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朗讀者:聽習近平的英雄之歌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930日電(記者 李虹靜)伴著涼爽的秋風,九月漸遠,國慶將至。每年烈士紀念日,習近平都會與全國人民共寄英雄哀思,緬懷為國家奉獻一生的英雄先烈。    

  今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莊嚴的軍樂聲中,習近平緩步登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為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現場。截圖自央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出席英雄先烈紀念活動。在一系列講話、指示、批示中,公眾可以深刻地體悟習近平關愛英雄、緬懷英雄、崇尚英雄之情。 

  「要廣泛開展先進模範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今年823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這樣說道。 

  201592日,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指出,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抵禦外侮、救亡圖存的共同意志,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湧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後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習近平表示,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 

  正如習近平所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除了那些為民族獨立而奮戰的英雄們,當代也湧現出無數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英雄」。和平年代,英雄依然在我們身邊默默奉獻,發光發熱。 

  2017519日,習近平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指出,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大家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廣大公安英雄模範身上體現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 

  只要一心為了人民、只要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只要為人類的發展鞠躬盡瘁,每個人都能成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2016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走訪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眾。期間,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範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英雄,奠定了國泰民安的基礎。每一次莊嚴紀念,都是一次對靈魂的喚醒。 

  緬懷英烈,觸碰民族溫度,展現民族意識,激發民族砥礪前進並為其提供不竭動力。英雄是國家的精神脊梁、價值標杆,更是激勵國家進步的強大力量。歡迎讀者同「學習者」一起聆聽、回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英雄」的系列論述! 

