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唯以「心畫」成詩畫——紀念陸維釗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2021-01-09 澎湃新聞
思享|《中國文化報》刊發副院長高世名文章:唯以「心畫」成詩畫——紀念陸維釗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2019-12-23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美術學院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網站

唯以「心畫」成詩畫

——紀念陸維釗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高世名

陸維釗先生1959年來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開始教授古典文學,至今整整一個甲子。他1960年正式加入美院,那年已經是62歲。他與沙孟海先生一起,開創了我國現代書法教育的學院體系。其後歷經十年浩劫,1978年返校,1979年以80歲高齡招收研究生,成就一枝五葉,為中國高等書法教育開闢了新的格局。

陸維釗

陸維釗首先是位學者,他的學問底子是新史學。他代業師王哲安所作的《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序》,可見他對此學問的把握。陸維釗論及王國維之治學,言其:「治學之方,雖有類於乾嘉諸老,而實非乾嘉諸老所能範圍。其疑古也……其創新也,不僅羅證之所應有,而必通其類例之所在。此有得於西歐學術精湛綿密之助也……以史治經,不輕疑古,亦不易於墨守自封,必求其真。故六經皆史之論雖發於前人,而以之與地下史料相印證,立今後新史學之骨幹者,謂之始於先兄可也。」

在其1922年發表於《史地學報》的《中等中國歷史教科書編輯商例》中,也遍布著新史學的光輝與銳氣。此後陸維釗論及文學、古代史、史學教育、金石學等各個方面,都能夠做到有所發現,有所拓展。

同時,陸維釗在詩詞方面興趣極濃,成就甚高。他是現代意義上的學者和書家,他也是傳統意義的讀書人、文人。陸維釗詩書畫印俱佳,打通了學術與藝術的界限,然而,他那輩人絕非今日所謂「跨學科、跨領域」,而是無畛域,無分別。陸先生的學問和創作是貫通一體的,因而是超越性的,是真正的通人之學。

詩詞寫作貫穿陸維釗的一生,其詩早熟,風神佚蕩,鬱勃蒼茫,比如「亭中樽酒寬胸臆,煙裡樓臺入畫圖。此恨年年消不得,秋來詩思滿江湖」;又比如「孤城莽蕩餘王氣,落日蒼涼見殺機。惟有南朝僧寺在,至今猶替佛傳衣」;再如「坐覺江湖勞邂逅,獨回襟抱慰蹉跎。夜闌若問平生意,碧海青天看逝波」。陸先生是多情之人,其詞清俊瀟灑、曲折婉轉。多年前我曾讀過他的《玲瓏四犯》,以為可以作為文學史的典範讀本:

澹日水繁,高城風定,登臨秋事誰主。抗歌千載意,俯仰人前趣。蓴鱸漫催別緒。記年時,拂衣歸去。兩袖黃花,一林霜磬,月夜剪燈語。

吳天幾回重敘,甚香消酒醒,愁思難數。江空天不動,野闊星如雨。闌幹是處堪惆悵,莫輕過,重陽風雨。恁剗地樓臺,悄笳聲如許。

《心畫》

最近,「心畫——紀念陸維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正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看這個展覽我們有雙重的快意,一是品讀其詩詞,體味陸維釗的文章辭華、義理懷抱;二是觀賞陸維釗的書法,體味其筆鋒之始轉點畫,書道之性靈形制。二者相通之處,本乎性情。陸維釗的書法得民國風氣,又有所超越,他融匯諸體,貫通碑帖,別開生面,自成一格。這次展出的手稿,早年遒逸清麗、峻潔倜儻,晚歲老辣姿媚、凝重雍容。像陸維釗這樣的學人書家,從其日常書寫中,最可見其書道真實發展之軌跡。

對陸維釗先生這輩人來說,詩詞和書法都是骨子裡的東西,其論詞與論書頗有相通之處。他在《雪梅香》的評註說:「頓挫處饒有大家風度,惟蜃合句太滯。」在《金縷曲》後又批註道:「詞筆往而能回,放而能斂,較去年之作沉著多矣。先求與古人合,再求與古人離,循序而進,其先後不可紊也。感事之作,尤須言近旨遠,深而不露。」

陸維釗博通經史,精擅詩詞,諸多才華凝聚,成就其書道。古人言學問既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更有困而知之者。這「困而知之」,是大時代之大困局所致,所以陸維釗書法文辭間頗具繼往開來之格局,常有昂然抗格之意氣。他學養豐厚,卻絕非抱殘守缺、師古泥古之輩,就像他詩中所言:「吾儕自有千秋意,薄古方能見厚今。」他論醫道之「通」亦是如此:「通也者,通其理,明其性,習其情,而備掌其法度,守常應變,各適其宜也。」

