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帶一本書去旅行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真心喜愛閱讀的人看來,一本好書即等同於一場壯遊。而對於那些熱愛以腳步丈量世界的人而言,旅行途中卻又少不了文字的陪伴和慰藉。一個人,一本書,一段路,這可能是我們與世界交談的最棒的方式。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澎湃新聞-私家地理邀請5位旅行作家分享各自的心水讀物。這份誠意滿滿的書單或許將為你造訪下一個目的地捎去些許啟發。

《整形日本》/湯禎兆著

推薦人:蔣瞰

湯禎兆的《整形日本》是我去日本行時總愛帶在身邊的書。一本很老的書了,出版年份是2008年,而在這十幾年裡,中日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最大的變化是我們有了3年、5年籤,說走就走幾乎成了現實。

而在出版物文化方面,越來越多關於日本名詞的書也逐漸湧現,但都不及它,可能是先入為主吧,但無論如何它都開啟了日本文化解讀的新風尚——10年前,這位香港多重戰線文化人就生動有趣的聊了御宅族、蟄居族、暴走族、單身寄生族等當前日本至潮的新生族群。

大多時候,我們願意帶在身邊的書未必是工具,尤其網絡如此發達,百度地圖、谷歌翻譯、各國版本的大眾點評……只要手指點點就能得到想要的。所以,那本書,更多的是營造氣氛,知識搜索——人在一定的場景下,會滋生出相關的求知慾,比如,當我看了一個歌川廣重的妖怪展後,就想立刻馬上現在了解日本妖怪文化的前世今生;比如,當我一天周轉於複雜卻不混亂的地鐵、輕軌、新幹線、JR時,瞬間對這個「鐵」的國家產生濃厚的興趣,但這些,回國後我可能就不會想著去了解了。所以,你需要一本為你解釋的中文書。

恰好,湯禎兆的特色就是,在表面現象後面有一定的文獻閱讀為基礎,而不是自我抒發一氣就完事。引發此地的人們思考流行文化、次文化與創意經濟、文化產業息息相關、唇齒相依的關係,從而更具建設性和創造性地對其加以利用。

《陸上行舟》/維爾納·赫爾佐格著

推薦人:齊棟

如果說雕刻時光的老塔是個工匠,勇往直前的赫爾佐格就是個戰士了。他一生都在戰鬥,從亞馬遜盆地到非洲大草原。他讓人想起18世紀的探險家和博物學家,總是像孩童一樣去探索這顆星球上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這本克羅寧對赫爾佐格的訪談,絕不僅僅是一本電影層面的科普書,你完全可以當做一本惡趣味百科全書來對待。這和赫爾佐格排斥用科班的方式拍電影,而一直堅信自己是個詩人的姿態分不開。他因此勇敢地與這個神奇的世界或搏鬥,或交融,或坦誠相見,或披荊斬棘,卻從來沒有退縮過。陸上行舟,已然成為一種信仰。它是所有偏執狂般的失敗者,狠狠抽向這個乏味世界的一記響亮耳光。

值得一提的是,赫爾佐格也是一個熱衷於徒步的旅行者。他曾經獨自一人冒著風雪,從慕尼黑的家中一口氣走到巴黎。今年3月在湖南某小鎮探訪一座廢棄礦區時,剛好在火車上讀到書中有關這段旅行的章節。仿佛一種跨越時空的重疊,鉛灰色的礦區和大雪紛飛的德法邊境,都變成一種電影長鏡頭般的美妙回憶。

《純真博物館》/奧爾罕·帕慕克著

推薦人:黎瑾

走進伊斯坦堡的純真博物館時,我還沒有讀完帕慕克的這本小說。我的閱讀停留在小說主人公凱末爾對芙頌家共計1593次拜訪中的某一次,而博物館的門票就印在書的548頁,它讓我能憑藉這本書,同時在虛構與現實中走進芙頌的家。

博物館收藏的大量舊物堆積出書中的情節,這既是虛構小說的實體化表達,亦是舊日伊斯坦堡的真實再現。《純真博物館》與純真博物館連接了虛構與現實,也連接了過去與現在。它是一部小說,也是一座城市的記憶。

在旅途中帶上《純真博物館》不僅能免費進入真正的博物館,還會帶來一些額外的驚喜。我一邊閱讀一邊在城市漫遊,書中對於伊斯坦堡的描寫與我身處的熙攘城市既有傳承保留之處,也有變化難辨之處。有時候我會在蜘蛛網般的老街巷、蒙塵的舊貨店發現一個來自過去、來自書中所寫時空的相似場景或物件:從閱讀中窺見的伊斯坦堡的昔日生活,在旅途某個瞬間投射在此時所置身的真實、現代的城市之中。虛構與現實的界限變得模糊,我的旅行也因此有了更多可探索的維度。

