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越南,還有巴鐵!巴基斯坦紡織業未來5年將吸引投資70億美元!

2020-12-12 中國紡織網

  據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消息,巴基斯坦《黎明報》報導,巴紡織業協會旁遮普省主席巴希爾Bashir上周二在一個相關會議上表示,巴現任政府已採取特殊措施鼓勵工業化和出口,巴營商環境也在逐漸改善。為提高紡織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明確增長方向,巴紡織業協會正在聯合政府制定紡織業長期發展戰略,計劃在未來5年吸引投資70億美元,促進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增加100%達到260億美元。

  巴基斯坦是全球第三大棉花消費國、第四大棉花生產國、第四大紡織品生產國和第十二大紡織品出口國,紡織業是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最大的出口行業。近年來,巴紡織業受安全不靖、經營成本高、產品競爭力下降和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等問題的困擾,發展遭遇瓶頸。不過,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中巴兩國紡織業合作前景廣闊。

  一、巴基斯坦紡織業基本情況

       1、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巴基斯坦是全球重要紡織大國,棉紗和棉布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從業人數約1500萬,佔製造業勞動力人口的40%,信貸規模佔全巴製造業信貸規模的40%,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紡織業是巴最具出口導向型特點的產業,2015-16財年(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巴紡織品出口額124.5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六成。

  2、產業鏈較為完備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全產業鏈生產能力的紡織大國。據巴紡織工業部統計,巴目前有1221家軋棉廠、442家紡紗廠、124家大型紡紡織服裝廠和425家小型紡織服裝廠;棉紗線年生產能力約1130萬錠,共有30萬臺紡織機、35萬臺力織機和1.8萬臺針織機;棉布年生產能力52億平方米,共有70萬臺工業化縫合機。巴基斯坦是產棉大國,棉花年產量約1300萬包(480磅/包),人造纖維年產量約60萬噸,對苯二甲酸年產量50萬噸,這些都為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生產和研究分布相對集中

  巴基斯坦60%以上的紡織企業集中在旁遮普省,30%分布在信德省。旁遮普省的費薩拉巴德是巴著名的紡織工業城,擁有大、中、小型紡織廠和作坊構成的紡織企業群,其紡織品出口佔巴紡織品總出口額的58%。巴主要的紡織技術機構和設施也集中在該城,包括巴基斯坦農業大學、巴基斯坦國家紡織大學、巴基斯坦棉花科研所和巴基斯坦農業科研所等。

  4、行業組織影響力大

  巴基斯坦紡織業主要的行業組織包括全巴紡織廠協會、全巴紡織加工廠協會和巴基斯坦針織品生產商協會等。由於紡織業在巴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全巴紡織廠協會及其各地分會在巴行業協會中的地位首屈一指,在紡織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影響政府產業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二是加強行業自律,如提供貿易糾紛仲裁等服務;三是貿易促進和招商投資,如與政府合作組織和參加境內外各類貿易投資展會等;四是產業保護與自救,如代表會員企業要求政府對進口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

  二、巴基斯坦紡織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1、企業規模小,工業化程度不高

  巴基斯坦從事軋棉、紡紗、織布、服裝生產和化纖生產的企業中,絕大多數為小型或作坊式企業,手工勞動仍佔較大比重,具有一定規模且工業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僅佔10%左右,化纖、服裝、印染等方面的技術和設備均相對落後。由於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長期困擾巴基斯坦的投資不足問題,紡織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生產規模擴容困難,制約產品工藝提升和實現規模效益。

  2、生產成本高企,企業經營困難

  一是電力成本居高不下。巴基斯坦政府推行減少政府補貼、提高電價以籌集資金建設大型能源項目為基調的新能源政策。據全巴紡織廠協會測算,新能源政策實際上將電價從9.2盧比/度提高到14.8盧比/度,雖然巴政府2016年中將工業部門電價下調至11盧比/度,但仍高於中國(8.5盧比/度)、孟加拉(7.3盧比/度)和斯裡蘭卡(9.2盧比/度)等主要紡織業競爭對象國的電價水平。二是融資成本高。巴國民儲蓄率低,資金短缺,小企業居多的紡織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雖然近兩年因通脹得到控制,央行基礎利率下調到5.75%,但紡織業的融資成本仍然偏高。此外,天然氣價格高企、企業綜合稅負高、工資上漲、物流費用高等因素,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2016年上半年,旁遮普省近三分之二的紡織企業一度無法開展正常生產。

