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喬治亞重新對境外遊客開放旅遊,它是全球首個正式宣布恢復入境旅行的國家。
這個曾經因為低消費高性價比而成為新晉網紅的國家,被稱作「上帝的後花園」。
△喬治亞被稱作「上帝的後花園」/unsplash
從雲層中的大高加索山區,到日光充足的黑海之濱巴統;從到有上千年歷史的提比里西老城,到東部壁畫雲集的幽深石窟。
從滿是修道院的上個時代的首都到葡萄飄香的紅酒小鎮,喬治亞風景的多元程度,甚至遠勝許多面積是它幾十倍的國家。
1
歐亞風景融合
這裡還保持著東南亞的物價?
「我從Georgia來。」
「我去美國旅遊的時候去了你們喬治亞州。」
「是喬治亞!外高加索的國家喬治亞!不是美國的州!」
在我們的印象中,喬治亞一直是……
等一下,喬治亞是哪裡?
提起喬治亞,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在哪裡/unsplash
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多數人甚至想不起來這個國家的位置。它實在太低調太不起眼了,英文名還常常和美國的喬治亞州混淆。
然而,存在感如此微弱的喬治亞,卻擁有極其豐富多元的風景。
喬治亞國土6.97萬平方千米,和寧夏的面積差不多大,它夾在廣袤的俄羅斯和歐亞十字路口土耳其之間,在地圖上幾乎看不見。
喬治亞被俄羅斯和土耳其夾在中間/google地圖
這個只有三百多萬人口的小國,森林、高原、山脈、濱海的風光卻一應俱全,還有大量修道院、歐式小鎮、蘇聯的建築,又有「上帝的後花園」,「紅酒的故鄉」,「史達林的老家」等等標籤,最重要的是,它實在是太便宜了。
在首都提比里西的老城區,坐纜車或者步行爬上要塞,俯瞰提比里西老城,河流從無數紅色房頂的建築群中流淌而過,聖三一教堂屹立在遠處,比之於捷克的網紅CK小鎮,《魔女宅急便》取景地薩格勒布,提比里西老城有著一樣的色彩,卻顯得更加深邃和遼闊。
暮色四合的時候,老城的燈火亮起,像童話世界裡星光璀璨的夜晚。
喬治亞的首都提比里西
有太多旅遊勝地打著「紅酒小鎮」的旗號,而喬治亞的小鎮西格納吉,卻是真正的葡萄酒故鄉,盛名之下的法國波爾多比其它的歷史也要短了一大截。
房東太太摘下了陽臺上成熟的青色葡萄,窗外整個西格納吉的樣子,像極了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小城,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都垂下了葡萄藤,小鎮鋪滿青石板,建築以明紅色為主打,非常閒適,還可以坐車前往葡萄酒莊園,看釀造的過程。
紅酒小鎮西格納吉
坐落大高加索群山的南麓的國家,高原與雪山的沿著國境線北部,綿延了一路。許多遊客嚮往阿爾卑斯,其實喬治亞的梅斯蒂亞,擁有同樣壯闊的風景。
有一個名為「烏樹故裡」的村落,靜謐如同世外桃源,是全歐洲海拔最高的村莊,背靠雪山,河流從雲端流淌下來,碉樓屹立在村莊的房子旁邊,走進深處便能看到冰川,每天只有一班從梅斯蒂亞來的巴士,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馬車。
喬治亞的梅斯蒂亞
狹小的國土上,有全歐洲最高的村落,這樣聽起來,喬治亞似乎是一個高原國家,但背靠大高加索,西臨黑海的特殊地理位置,讓它擁有了海濱度假之城巴統。
這個被稱為「黑海上的拉斯維加斯」的城市,每到假日,就聚集著來曬日光浴的歐洲人,城市上空的纜車緩緩移動,沙灘寬闊,兩三百元就能住到高層的沿海觀景房,早在蘇聯時期,就是歐洲人熱愛的度假勝地。
巴統的雕塑
許多人都以為,神話故事都發生在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大概不會想到,普羅米修斯盜聖火之後,被宙斯囚禁都地方在喬治亞。
從提比里西坐車前往斯特潘茨明達,沿著軍事公路進入大高加索山區,雲霧繚繞的卡茲別克,高處的修道院在山峰之上隱約可見,高聳入雲的荒涼感,的確像是眾神關押犯人的囚牢。
論歷史遺蹟,喬治亞也有自己的敦煌,歐洲的許多著名的洞穴遺蹟都在喬治亞,地下Davit Gareja修道院群由巖石雕琢而成,上面還留下了形態各異,斑駁的壁畫。
被河流一分為三的古城姆茨赫塔,是曾經宗教的中心,沿襲了11世紀的教堂風格,整座古城都保留了中世紀建築和修道院建築風格,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早在兩年前,喬治亞曾經小火過一回,因為比起歐洲的國家,它簡直是白菜價,兩三百元就能住到不錯的酒店,公共運輸和打車價格很便宜。
