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墾:「走出去、請進來」精準引外資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促進產業...

2021-01-10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關注海南自貿試驗區項目建設

本報海口12月9日訊(記者李關平歐英才)海南日報記者12月9日從海墾控股集團獲悉,該集團今年以來積極引進外資投向旅遊、醫療健康、熱帶高效農業、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種業等重點產業,加快推進海南農墾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海墾控股集團與高達投資共同引進澳大利亞最大的連鎖醫療集團ICON,並將其中國區總部基地落戶海南農墾,同時推動海南農墾高達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基金、醫療小鎮的設立建設。海墾控股集團通過石藥集團引進其在境外的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海南農墾南平溫泉養生小鎮、南平醫療養生產業園等項目。海墾旅遊集團引進香港企業圓核文旅置業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建設藍洋文旅項目。以海墾草畜集團等公司為平臺,引進泰國正大集團,在海南發展畜牧養殖業。

據悉,海墾控股集團另一批引進外資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洽談中。該集團與瑞典宜家洽談橡膠木原材料供給業務,爭取引進瑞典宜家採購橡膠木原料。海墾南繁產業集團積極對接德國拜耳公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歐盟育種家協會、澳大利亞公司洽談種業、農化等業務,計劃引進各國企業、科研機構在海南南繁建設種業矽谷。海墾金控集團積極與境外金融機構對接,爭取引進證劵、銀行等金融機構落戶海南。海墾控股集團與英國聯合力量科技商業公司洽談,爭取引進該公司的醫療、水環境治理產業進駐海南。

「突出招大引強,重點引進國外大型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海墾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表示,海墾正集中力量開展「走出去、請進來」點對點精準招商引資。通過人盯人、點對點、企聯企、主動出擊,做好定向招商引資,爭取在引進外資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

與此同時,海墾按照全省引進外資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提出引進外資的「三大領域」「五大平臺」「十二個重點產業」及十大舉措,並結合《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企業的實施意見》,對號入座,分析海南農墾引進外資擁有的優勢,圍繞墾區各產業資源積極策劃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南繁育制種、南繁科技城、現代服務業、醫療健康、旅遊、金融、會展、海洋牧場、大宗商品、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基地建設等產業投資重點項目。

