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營銷「絕技」失靈:情人節到了,日本女性卻不再願意給男同事...

2020-12-16 前瞻網

日本的女性一貫被視作溫婉順從的代表,這種印象在該國的許多傳統中仍然體現得較為明顯——在日本50年代以來的傳統中,女性必須在情人節那天給男性同事送巧克力,但這一往往要花費數千日元的「禮貌傳統」,目前卻正被她們視作「被迫捐贈」,她們對這種做法感到越來越憤怒。

工作場所的日本女性還是被期待會為男性的上司、老闆,同事購買巧克力,這是一種名為「giri choco」的傳統的一部分(字面意思是「義理巧克力」)。然後,男性會在3月14日的白天回贈禮物。

事實上,這樣一種做法,也一度成為了80年代初巧克力製造商們屢試不爽的「套路」和促銷助攻利器。情人節送巧克力,在日本是一個超級大生意。情人節前後幾天裡賣出的巧克力,可以佔到商家一年的銷售量的大頭:名古屋國際中心表示,西洋情人節的巧克力銷售佔全年銷售25%。市調機構Mordor則說,日本的巧克力消費量相當驚人,2017年消費額高達53.9億美元,遠高於人口眾多的中國或印度。

但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giri choco」的傳統正在失寵,這一日本職場男性的「情人節福利」恐怕很快就要終結了——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寧願買巧克力送給家人或犒賞自己。

她們認為,通過在同事的巧克力上花費數千日元來避免「失禮」印象,這種荒誕做法正變得無法容忍。一些公司現在正在禁止這種做法,許多僱員認為這種做法是濫用權力和騷擾的形式。

一項調查發現,超過60%的女性將於2月14日購買巧克力,作為個人款待。超過56%的受訪者表示,她們會向家庭成員提供巧克力,而36%的受訪者會對合作夥伴或暗戀對象做出同樣的姿態,送出她們的「真情巧克力(honmei choco)。

然而,根據東京一家百貨商店的調查顯示,用這種做法來保持與身邊同事的關係,確是她們最後會考慮的——只有35%的女性表示,她們計劃在工作場所向男性分發巧克力。

這家百貨公司在2018年12月在線向781名各年齡段的女性消費者發放了問卷。

此外,也開始有一些公司覺得這種送巧克力調節同事關係的方式不太妥當,甚至發出禁令來進行抵制。

「在禁令之前,我們一直都得擔心花在每塊巧克力上的價格是多少,以及我們在哪些方面劃清巧克力的含義,所以我們不再擁有這種強制捐贈的文化,真是太好了!」Japan Today發布在網站上的一項調查中有受訪日本女性這樣表示。

#MeToo之風吹遍日本島的今天,不少日本公眾組織已經認識到送「義理巧克力」可能等同「強迫給予」,其實質是濫權和騷擾,要對給男同事送巧克力說不。

日本不受歡迎的人民革命聯盟(RAUP)上周六(9日)在東京發起抗議,抗議情人節這個「浪漫資本主義」。RAUP成員Takeshi Akimoto說:「我們反對公司利用情人節這類活動,推動過度消費文化,還使單身者感到罪惡。」

東京上智大學研究者Kukhee Choo說:「若受歡迎的男員工收到所有的巧克力,那其他所有員工的士氣會受挫,這對公司氛圍不利。」

日本法規情報公司今年1月發布了一項有關「職場內是否應該禁止情人節」的網絡調查,其中37%的受訪者表示「贊成」,主要原因是「對贈送方和接收方都會產生負擔」(68%)和「容易產生人際關係間的麻煩」(14%)。記者的一位日本朋友14日在朋友圈寫道:「大女兒8歲,昨晚一個人忙到10點做了巧克力說要送給班裡同學」。日本媒體曾報導稱,超過半數的有女兒的媽媽希望不過情人節,因為幫助女兒準備巧克力非常麻煩,弄得廚房亂七八糟。

與此同時,SoraNews24則報導了最近出現的「gyaku choco」——反巧克力現象,這樣的約定做法中,男性向配偶、女朋友或未來的戀人提供巧克力。

巧克力從「義理」到「反向」,可能會讓一些日本女性覺得揚眉吐氣。

居住在法國的日本美食作家森惠理子表示,目前正吹起一股新風潮,意即贈送「友誼巧克力」(Tomo Choco)。Choo表示,贈送友誼巧克力比較正向,跟父權較無關,但對巧克力商來說,這只是代表市場轉向罷了,「企業重新包裝原先的商業手法,所以還是能維持巧克力銷售。」

20世紀50年代中期,巧克力作為情人節禮物在日本商業化,成長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市場,在短短幾天內為一些製造商提供了相當大的年銷售額。日本在1958年開始慶祝西洋情人節,最先是巧克力商Mary建議女性應該送巧克力給男性。這完全顛覆西洋情人節的初衷。「義理巧克力」到了80年代,已經逐漸演變成一個帶有強制性的「傳統」——如果當天不給公司男性同事送巧克力,會被視為是「失禮」。