陸維釗在《書法專業研究生教學綱要》中提出了著名的60個問題,實際上是國美書法專業「詩書畫印」兼通以及外延入各個學科的藍圖,外延之途徑為文化史、考古學、文學、史學和哲學。尤為關鍵的是:陸維釗將甲骨文列入學習對象,並引用董作賓殷代書法「五期說」,又將金文的作品分別歸五類加以學習,如散氏盤、兮甲盤為渾穆蒼勁類,大盂鼎、師遽簋為雍容閒雅類,王孫鍾、邾公坙鍾為顧盼婀娜類,齊陳曼簠為輕靈細銳一路,宗婦鼎、秦公簋為疏散磊落之屬。此種分類法與康有為《廣藝舟雙楫》頗有相似之處,但較之康氏則更有其可教可學之道。尤其是他以上古文字直通隸、篆書道,對高等書法教育至為關鍵。由於陸先生的遠見卓識,中國美院之書法教學自誕生之日起,即開創出一種培養「通人」的模式,通達於古文字、金石文獻、經史之學,旁及文學辭章之道。

《 鷓鴣天》

這次展覽題為「心畫」,來自楊雄《法言——問神篇》,陸維釗以為此二字「最足以表示書法之精義」,即「示人之心理」。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要真性情。陸維釗先生這一輩人,自舊學出身,經新學砥礪,他們不狹隘,不教條,不迂腐,學問在他們身上是「有情之學」和「有為之學」。

通過陸維釗的兩首詩,可以追思他的平生意氣、心事浮沉。第一首寫維新,當為早年所作:「萬死歸來剩此身,市朝尤記倡維新。翠華縹緲空陳跡,書筆蒼茫泣鬼神。大道報國三世夢,名園長負六朝春。可憐晚節旁人論,不齒當年老逐臣。」

