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北大浙大川大西南交大四大名校校長眼中的好大學

2020-12-12 陽光高考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大學

核心提示

校長們眼中的好大學

北大校長王恩哥看重師資力量及專業設置,他說,好老師和好專業,對大學至關重要

在川大校長謝和平看來,每個人都有差異,教育就是要啟發每個人的潛質和能力,一個好學校就是可以讓每個人都成才的高校,讀什麼大學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高度,但卻要為未來發展奠基,激發出潛能。

對於好大學,浙大校長林建華特別增加了制度、評價體系這個因素,因為好的制度和評價體系是成就好大學的必要保障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自寫了能培養好學生最適合自己的兩個指標放在了前面,就像醫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醫院一樣,好大學也應該是能培養好學生的大學,但好學生卻絕不等於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學生。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昨日,由成都石室中學主辦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大學———對話名校校長特別訪談在石室中學文廟校區舉行。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浙江大學校長林建華、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等四所知名大學的校長齊聚石室中學,和師生們共同尋找答案

四位校長給好大學排指標

就業率、學生成績都靠後

什麼樣的大學才是好大學?國際上對大學進行排位時,常用指標包括:科研成果和科研環境、知名度及榜單排名、師資力量及專業設置、學生成績及社團活動、就業率、校風學風及文化底蘊等六項,而在4位大學校長心目中,這些指標又孰重孰輕?

昨日,4位校長先完成了一個特殊作業,對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學進行描述,除了以上6個指標外,校長們還可自寫指標,並對它們排序。雖然校長們對好大學的認識各有不同,但就業率學生成績似乎都是他們不那麼看重的指標。

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的排序最為老實6個指標中,他最看重師資力量及專業設置,他說,好老師和好專業,對大學至關重要。目前,北京大學正試點小班課,一個班僅15人,每個學生都能實現一對一的教學,課堂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思維迸發的討論場景,這對老師的素質和能力要求更高了。

相比起來,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的答案則更為簡單,他只選擇了4個項目,但卻增加了每位學生都可以優秀這個要素,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差異,而教育就是要啟發每個人的潛質和能力,一個好的學校就是可以讓每個人都成才的高校,讀什麼大學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高度,但卻要為未來發展奠基,激發出潛能。

浙江大學校長林建華思考的時間最長,對於好大學,他特別增加了制度、評價體系這個因素,因為好的制度和評價體系是成就好大學的必要保障,而就業率的指標只是良好的內部結構的外在呈現,他把這一點放在了最後。

履新不久的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是4位校長中唯一一名60後,他並沒有按常理出牌,他自寫了能培養好學生最適合自己的兩個指標放在了前面,就像醫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醫院一樣,好大學也應該是能培養好學生的大學,但好學生卻絕不等於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學生,因此,他也把就業率、學生成績這兩點排在了最後。

學生們眼中的好大學

調查100位學生

校風文化底蘊最重要

什麼樣的大學才是好大學?家長、學生們也各有看法。石室中學向校內100位學生和100位家長分別發放了問卷調查。同樣是6個指標,家長、學生的答案卻和校長們大相逕庭。

綜合100位學生的回答,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校園學風和文化底蘊師資力量、專業設置,而綜合家長們的答案,選擇師資力量、專業設置以及就業率兩項指標的最多。

學生們很務虛,家長們很務實,石室中學校長田間說,在如此複雜的需求下,建一所人人滿意的好大學確實不易。但在他看來,大學的功能首先是育人,要培養一個正直、善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其次才是培養人才,他需有自由獨立的思想、天馬行空的創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有著蓬勃的生命力。

名校校長答熱點

【關於招生】

自主招生還是看成績,

偏才、怪才難以打通求學路?