  3、棉花生產量質雙低,影響產業發展前景

  受市場價格低迷、極端天氣以及種子質量不高等因素影響,巴基斯坦棉花產量連續兩年出現下降,2015-16年棉花產量僅980萬包,同比大降27.8%,創過去14年新低,造成巴連續兩年國內棉花的供需缺口超400萬包。業界普遍認為,對進口棉花的依賴已經對巴紡織業健康發展形成了很大威脅。此外,巴棉花種植者以自耕農為主,種子和質量投入嚴重不足,加之原棉採集和加工過程粗放,質量無法到達國際通行的工藝標準,使其紡織品出口深受質量問題困擾,因此失去了許多高端客戶,並不得不每年進口約200萬包長絨棉以滿足國內需求。

  4、產品附加值不高,處在全球產業鏈低端

  巴基斯坦紡織業總體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主要停留在初級產品、初加工製成品、中低檔紡織消費品等附加價值相對較低的環節,棉紗、棉布、毛巾、床上用品、針織服裝等低附加值產品佔紡織品出口的近八成。2015-16財年出口最大的5類產品依次為:針織服裝23.7億美元,棉布22.1億美元,成衣出口22.0億美元,床上用品20.2億美元,棉紗12.6億美元,服裝出口佔比僅36.7%,遠低於60%的國際水平。在新產品開發不足、人力資源培訓不力、品牌管理和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發展滯後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巴紡織業日漸落後於世界紡織業的發展主流。

  5、產品競爭力下降,國際市場份額面臨擠壓

  近年巴基斯坦紡織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形勢日趨嚴峻,主要競爭對手中的中國和印度兩大紡織品出口國憑藉規模優勢,對巴海外市場構成挑戰;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小國則利用最不發達國家身份,獲得歐美市場準入便利和優惠關稅待遇,也在擠佔巴出口份額。反觀巴紡織企業則深受經營成本高和營商環境差的困擾,同時,巴國內安全形勢長期不靖,外國採購商因擔心巴企業不能如期穩定供貨而紛紛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受上述不利因素影響,巴紡織品出口在2013-2016財年下降了14億美元(表1),而同期主要競爭對手孟加拉、印度和越南出口分別增長30億美元、40億美元和80億美元。巴基斯坦的國際市場份額從2.3%降至1.5%,而印度從3.5%增至5%,孟加拉從1.6%增至3.7%。

  表1巴基斯坦2011-2016財年紡織品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巴基斯坦財政部

  三、巴基斯坦紡織業發展的前景和機遇

  1、國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擁有1.9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截至2016年,巴紡織產品內銷量僅佔總產量的20%,一大原因是佔人口大多數的貧窮人口消費能力較低,傾向於購買廉價商品。2013-2016年,巴宏觀經濟形勢呈現總體向好趨勢,2015-16財年經濟增長4.7%,創過去8年新高,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持續深入,巴經濟增長有望進一步提速,進而提高巴國民消費能力,給紡織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2、政府重視紡織業發展

  由於紡織業關乎巴基斯坦就業和出口大局,加之行業商協會影響力較大,巴政府對紡織業發展一直高度重視。紡織工業部於2015年發布《紡織品政策(2014-2019)》,擬通過實施一系列旨在促進紡織行業發展的激勵措施,目標在未來5年內實現紡織品出口額翻番至260億美元,並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根據新政,巴基斯坦政府將向紡織業提供約641億盧比(約合6.1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用於提供退稅、免稅、貸款補貼、貿易促進、建設紡織工業園區以及發展補貼等政策支持。2016年,巴政府又推出系列出口刺激計劃,包括免除紡織機械設備以及棉花的進口關稅和銷售稅,將工業部門電價從15-16盧比/度降至11盧比/度並保證不間斷供電,加大出口退稅力度等,同時在2016-17財年財政預算中對包括紡織業在內的5大出口部門給予優惠稅率扶持。雖然因政府發展資金短缺、資金撥付不到位等導致實施效果不及預期,但業界普遍給予積極評價。