但現在對giri choco的強烈反對,正促使一些糖果製造商和巧克力公司改進他們的營銷活動。這讓廣告中的元素都發生了變化。

在去年情人節前夕,比利時巧克力製造商——歌帝梵(Godiva)在發布整版報紙廣告時引起了轟動,這則大張旗鼓的廣告公然敦促企業鼓勵女性員工——如果覺得她們在脅迫下這樣做,就不要分發giri choco。

廣告上表示:「情人節是人們表達真實情感的一天,而不是協調工作中的關係。」

但也有媒體稱,一般送同事的「義務巧克力」都比較廉價,很少有人買Godiva這種昂貴的巧克力給同事。所以即使女性都不因為同事關係買巧克力,Godiva也不會受太大影響。

這能反映出巧克力並不會因為「義理巧克力」不受歡迎就在日本情人節時期失去市場。就在《日本時報》報導的東京商場做的調查中,儘管「把巧克力送給誰」有所變化,但仍然有94.1%的受訪者表示會在這一天買巧克力。而且無論是「義理」還是「反向」還是「友誼」,只要有人送,商家就可以繼續偷著樂了。

當個人消費者在權衡他們的禮物選擇時,日本公眾對巧克力的集體迷戀隨著情人節的到來仍然迅速升溫。

日本航空公司計劃好了今年2月14日在國內和國際航班上為乘客(男性和女性)分發巧克力,而東京附近的一個溫泉度假村則推出了一個充滿熱氣騰騰的「巧克力浴」。

但是,最不可能的情人節噱頭的獎品必須送到一系列壽司店,這些壽司店的食客將被提供沾著巧克力的原始黃尾魚片。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絕技」失靈:情人節到了,日本女性卻不再願意給男同事送巧克力
    日本的女性一貫被視作溫婉順從的代表,這種印象在該國的許多傳統中仍然體現得較為明顯——在日本50年代以來的傳統中,女性必須在情人節那天給男性同事送巧克力,但這一往往要花費數千日元的「禮貌傳統」,目前卻正被她們視作「被迫捐贈」,她們對這種做法感到越來越憤怒。
  • Voice:情人節將至,日本女性不再願意送男同事巧克力
    依據《衛報》的報導,日本女性情人節給男同事送巧克力的傳統正逐漸被丟棄。2 月 14 日這天,日本女性除了需要給愛人送「真情巧克力(honmei choco),職場女性還往往被期望在這一天給男同事買「義理巧克力(giri choco)」以調節同事關係,然後男性再在 3 月 14 日「白色情人節」這天回贈女性禮物。這個「套路」一向是巧克力生產商的營銷點。
  • Voice:情人節將至,日本女性不再願意送男同事巧克力
    依據《衛報》的報導,日本女性情人節給男同事送巧克力的傳統正逐漸被丟棄。2 月 14 日這天,日本女性除了需要給愛人送「真情巧克力(honmei choco),職場女性還往往被期望在這一天給男同事買「義理巧克力(giri choco)」以調節同事關係,然後男性再在 3 月 14 日「白色情人節」這天回贈女性禮物。這個「套路」一向是巧克力生產商的營銷點。
  • 巧克力送同事不如送自己 日本女性抵制情人節送禮傳統
    在其他國家,情人節是女性坐等收禮物的節日,然而在日本,2月14日這一天女性卻要給男同事送巧克力,這一傳統已經延續了數十年。不過日本職場男性的「情人節福利」恐怕很快就要終結了,因為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受不了這一傳統,寧願買巧克力送給家人或犒賞自己。
  • 巧克力送同事不如送自己 日本女性抵制情人節送禮傳統
    在其他國家,情人節是女性坐等收禮物的節日,然而在日本,2月14日這一天女性卻要給男同事送巧克力,這一傳統已經延續了數十年。不過日本職場男性的「情人節福利」恐怕很快就要終結了,因為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受不了這一傳統,寧願買巧克力送給家人或犒賞自己。
  • 部分日企禁止情人節給男同事送巧克力:影響士氣
    然而,這一習俗在日本正悄然發生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日本女性正在反抗幾十年來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給男性的傳統。日本松屋銀座百貨公司調查顯示,2019年僅有37%的女性會向男性同事贈送巧克力。
  • 部分日企禁止情人節給男同事送巧克力:影響士氣
    然而,這一習俗在日本正悄然發生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日本女性正在反抗幾十年來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給男性的傳統。日本松屋銀座百貨公司調查顯示,2019年僅有37%的女性會向男性同事贈送巧克力。
  • 日本情人節職場慣例 女性送男同事巧克力
    據新華社報導 依照一項日本職場慣例,女性通常在情人節向男同事贈送巧克力表達謝意,繼而刺激情人節巧克力熱銷。江後良子(音譯)現年25歲,2月14日在一家百貨公司排隊近一小時,等待購買巧克力。「今年買巧克力花費是我有生以來最多的一次,」江後說。女性在情人節向男同事而非丈夫或情人贈送巧克力是日本的傳統,稱為「感恩巧克力」。
  • 為何日本女性要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
    「情人節」是情人的節日,也是花店和巧克力製造商的節日。西方社會,情侶們在二月十四號這天互贈禮物以寄情思。日本的情況有所不同,情人節巧克力的收受雙方有著嚴格的性別規定,只有女性會在這天送出巧克力,贈予對象不限於心上人,男同事、男上司人人有份,前者叫「本命巧克力」,後者是「義理巧克力」。
  • 為何日本女性要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
    「情人節」是情人的節日,也是花店和巧克力製造商的節日。西方社會,情侶們在二月十四號這天互贈禮物以寄情思。日本的情況有所不同,情人節巧克力的收受雙方有著嚴格的性別規定,只有女性會在這天送出巧克力,贈予對象不限於心上人,男同事、男上司人人有份,前者叫「本命巧克力」,後者是「義理巧克力」。
  • 日本情人節為什么女性要送給男性巧克力?
