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進入冬季以來,泰城經歷兩次極寒天氣,日均溫都低於了泰安市室外設計溫度(-6.7℃),給供熱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為了保證集中供熱質量,為了確保泰城客戶溫暖,泰山城區熱力公司強化責任擔當,「火力全開」應對強降溫天氣,加大供熱保障力度,確保供熱運行平穩有序,竭盡全力守護廣大用熱客戶的溫暖。
領導關懷 切實把溫暖
送到客戶心坎兒上
站在保供暖、保民生的政治高度,把保障供熱當作冬季保暖的頭等大事、第一要務。自供暖以來,「暖氣熱不熱」成為各級領導關心關切的現實民生問題。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及公司領導多次帶隊,各轄區全員出動,冒著嚴寒,深入用熱客戶家中「訪民問暖」,對用熱客戶進行全面走訪,解決供熱客戶實際訴求,徵求意見建議,詳細了解冬季供暖情況,確保將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以供熱客戶為中心
全網滿負荷極限供熱
面對兩次寒潮連續襲擊我市的實際,公司提前準備,早籌劃、早動手,提前召開應對寒潮專題會議,啟動寒潮期間應急預案,並充分發揮智慧供熱的優勢,根據天氣變化,科學調度,做到生產不「降溫」、供熱不鬆勁。
提前蓄熱,強化供熱保障。公司根據氣象預報制定供熱負荷預測,在寒潮到來之前,提前調度各熱源,按照預測負荷進行管網蓄熱,將整個熱力系統「預留」部分熱量,利用「熱惰性」原理及極寒天氣來勢猛、持續弱的「時間差」,充分發揮龐大熱力系統的作用,緩解熱源備用不足的矛盾。
所有備用熱源全部啟動,全網滿負荷極限供熱。公司城建熱電、魯邦大河熱電和東區鍋爐所有備用熱源全部啟動。在保證主管網安全和系統高點壓力的前提下,調整國電側主管網各管段和全網平衡各站點閥門,提升輸配能力。調度中心實行室外氣溫預警機制,對室外溫度進行24小時監測,同時,根據供熱運行曲線穩步提升鍋爐和管網溫度,確保科學調度,安全運行。寒流期間,公司實現供熱面積近176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60萬平方米,供熱管網輸配溫度、壓力均處於歷史最高值,在室外環境溫度多日突破最低設計溫度的情況下,確保了供熱安全、穩定運行。
強化供熱巡查,確保供熱設施安全穩定。為應對兩次極強寒潮,供熱轄區工作人員加強供熱系統設備的巡查,重點嚴抓細管換熱站以及供熱管道閥門井內的設備、設施,確保供熱設備及管網處於安全可控狀態;公司共檢查400公裡供熱管網,近400餘座泵房、換熱站等設施設備。截至目前,共發現影響管網安全運行的問題20餘處,100%予以修復,確保供熱設施設備完好運行。開展「訪民問暖」3000餘次,對所有供熱區域開展地毯式走訪,將消除不達標用戶作為重要目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面提升供熱保障服務水平;及時張貼溫馨告知,提醒客戶應對寒潮注意事項;檢修搶險人員、設備、物資、車輛充足到位,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隨時應對突發事件,一旦遇有緊急情況,能夠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盡最大能力減少用戶損失,避免出現大面積停供現象。
真情奉獻 檢修搶修及時
獲得供熱用戶點讚
1月6日晚23點51分,泰山城區熱力公司便民服務中心接到關於東嶽大街佳苑9號樓的搶修電話,立即趕至現場組織進行搶修,經搶修人員查看確認了洩漏現場已進行緊急關、斷處理後,立即對漏點情況進行了匯報,立即安排了土建和安裝隊伍趕至現場。僅兩小時左右,9號樓的暖氣就又熱了起來,獲得了客戶的一直好評。1月10日,金苑小區的用熱客戶家中暖氣漏水了,轄區工作人員及時趕到進行維修,晚上9:55分,及時恢復了供暖。看到供熱服務人員在寒風中忙碌辛苦的身影,用熱客戶用手機拍下了模糊的照片發到微信群裡並對熱力人及時搶修,連飯都沒吃的奉獻精神點讚,在群裡寫下「他們一直忙活,很遺憾沒有拍到他們的正面」。在這兩次寒潮中,城區熱力人共處理各類搶修搶險68起,多數出現在夜間,搶修人員接到通知後都能在20分鐘之內趕到現場組織搶修,快速及時處理完畢,保障了客戶的用熱需求,也得到了客戶的肯定。
低溫就是一場大考,供暖的根本就是要能應對寒流。目前,泰山城區熱力公司全體員工克服困難,採取多項措施,力爭最大能力保障居民供熱溫度,埋頭苦幹、勇挑重擔、永不懈怠,甘做城市溫暖的「泰山挑山工」,為採暖季穩定供熱、智慧供熱做好充分保障。
泰山城區熱力公司24小時溫暖熱線:96009966、6263136
(泰安廣播電視臺 泰安之聲·融媒體記者 劉魯寧 通訊員 霍曉 )
原標題:《泰山城區熱力公司:全方位應對寒潮天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