  3、資源優勢明顯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產棉國,雖然近年產量下降,仍佔全球約十分之一的份額。同時,巴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優勢較大。巴目前法定最低工資為114美元,紡織行業的半熟練和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為每月150-200美元,在世界主要服裝出口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一定時期內,巴將維持2.2%的人口增長率,成年勞動人口增長率將保持3.5%的增速,這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業來說是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四、中巴紡織業合作現狀與前景

  中巴兩國都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兩國產業發展水平和階段的差異,也為彼此創造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1、貿易關係緊密,產品優勢互補明顯

  在《中巴自貿協定》項下,除化纖產品外,我大部分紡織品對巴出口均可享受降稅20%-50%或零關稅待遇,巴絕大多數紡織品對我出口也享受關稅減免。目前兩國紡織及其相關產品貿易結構優勢互補的特點明顯。其中,棉紗和棉布是我自巴進口最大的產品種類,服裝則是我對巴出口的重要產品種類之一,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成為巴紡織機械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2、投資發展相對滯後,但潛力較大

  早期,我紡織企業赴巴試水均不順利。1994年和1998年,中國紡織機械技術進出口公司和中國經緯紡織機械公司均曾與巴企業合資建廠,生產紗管和環錠紡紗機等產品,但前者因勞資糾紛而於2006年退出,後者則因市場反應平平而停產。總體看,我對巴紡織業投資相對滯後。當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持續推進,為我國紡織業資本出海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且隨著中國製造業成本優勢的減弱,紡織業迫切需求通過向外轉移重構價值鏈、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巴基斯坦以其現有發展基礎成為最有能力承接中國紡織業產能的國家之一,雖然相較孟加拉和越南等國未能搶得先機,但未來吸引中國紡織業投資的潛力較大。此外,近年來,中巴政治經濟往來不斷升溫,巴對中國投資持熱烈歡迎態度,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逐步深入,巴基斯坦包括電力供應和交通基礎設施在內的營商環境有望大大改善,這些也都將為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中國企業在巴投資興業提供有利環境。

  3、行業深度合作可期,亮點有望增多

  巴基斯坦與其主要貿易夥伴在紡織業方面的合作往往既涉及貿易投資,又有合作開發。如美國近年來在巴中小紡織企業中推行「針織成衣出口扶持計劃」,資助中小紡織企業建設生產基地、培訓員工、升級改造機器設備和提供認證服務等。相對而言,中巴在紡織業發展領域的合作仍需提高水平。事實上,經過30多年的積累,我紡織業在品牌建設、企業管理、資本運作、人才培育、產業配套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相對優勢,而這些恰恰是巴基斯坦紡織業的短板,「長短結合」的潛力空間為兩國紡織業深化合作提供了機遇。