另外,海墾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環境。自我梳理和上門聽取意見相結合,在招商中梳理總結在政策、服務等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並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墾區的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使墾區成為國內外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首選之地。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掛牌成立
    該集團將通過整合墾區荔枝產業資源,統一標準化基地建設、品牌建設,探索荔枝深加工,進一步做強做優荔枝產業。  根據海墾控股集團「八八戰略」部署,由紅明農場公司牽頭組建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把東路、東昌、南金、東興、南平、金江、榮光等農場公司的荔枝產業基地統籌進來,通過品牌塑造、質量控制、現代營銷等方式,整合墾區荔枝產業資源,全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提升墾區荔枝產業效益,把海墾荔枝產業打造成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農業品牌產業。
  • 調結構 促發展 惠民生——臨夏州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
    調結構 促發展 惠民生——臨夏州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深冬時節,走進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們在確保糧播面積穩定的基礎上,實施了『糧改菜』『糧改藥』『糧改油』『糧改果』『糧改飼』等種植結構調整『60萬畝工程』,打造多種經濟效益高的新型產業帶,全力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步伐。」
  • 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以「荔枝」之名 引領墾區產業升級
    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的荔枝種植基地。  1996年,紅明農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由於農場地處瓊島東北部火山巖地帶,土壤肥沃、富硒,在這樣的條件下種植的荔枝果大、肉厚、味甜,受市場歡迎。因此,荔枝被選定為農場的新主業。  從開始種植、到成長,再到成熟結果,紅明農場首次種植荔枝就迎來了大豐收。「當時荔枝價格高,和種橡膠比起來,產值翻了近20倍!」 海南紅明荔枝產業集團董事會秘書符煜介紹。
  • 羅清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他要求,要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帶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市委常委、秘書長白建榮,臨汾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市經信委主任王超,以及市委辦公廳、市發改、農委、國土等部門負責人一同前往。 地處侯馬市南部的侯馬生態工業園區,是一座集工業、生態、旅遊及城鄉綜改為一體的多功能新型工業園區,分為工業、生態修復、旅遊觀光、城鎮化四大產業板塊。
  • 橫縣強力招商引資加快發展:招大商 引大資 唱大戲
    走出去、請進來,實現招商引資全面提速  為加速建設廣西強縣,橫縣縣委、縣政府著力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機制,以「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的思路,積極探索招商新辦法新舉措,始終突出招商引資的抓手作用,堅持招商不放鬆、引資不動搖、力度不減弱,全縣上下大抓招商、重抓招商、實抓招商。  領導帶頭「走出去、請進來」。
  • 楊思濤:海墾將以「母山咖啡」為核心品牌打造海墾「咖啡名片」
    在本屆展覽會中國咖啡推動者高峰論壇上,海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逐漸成為咖啡消費大國,而海南也是咖啡生產的主要產地之一。海墾集團作為海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群體,將以咖啡產業為突破口,以「母山咖啡」為核心品牌,全面打造海南農墾的「咖啡名片」。利用海南島的環境優勢,加快發展咖啡產業,讓「母山咖啡」成為海南島的靚麗名片。
  • 海墾紅明荔枝集團推進荔枝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建設
    海墾紅明荔枝集團推進荔枝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建設——「三味」荔枝好滋味5月15日,在海墾紅明農場公司的荔枝園,工人忙著採摘荔枝。荔枝產業紅火的背後,是紅明荔枝集團勇於邁開轉型步伐,大膽調整產業結構,盤活土地,發展標準化、規模化、智慧化的荔枝種植產業,在品質、供銷、配送、營銷等農業生產的各環節精益求精,使海墾荔枝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產業活力,使荔枝真正成為企業增效、農戶增收的「黃金果」。
  • 產業發展六大缺陷 中部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因此,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就必須認真分析研究中部地區產業結構狀況,採取相應措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中部產業發展六大缺陷   在現代經濟中,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越來越明顯。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的多數經濟指標都處於較低位次,產業結構失調已成為制約中部六省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其缺陷可歸納為六個字,即:偏、僵、小、弱、重、低。
  • 海墾以黨建為引領補齊短板 促進企業改革發展
    儘管農場公司化改革畫上了句號,傳統的黨建體制機制、工作方法卻未改變,且與全新的公司治理結構之間出現了諸多不相適應的地方。身處這種大環境之下,海墾下屬企業往往先算「經濟帳」,後算「政治帳」,黨委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導致黨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弱化。
  • 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看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怎麼做
    通過員工推廣、「走出去」戰略、「線上+線下」銷售等措施,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多措並舉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 記者 盧裕元「歡迎致電母山咖啡,品嘗幸福滋味……」從去年開始,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所有員工的手機有了統一的彩鈴;「母山咖啡祝朋友們節日快樂。」
  • 海墾神泉集團以產業科技化轉型和農旅融合為思路,推進國家芒果示範...
    海墾神泉集團以產業科技化轉型和農旅融合為思路,推進國家芒果示範基地項目新眼光做大芒果文章近日,海墾神泉集團現有種植地的芒果喜獲豐收。同時,神泉集團將以該項目建設為契機,採用科技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技術發展芒果產業,進一步調整優化當地的芒果產業發展模式和發展結構,並通過種植示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整合墾區芒果種植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
  • 「聚焦2020海南冬交會海墾館①」跟著記者的腳步帶你雲逛海墾館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自貿港建設,冬交會也成為海南農墾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展會上,海墾企業在借力「走出去」拓市場,省內外客商也在尋機「走進來」布局產業,這將讓海南農墾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海墾產品的品牌推廣之路越走越寬。
  • 吉利/海墾籤署戰略協議 多方面展開合作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集團(新業務))同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控股集團)正式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整合資源優勢,圍繞小靈狗出行、曹操專車、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飛行汽車等四個方面展開戰略合作,攜手打造海南綠色、智能、高效的出行方式。
  • 海墾科學院集團各色苗木成冬交會「吸睛」神器
    原來,這是海墾科學院集團帶來的植物——佛手。「佛手」亮相冬交會,引眾人圍觀拍照。記者 杜倬荷 攝「佛手寓意著平安長壽,通常用作中藥。」現場工作人員指著佛手向市民遊客們介紹,將新鮮的佛手封裝進帶有防腐液的透明模型中,還可以變成造型獨特的工藝品擺件,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
  • 海墾首批新能源公務車交付紅明荔枝產業集團
    本報海口3月11日訊(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袁宇君)近日,紅明荔枝產業集團新能源公務車交車儀式舉行。儀式上,海墾小靈狗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向紅明荔枝產業集團交付4輛新能源公務車,這是海墾集團向社會公布「新能源汽車置換公務車方案」後,首批交付到集團下屬企業集團的新能源公務車。海墾小靈狗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當天交付的這批公務車續航裡程達到300公裡以上,車輛完成快速充電只需要30分鐘,每百公裡消耗12度電左右。
  • 積石山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見聞
    發展食用菌產業前景廣闊,合作社計劃投資1200多萬元,新建高效節能大棚30座及食用菌烘乾、冷藏等車間,打造食用菌全產業鏈,持續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展產業是促進農村就業最好的選擇。2019年,州委、州政府在廣泛調研、深入論證、學習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全州範圍內打一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攻堅戰。
  • 龍斌到木瓜鎮督導檢查產業結構調整
    3月12日,縣長龍斌率隊到木瓜鎮督導檢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他強調,要緊扣「八要素」,持續踐行「五步工作法」,堅決防止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產業結構調整規模,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 邯鄲涉縣打造紅色記憶小鎮 加快旅遊產業結構調整(圖)
    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挖掘抗戰文化內涵、提升產業文化層次,涉縣打造紅色記憶小鎮。圖為小鎮緊張施工中。涉縣是革命老區,境內紅色遺址遍布,為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挖掘抗戰文化內涵、提升產業文化層次,涉縣決心打造紅色記憶小鎮。據項目負責人王翔翥介紹,紅色記憶小鎮是涉縣八路軍129師紀念館承擔的邯鄲市旅發大會重點項目,項目佔地80餘畝,總投資6000餘萬元。
  • 李朝勝:結構調整 開創我國繭絲綢產業新格局
    《繭絲綢行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確定的基本任務,就是集合全行業力量,協調各方面資源,施展每個人智慧,深入推進繭絲綢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絲綢產業升級,不辜負最具中國特色的絲綢文化傳承,把繭絲綢產業做優做強,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和責任。
  •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全域旅遊迎來新機遇
    【本報訊】「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未來旅遊產業,尤其是全域旅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0月19日,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把多勳如是說。    把多勳說,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內涵豐富,高屋建瓴,鼓舞人心。旅遊業的發展與報告中提到的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統籌城鄉發展等密切相關,其核心就是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