第二首記晚年心境:「薄暮胸懷積已空,高軒圍樹春秋風。乍看棋局思江海,薄有園林屬雁鴻。鏡裡年華悲覆水,燈前滋味悔雕蟲。漫雲陟岵詩心苦,泉下思爾味不同」。

來源 |中國文化報12月15日 第7版

編輯 |廖垣

原標題:《思享|《中國文化報》刊發副院長高世名文章:唯以「心畫」成詩畫——紀念陸維釗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首都集會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本報訊記者武培真、謝榮鎮報導:黨和國家領導人、海內外來賓和首都各界人士一萬人於11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集會,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國家副主席烏蘭夫,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萬裡、習仲勳、方毅、田紀雲、喬石、李鵬、楊尚昆、楊得志、餘秋裡、胡啟立、陳慕華、陳丕顯、王兆國參加了紀念大會。  鄧穎超主持大會。她對孫中山先生的親屬和海內外來賓表示熱烈歡迎。
  • 泰州舉辦"江淮畫魚人"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
    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 國際在線消息:5月18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傳部、泰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泰州美術館(書畫院)、泰州市美術家協會、泰州市花鳥畫研究會承辦的「江淮畫魚人」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在泰州美術館隆重開幕。
  • 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濰坊市美術館、於希寧藝術館、濰坊同志畫社和濰坊合興美術館共同承辦的「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 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展覽在香港持續升溫
    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展覽在香港持續升溫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1日 19:40)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世紀偉人--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展覽
  • 紀念程十髮先生誕辰100周年,松江這裡「山花爛漫」
    展覽名稱 紀念程十髮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 山花爛漫——程十髮用印展 2020年9月29日— 2020年11月1日(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程十髮藝術館 (上海市松江區中山中路458號) 2021年是程十髮先生誕辰
  • 大師風範澤被桑梓 紀念蘇淵雷先生105周年誕辰
    上海青浦福壽園蘇淵雷先生墓園內的蘇淵雷塑像。林勇攝  溫州網訊 今年是當代著名文史學家蘇淵雷先生105周年誕辰。10月9日和10月12、13日,上海、溫州兩地分別開展了隆重的紀念活動。蘇淵雷先生一生具有名士風度、哲人風採、史家通達、詩翁風骨,是我國一代文史大家。1995年11月13日上午,蘇淵雷在上海同仁醫院病逝。18年來,在他的家鄉溫州和他工作過的上海、哈爾濱等地,對他的紀念活動不斷——  2001年11月,由蒼南縣政府牽頭,在原江南夢園公園內的江南書院原址上倡建蘇淵雷紀念館。
  • 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19 日訊 (記者 孫小茹)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 紀念郭風先生誕辰100周年
    ——郭風莆田旅遊網訊 2月9日,當代著名作家郭風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莆田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文藝界朋友,以及郭氏宗親們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郭風先生。同時,慶祝王炳根先生選編的《郭風筆下的莆田》一書順利出版,會上還舉行了贈書儀式。
  • 紀念李劍晨先生誕辰120周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李劍晨捐贈作品展
    2020年是"中國水彩畫之父"、美術教育泰鬥李劍晨先生誕辰120周年。李劍晨先生作為最早將歐式水彩引入中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與關廣志並稱"南李北關",為中國水彩畫藝術的開創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耕耘中,李劍晨先生矢志不渝地探索著一條融會中外、貫通古今的藝術道路。他創造性地提出水彩畫技法"水分、時間、色彩三要素",更製作了極其精細的色譜變化表,出版研究著作十餘種,由此奠定了中國水彩畫的理論基礎,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水彩畫群體。他同時也十分擅長水粉畫、中國畫、油畫,尤其在中國畫的色彩運用方面進行了大膽突破。
  • 國畫大師張大千誕辰120周年,故鄉內江將推出多項紀念活動
    2019年,時值張大千誕辰120周年之際,其故鄉內江市即將推出多項紀念活動。據《內江日報》報導,作為張大千先生的家鄉,內江市將於5月17日舉辦張大千誕辰120周年海峽兩岸藝術交流活動。據了解,海峽兩岸張大千研究學者、書畫藝術家及親屬代表等近百人將出席活動。
  • 紀念黎雄才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今天上午在肇慶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轉益多師 窮源竟流 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亮相中國美術館
    《西泠四家印譜跋》手稿碧血丹心一日千載鑿山骨今年是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日前,由中國文聯、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亮相中國美術館。被稱為「二十世紀書壇泰鬥」的他,於書,則化古融今,自成一格,尤其是擘窠大字,有「海內榜書第一」之譽;於印,則清逸醇正,入古出新,所作古璽、漢印到明清流派,甚至隸楷入印,皆能信手拈來,又極富書卷之氣。
  • 曾鞏誕辰10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0日電 今年恰逢曾鞏誕辰1000周年。為弘揚其崇古崇儒、變革變通、重德重法的思想,7月20日,由江西省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南豐縣人民政府、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聯合承辦的主題為「曾鞏誕辰100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舉辦。
  • 紀念冼星海誕辰100周年 澳門豎立冼星海銅像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導,為紀念冼星海誕辰百周年>   主辦單位十二日下午表示,澳門為紀念冼星海今年是冼星海誕辰百周年,該會先後於六月、十月舉行圖片展;今年澳門音樂節其中一項節目「紀念冼星海先生誕辰一百年音樂會」也將於本月十六日舉行。   豎立於上址的冼星海紀念銅像高三米,由廣州雕塑院院長兪暢製作,銅像表現「怒吼吧,黃河」的意境,形象鮮明,充滿音樂動感和張力,備受「黃河大合唱」作詞人、冼星海戰友光未然的欣賞。
  • 海峽兩岸紀念龜山先生誕辰955周年活動在福建舉行
    海峽兩岸紀念龜山先生誕辰955周年活動在福建舉行 2008年11月07日 12: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明日在京舉辦裘盛戎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
    網易娛樂5月19日報導 今年是裘盛戎先生誕辰100周年的日子,為紀念裘先生坎坷而非凡的藝術生涯,包容而專注的藝術態度,繼承而創新的藝術成就,北京京劇院聯合國家京劇院、上海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和山東京劇院共同主辦「裘韻流芳·戎耀百年」紀念裘盛戎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動。
  • 福建紀念黃乃裳開墾詩巫「新福州」一百周年
    中新社福州十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孫賢迅)福建各界人士今日相聚閩清,紀念並緬懷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者、華僑先賢黃乃裳先生帶領福州十邑鄉親拓荒開墾馬來西亞詩巫--「新福州」一百周年。  中國僑聯主席林兆樞、副主席李欲(日+希),馬來西亞科學與環境部長拿督劉賢鎮、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基本設施發展暨通訊部長拿督黃順舸率領的「馬來西亞詩巫福州墾場一百周年紀念中國福州十邑巡訪團」一百六十多名成員,以及中共福州市委書記何立峰、福州市市長翁福琳等出席了紀念大會。  黃乃裳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愛國者。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並且充滿屈辱的時代。
  • 紀念華羅庚誕辰 110 周年
    2020 年 12 月 6 日,清華大學舉辦了華羅庚誕辰 110 周年紀念大會,王元院士由於身體不適未能出席,他親筆書寫了致辭,得到晨興數學中心田野教授贊同,作為聯合發言,由田野教授在紀念大會上宣讀,下面是致辭內容,刊登於《數理人文》(公眾號:math_hmat),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誕辰80周年,師生們這樣紀念「陸老神仙」!致敬大師,陸谷孫先生手稿...
    11月18日上午,陸谷孫先生誕辰80周年紀念座談會暨陸谷孫手稿展開幕式在復旦大學文科圖書館舉行,校黨委書記焦揚,黨委副書記許徵,上海市社聯專職副主席任小文,陸谷孫先生家屬、生前好友、學生代表等參加了線下活動,活動同時在Zoom平臺上進行線上直播。
  • 最好的紀念是承續與進取——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
    最好的紀念是承續與進取 ——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字孟海,出生於浙江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終身教授、西泠印社社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