    人民網東京2月14日電(許永新)情人節起源於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但在日本流行開來卻是在1958年左右,而到了70年代後期,情人節風俗開始在日本紮根,並被賦予了濃厚的日本色彩,那就是女性要送給男性巧克力。2月14日這一天,對日本巧克力廠商來說也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巧克力的銷售量要佔到全年的20%左右。
  • 日本情人節為什么女性要送給男性巧克力?
    人民網東京2月14日電(許永新)情人節起源於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但在日本流行開來卻是在1958年左右,而到了70年代後期,情人節風俗開始在日本紮根,並被賦予了濃厚的日本色彩,那就是女性要送給男性巧克力。2月14日這一天,對日本巧克力廠商來說也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巧克力的銷售量要佔到全年的20%左右。
  • 「情人節巧克力」開始讓日本人厭煩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偉民 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日本女性會在這一天向心儀的男性或男同事贈送巧克力。然而,這一習俗在日本正悄然發生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日本女性正在反抗幾十年來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給男性的傳統。
  • 這幾個情人節廣告,都在反「甜蜜」套路
    今天是情人節,美國、日本和英國有哪些情人節的營銷案例?我們總結了幾個,發現廣告主都在「反套路」,甚至還有一些營銷(比如 #MeToo主題的卡片和 Godiva 在日本的廣告)跟「男女平權」這樣的社會議題扯上了關係。1、美國人在情人節喜歡買文字糖?Conversation hearts——一種印有文字的糖果在美國越來越流行。
  • 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
    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日媒稱,2月14日是情人節。在日本,從1月下旬開始,百貨商店、蛋糕店、超市和專賣店等就大張旗鼓地設置了巧克力專櫃,熱鬧非凡。為迎接情人節,日本東京銀座一家百貨店推出「高跟鞋」造型巧克力。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11日報導,情人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
  • 這幾個情人節廣告,都在反「甜蜜」套路
    今天是情人節,美國、日本和英國有哪些情人節的營銷案例?我們總結了幾個,發現廣告主都在「反套路」,甚至還有一些營銷(比如 #MeToo主題的卡片和 Godiva 在日本的廣告)跟「男女平權」這樣的社會議題扯上了關係。1、美國人在情人節喜歡買文字糖?
  • 「情人節巧克力」開始讓日本人厭煩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偉民 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日本女性會在這一天向心儀的男性或男同事贈送巧克力。然而,這一習俗在日本正悄然發生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日本女性正在反抗幾十年來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給男性的傳統。
  • 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
    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日媒稱,2月14日是情人節。在日本,從1月下旬開始,百貨商店、蛋糕店、超市和專賣店等就大張旗鼓地設置了巧克力專櫃,熱鬧非凡。為迎接情人節,日本東京銀座一家百貨店推出「高跟鞋」造型巧克力。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11日報導,情人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
  • 日本情人節畫風變了——
    為迎接情人節,日本東京銀座一家百貨店推出「高跟鞋」造型巧克力。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11日報導,情人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在歐洲,情人節時戀人之間附上卡片贈送葡萄酒和香檳,以示愛意。據稱,英國的甜點商家抓住這一商機,開始銷售用于贈送的巧克力,這似乎成為情人節的開端。在日本,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女性向男性贈送巧克力的習慣流行起來,到上世紀70年代在日本社會全面固定下來。
  • 日本女性紛紛「抵制」情人節?元兇竟是巧克力
    日本情人節出售的巧克力 (圖源:CNN)海外網2月13日電 有美媒曝出,日本女性正在抵制本國情人節的一項獨特傳統。而這一傳統的「主角」正是巧克力。巧克力們到底對日本女性做了什麼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14日的報導中提到,和西方的情人節不同,日本女性在情人節當天需要給自己的男同事送巧克力,同時也要給自己的伴侶送巧克力。這一傳統始於1958年,當時日本一個糖果製造商發起了一項活動,動員女性將巧克力送給男性。到了20世紀80年代,有巧克力製造商希望逆轉這種「不平衡」,因此便誕生了3月14日的白色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