此外,我也推薦閱讀帕慕克的《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喜歡小眾目的地還可以在去卡爾斯之前閱讀他的《雪》。

《城殤:晚清民國十六城記》/張泉著

推薦人:Luke Lou

如果重回動亂的晚清民國年間,中國人心目中的「天下」觀念正在發生怎樣劇烈的改變?而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市版圖又是怎樣區別於今日我們熟知的一二三線劃分體系?在這段風雲際會的近代史中,各個城市、各個行業的人們都背負著尋找中國未來道路的使命,其中的一些努力最終被證明是無效的,甚至是錯誤的。

張泉用極富有文學意味的筆觸,再現了這段「中國歷史未有之大變局」中十六座城市的不同命運。它們有的曾風光一時,引領時代潮流,卻在現代的城市版圖上黯然失色;也有的始終光彩奪目,但城市的內涵早已隨著時代語境的變遷發生了位移。而在閱讀的體驗之外,我們仍能把這本關於城市史、社會史的筆記當做一本頗為實用的旅行路書——可否想過福州附近的小城馬尾仍舊保留著不少的船政建築,那其中曾經孕育了中國海軍的希望;或者在安慶的城市肌理中重新找到書寫革命理想的歷史街區,文物是標記歷史走向的點位,勾勒出中國近代史上難以遍歷的失落、傷痛、掙扎和微茫的希望。

馬尾港區及遠處的羅星塔,Luke Lou 圖

《絲綢之路,坐大巴到巴基斯坦》/比爾·波特著

推薦人:丁海笑

在我寫《搭車十年》的時候,收集過許多關於絲綢之路的資料,但並未讀過這本,雖然我們的行程幾乎重合。沿絲綢之路從內地到新疆喀什,從紅其拉甫入巴基斯坦,對西方人來說是一條相當時髦的線路,百年之間已有無數的探險家、人類學者、傳教士留下過大量筆墨。

比爾·波特的《絲綢之路》寫於二十年多前,其中大部分內容都已過時,他將新疆稱為「Hsinchiang」,對驪靬人的描述也欠妥。他還總是沒完沒了地沉溺在冰啤酒與炸薯條等高熱量食物的狂歡中,讀完你仿佛已置身於美國西部。也許是體重原因,他常常因為沒有汽車或飛機,又不想太折騰自己,就放棄了去某地,於是引用一大段史料,或靠想像走訪巴裡坤草原和遠眺託木爾峰——那些錯過的目的地足夠再寫一本書。

而以上內容才是旅行所呈現的真實面目,旅行不應該總是高於現實的「夢幻」、「驚豔」、「仙境」、「窒息」……今年有一部豆瓣高分韓綜《旅行者》,講的是柳俊烈和李帝勳的糟糕旅行——傍晚時分,柳俊烈想去哈瓦那的海灘看日落,結果啤酒賣完了,而李帝勳更慘,剛落地古巴就被司機宰了。

如果你旅行過今天的絲綢之路,會發現它有些地方仍然如同昨日——

1)比爾·波特將絲綢之路稱為瘋子才走的路,那時的飛機會因為省油而不開空調,也有從蘇聯淘汰下來的客機將整個旅程變作一次試飛。那時候的貨運火車還是敞篷的,上面坐滿了逃票的農民,他們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扒火車旅行的流浪漢。蘭州到烏魯木齊的火車要走兩天兩夜。塔克拉瑪幹沙漠被描述為踩著前人屍骨的道路,唯一的通途是和田河乾枯的河床。

2)辦假證在二十幾年前的絲綢之路上就是一個不宣的秘密,假證會提供許多便利,連外國人也適用。

3)他將蘭州比喻成手術臺上被麻醉了的病人。他提到了蘭州友誼飯店,那時候往西走的老外都在那裡停留,有不少裝備先進的房車和五花八門的嬉皮士,其中也包括比爾波特。甘肅省博物館還在老位置。

4)懷疑旅遊局對星級賓館的評定有貓膩。有的星級賓館的廁所是小巷幽暗的門後一排蹲坑,還要跨過一個院子——直到現在西北還能見到這樣的賓館。

5)「但是為了保證步調一致,中國政府規定,所以地區的時間都以北京時間為標準。北京與吐魯番之間相距2500公裡,但兩地的時間一致。於是在北京人打太極、遛鳥時,我們正在星空下穿過黑黝黝的原野。」

6)「中國人發明了琴,但是其他樂器大部分是從中東傳入的,包括中國古典樂器,如揚琴、二胡及琵琶。」

7)「我們最終乘坐著神秘客車從吐魯番進入烏魯木齊。之所以稱之為『神秘客車』,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車,也無從得知它何時能夠到達目的地。」