校長回應:北大成立考試研究院,專門研究如何選才;川大啟動雙特生計劃,破格錄取特長生

幾年來,石室中學都是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和清華領軍計劃的試點學校,可在該校校長田間的記憶裡,每年他推薦上北大清華的人實際都是本就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真正的偏才、怪才卻難以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大學。

為什麼中學校長不能用這些推薦名額推薦偏才、怪才?田間說,為了保證公平,大學也會為中學的推薦設限,如果連續幾年推薦的學生高考本就考不上,大學可能取消中學的推薦資格。中學只好選成績好的學生推薦。

對於自主招生問題,校長們如此回應———

北大校長王恩哥說,北大招生是多樣化考察學生,有很多渠道,但高考仍是目前招生相對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年,北大成立了考試研究院,就是希望在一個新的情況下,思考如何選擇適合北大的學生。

謝和平則給出了川大的自主招生模式,2007年,川大啟動了雙特生計劃,對於有特長的學生可以破格錄取。而這種特長的判定就是通過面試。該校自主招生的筆試成績佔4成左右,面試成績則佔6成,如果學生足夠優秀,有特別的潛質,面試成績會很高,足以保證他們進入大學。針對校內學生,如果表現出某方面特長,學校也會配以導師,助他成長。他認為,這樣的制度設計,還是能確保招到並培養好特殊人才的。

浙大目前實施的是三位一體的招生模式,即:會考+高考+平時成績的綜合招生模式。林建華說,未來的中國急需一批具有創新力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從大學開始培養已經晚了,改革高考制度,更重要的是傳導到中小學,改變目前的應試教育狀態,讓孩子們能從小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徐飛說,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是它提供了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千軍萬馬去擠獨木橋。具體到西南交大,就是以人為本,考核的環節能省則省,獲得了省級一些獎項的就能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環節,而面試環節則全程錄像,保證絕對公平。

北大在京招生比例超過四川,

如何實現教育公平?

校長回應:去年北大有10%學生來自邊遠山區

說到教育公平,石室中學一位女生站起來向王恩哥發問,北大在北京的招生分數和四川的差距太大了,怎麼體現教育公平?您的孩子如果讀北大,你能保證他和其他的學生享受同樣的待遇嗎?

王恩哥笑著說,我進入北大時,孩子已從北大畢業,我不知道孩子是否在學校得到了照顧,但我感覺我的孩子還是成長得很好的

針對北大招生的問題,他直言,教育公平是北大追求的,在國外,即使哈佛、劍橋等名校招收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孩子的比例也不高。但根據北大的統計,去年該校有10%的學生來自邊遠山區,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

【關於應試教育】

中學生壓力太大,如何破解考什麼、

教什麼、學什麼的應試教育困局?

校長回應:應改革考試模式,著力培養孩子情商

前段時間,衡水中學超級高考工廠的教學模式引發全國質疑。對於應試教育,校長們也有諸多感受。

謝和平說,中國的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記憶功能不斷被開發,但想像功能開發卻不夠。這和考試模式有關,孩子們的考題中大多有準確答案,而真正好的模式應該是大多沒有準確答案。他很看好未來中國的教育改革,認為隨著招生考試制度的改革,一定會傳導到中小學,改變目前的應試模式。

林建華說,決定一個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是我們的教育最應該關注的。通過考題,這些可學不來。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徐飛說,情商的高低才是決定最後勝出的關鍵,包括:良好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堅韌的毅力以及強大的自我激勵能力。在目前的招生考試制度下,考生們應學會調整情緒,培養情商。

【關於出國熱】

國內高校如何應對出國熱?

校長回應:現在很多學生已爭著回國,更多的機會在中國

近年來,出國熱愈發高漲。國內高校如何應對留學熱?

對此,王恩哥說,在他回國那個年代,留學生確實是生怕回國,但現在,很多學生一畢業就急著回國,回去晚了就沒機會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機會在中國。對於留學熱,他覺得那是不同學生的不同選擇,對於北大的教育,他很有自信,即使國際上排前10位的高校,也有很多北大學子在那裡任教授

我們尊重每個家長的自由選擇,但同時我們也有自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留在國內,徐飛也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大學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現在是中國家長們選擇最豐富的時代,但有識之士會看好中國。

【關於創富】

畢業創富,如何培養富翁不培養土豪?