相關焦點

  • 聽「朗讀者」習近平讀馬克思
    誰能想到17歲少年中學畢業論文的立志,預言了百年後「全世界高尚的人們為之灑下熱淚」?誰能想到源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東方中國迸發出最鮮活而磅礴的生命力!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信仰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人們在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人、重溫他的思想。「您好,馬克思」「社會主義有點潮」「馬克思是對的」……各式各樣青春的表達證明馬克思從未老去,兩百歲正青春!
  • 《朗讀者》武漢日記|第一天 董卿約會「人民英雄」張定宇
    國慶在即,中秋盡望,當國泰民安與闔家團圓撞了個滿懷,9月28日雙節即將到來之際,《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星夜兼程趕赴「英雄的城市」武漢。董卿的時間表是濃縮的,白天和夜晚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前一天準備資料到了凌晨4點,清晨6點鐘她又準時出現在北京西站,和《朗讀者》主創團隊一起搭乘從北京到武漢的高鐵。
  • 《朗讀者》傳統文化創新傳播 國家舞臺價值引領
    她認為節目能夠取得成功,首先是時機,當大屏、小屏被各種綜藝充斥的時候,《朗讀者》以文化節目出現,給觀眾帶來了一種清新的感覺,觀眾有藉助朗讀來表達情感的需求。其次,是創新的決心,要把原創的文化節目做成功的決心,以文學之名扣問生命是節目的靈魂。節目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誰來讀、讀什麼。製作團隊最初也曾考慮過全明星陣容,但後來發現是一個誤解,打動人心的不是光環,一定是情懷。
  • 《我是新思想傳播者》朗讀者——李海珍
    她創作了歌頌母愛的歌曲《梨花白》、緬懷松毛嶺烈士的歌曲《風從嶺上穿過》、獻給客家母親的歌《媽媽的背帶》、獻給老師的歌曲《三尺天地》……等一大批原創歌曲。李海珍說:「以前,我用筆寫我心,今天,我要用我的朗讀,表達心中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一塊來聽聽她的朗讀吧!
  • 《朗讀者》聽曾孝濂先生講述植物的品格
    曾孝濂,被譽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第一季的《朗讀者》讓大家知道了鮮花山谷的周小林殷潔夫婦,第二季《朗讀者》現播放到第三期,又讓我們了解到藏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曾孝濂先生。曾孝濂,被譽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家。
  • 澳門回歸20年|習近平:「七子之歌」總能聽出新意
    時政微視頻 | 習近平:「七子之歌」總能聽出新意有一首歌,傳唱了二十載,仍經久不衰,讓人感動;這一首歌 ,習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因它的詞曲中飽含著遊子對祖國母親的眷念深情。這首歌就是《七子之歌》。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考察澳門大學時曾引用《七子之歌》談愛國,「『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永遠能聽出新意,備受感動」。習主席勉勵澳門學子:「你們作為澳門的青年一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畢生之責。」抗日戰爭爆發後,華南海上交通線被日軍封鎖,身處澳門這座「孤島」上的同胞,誓與祖國人民共赴國難。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60多名朗讀者致敬英雄城市,首位朗讀者深情...
    (視頻截圖)  長江網訊(記者萬建輝 張珺)16日上午,《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三天裡,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
  • 《朗讀者》1-12期完整書單
    導讀近日,《朗讀者》在觀眾的好評聲中完美收官。這裡面可能有很多觸動過你的文章和詩篇,那麼你想知道這些文章和詩篇出自於哪本書麼?我們整理了《朗讀者》最全書單,快來看看你讀過哪些?朗讀者:麥家朗讀篇目:《致信兒子》作者:麥家朗讀者:徐靜蕾朗讀篇目:《奶奶的星星》節選選自圖書:《聽史鐵生講生命的故事》作者:史鐵生朗讀者:理察·西爾斯朗讀篇目:《陋室銘》
  • 「湖南日報朗讀者」進課堂「最美麗的逆行者,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9日訊(姚瑤 黃帝子)「最美麗的逆行者,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也是所有人心中最善良的天使。」10月26日下午,「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與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及恆定中學共同打造的創新思政課堂開課。
  • 海風中演繹傳統詩歌之魂 「第一朗讀者」第九季驚豔上演
    9 月 27 日晚,伴著深圳灣的海風,數百觀眾在深圳人才公園潮汐廣場,聆聽和觀看了 2020 年第九季 " 第一朗讀者 "" 海上生明月 " 的跨界詩歌現場,開啟一段詩歌與戲劇的跨界之旅。演出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開篇,以蘇軾的《水調歌頭》結尾,讓這些流淌在中華文明血液中的詩歌可看、可聽、可感。
  • 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
    本報特約評論員  「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 平凡英雄,最美是你——「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之同升湖思政...
    「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說著答案。段婷老師滿意地點點頭:「同學們都說得很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群平凡又不凡的英雄,他們勇擔重任,以血肉之軀守護大家的健康和安寧。」她點開了一個新聞連結,裡面講述的正是同升湖學子周天翔爸爸媽媽的故事。
  • 習近平的英雄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努力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黨建網微平臺為您梳理相關重要論述。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   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
  • 「節目評論」《朗讀者》「一平方米」:開融合新局 讀天地人心
    董卿與觀察團在直播間與朗讀者互動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一平方米」裡的董卿與以往不同。她很少引經據典,也極少文學範兒,而是以平實的話語、樸素的面貌,與最普通的人們一起閱大千世界、讀天地人心。這便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寄望文藝界的「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 【書香興和 · 我是朗讀者】第9期 | 羅俊卿 :《草原》
    【書香興和 · 我是朗讀者】第9期 | 羅俊卿 :《草原》 2020-12-10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章頻道 - 《朗讀者》為什麼會成功?董卿親述從籌備到播出的種種...
    雖說最後一句話有點玩笑的意思,但其中卻自有真意,一個國家的自信本質上是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作為媒體特別是國家媒體,旗幟鮮明地傳播弘揚優秀文化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做主持人22年的時間,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了15年,我深知這個平臺的影響力。
  • 用1平方米和960萬平方公裡共振 《朗讀者》完成了一場全媒體新物種...
    圍繞本次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聯合學習強國平臺、央視新聞等共同發起「人人都是朗讀者」的倡議,並由央視頻、央視網、新浪微博、B站、騰訊微視、百度好看等多家媒體進行聯動。值得一提的是,董卿在主持「一平方米」直播活動之餘,還與中央電視臺文藝之聲《品味書香》主持人小馬合作,以音頻的形式分享溫暖的閱讀故事,董卿首度主持廣播節目也成為網友關注的話題。
  • 誰是習近平心中的英雄
    他曾寫下《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以「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自勵,還曾專程赴蘭考緬懷忠魂。  他就是習近平。在他看來,「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英雄?讓我們一起聆聽習近平的回答。
  • 《朗讀者》第二季第3期主題詞「生命」!聽胡歌講述生命的意義!
    《朗讀者》第二季第3期主題詞「生命」!聽胡歌講述生命的意義!他是仙劍奇俠傳裡的李逍遙,他是辛亥革命裡的林覺民,他是如夢之夢的五號病人,他是偽裝者裡的明臺,他也是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在這一切的背後,是光、是火、是信仰、是追索,是對生命的無限敬畏,他還是「朗讀者」胡歌。《朗讀者》第三期主題詞「生命」,胡歌會選擇哪篇作品詮釋生命?兩年前,你離開熒幕時說,你要去追尋生命,感受生活;兩年後,你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憧憬,重回熒幕解讀「生存還是毀滅」。
  • 《朗讀者》武漢日記丨第一天 約會「人民英雄」張定宇
    國慶在即,中秋盡望,當國泰民安與闔家團圓撞了個滿懷,9月28日雙節即將到來之際,《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星夜兼程趕赴「英雄的城市」武漢。董卿的時間表是濃縮的,白天和夜晚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