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沙雪良)昨日,「電梯圓夢解民憂 攜手共走幸福路」孫河地區電梯加裝民生保障項目成果展示暨社區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會在康營家園社區廉政廣場舉行。
昨日,康營家園社區45棟樓178個單元已全部加裝電梯,方便了6000餘居民出行。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加裝178部電梯 居民不需要掏錢
孫河地區辦事處副主任葛浩介紹,孫河地區康營村等9個村2009年完成拆遷騰退、轉居安置,回遷入住康營家園社區。小區一期工程約在2006年入住。由於設計建成較早,小區45棟樓未加裝電梯。兩年前,孫河地區決定為該小區全部加裝電梯,資金全部由區財政資金及鄉集體資金解決,居民不需要掏錢。
老樓加裝電梯的受益群體多是中高層住戶,而低樓層住戶則並不積極。「在電梯加裝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難題,特別是在工程初期,高低樓層住戶意見不一是最常見的難題。按照低層居民的意見,特別對採光、通風、降噪的訴求進行了『優化設計』,一戶一戶敲開居民的家門,把惠民政策和優質方案深入淺出地解釋給大家聽。最終,在大家的理解與配合下,才有了全部完工的好結果。」社工周慧介紹。
截至今年10月,康營家園社區45棟樓178個單元的電梯全部加裝完畢。
負責電梯施工的鄉集體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整體工程一共花費1.9億餘元,加裝每個電梯工期需要兩三個月。為儘可能減少對低樓層居民採光的影響,其中162部電梯均加裝在樓體北側,僅有16部電梯由於原有樓梯設計的原因,加裝在樓南側。
朝陽區對加裝電梯實施定額補助
新京報記者從朝陽區住建委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朝陽區今年累計開工建設487部電梯,完成300多部。
朝陽區住建委與居民代表、電梯實施主體、屬地街鄉等進行座談討論,制定適宜該區的加梯政策,並由專人負責加梯工作。朝陽區制定《朝陽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意見(試行)》,從項目申報、組織設計、工程施工、安裝驗收、運行管理、維護保養等方面規範流程,統一區級標準。
「朝陽區補貼力度高於其他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進工作順利開展,減少居民負擔,朝陽區政府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在市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增加16萬元/部的區級補貼資金。
對加裝電梯實施定額補助,實現市、區增設電梯補貼統籌使用,提升了補貼資金的使用效能,得到實施主體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同時簡化資金撥付程序,更加有效地促進增設電梯工作。
國辦出意見明確加裝電梯可用公積金
據新華社報導,近年來,北京市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連續出臺文件,逐步探索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2010年至2016年,部分中央單位和駐京部隊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55部;2019年,新開工電梯693部,完成555部。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曾介紹,2019年,北京曾要求各區開展摸底調查,通過上報估算,全市符合加裝條件的老樓大約有10多萬個單元門,涉及居民200多萬人。
今年12月18日,北京市老齡協會副會長孫立國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推進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老舊住宅樓累計加裝電梯1601部。
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面臨資金、居民尤其是低樓層居民意願、輸電氣熱管線改造、電梯後期管護成本等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北京市不斷完善相關法規、規範。
今年5月,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手冊中提到,加裝電梯需雙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且其他業主不反對。
今年7月中旬,北京市住建委與市規自委、市市場監管局共同組織編制的《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技術導則》和《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指導圖集》發布,其中明確,老舊小區改造宜為加裝電梯預留條件,具備條件的優先採用平層停靠,實現無障礙出行。
同樣是在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明確規定「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不受益不使用,可不參與資金分攤;加裝電梯可以使用住房公積金等。
聲音
當前加裝電梯的難點主要是資金與居民意願問題。建議不同意加裝電梯的家庭,可以不分攤成本,不支付費用,也沒有使用的權利。現在技術手段可以實現。這樣可以迴避很多矛盾。建議北京市繼續出臺相應指導性意見,指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意願不同的居民的資金或收益的分配與損失的補償;在充分利用公共收益的基礎上,切實使改造居民在不增加負擔的基礎上受益;另外,還要注意改造的質量,不要讓老舊小區改造成為豆腐渣工程。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攝影記者 王飛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