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姓,人所生也。佔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戶,因生以為姓,從女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原始社會時期為母系氏族,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姒、嬴、妘、媯、姚、姞,皆為女旁。夏商周三代之後,姓和氏大才合二為一。
在幾千裡的傳承中,上古八大姓氏也是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姓氏,根據《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單姓有6931個,複姓也有不少,雙字姓就有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也有569個……不同的一些姓氏,也起源不同的家族,就算是兩個姓進入一個景點可以免費。
這個景點就是老君山,老君山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道教文化歷史,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方仙道,道教始祖老子將「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
道教的思想主要是得道成仙和注重修煉養生,戰國中期齊國就興起了黃老道教,西漢前期也是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東漢時期同樣是推崇老子,《後漢書·楚王英》記載: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
《老子聖母碑》中寫道: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清濁之未分。此時的老子已經成了「道」的化身。
到了李唐時期,歷代皇帝都追求養生之術,尊道教為國教,唐高宗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唐高宗將老子李耳尊為「太上玄元皇帝」,也叫太上老君。
「太上」就是「清淨至極」的道,道教認為「除上老君外,無物存在」太上老君為創世之神,盤古、元始天尊、真武大帝、老子都是他的化身,《太上老君開天經》也講:未有天地時,無陰無陽、無形無象,窮之難極,無量無邊……唯吾老君。
李唐對老子極為推崇,就將李耳歸隱之處賜名「老君山」,並修建了「鐵頂老君廟」,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又封為「天下名山」,老君山又是道教全真派的聖地,全真派王重陽將三教合一。
丘處機為全真道奠定了基礎,又在尹志平、李志長相繼掌教下,全真道進入鼎盛期,到了明朝全真教成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明成祖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
2012年至2013年,老君山景區方面表示對李姓和張姓實行免費政策,只有李姓和張姓帶著身份證就可以免費進入景區,張姓之所以能夠免費是因為張道陵為道教正一道創始人。
老君山會推出這種優惠也是因為當年景區不是特別出名,所以才會有這種規定,隨著景區知名度越來越高,這項規定自然就取消了,其實這種優惠在很多地方都有,但都是為了提高一些知名度。
如今張姓和李姓都是兩個大姓,要是真的免費,恐怕景區也不太樂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