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過北京的繁華似錦,高樓林立;我喜歡過杭州的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我也喜歡過蘇州的瓊樓玉宇,雕欄玉砌……可我最愛的還是我的家鄉永泰。
曾經是窮鄉僻壤,食不果腹的城鎮。
曾經是一貧如洗,無人問津的角落。
曾經是蜿蜒崎嶇,道路泥濘的荊棘。
曾經是赤地千裡,吃糠咽菜的土地。
外來人們對於永泰的了解大概只局限於一些山山水水之地而已,孰不知它亦是一個地靈人傑,臥虎藏龍,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之地。武有南尊虎尊拳之術,文有張元幹,張聖君之才。尤其是蕭國梁,鄭僑,黃定三人於文學方面頗有造詣,在古代南宋時期科舉考試中七年連續蟬聯三狀元,堪稱是千年科舉史上的奇蹟,羨煞旁人。後人為了紀念他們特地在聯圭公園的山上建立了祠廟,供後輩瞻仰和膜拜。每逢中考、高考的時候,當地鄉親們總會不約而同的來這裡上香,禱告,期望自己的子女們能夠繼光榮傳統,承狀元文化,蟾宮折桂,金榜題名。在嫋嫋的香火中,我仿佛看到了當年你們青青子衿,手指白紙扇,書生意氣,奮筆疾書的刻苦。
"多少回我把你仰望,仰望著你的神奇;多少次我隨你神遊,神遊著的你美麗……"隨著向莆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永泰再也不是一位只能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淑女了,她將輕悄悄的從大山中走來,撩起那神秘而又迷人的面紗,向世人展示熱烈多彩的一面,大踏步的走向屬於她的美好明天!
原創美篇作品作者:黃文浩。
背景音樂:《山水永泰我的家》
作者:鄭東永(福建省音樂家協會青年音樂學會會員,在多次比賽中獲獎。到目前獨立作詞作曲完成原創歌曲上佰首,特別是為家鄉創作的宣傳歌曲《嵩口古鎮》、《山水永泰我的家》廣受家鄉百姓好評!)
出鏡:布布 左手牽右手 陳吶吶 春暖荷塘 。
鳴謝:簡單生活群的驢友們和熱情好客的鄉親們。
(一)永泰全景
▲小湯山生態公園它包含4.5公裡休閒步道,結合觀景平臺、盤山棧道等,依託依山傍水的宜人景色、塔山公園及溫泉文化公園,打造四季繽紛、野趣盎然的花海及綜合性休閒生態主題公園。▲雨過空林萬壑奔(一) 拍攝地:城峰鎮鳳星村通天閣▲雨過空林萬壑奔(二) 拍攝地:城峰鎮鳳星村通天閣▲雨過空林萬壑奔(三) 拍攝地:城峰鎮鳳星村通天閣▲樟城夜景(一)▲樟城夜景(二)▲樟城夜景(三)▲樟城夜景(四)▲樟城夜景(五)▲樟城夜景(六)▲樟城夜景(七)▲樟城夜景(八)▲樟城夜景(九)▲六館一中心(永泰莊寨)" 永泰莊寨不僅是南方居民防禦建築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它不同於以居住為主防禦為輔的土樓,以居住為輔防禦為主的土堡,永泰莊寨是居住與防禦並重。"永泰莊寨代表之一(中埔寨):本名叫逢源莊,坐落於長慶鎮中埔村,由林姓先祖林孟美始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後其子林程德在"逢源莊"四周建牆成寨,因寨子依照八卦圖布局,高處看呈現八卦形狀,因而又得名"八卦寨"。寨堡設3個大門,以中軸線為對稱軸,三進大廳,有182個房間,總佔地面積4831平方米。寨堡布局、石匠工藝堪稱一絕,雖經200多年風雨,仍然保存完好,寨堡後人現已傳承至第十代。中埔寨體積龐大,加上地勢起伏,繞跑馬道一周巡防,顯然是件不容易的體力活。寨裡的老人回憶說,過去中埔寨裡有木牛流馬,由機關齒輪驅動,負責安保的人就坐著木牛流馬沿跑馬道巡視全寨。這個神奇的木牛流馬老人小時見過,後來這一老物件就消失不見了,空留後人對它的無盡猜想。谷貽堂和積善堂。(谷貽堂) 鄉裡人稱它為長萬舊厝,位於霞拔鄉長萬自然村。該厝為黃孟鋼於1860年建成。谷貽堂之所以聞名遐邇,還與為鄉民津津樂道的風水傳說有關,建房時,屋主設計房屋坐東朝西,廳兩旁書院廊架木梯,廊邊鑲木板,為水車拖箱狀,下第二埕,兩邊又架木梯,至大門外,路砌石階183層至溪邊。"主人意在將屋宇化成水車,木梯化成水車輪,人從木梯上走動,咚咚作響似水車轉動,抽水不止,補救財氣,永不衰竭。(積善堂)莊主黃學猷為黃孟鋼的第三個孩子,自幼聰明伶俐,13歲開始就為父親黃孟鋼記帳管家,把家裡財務帳目管理的清清楚楚、井井有條,甚得父親的喜歡愛,從谷貽堂到積善堂建築選址位置距離不超過500米就可以看出。大廳中架有醒目的"四梁扛井",運用十字形受力消減梁柱壓力,乃永泰工匠獨創。據介紹,"四梁扛井"在永泰當地被認為必須是官宦大戶才可擁有。只有秀才身份的黃學猷,在那個年代有"僭越"之嫌,用當下的眼光來看,則可視為"有錢任性"之舉。