校長回應:要讓學生有社會責任感,這樣的富才有高貴的靈魂

新尚集團董事長唐立新是石室校友,這些年來,他通過設立獎學金、直接捐款等方式,在多所學校捐資助學,有四川首善之稱。昨日,在論壇上,他也被師弟、師妹們問到了創富和社會責任的問題。唐立新說,學生時代的學習對他的成功至關重要,為此,他才會回歸教育,幫助更多的孩子成才,這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對於創富,王恩哥說,有統計表明,北大所有的校辦企業產值佔全國所有高校校辦企業總價值的50%以上。很多人會驚嘆,一般創富是理工科類院校的專長,為何這個創富榜上卻是北大排第一?這體現了北大自由、創新的氛圍。

徐飛說,富翁誰都想當,但如果只說錢,這無疑是把富這個詞異化了,即使發財了也是個土豪,大學不僅應該培養學生的創富能力,更要讓學生懂得享受精神財富,懂得社會責任,這樣的富才有高貴的靈魂。

相關焦點

  • 西南交大舉行中國名校校長論壇
    西南交大校長徐飛16日,西南交大舉行「中國名校校長論壇」,以思維碰撞、指點發展迷津、學術交流的方式為學校119周年華誕送上了賀禮。中國五所交大「五脈同根、四海思源」,位於政治之都的北交大,經濟之都的上交大、歷史之都的西安交大、休閒之都的西南交大,幾大「掌門」共同研討如何深化改革,為國家發展貢獻高校智慧。
  • 中國大學四大名校除了清華和北大外,還有哪兩個?有什麼依據?
    大家都喜歡各類排名,而大學是大家覺得非常關注的對象,排名自然會受到重視。然後關於中國的大學排行榜非常多,由於採用的指標體系不同,所以排名自然就有比較大的出入。至於說中國四大名校,清華、北大無疑是佔用了前兩個名額,能爭奪第三和第四的高校有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科大、南京大學。
  • 清華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長眼中 對北大怎麼看?
    原標題:名牌大學校長眼中的北大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大會上致辭。邱勇說,兩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過雙甲子的北京大學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
  • 中國「四大名校」,除了清華北大,誰有資格當「老三」和「老四」
    如果中國高校要評選一個「四大名校」,除了清華、北大之外,誰有資格當「老三」和「老四」了,現在,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候選者之一:浙江大學如果要評選中國高校「四大名校「,很多人都認為,浙江大學一定能夠進入中國高校的「4強俱樂部」。
  • 北京輔仁大學,曾與20世紀初的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
    在後海邊不遠的地方有著一處非常醒目的建築群,這裡古色古香,這裡會讓人情不自禁的駐足留戀,這裡就是輔仁大學舊址,現在已經是北京師範大學某學院的所在地,是北師大最漂亮的校區之一。私立北京輔仁大學是民國時期高校,這所學校曾經是教會學校,創始人之一同為震旦大學、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先生。創辦於1927年的輔仁大學曾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是一所由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校址原為濤貝勒府,以府邸為校舍。後在府邸花園南部和馬圈舊址建造輔仁大學新樓,漢白玉拱門、綠琉璃屋頂、灰磚石外立面,中西合璧式風格。
  • 西安交大:中國頂尖大學,排名15,知名校友錢學森,留學生2800名
    交通大學無疑是古城西安最好的高校,知名度和綜合實力,超過了西工大,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師大,以及第四軍醫大學等等。交大前身,是1896年南洋公學,1921年改名交通大學。從1956年交通大學西遷,1959年定名西安交大,當時是全國十六所重點大學之一。而在武書連版大學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排名15位,綜合得分是76.48分,辦學層次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西南交大丨究竟是西南的哪所大學?
    >當你假期回家或旅途中談起「西南交大」,是否遭遇過如下尷尬:「西南交大是在重慶麼?是西安交大?……」小微表示,已被問到無力回答。如果要排一個中國低調大學top10,西南交大必須妥妥滴上榜。西南交通大學曾用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英文名【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翻譯即【中華帝國鐵道學院】是中國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和國立大學之一,是中國近代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也是「交通大學」最早的兩大源頭之一。
  • 上海高中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和逍遙二仙的全面介紹
    我們從上面的第一個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的上海高中被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是:華師大二附中、上海中學和復旦附中,以上三所學校的錄取人數分別是:48人、42人、20人。四大名校中,交大附中稍微弱一點,2019年有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八大裡面,七寶和格致中學上榜,被清華北大分別錄取了6人、3人。
  • 中國大學四大名校,國科大第三,浙大上榜,人大僅第五
