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經典,回味經典,記住經典!民歌,是人類最早的文學,是民族文化的本源,和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民歌不僅是民族精神的根脈,更是一個民族的鮮明標識。在祖國文化的百花園中,民歌以她鮮明的色彩、清新的格調、質樸的情感、濃鬱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感動著所有聽眾,也向人們展示著她獨特的風採和韻味。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蕎麥花》這首經典歌曲。
回味經典——那些嬌豔的花兒,寄託剪不斷的思鄉情
2017年11月,石焱音樂工作室為王二妮量身創作了《蕎麥花》及《在延安》兩首原創歌曲,旨在用音樂的形式呈現最美陝西,將陝西最為厚重的文化底蘊、美好山水、純樸民風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陝西、熱愛陝西、走進陝西,共同攜手為陝西的「絲路文化」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蕎麥,別名三角麥、花麥、烏麥等。蕎麥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是典型的藥食同源作物,深受人們喜愛。在陝北長城沿線,定邊、靖邊、安邊的「三邊」地區,蕎麥是該區的主要農作物和優勢作物。
「頭戴珍珠花,身穿紫羅紗,出門二三月,霜打就回家」是流傳在陝西蕎麥主產區——陝北黃土高原的一首歌謠。它栩栩如生地把蕎麥的特徵特性描繪出來,而且蕎麥又是陝北三寶"蕎麥、羊肉、地椒草"之一。歌曲《蕎麥花》歌詞將蕎麥花擬人化,蕎麥花作為一種情感寄託的載體承載了對家鄉的思念和深情。
記住經典——陝北最美的花,她代表了陝北人的精神
《蕎麥花》整首歌曲擬人化展示蕎麥花的美,寄託了主人公的思鄉情。王二妮的這首《蕎麥花》,銀鈴般的歌聲,沁人心脾,舒緩綿柔的深情,打動了聽眾的心。蕎麥花象徵純潔、柔弱,從不低頭;美麗、可愛,寄託耕耘者的希望!如同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一樣,陝北人骨子裡的精神。
整首歌曲,聽著王二妮甜美的聲音,融入深情的演唱,聽著十分舒服好聽。聽著歌曲,仿佛就看見了山窪窪開滿了蕎麥花,歌曲韻味十足,充滿黃土地的氣息,讓人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