相關焦點

  • 上下遊通吃 臺灣紡織業大軍集結越南
    此後出口值每年平均成長23%以上,2001年出口值為20億美元,2002年27.1億美元,2003年達到36.3億美元,而2006年1至9月,越南紡織成衣的出口金額即已經達到44.6億美元,較2005年同期間成長27.8%,預計2006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金額將可以高達56億到58億美元。    美國仍為越南紡織品之主要出口市場,佔越南紡織品出口金額之50%,次於歐盟及日本。
  • 緬甸、越南取消中國免籤,巴基斯坦為中國免籤,真不愧是「巴鐵」
    現在雖然有很多國家都已經對中國有了免籤,但是有幾個國家還是遊客有非常喜歡去,就是沒對中國免籤,例如:東南亞一些國家,泰國、越南等等。巴基斯坦這個國家一直都被我們大家稱之為巴鐵,非常友好的國度,對於中國遊客也是特別的熱情,兩個國家之間也是有著很深厚的交情和友誼。
  • 印度帶6億美元給越南買武器,有人要把越南培養成印鐵,這可能嗎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和越南之間關係搞得不錯,前兩天雙方首腦還視頻舉行了會談,會談之中雙方異常熱烈,越南表示未來要堅定的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當然這種空頭支票誰都會發,作為一個小國,你哪有什麼權利決定人家能不能入常呢?而印度方面給出的相對是真金白銀,印度可說了,我們要幫助越南實現國防現代化,先期就批6億美元貸款,幫助越南大量的採購印度生產的武器。
  • 《是的,我們去了巴基斯坦》出版,揭開巴鐵兄弟神秘面紗
    提起巴基斯坦,它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充滿神秘的所在:一方面,因為與中國友誼深厚它被稱為「巴鐵」;另外一方面,我們仿佛又對這位鐵哥們知之甚少。在他們的講述中,有一場旅行事無巨細的準備清單,從住宿、飲食、藥品到穿戴、禮物、交通……應有盡有;也有面對生活艱辛,依然能笑著說出「Life is tough, keep smiling」的優步司機;還有讓人驚喜連連的超高性價比別墅民居,一晚上只需要30美元,房東還給留下了自己的兩位僕人;他們也遇到了參加過1990年北京亞運會,仍珍藏著運動員證的大鬍子警察…… 為什麼會選擇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官員稱災後重建需150億美元 歷時5年
    據路透社8月16日報導,巴基斯坦駐英國高級專員瓦希德·哈桑日前表示,經過洪災重創的巴基斯坦,重建至少需要5年時間,而重建資金至少需要100億-150億美元(680億-1020億人民幣)。他稱,巴基斯坦可能需要「馬歇爾計劃」那樣龐大的援助計劃。
  • 繼越南、泰國之後,巴基斯坦也貼中文標語,網友:不愧是「巴鐵」
    導語:繼越南、泰國之後,巴基斯坦也貼中文標語,網友:不愧是「巴鐵」在很早以前,中國人喜歡去越南、泰國等這些周邊國家旅遊,不僅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整個他們整個國家的經濟。但是在最近的這些年,明顯感到去這兩個國家的中國遊客減少了,想必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隨著中國遊客數量的逐漸增多,導致泰國、越南似乎有些膨脹,對中國遊客的態度更是有了改觀!
  • 越南紡織蓬勃發展,到2025年或將出口550億美元!
    越南紡織業力爭到2025年出口550億美元獲悉,據《越通社》12月12日報導,越南紡織協會主席武德江(VU DUC GIANG)在第六屆越南紡織協會大會及2020年總結大會上表示,2019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額為389億美元,預計2020年出口額約352億美元,到2025年出口目標是550億美元,其中布料出口35億平方米,服裝出口8500種產品。
  • 巴基斯坦的銀行業體系
    紡織業對出口貢獻最大,佔巴基斯坦大規模製造業的21%。其他的主要產業還包括食品、石油、製藥、化學、汽車、肥料、鋼鐵和電子產品。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以及巴政府公共領域既定發展項目的逐步實施,公共領域的投資將大大提振國內需求,推動建築等相關行業以及零售業的發展。外國直接投資從2017年的27.5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30.9億美元。
  • 中國與巴基斯坦將進一步加強投資合作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 李曉喻)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之際,中國與巴基斯坦將進一步加強投資合作。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8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巴貿易投資機遇研討會上稱,該國在農業和食品加工業、製造業、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領域都歡迎中國企業投資。今後,巴方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消除投資壁壘,為到巴基斯坦投資的中企提供便利。
  • 中企投資越南樣本:賽輪金宇5.5億美元福東投資之路(圖)
    從2012年開始投資迄今,賽輪金宇已在越南投資了4年多。二期項目完成後,總投資達5.5億美元,銷售收入可達5.8億美元。  西寧省距越南最繁華的胡志明市約1.5小時車程,是從胡志明市到柬埔寨的必經之路,也是越南的經濟大省之一。這裡坐落著越南示範工業園——福東工業園區,它距離最近的清福中轉港約10公裡,距離協福貨櫃港口約70公裡。
  • 越南北江省2020年計劃吸引投資資金達10億美元
