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河村位於遵義市習水縣桑木鎮北部,地處婁山山脈西支延伸地帶,區域面積10.08平方公裡,全村13個村民組,黨員66人,有664戶3012人,其中苗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壯族、土家族共950人。習水縣所屬最多的少數民族——紅苗支系就分布在土河村境內,500餘人以大雜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土河村,是一個漢族佔多數、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近年來,桑木鎮土河村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為抓手,紮實開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譜寫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精彩篇章,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9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清零,人均純收入為11200元。2013年至2019年,土河村先後獲得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貴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等榮譽稱號。
突出思想引領,激發內生動力,為脫貧添「動力」
一是突出政治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土河村以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為契機,深入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各民族之間一律平等和「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各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三個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二是強化組織保障,持續推動建設。土河村始終堅持以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為抓手傾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並將此項工作作為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土河村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實施方案》,將民族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著力構建村支兩委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協調、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三是注重民風引領,凝聚建設共識。通過組織村民開展「感恩教育」、「道德楷模」、 「孝敬之家、文明之家、衛生之家、最美之家、脫貧之家、法治示範戶」等評比活動,進一步促進了村風民風的好轉,引導少數民族同胞跳廣場舞、民族舞等,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全村呈現了「五無」現象,即無因民族宗教問題引起的突發事件和民族糾紛;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無集體越級上訪事件;無邪教傳播現象;無黃、毒、賭現象。同時,在推行以村民自治為主的「四事基層」工作模式中,更加有力地凝聚了民心,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形成了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脫貧奔小康創建的良好氛圍,為助力脫貧攻堅增添了動力。
強化基礎建設,夯實發展根基,為脫貧添「助力」
一是著力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近年來,土河村以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為抓手,整合各類資金,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村實現了組組通硬化路、戶戶通連戶路並建立管護機制的交通體系格局;集中人飲16處,每處集中人飲均建立了安全飲水管護制度,全村所有人都能喝上安全水;全村所有農戶均用上安全穩定電,並對低保戶、重點戶實行了減收電費的優惠措施;全村通訊全覆蓋,全部貧困戶均免費安裝了戶戶通電視。累計實施危房改造200戶,全部按照「水電門窗」四通和「頂不漏雨、牆不透風、結構穩定、地面平整、衛生整潔」標準實施改造,全村農戶均住上了安全住房;按照「組規劃、村審核、鎮抽查、議事會評議、村公示、鎮批覆」的程序,開展人居環境和老舊房整治,共完成人居環境整治428戶,其中改廁355個、改廚292個、改圈54個、室內外整治137戶,實現農戶人居環境整治100%全覆蓋。二是注重民族文化培育,提升發展軟實力。實施「雨露計劃」,培訓民族廚藝師52人,民族舞蹈80人,挖掘了當地紅苗特色文化——鬥腳舞、口口相傳的苗語以及獨具魅力的紅苗歌曲,將民族文化用文字和錄音記錄下來,注重民族文化培育、保護、挖掘,傳承民族文化,進一步提升發展軟實力。三是打造紅苗村寨,夯實發展基礎。修建了民族歌舞場、祭祀亭、民族文化亭、遊客中心、停車場等苗族風情園相關配套設施,成立了美麗姑娘民族服飾店,紅苗刺繡傳承店,紅苗文化協會、民族之家,設置了民族文化走廊,製作了大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欄4塊,大型精美宣傳圖畫30餘塊等,修建了土河餘家溝紅苗風情園系列配套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基礎設施,並改造特色民居140餘戶,打造鄉村旅館40餘戶,床位400多張,發展了10戶鄉村旅遊農家樂,傾力打造具有濃厚紅苗特色的民族村寨,發展鄉村旅遊,為土河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狠抓產業支撐, 增強「造血」功能,為脫貧添「活力」
一是結合地理優勢,發展種養殖業。結合土河村地勢、氣候等自然地理優勢,2019年土河村發展有機紅粱730畝、生態烤菸500畝、肉牛養殖1600頭(存欄)、黔北麻羊3500隻(存欄)、生豬養殖4500頭、有機蔬菜種植700畝、辣椒種植100畝、中藥材油厚樸1500畝以及剩餘勞動力輸出624人,累計帶動貧困戶277戶1139人,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依託民族特色,發展鄉村旅遊。土河村氣候宜人,因濃厚的紅苗文化,獨具魅力的紅苗特色村寨,加之逐漸完善的紅苗風情園系列配套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基礎設施,2018年,成功創建土河村「荷塘-苗鄉」3A級景區,豐富完善了旅遊業態,群眾依託鄉村旅遊發展農家樂、民宿、草莓採摘等產業,延長了旅遊產業鏈條,現已形成吃、住、遊、玩、樂、購為一體的服務體系,2019年共接待遊客11萬人次以上,創旅遊綜合收入380萬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創造了優良條件。三是注重農旅融合,走出致富新路。近年來,土河村以少數特色村寨保護建設為契機,傾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土河 「荷塘-苗鄉」3A級景區獲評貴州省甲級鄉村旅遊村寨。因氣候宜人、厚重的紅苗文化和優美的千畝荷塘等人文景觀,年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土河村緊緊抓住這一依託,將農業生產與觀光旅遊、紅苗文化相結合,深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精心打造旅遊觀光農業產業區,在以休閒養生為主的鄉村旅遊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以農旅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走出農旅融合的致富新路,讓各族群眾在家實現就業增收。通過農旅結合發展,增強民族村寨「造血」功能,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增添「活力」,助推民族村寨鄉村振興。
供稿:習水縣委統戰部王 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