東南亞的物價和歐洲各個層次的風景結合在一起,也讓喬治亞曾經在旅遊市場上小火了一把。
全歐洲海拔最高的村莊——烏樹故裡/作者供圖
2
漫長的歷史沿革,
後蘇聯時代風景
「梯俾利斯(註: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市外,有一座小小的平房,這便是一九○四——○六年史達林及其同志們所經營的『地下印刷所』。
到梯俾利斯觀光的人們一定要瞻仰這革命的遺蹟,『來賓題詞冊』上寫滿了各種文字的讚辭。」
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tripplannera
幾十年前,著名作家茅盾曾受邀來到喬治亞,那時候喬治亞還是蘇聯的一部分,他寫下《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這篇文章選入了80年代的中學語文課本。
這座深埋於地下,記錄下一個龐大歷史開端的印刷所,成了幾代中國人對於這座遙遠國家的唯一印象。
在中國人眼中,被「老大哥」的氣質覆蓋的小國,形象實在單一而片面,只要回顧它的歷史沿革,我們能想起的,似乎只有蘇聯。
追溯喬治亞的古代史,就會發現它的存在之悠久,幾乎成為了歐洲大陸一個人種的起源。考古團隊在這裡發現了180萬年前的古人類遺蹟,經考證,喬治亞是第一個歐洲人的家園。
作為一個文化特殊的古國,這裡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的地方,公元前喬治亞先後建立了克爾希達王國、卡爾特利王國,先後為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徵服。
喬治亞這個國家擁有著悠長的歷史/unsplash
從那時開始,喬治亞就承受了漫長的大起大落。
公元8世紀,喬治亞形成三個封建公國和阿布哈茲王國,11世紀,成為土耳其帝國的附屬國,12世紀開始,經濟與文化極其繁榮,喬治亞進入鼎盛時期。
然而,強盛的國力和卓越的文化藝術沒有維持多久,13世紀,蒙古韃靼人入侵,重創了喬治亞,使國土四分五裂,幾乎讓這個國家一蹶不振,16世紀起,它成為伊朗和奧斯曼帝國爭搶的獵物。
為了自保,18世紀起,喬治亞依附於北部強大的俄羅斯帝國,成為帝國的兩個省。而1917年俄國革命之後,剛剛獨立的喬治亞又被奧斯曼帝國、德國、英國入侵。
這樣一個狹小而邊緣化的國家,做過大國的附庸,被列強無數次入侵和瓜分,實在承受得太多了。
1921年,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36年,正式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歷史走到這裡,才慢慢為我們所熟悉。
誕生了史達林,如此「根正苗紅」的喬治亞,向蘇聯輸送了一大批重要的領導人,但它卻始終是一股的離心勢力,長期反抗著蘇聯的意識形態。
80年代末,喬治亞的獨立示威愈演愈烈,終於在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幾個月如願獨立,而首都提比里西的反法西斯紀念碑,也在後來被喬治亞政府炸毀,這七十年與蘇聯相關的歷史,被喬治亞描述成「侵佔」。
提比里西的自由廣場/wiki
喬治亞的第一任總統加姆薩胡爾季阿說:「喬治亞屬於喬治亞人。」儘管沒有加入歐盟,在提比里西的廣場上,歐盟的旗幟與國旗並列飄揚。
厭惡曾經的祖國,厭惡分裂後北部龐大而充滿威脅的鄰居,讓蘇聯的一切在這個國家被徹底邊緣化。
跟著茅盾的《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來到原址,它實在不像一個堆放著如此重要歷史的博物館,而像郊外的廢棄木屋。推開木門,一切都和茅盾描寫的一模一樣。
地下印刷所只有一個老人在自發維護,沒有來自喬治亞政府和民間的任何支持。
他自稱退伍「克格勃」,帶著每一位來到此處的遊客參觀掛滿照片和地圖的木屋,史達林居住的房間,還有生鏽的旋轉鐵梯通向的井下。
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有生鏽的鐵梯可以通往井下/tripadvisor
斑駁的印刷機心酸而尷尬的處境,就是蘇聯的相關歷史在這個小國的一個切面。
然而,舊時代的痕跡不是那麼容易被清除和遺忘的,後蘇聯時代的風景,在這個國家如同永動的老電影放映機。
提比里西隨處可見狹長而幽深的地鐵隧道,電梯的速度極快,蘇聯式的防空洞,與俄羅斯的並無二致。
提比里西的地鐵狹長而幽深/wiki
廣場上拉著俄式手風琴的街頭藝人,演奏著《在遙遠的地方》,《烏拉爾的花楸樹》。