(闇亭寺):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它位於永泰縣蓋洋鄉赤嶺與尤溪岐尾交界處,山深林茂,寺藏其中。全寺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現有大廳佛殿、觀音樓、念經堂、藏經樓、菜堂等建築物,主體為清建築風格,土木結構,布局嚴謹,古樸風雅,供盧公祖師和觀世音菩薩像。▲(闇亭寺)(方廣洞天)方廣巖景區位於永泰縣城東葛嶺山腰,距縣城17公裡,俗稱"一片瓦"。在層巒疊嶂、林蔭蔽日之中,巖體形如片瓦,凌空舒展,覆蓋成一個高約20米,深約30米,寬約50米的天然洞穴,為盛夏避暑勝地,有"廣寒洞天"之稱。▲(方廣洞天 ) 方廣巖景區(天門棧道)它位於位於永泰縣葛嶺鎮溪洋村,因山有一巨石屹立形狀如門而得名,天門山屬於青雲山山脈,丹霞地貌,幾條大溪貫穿山谷,水流清澈,兩岸怪石嶙峋,風景如畫,有大大小小許多瀑布。景區佔地6平方公裡,最高海拔828米。▲(天門棧道)(崖下有鐘聲)名山寺景區:它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城西13公裡高蓋山上,是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室內保存有宋元時期福建省僅見的淺浮雕造像,上百尊的人物、動物浮雕至今仍清晰可見。在悠悠歲月中多少官宦、文人墨客造訪過名山室,終究沒有成為旅遊勝地,這是幸事,所以名山室唐宋等朝代的珍貴文物才能保存到今天。▲(崖下有鐘聲)名山寺景區(姬巖風景區)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姬巖古名"雞巖",因五代閩王王審知妃子埋香此處,易名姬巖。主峰玳瑁山,海拔1238米。姬巖群山峰巒疊翠,色黛林青,每當濃霧繚繞之時,群峰若隱若現,遊客宛若置身仙境。姬巖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景區保持了古樸幽奇的自然風貌,各種古樹名木繁多,素有天然植物園之美稱。▲(姬巖風景區) 一片瓦▲(姬巖風景區)(百際溝景區) 它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大渭口往前1公裡,距永泰縣城42公裡,是國家級4A重點景區。景區核心面積約2平方公裡,棧道全長5.1公裡,海拔680米,規劃保護面積9.8平方公裡,是福建省最大的青剛櫟(即黃楮)生態保護區。百漈溝景區的景點沿著一條1000多米長的峽谷循序漸進,由水簾瀑布、龍缸瀑布、珍珠瀑布、天坑彩虹瀑布、人參瀑布、雙獅瀑布、白龍瀑布、三疊泉八大瀑布組成。▲雲頂雲山天池雪景雲頂有一口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天池,呈彎橢圓形,周長約400米,面積12畝左右,豐水時平均水深1.5米。池內碧波蕩漾,池旁綠草如茵,周圍還有不少火山噴出物如火山彈等,在萬畝高山草甸中點綴著無數的紅杜鵑,是攝影和休閒的好去處。▲(雲頂雪景)(陳平天池)它位於福建省永泰縣盤谷鄉水尾村方壺巖石景區,始建於宋代,明隆慶二年(1568年)重建,是尤溪人為紀念張聖者(1139~1183年)到尤溪"為民除害"而修建,祀張聖者像。▲方壺巖景區雪景❄️❄️❄️(雲天石廊)它位於青雲山雲天石廊景區,也稱"石走廊",是集青雲山自然風光之精華,融神奇的山、水、洞、石、樹及危崖峭壁為一體。山勢雄偉挺拔,峽谷奇崎嶇險峻,以一道雲龍穿崖、橫斷絕壁的千米石廊而名聞遐邇。(青雲山御溫泉)它位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雲山,園區四周群山環繞,向北可遠瞰永泰山城。景區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米可達6萬個以上,堪稱;天然氧吧。來御溫泉泡浴,可說是一趟集溫泉浴、景觀浴、森林浴、氧氣浴、陽光浴於一體的暢快之旅。(九天瀑布)它位於嶺路鄉青雲山水簾宮景區。九天瀑布又名九天峽谷、石壟瀑布、水簾宮,號稱永泰第一階梯瀑布,是由雲山天池溢流形成千米落差,有道是黃河之水天上來,而青雲山多數瀑布都是火山天池來。▲(九天瀑布)▲青雲山秀美風光▲青雲山盤山公路 (一)▲青雲山盤山公路 (二)仙洞景區:它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城峰鎮高峰村,早前曾經開發建設,不知何故廢棄。雖然建築物及設施日久失修,殘破不堪。然而,景色絢麗依舊。仙洞景區不僅火山巖奇特、壯觀。其植被更是完美,滿山翠綠,綠眼綠心,財神巖,財神洞,財神廟的奇特天然,早已成為四方香客祈財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