    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國內四大名校除了清華北大,還有哪兩個大學?國內的高校中並沒有「四大名校」的說法,大學實力等級更多的是以地域劃分方式。根據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結果可以看出,除了北大和清華文具前兩名之外,國內高校前五名中的後三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除了排在第三名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算是「新面孔」,其餘各個大學的排名基本也算是名副其實。浙江大學算是國內前五高校中的後起之秀,大學前五名的位置基本都是被復旦大學、上海交大、中國人民大學佔著。
  • 北京化工、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誰實力更強?看排名就知道
    相信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之前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資料來了解理想院校的情況,畢竟考上一所好大學是莘莘學子的理想追求。那麼,對於身為211雙一流大學的北京化工大學、西南大學和985工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誰實力更強?看看排名就知道。
  • 上海地區「四大名校」你知道嗎?都是重點高中,家長搶著進!
    最為出名的應該就是「四大名校」吧,那麼具體是哪四大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1、上海中學上海市上海中學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試點學校。學校創始於1865年的龍門書院,曾先後使用過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等校名。
  • 當今中國大學四大名校,你知道是哪四所嗎
    中國的高校經過了多次的整合,有的越來越強,有的消逝不見。能堪稱中國名校的當然少之又少,能稱為中國當今四大名校的,那也是從歷史至今都比較輝煌,堪稱中國大學教育的典範。那麼那幾所高校可以堪稱是中國當今的四大名校呢?
  • 各大學醍醐灌頂的百年校訓,看一遍激勵一遍,名校的靈魂和風骨!
    咱們的同學們在初高中期間努力的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考一個好分數,這樣才能選擇自己滿意的大學和專業,我國知名的大學有很多,每一所大學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校訓,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百年名校的訓言,激勵著一代代人走向成功,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有一種好校長叫「前校長」:中國最燃前校長排行榜
    自近代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誕生至今,中國湧現了一批批敢言敢為、言傳身教、在教育事業的路上但開風氣、秉承初心的校長。 當一名校長或許不是難事,當一名好的校長卻絕非易事。 何為「好」?最有話語權的是師生;「好」的影響力,遠不止於校園。大學校長的輻射力,小則形成城市氣質,大則推動社會進步。今日有間大學評選出本世紀最燃前校長,並按其任期開始時間由近及遠排序。如果沒有這些校長的求索態度和領路魄力,也許,今天中國的大學,便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 民國北平四大名校,除了現在的北大清華,剩下的是哪2所學校
    社會各階層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也加大了,不少現代化的大學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民國時期的北平四大名校,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但這4大明名校,現在只有北大清華了,其他兩所去哪了?1、清華大學美國布希總統在清華演講時說,清華大學是美國人捐建的,但他的這種說法,隨即遭到了作家李敖的反駁。
  • 80年前中國四大名校今安在?武漢大學牌坊被撞文物局發聲,系標誌
    1937年以及抗日期間的民國時期,武漢大學非但已經存在,而且還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那麼,1937年以後的民國時期,我國的四大名校,究竟是哪四大呢?國立中央大學首屈一指,也是排名第一位的,便是民國時期公認的首都南京城內的一所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 民國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如今只剩下北大清華
    在這四大名校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屬於國立大學,燕京大學是教會大學,輔仁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創辦人有兩人,分別是英斂之、馬相伯。英斂之是《大公報》的主要創辦人;馬相伯是著名近代教育家,創辦了復旦大學、震旦大學、復旦中學、向明中學等名校。北京大學的成名,蔡元培居功至偉。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全國第一:醫學、海洋、航空製造世界一流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上海人眼中的好大學!看看上海人心中本地大學排名!
    上海高校數量眾多,學校實力也非常強,因此每年都成為了高考的報考熱點,吸引了全國各地考生報考,那麼,在上海本地人眼中的好大學是什麼樣的呢?上海好大學的標準大學的好壞對於上海人來說,有一個基本觀點:讀一個大學如果能幫助找到好工作,這個學校就會受到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