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則名為「最美野長城被抹平」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發帖的網友表示,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的一段「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這一段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野長城經過修繕後變成了一段「平板路」。
修葺後的部分野長城路段。
這樣修葺長城到底是保護還是破壞?爭議紛紛擾擾仍在持續,但這段由修葺工程引發的風波,令我們看到網友們對長城古蹟的愛護之心是如何深切。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由於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說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就的是明長城的長度。
各地段的長城圖:
金山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
大境門長城
角山長城
慕田峪長城
司馬臺長城
古北口長城
箭扣長城
嘉峪關長城
九門口長城
虎山長城
不過對於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萬裡長城」,我們到底對它了解多少?跨越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遼寧等十多個不同省區市的長城,到底有多長?對於這個問題,就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調查,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不過有位研究長城的老專家--羅哲文卻認為,萬裡長城的長度被低估了,它的實際長度有十萬裡以上。
萬裡長城真的有萬裡嗎?
長城的真實長度當在十萬裡以上
八達嶺長城(攝影:羅哲文)
萬裡長城
萬裡長城是國人從小熟知的一個代表國家和歷史傳統的符號。只是,它真的有萬裡嗎?還是只是出於我們的習慣叫法?
多年以前,有個老人這樣回應:「叫它『萬裡長城』是低估了它,長城的真實長度當在十萬裡以上。」被譽為「萬裡長城第一人」的羅哲文,早在1948年就開始了對對長城的調查測繪工作。那年,師母林徽因對24歲的羅哲文說:「因為離得近,覺得總有時間去長城考察,反而擱置下來,現在是時候去看看了。」羅哲文便帶著相機來到了八達嶺長城,看到的卻是斷壁殘垣。
兩年後,被調到文化部文物局工作的羅哲文成了維修這些斷壁殘桓的人。他開始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修繕。因戰火破壞城磚,他常常要和工人們炮到山溝、沙土裡,將一塊塊青磚挖出來,重新安放在長城上。
1985年,羅哲文和鄭孝燮、單士元起草文本,將長城申報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這位老人在2012年離世了,但他踏過的古蹟中留下了他的名字和心血。而他留下的關於長城的文字,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從小就知道、曾經或許爬過、卻並未仔細探究過的「萬裡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隔著屏幕照樣可以感受到長城的威嚴:
司馬臺長城的第一縷陽光(攝影:大可)
金鳳凰(攝影:月上老兔子)
望京樓冬季雲海(攝影:你的朋友--小魏)
紅霞映司馬(攝影:ltlltl19540606)
萬裡雄關(攝影:你的朋友--小魏)
耶穌光普照仙女樓(攝影:大可)
人間仙境(攝影:背著狗頭看天下)
日出金山嶺(攝影:閒雲野鶴@)
長城的呼喚(攝影:符石1)
來源:非遺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