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2020-12-21 荊楚網

新華社濟南10月21日電 題: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每逢節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裡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遊客經常會問,這是啥琴?

挫琴既是彈撥樂器也是拉弦樂器,形制獨特,琴身正面呈「正半管狀」,由於形似農村汲水用的轆轤頭的一半,在山東省青州市,當地人也叫它「半邊轆轤頭」。

趙興堂把左手放在琴頭底部半圓的洞內,將琴身架在左肩,右手拿起琴弓——一根高粱稈。右手「執弓尋弦」,左手帶動琴身「送弦迎弓」,一曲《映山紅》便「飄」了出來。

挫琴低音沙啞、中音柔靜、高音清脆,趙興堂打心底裡覺得這琴拉什麼曲子都好聽。

挫琴跟中國古代樂器「築」同宗同源,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被譽為「活化石」樂器。在古代,築的演奏是樂人「右手執竹尺」。「各地氣候不同,高粱稈在山東更常見,拉琴用高粱稈頂端的兩節正好。」趙興堂說。

7歲時,趙興堂成為祖父趙彩雲的琴童,那時琴法是隔代相傳,傳男不傳女。1960年祖父去世,留下了一把挫琴和一本琴譜。

憑藉小時候學琴的底子,模仿祖父拉琴的樣子,趙興堂刻苦自學挫琴,並於1984年學會了挫琴製法。「試了整整6個月,才確定用梧桐木做出的挫琴音質好,因為木質相對硬。」趙興堂說,他做的琴頭上都雕有雲型花紋,以此紀念祖父。

幾近銷聲匿跡的挫琴製作和演奏技藝在趙興堂的手中「活」了起來。2009年,挫琴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趙興堂是代表性傳承人。

幾十年來,趙興堂與挫琴同音共律,相互陪伴。「現在我就幹三件事,演琴、教琴和制琴,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挫琴感興趣,我高興啊!」趙興堂說。

古老的挫琴依舊年輕著。除了自己的子女、孫輩,趙興堂已累計向百餘名學徒免費傳授挫琴製作和演奏技藝。為了讓挫琴的音域更廣,他將原本12組弦、五聲音階改為14組共28根弦,對應著常用音域的14個音,同時改良了琴面上的漆和琴弓。不過,他最喜歡用的琴弓還是高粱稈。

「為減輕非遺傳承人的生活壓力,青州市每年設立120萬元非遺展演專項經費,將非遺與古城遊結合,推出挫琴等40多項非遺的免費展演和傳承,讓非遺在發展中傳承,在傳承中得到保護。」青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傳統技藝與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王君介紹。

