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歷史幾千年,女人的家庭地位一直都是附屬品,更談不上在社交、政治了。說到對女人最友好的莫過於大唐盛世了。
在唐朝,女人不僅婚姻自由,有野心的還能從政,就像女皇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人物。女性領導人的出現,是對女性能力的肯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唐朝時期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非常強,人們對思想的解放達到封建社會的最高端。那唐朝到底有多開放?這從女子穿衣就能看出一二。
唐朝女人喜歡穿男裝,由其是貴族家的小姐,這是一種從上而下的穿衣風尚。據說有一次唐高宗家宴,他和武則天最寵愛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就穿了一身非常帥的男裝出席了,兩個人還笑呵呵地逗閨女說,你又不是個武官,怎麼穿成這樣啦?對於一國公主這樣打扮並沒有覺得不妥,反而感到有趣。
《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玄宗中有「宮女」,「或有丈夫穿的靴子,內外自卑,所以前後一致。」也就是說,皇宮外的貴族,很多女人穿著男裝,穿男靴,女裝男性化。試想這樣穿不僅能讓俏麗的佳人平添一份帥氣,出去逛街還比女裝更方便,當然會受到大多數女人們的追捧。
除了當時傳統的男裝,還有一種就胡服風靡一時。
胡服是唐朝時期漢族人對北方和西方的各族胡人所穿的衣服的總稱。他融合了古印度、波斯和當時中國西北邊境等地區的民族服飾特點,取其優點,結合而來。在唐朝時期都愛騎馬不坐馬車,還開始坐椅子,再加上民族大融合,胡人在內地定居的越來越多,胡服因它的異域風格,加之超強的實用,成為敏銳女人們出行的不二選擇。
襦裙,唐代長期穿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這個搭配最為常見。中規中矩,沒什麼可說的,而襦裙的另一種款式確讓人移不開眼睛。
答對了,這種半裸胸的高腰襦裙。高梳髮髻,一襲拖地襦裙,胸脯高聳,膚如凝脂,難怪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早有《全唐詩》李群玉在杜牧的堂兄,李商隱的表兄杜悰的家宴上,看到跳舞的歌姬寫下「胸前瑞雪,眼底桃花」直白的詩句。
後來溫庭筠"花間詞」的第一人,也有不少描寫,意思隨差不多,但卻唯美浪漫了不少。就比如這幾句:「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雪胸鸞鏡裡,琪樹鳳樓前。」鏡子裡看美人,有沒有越看越美?
可如果你想像滿大街都是這種酥胸半露,性感迷人的古裝美人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這種高腰襦裙是晚唐時期才開始流行開來的。之前並不盛行。所以不是整個唐朝時期都能看到的。
其次,這種高腰襦裙不是所有女人都能穿的,這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只有比較有身份的們的貴族小姐和公主,會穿著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以彰顯身份雍容華貴。第二種,是一些歌姬,舞女為了迎合取悅客人才會穿著大膽開放。除了這兩種情況,普通平民家的女孩子是不會這麼穿的。
胡服、男裝、半裸胸的高腰襦裙,從穿衣這個細節就能看出大唐的包容度。女人的教育,財產繼承同樣享有權利。經商,從政,只要你有能力,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縱觀歷史,生在唐代的女人們無疑是幸運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