在許多超現實主義、後現代的蘇聯建築,早已經廢棄,卻吸引著全世界的廢墟愛好者,來到此處打卡拍照。
在周末的旱橋市場,甚至還有人在攤位上出售蘇聯盧布和自己的蘇聯護照。
旱橋市場
在史達林出生的小鎮哥裡,遊人幾乎都是為了去參觀他的博物館,雖然因為「歪曲歷史」「意識形態宣傳」飽受詬病,這裡仍然是吸引眾多國外遊客的原因。
史達林出生的小鎮——哥裡/wiki
柳拜樂隊唱著「為了西伯利亞,為了高加索,為了你們,為了我們。」那個龐大和遙遠的國度,散落成一個個碎片落在這個狹小的地方,成為被清除也被憑弔的歷史。
3
在被忽略的世界角落裡,
喬治亞人的閒適生活
在被稱為火藥桶的高加索,喬治亞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這裡一眾不被承認的國家的關係,都不算友好,遊客在這裡一不小心就會踩雷。
喬治亞的景色/unsplash
持阿布哈茲的籤證進入喬治亞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護照上有卡拉巴赫的入境章就不能進入亞塞拜然……
2004年,「玫瑰革命」之後,喬治亞倒向北約,2008年,與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戰爭,最終南奧塞梯獨立,阿布哈茲也宣布獨立。
這樣的新聞,總會給人一種不安定感,似乎這個國家總有紛爭,衝突和矛盾一觸即發。
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資料庫,網站Numbeo根據2016年上半年的各國犯罪數據,公布喬治亞繼韓國和新加坡之後,成為參與調查的118個國家中最安全的三個國家之一。
作為著名古都,首都提比里西被稱為高加索地區的耶路撒冷,俄羅斯東正教堂、喬治亞修道院、伊斯蘭教清真寺、蘇聯時期廢棄的後現代建築、赫魯雪夫樓……難怪它要被稱為「高加索的耶路撒冷」。
提比里西的教堂
不過,各個時代的歷史雜糅在一起,喬治亞人的性格卻沒有被往事束縛。
郊外每家每戶都會種葡萄,釀葡萄酒,喬治亞人極其嗜酒,他們從午後就開始喝酒,無論是街頭還是酒吧,拿著礦泉水瓶裝的酒也可以讓他們非常快樂,當然,他們最鍾愛自己釀造的「恰恰」——一種用葡萄釀造的烈酒。
喬治亞的瀟灑和閒適感,是只有深入這個國家才能感覺到的。
喬治亞的生活很閒適/unsplash
他們並不富裕,但這裡卻到處透著一種舒適感,他們享受時光,喝酒,跳舞,活得充滿藝術,城市裡隨處可見各異的藝術雕像和塗鴉。
在紅酒小鎮西格納吉,騎摩託帶遊客環鎮的年輕人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他說他不願意去首都提比里西,他出生在小鎮,習慣了慵懶的生活,所以畢業之後又回到了小鎮。
提比里西的夜晚/unsplash
這個國家的每一種食物都有一個鏗鏘有力的名字,喬治亞包子叫做Khinkali,裡面可以包芝士、蘑菇、肉。眼睛形狀的雞蛋芝士塔叫Khachapuri,齁甜的堅果糖葫蘆叫Churchkhela。
雞蛋芝士塔Khachapuri/unsplash
喬治亞人骨子裡是傳統的,他們熱愛本土傳承的食物,但他們對外來的食物接受程度也非常高,街邊隨處可見義大利餐廳、法國餐廳,在提比里西,最火的餐廳是一家日料店。
都說喬治亞人排斥蘇聯,厭惡俄羅斯,但親身去往那裡,會發現他們其實並不關心這些紛爭,也不無所謂被邊緣化和遺忘。
他們對遊人十分友好,在這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俄語,老人們談及蘇聯仍然帶著些許悵惋,喬治亞的人們仍然在日復一日地生活。
在國家北部的軍事公路,有一座山巒上,佇立著一個圓柱形的空心建築,裡面畫滿了五彩的壁畫。
攻略書上介紹,這是「格俄友誼紀念碑」,在與2006年與俄羅斯的戰爭之後,這座紀念碑的存在實在顯得尷尬,但在我經過這裡的時候,當地人正在架著梯子粉刷和修複壁畫。
格俄友誼紀念碑/wiki
在這樣的時刻,面對超然於衝突之外的態度,我們大概會明白,這個國家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的後花園」,不僅僅因為廣袤的森林,高山和海濱。
五十年代,因為史達林的偏愛,中國的收音機裡也跟著循環播放著一首喬治亞民歌《蘇麗珂》,純真的童聲唱著:「夜鶯動人地唱歌,低下頭思量,好像在溫柔地回答,你猜對了,正是我。」
在每一場巨變中浮浮沉沉的喬治亞,在被遺忘的大高加索山脈下,似乎早已不在意歷史的跋涉。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