《映山紅》演奏完畢,趙興堂和往常一樣回答起遊客的問題,「這個叫挫琴,『挫』是一個提手旁,一個『坐』。你想不想來試試?」

相關焦點

  • 青州老藝人挫琴曲得保留 傳承千年傳統文化
    濰坊齊魯網3月23日訊(青州電臺王復明 張國榮)春風熙熙,暖陽融融,日前青州挫琴傳承人趙興堂攜帶「行頭」與其弟子們步入電臺錄音間,這次趙老前來趕錄青州挫琴保留曲目。  為確保錄製效果,電臺主播擔當起趙興堂的「錄音師」。
  • 日本韓國媒體走進「文化青州」採訪
    6月28日下午,「日韓媒體聚焦魅力濰坊」採訪團走進青州博物館和青州古城。挫琴、空竹、花鍵等八十多項青州絕活兒展演,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傳承;眾多傳統名吃、特產、老字號遍布古街巷。青州挫琴傳承人趙興堂已經在古城裡表演挫琴三年,每天能拿到50元的補助費。
  • 盤縣馬場鄉特有民族樂器大筒蕭的演奏與製作
    ,可謂演奏方式獨特,在全國民族樂器中十分罕見。馬場鄉屬純農業鄉,除搞好產業生產外,歌舞成了馬場鄉人民的主要娛樂形式,再加之原材料的優勢,馬場鄉的大部分農戶就地取材,用竹製作大筒蕭、直蕭、二胡、嗩吶、蘆笙等民間樂器。  大筒蕭形體粗大,是由長約130厚米,徑粗10釐米的三節粗壯結實的墨竹製成,哨口只有12356五個音階,六個音孔,且均不在一條直線上,方向自下而上,距離各異。
  • 七旬老爹「一心六用」 演奏四種樂器邊唱邊跳
    邊唱邊跳,同時用口琴、沙錘、吉他、鈴鼓伴奏,你會不會覺得需要一個樂隊才搞得定?日前,在青山舉行的一場民間藝人秀絕活的演出中,73歲老人姚應祥表演的「一心六用」,讓不少街坊大開眼界。口琴前奏、吉他慢撥、鈴鼓譁譁、沙錘沙沙,幾種樂器同時奏響,熱鬧歡快。姚爹爹邊唱邊跳,引得不少人叫好。姚爹爹早年是瀋陽空政文工團的演員,吉他、小提琴、二胡等各種樂器都能演奏。退休後,姚爹爹依舊愛自彈自唱。「總是老樣子演奏樂器沒意思。」他開始想心思練倒立吹口琴,「倒掛金鉤」拉小提琴、二胡。2000年,姚應祥又有了新主意,決定同時演奏好幾種樂器。
  • 蔡和平師生在央視用13種樂器演奏《世界和平》榮獲一等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器樂王子蔡和平與學生劉雨菲參加2020年中央電視臺網大型系列活動《愛在天地間「喜迎中秋歡度國慶」全國電視頒獎盛典晚會》用13種樂器演奏原創作品《世界和平》榮獲一等獎。《世界和平》由蔡和平作曲,此曲運用了和平笛、簫、長笛、古壎、竹壎、葫蘆絲、陶笛、排簫、錫笛、玉笛、巴烏、蓋那笛、電薩克斯演奏,劉雨菲小朋友演奏的是和平笛,器樂王子蔡和平演奏的是另12種樂器,兩人配合非常默契,讓觀眾在一首四分多的樂曲裡面就能欣賞到10多種樂器不同的音色,被譽為史上在央視用最多樂器演奏一首原創作品的雙人組合,因此這首作品榮獲了一等獎。
  • 北京一男生宿舍用樂器演奏西遊記片頭曲
    近日一則男宿舍5種樂器演奏西遊記片頭曲的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已經被代入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遊俠網】男生宿舍5種樂器演奏西遊記組曲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音樂製作專業的小陳和室友,用二胡、貝斯、吉他、鍵盤和鼓共5種樂器,演奏西遊記片頭曲《通天大道寬又闊》走紅網絡。
  • 什麼樂器好學零基礎學會拇指琴演奏
    器樂是一種陶冶情操的產物,能鍛鍊人的大腦以及身體協調性,那麼對於初學者學什麼樂器最好學呢,讓我們一起開始音樂器樂之旅,快速學會拇指琴。拇指琴介紹拇指琴,音樂樂器名稱為卡琳巴是一種簡單入門樂器,拇指琴分為17音,20音等。材質分為水晶、木質等材質製作而成,拇指琴發音明亮清新,聲音優美動聽,拇指琴發音主要靠琴片振動發出優美動聽旋律,是初學者學樂器最好的入門樂器。
  • 您可以輕鬆學習和演奏的10種樂器
    人們通常認為它是演奏的最佳樂器。彈鋼琴本身就是一種鍛鍊,它能為各個年齡段的演奏者提供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優勢。有助於培養兒童注意力,毅力和情感表達。是會使人鎮靜和放鬆的樂器。3.八空直笛是最理想的首款管樂器。由於價格便宜被視為長笛的「廉價」替代品。它的發展曾經停滯了數百年,直到20世紀才恢復生機。
  • 抖音很火的《告白之夜》,用中國的樂器演奏出來,會是什麼樣的呢
    這首曲子能夠作為他們動漫的一首曲子發行,其實也可以看出它的製作工藝,這首曲子是由小提琴演奏的,整個曲子的意境是描寫在離別時候的告白,那個時候的告白其實更多意義上算得上是對這段感情的最終交代。因此是一些對於愛情的期盼和對這段感情的遺憾,以小提琴的方式演奏其實也更給人們傳達了這樣的感覺,然而在這首歌演奏之後,也有很多其他的翻奏,小提琴作為西洋樂器其實會給人們一種更高貴的感覺,那如果用中國的樂器演奏出來,會是什麼樣的呢?
  • 學樂器演奏的孩子不走專業,要考級嗎?
    學樂器演奏的孩子不走專業,要(用)考級嗎?可以考。1.從性價比上,考級報名費很少,但是每一次考級既是一次演出機會,又是一個得到專家評價的機會(考級委員會的評委都是業內專業人士)。2.一般學樂器演奏的孩子,用的教材也是考級機構編的教程,和考級配套。只要按照教程認真練了,基本都能考過。3.學樂器演奏本身枯燥,考級就像邁臺階,每上一個臺階,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得到一次鼓舞和欣喜,能加強繼續練下去的動力。