    越南北江省計劃與投資廳廳長鄭友勝表示,2020年該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實現吸引的外資和內資資金達約10億美元。在農業領域,該省將優先引進保鮮、深加工、精加工、高技術加工等項目,旨在提高農林水產品價值,同時投資升級改造廢水、廢棄物等處理系統,保護環境。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從現今到年底,北江省將繼續促進營商投資環境改善工作,加大行政改革力度,繼續實施鼓勵企業對當地進行投資的優惠政策,援助投資者和企業解決投資、經營中面臨的困難,加快各項目實施進度。
  • 繼韓國越南之後,「巴鐵」也貼出中文標語,句句讓中國遊客暖心
    ,去韓國的遊客大多數都是為了買買買,畢竟他們的化妝品非常吸引中國遊客,而越南不僅可以感受到異國風情,物價水平還比較低,遊客越來越多則就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不過越南與韓國真的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中國遊客又不只有能去這兩個國家。然而繼這兩個國家之後,「巴鐵」也貼出中文標語,句句讓中國遊客暖心。
  • 7-11月,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4.88%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 據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濟商務處消息,巴基斯坦《每日時報》報導,巴基斯坦統計局(PBS)周一發布的最新數據,7-11月,紡織品出口額為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8%。
  • 和碩集團(臺灣)在越南投資10億美元
    原標題:和碩集團(臺灣)在越南投資10億美元 來源: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越南《投資報》9月21日報導,關於和碩集團(臺灣)在越南投資10億美元的信息已正式確認。和碩選擇的地點是海防市。和碩在海防市的首個項目於2020年3月獲得了投資許可,金額僅為1900萬美元。目前,和碩已開始第二個項目的手續,總投資額約4.81億美元。該項目在南廷武工業園區(屬於廷武-吉海經濟區)用於生產民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和計算機周邊設備、通信設備、電子組件、電路板等電子設備。
  • 越南正在成為臺商新的投資基地
    依越南政府統計,2005年臺商投資超過新加坡,超過7億美元,年增長45%,居越南引進外資的第一位,累計投資金額為80億美元,投資項目超過3000個。依臺灣媒體從官方得到的資料顯示,到2005年8月底,臺商對越南累計投資金額達145億美元,尤其近兩年更是成倍增長(臺灣《財訊》雜誌,2006年2月)。
  • 越南紡織業面臨難題,2991億出口目標或落空
    然而,此舉可能也將讓該國口罩出口商錯失巨大的紅利。越南作為紡織出口大國原本有著相對的優勢——據越南諒山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該地區累計申報對華出口總價值約9.2萬美元(約64萬元人民幣)的400萬個口罩。也就是說,面對中國巨大的需求,越南出口商原本可藉機擴大出口,但如今計劃落空。
  • 寧願得罪美國,巴鐵賠付上億違約金,交付港口給中國獲300億投資
    我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向來不錯,巴鐵的稱呼也足足顯示出中巴之間友誼的深厚。在我國建國初期時,雙方就建立了穩固的外交關係,我們對於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不計報酬,巴基斯坦在國際會議以及聯合國投票當中對中國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不止中國在助力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巴基斯坦其實也在通過一些方式來使中國經濟騰飛。
  • 中國解決了巴鐵水果滯銷,越南:想要同等的待遇
    說到中國的好兄弟,我相信巴基斯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攜手互助的歷史,我們會珍惜這份友誼的, 其中,印象最深的歷史不僅是08年,那一年在中國舉辦了世界矚目的奧運會,而且是那一年地震,很多人想起來了覺得很可怕,地震發生後,最先開始向中國援助的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第一時間派遣了飛機
  • 繼韓國越南之後,「巴鐵」也貼出中文標語,句句扎心
    隨著全球經濟的密切關聯,為了促進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增長,許多國家將大力發展旅遊景點,以便吸引更多遊客到此消費,從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中國遊客人數眾多。因此,許多國家/地區都希望中國遊客到他們國家遊玩,因為這可以促進國內消費。但是,還有一些國家不歡迎中國遊客。 他們甚至欺負中國遊客。在越南和韓國之後,我國的兄弟巴基斯坦竟然也貼出了中文標語,真的是句句心。
  • 45天走遍巴基斯坦7座城市,揭開「巴鐵」兄弟神秘面紗
    我國與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民間,大家則親切地管巴基斯坦叫「巴鐵」兄弟。可實際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巴基斯坦仍然是神秘、陌生而又令人充滿好奇的存在。《是的,我們去了巴基斯坦》是中國第一本記者實地探訪巴基斯坦的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