8)「偶爾可見成片的蒲公英,還有一兩隻易拉罐零星躺在地上。」

9)「我恨自己又一次犯了戰術性的錯誤。換錢的第一條和最後一條法則是『決不要先把自己的錢掏出來,直到數過對方的錢並放進自己的口袋裡』。決不重犯,決不重犯,決不重犯!」

10)「我們只能聽他們講述有關絲綢之路上最新的貿易貨物——海洛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百代旅行啟動"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
    近日,由人民日報文藝部、《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主辦、人民日報旗下百代旅行承辦的「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正式啟動。作為人民日報社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百代旅行以優質內容為核心競爭力,深度挖掘整合旅行目的地的旅遊資源,為廣大自由行用戶提供精選的商品和服務。在旅遊與文化發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百代旅行與騰訊旅遊共同發起「帶一本書去旅行」圖書推薦活動,藉助世界讀書日的熱度,喚起大家在旅行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將閱讀與旅行相結合,深刻體驗一座城市的人文風貌、城市變革、文化傳承。
  • 「帶一本書去北京旅行」圖書推薦活動正式啟動
    國際在線消息:近日,由人民日報文藝部、《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主辦, 北京市旅遊委與人民日報旗下百代旅行共同承辦的「帶一本書去北京旅行」圖書推薦活動正式啟動。網友可在百代旅行APP上進行線上互動,推薦自己喜歡的城市旅行讀物,投票選出能夠代表北京文化旅遊特色的Top20圖書榜單,還有機會贏得日本/普吉島雙人遊等系列大獎。 讀書帶給旅行的,不僅是知識和眼界上的擴充,更是對旅行體驗的升華。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早已不是今天的旅行者所追求的,深度和溫度才是旅行的意義所在。
  • 帶一本書去旅行
    ■董問博「旅行還帶書?不嫌重啊?有時間看嗎……」這是大家發現我這個「喜好」後最多的質疑。是啊,帶一本書去旅行,看似有點荒唐,但是細細想來,也頗有意趣。漫漫旅途,時間難以打發。候車室,火車上,在向目的地行進的過程中,一本書,能夠安放勞頓的內心。
  • 世界讀書日|讓心靈隨書籍去旅行
    沒有一艘艦船能像一本書帶著我們遨遊遠方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詩行>如此歡悅飛揚即使一貧如洗它也可以帶你走上無需路費的旅程這輛戰車,樸素無華卻載著人類的靈魂——《一本書》看過一個資料:可以說,讀書功不可沒。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如今,匆忙與浮躁仿佛是一種常態,與多人忙著工作、家庭、社交等等,好像慢下來就會錯過什麼事情,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仿佛成了一件遙不可及的奢侈。也有人問,讀書的意義何在?
  • 「帶一本書去旅行」 免費送書下月開始
    重慶晚報訊 (都市傳媒記者吳娟)為進一步在重慶主城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在2018全民閱讀暨第十一屆重慶讀書月活動之際,攜程旅行網昨日聯合書香重慶網共同舉辦「帶一本書去旅行」免費送書活動。    「帶一本書去旅行」免費送書活動將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不間斷免費送讀者一本書,伴你一段精彩旅程。
  • 旅行帶上一本書
    那年我去了首都北京!趕上溫暖的雪!我走過的每一處地方,由於積雪的撫摸,整個城市的美景令人震驚。看著它,歷史魅力特別濃!就像讀一本書或翻閱一本書一樣,不可能通過讀書立即獲得一些東西。單單翻書也是一種執著,一種信念和一種對自己的迷戀!我想說的是讀書很酷,而旅行時讀書最酷!
  • 假期:帶一本書去旅行
    十一長假,帶一本書去旅行。一張讓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書單來了~【10月1日】中秋團圓之夜,圍廬夜宴賞月品茶。帶上這本關於各種食材採購和保存、廚房工具挑選、種植等小體驗以及與之相關的私藏美食方子:《靈感廚房》,走一個超市旅行。
  • 世界讀書日:南海網陽光島邀您曬曬最近讀的一本書
    南海網海口4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麥)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倡導讀書之風,營造全社會共同閱讀的良好氛圍,4月22日,南海網陽光島社區發起為期一個月的「最近你讀的一本書」讀後感網絡徵集活動。
  • 世界讀書日丨這10本書帶你讀懂生活讀懂自己
    特殊時期,生活節奏變慢,讀書成為休閒時光更好的選擇。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選了10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這10本書能帶領大家看更大的世界,讀懂生活的同時也更讀懂自己。《活著》《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
  • 全球in旅行書單,9本書帶你深度了解世界!