  • 相約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 我們「雲端」見
    內容提要:6月12日,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新聞發布會在天津華夏未來國際交流中心舉行。2020年「6·21國際樂器演奏日」的主題為:「音樂伴隨人生、美育助力小康」。天津北方網訊:6月12日,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新聞發布會在天津華夏未來國際交流中心舉行。
  • 都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分別用什麼演奏的?  中華古韻,向有中國十大名曲一說。據說這些古代中國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委託之作。這些樂曲被歷代樂師冠以十大古曲名,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從而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
  • 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雲上共享音樂時光
    音樂伴隨人生 美育助力小康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雲上共享音樂時光6月12日,2020年中國「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新聞發布會在天津華夏未來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
  • 「中國音樂活化石」屈家營古樂傳承堪憂
    屈家營古樂是一種吹奏、打擊樂,始創於元明之際,演奏樂器有管、笛、笙、雲鑼等傳統樂器,其記譜方式用古代「工尺」譜。屈家營古樂與西安仿唐樂舞、湖北編鐘樂、北京智化寺音樂被音樂界並稱為我國四大古樂,是「中國音樂的活化石」。但目前屈家營古樂老樂手只有2位健在,而且都已80多歲。由於觀眾範圍越來越窄,同時僅靠師徒口耳相傳,古樂傳承問題堪憂。
  •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章程   為弘揚我國優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少數民族樂器與樂種,促進民族音樂教學與創作,發現、選拔優秀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人才,文化部定於2014年10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辦「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
  • 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一直在青州等您~
    小長假來青州活動內容:通過歌曲、舞蹈、小品、相聲、器樂演奏、戲曲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魅力、城市名片的靚麗,青州文旅休閒旅遊景點的多樣化;同時展現全市上下各鎮街、各部門在工作中敢於拼搏、奮發有為的發展歷程,激發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建設「美麗青州共同締造」的壯志豪情。
  • 芬蘭音樂家將紅薯和南瓜雕刻成樂器演奏歌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日報導,來自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22歲陶笛手託尼帕塔寧(Toni Patanen)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音樂創作方式——雕刻蔬菜製作樂器
  • 男子用瓷磚演奏《新年好》
    視頻已傳郵箱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陶穎)聽過各種樂器演奏出優美的旋律,用瓷磚演奏出的旋律,你聽過嗎?1月8日,逸飛演奏了《新年好》,特別之處就在於,他是用瓷磚改造的「樂器」演奏的。
  • 研究說演奏樂器讓孩子更聰明
    研究說演奏樂器讓孩子更聰明 2013-02-18 08:47:35來源:浙江日報作者:編輯:李原昭 > 小時候學習演奏樂器可能不會把孩子變成下一個莫扎特,但真的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研究表明,在6歲和8歲這個年齡段進行音樂訓練對開發大腦功能是有用的,這個年齡段是學習的特殊階段。學習演奏樂器需要通過視覺或聽覺刺激達到手與腦的協調。首席研究員弗吉妮亞·潘霍是加拿大蒙特婁康科迪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她認為,7歲之前練習樂器能通過對腦神經的刺激促進大腦區域各項功能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