建設主體,園區按實際建設投資額的30%給予獎勵;對建設智慧物流、智慧街區、智慧醫療等可給予平臺投資額度的50%進行獎補。

鼓勵人才集聚、鼓勵研發創新,也是「若干意見」的重要導向。比如,對引進人才、培養機構予以50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對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創新獲得上級認可的企業,可按研發投入的20%給與補助。

三是智慧園區「好在哪」?

智慧園區的實質是一個服務平臺。

這個平臺,企業「用得著」。企業引培、研發創新、智能車間、電子政務、網絡協同……在智慧園區,企業辦事快、成長快。

這個平臺,人們「用得順」。園區發展的核心是圍繞人的需求,交通便、物流快、街區美,醫療水平高、教育更優質……這裡是產城融合的縮影。

從這個層面看,雨花經開區的探索,不是立足於一園一區的「管中窺豹」。他們的探索,是把「智慧」落實到經濟社會的每個環節,讓企業和生活於斯的人們有更好的體驗、更時尚的生活。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榮庭芳]

相關焦點

  • 雨花經開區又將新增一創新中心!
    紅網時刻長沙12月23日訊(通訊員 俞華)12月21日,湖南省機械基礎零部件創新中心創建單位專家評審會在雨花經開區申億五金召開,在聽取創建單位匯報、現場考察、專家質詢與答疑後,專家組討論一致同意推薦湖南申億機械應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建湖南省機械基礎零部件創新中心。
  • 長沙雨花經開區加快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的必然要求,是湖南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決定,是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的必然要求。  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是湖南在激烈競爭中爭得優勢、搶得主動、贏得未來的「先手棋」。如何使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基層落地落實,長沙雨花經開區在探索。
  • 長沙雨花經開區重點招商項目介紹
    2.湖南省人民政府於2014年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的意見》,長沙市人民政府發布《工業機器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極大地促進了長沙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3.雨花經開區對項目在土地供應、租賃、人才引進、融資、市場推廣以及產業扶持上將給予投資企業極大的優惠與扶持。
  • 培育高質量發展燈塔工廠——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鳥瞰圖向陽生長,迎風飛翔,高質量發展樹標杆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奮勇爭先——訪長沙雨花經開區黨工委...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歐陽倩 通訊員 王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長沙雨花經開區將深刻領會,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細落實。」
  • 郭四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路徑選擇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作為省會城市的產業園區,雨花經開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近年來圍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接下來將在習近平總書記打造「三個高地」、落實「四新」要求中,持續為長沙、為湖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
    (雨花經開區綜合館。)均由雨花經開區供圖)  蜂巢互聯:助力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  長沙蜂巢智造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互聯」)作為紮根雨花經開區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參展。蜂巢互聯以「以普惠智造服務企業數位化轉型」為發展目標,致力於為腰部企業提供涵蓋診斷與諮詢、研發與採購、生產與物流、營銷與服務等製造全業務流程的普惠解決方案和本地化服務。
  • 長沙雨花經開區網站建設再獲殊榮
    紅網時刻長沙11月17日訊(通訊員 郝麗霞)近日,從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傳來好消息,長沙雨花經開區在電子政務理事會組織的「2020·政府網站精品欄目」推薦評比中,「企業綜合服務信息管理平臺」榮獲政民互動類精品欄目,「人才招聘」榮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創新應用(APP),是全市所有獲獎單位中唯一一個省級園區
  • 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赴長沙雨花經開區考察調研
    新湖南客戶端9月25日訊 9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第59期中青年幹部培訓一班深入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考察調研該園區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生態修復、非公黨建等情況。
  • 建行授信120億支持長沙雨花經開區發展
    央廣網長沙11月1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通訊員何堅雄 黃豔紅)今天(1日)上午,湖南省長沙市雨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授信120億支持長沙雨花經開區發展。
  • 【長沙】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概況
    雨花經開區區位圖     2、園區定位  經開區整體定位為「工業新城」,堅持「特色立園」的招商思路,集中發展電動車、機器人、生命健康三大產業。自去年省經信委授予「湖南工業機器人產業示範園」,園區規劃1100畝土地主攻機器人產業以來,雨花經開區舉全園之力推進機器人產業招商和建設。今年3月,省政府又授予園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並納入全省「135」創新產業示範園區序列。目前,已引進機器人企業15家,其中購地企業6家(含1家本體企業),租賃廠房9家,長泰機器人、佛山精一等5個項目將於6月份啟動建設。預計年底累計引進30家以上的機器人企業。
  • 長春經開、二道、蓮花山度假區三區聯動——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
    宋莉 攝「四大板塊」藍圖承載城市高質量發展夢想長春在全省經濟版圖中,地位舉足輕重。長春「四大板塊」藍圖,既展現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的擔當作為,也承載著城市高質量發展夢想。長春國際汽車城以一汽集團為龍頭,以紅旗綠色智能小鎮為重點,全面打造世界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後市場服務基地,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總面積471平方公裡,到2025年,力爭板塊內汽車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主要包括高新片區、經開片區、北湖片區3個區域,總面積724平方公裡。
  • 傳幫帶拉動「智」造 雨花經開孵化「工匠軍團」
    長沙雨花經開區是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今年6月,長沙雨花經開區舉行「同升湖杯」職業技能大賽。黨員輪訓四年行動計劃第一場舉行,黨員們體驗大型沙盤情境課程。紅網時刻記者 胡芳 長沙報導「剛開始,英語說不好,我就打手勢。
  • 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及湖南(長沙)機器人產業示範園區簡介
    (一)園區簡介  長沙雨花經開區,規劃總面積23平方公裡,2002年7月設立,2003年啟動建設;整體定位——現代化的「工業新城」和「高度專業化」的園區,入園企業530餘家,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製造、新型節能環保產業和機械加工三大產業特色,代表企業有比亞迪、曉光模具、金杯電工、長泰集團、克明面業等。
  • 永州經開區:聚焦高質量發展 融入大灣區顯成效
    永州經開區緊緊圍繞「一谷兩中心四基地」建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奮戰「產業項目建設年」「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開展股權招商、產業基地招商、產業聯盟招商加速項目落地,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區經濟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 經開區: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西部網訊 經濟發展,項目為王,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今年以來,經開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以「一站兩口三全」項目服務機制為綱領,為入區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尤其是加快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效,不斷培育區內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切實增強發展後勁。
  • 雨花軟體產業釋放喜人能量
    2016年3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神州易橋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以企業服務為主業的主板上市公司。「神州順利辦」是神州易橋旗下營運平臺,通過「百城千店」的計劃戰略,為中小企業提供運營和孵化,對大企業提供加速和賦能,形成海量級企業大數據平臺。截止目前,已擁有數千家線下企業服務運營中心,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服務企業用戶達500萬。
  • 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全力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小藍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工業總產值預計分別完成1200億元、1200億元,同比增長9.5%、9%,在最新發布的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中,南昌縣前移4位,躍居第21位,實現百強排名「十二連升」。  一個個數字,一項項榮譽,是南昌縣(小藍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真實見證。
  • 改革創新風又起 吹皺國家級經開區發展「一池春水」
    主持人 周子勳嘉賓魏際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 耀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郝紅梅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雨花:「軟硬」雙輪驅動,進軍都市工業
    按照「全面創新、全域高新」的總思路,雨花以數字產業化為著力點,實現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高端化發展,以產業數位化為新方向,加快發展新型都市工業,聚力打造區域創新體系。   為此,該區今年以來持續發力,召開多場推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