    無論你去哪裡,好書永遠是對旅行者最好的慰藉。國慶假期,出去玩一定要帶本好書在身邊,尤其是一本應景的、能幫你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書。這次推薦的「全球in旅行書單」,以經典文學和人文關懷深厚的歷史書為主,9本書,送給熱愛旅行以及閱讀的值友們,願你們在步履不停的同時,能更好地感受所到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留下值得回憶的經歷。
  • 愛上讀書-世界讀書日有感
    當你愛上讀書,世界就愛上了你!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越是多,內心越是沉穩。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曾經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氣質是歲月長期沉澱的產物,是漫長時光所贈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 中考優秀作文點評:《帶一本書去旅行》
    帶一本書去旅行曾經看過一本書,名叫《轉山》,講述的是一名臺灣青年騎單車遊西藏的故事。書中充斥著艱辛與困苦,卻也洋溢著佛教聖地的不同風情。於是,在這本書的感召下,去年暑假,我開始了我的西藏之旅。正好翻到有珠穆朗瑪峰插圖的一頁,導遊敲門進來為我們明天的行程做最後的敲定。「你們真的確定明天要去珠峰大本營了嗎?那上面,我也沒去過,應該挺危險的。」導遊極力勸我們放棄。「丫頭,去嗎?」爸爸回頭詢問我。我盯著書上那幅插圖,皚皚的雪山,直插雲霄,真美,要是能親眼一見,就好了。
  • 帶一本書去旅行!重慶每月免費送書500本即將啟動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讀與旅行從來都是相伴相隨。在第十一屆重慶讀書月活動啟動之際,書香重慶網聯合攜程旅行網共同舉辦「帶一本書去旅行」免費送書活動。活動將於4月29日下午2點正式啟動,重慶五家書店將在接下來的12個月,每月免費送出500本暢銷書籍。
  • 閱讀從自己開始,一本遊記|讀《帶一本書去巴黎》
    《帶一本書去巴黎》是一本與眾不同的遊記。在文中,作者帶著一本描寫革命的《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國的廣場、教堂、博物館中回味那段血與火的歲月裡凝結的思想和智慧,也在法國的地牢、監獄、斷頭臺面前反思宗教、法律與革命的進程。
  • 世界讀書日|春暖花開讀新書 「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開啟
    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特殊時期,居家抗疫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閱讀的力量也更為明顯。澎湃新聞記者精選了部分世界讀書日的活動,希望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陪伴。閱讀的力量「4·23世界讀書日」2020特別活動春暖花開讀新書,雲上書店雲首發。4月23日下午2:30,朵雲書院上海中心旗艦店將舉行「4·23世界讀書日」2020特別活動。集中推出百種滬版精品圖書,開啟4月23-30日「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特別網聚活動的世界讀書日系列專場。其間,12大網絡平臺每晚8點同步推出「悅讀時刻」閱讀活動直播。
  • 第19個世界讀書日:不可不讀的十大旅遊書籍(圖)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根據調查中國的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人均每天讀書時長為13.43分鐘,不到上網時長的三分之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不僅要有說走就走那樣的旅行,也要有時常拿起書本思考的淡然心境,你讀書了嗎?旅遊頻道搜集了「你不可不讀的十大旅遊書籍」,腳步若走不遠,就讓書籍帶你走。
  • 初中材料作文:帶一本書去旅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材料作文:帶一本書去旅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曾經看過一本書,名叫《轉山》,講述的是一名臺灣青年騎單車遊西藏的故事。書中充斥著艱辛與困苦,卻也洋溢著佛教聖地的不同風情。於是,在這本書的感召下,去年暑假中,我開始了我的西藏之旅。臨走前,我特地把《轉山》放進了包裡。
  • 帶一本書去旅行,靈魂和身體一起在路上!
    旅行帶給我們的,是心境的閒適,探索的激情,和自我的追逐。而旅途中若是隨手帶上一本書,便更加賦予了這趟旅程的深度與厚度。眼看十一將至,或許你早已計劃好了一次完美的旅行,為何不在旅行中帶上一本攝影書,一邊學習攝影技巧,一邊記錄精彩瞬間呢?大美攝影為您帶來五本好書,絕對會為您的旅程增色不少。
  • 初一期末考試作文範文 :帶一本書去旅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期末考試作文範文 :帶一本書去旅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帶一本書去旅行   曾經看過一本書,名叫《轉山》,講述的是一名臺灣青年騎單車遊西藏的故事。書中充斥著艱辛與困苦,卻也洋溢著佛教聖地的不同風情。於是,在這本書的感召下,去年暑假中,我開始了我的西藏之旅。
  • 世界讀書日是哪一天?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
    一說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肯定沒人不知道;一說到教師節、母親節、植樹節,也一定有不少人知道;但是,一說到「世界讀書日」,恐怕沒幾個人知道。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