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嶺》想必是所有老玩家的熟悉的一個名字,寂靜嶺系列作為科樂美公司的金字招牌之一在恐怖遊戲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寂靜嶺》系列與同為生存恐怖的《生化危機》科學性背景不同,寂靜嶺擁有著大量的神秘學要素,並且擅長以心理暗示來營造出恐怖的氣氛,因此《寂靜嶺》系列也被歸類為「心理恐怖類遊戲」。
上個世紀末AVG遊戲當道。而以生化危機為代表的AVG遊戲成為了PS一系中最為活躍的遊戲,也許是Konami從《生化危機》中看到了恐怖遊戲的價值,於是趁著生化危機的風潮推出了《寂靜嶺》。在遊戲設計上,寂靜嶺與生化危機可謂是大相逕庭,相比生化危機來說寂靜嶺的戰鬥較少,恐怖氣氛的烘託也主要靠環境、音樂與怪物來給人一種極度壓抑的感覺。
因此《寂靜嶺》系列中的每一個怪物可以說都是恐怖遊戲中的經典,而我們今天要談的便是系列中最為出名的「三角頭」。
「三角頭」的誕生
三角頭最早出場於《寂靜嶺2》中,無論是電影或是遊戲,「三角頭」都能給觀眾和玩家帶來非常強大的壓力。他的身形類似一個強壯魁梧的男性,頭部包裹著一個巨大的三角頭盔,因此被玩家稱呼為「三角頭」。
在製作寂靜嶺2的時候,伊藤暢達想要構思了一個隱藏了面容的怪物,好讓它看起來不那麼像人和令人厭惡,於是他進一步發展了這個理念,賦予了怪物一個有著銳角、邊緣尖銳的三角形的頭,暗喻了這個頭帶來的痛苦。
因此三角頭的誕生其實就是源於《寂靜嶺2》中主角詹姆斯潛意識的具象化,三角頭的形象是詹姆斯在三年前和瑪麗來寂靜嶺旅遊時在寂靜嶺歷史資料館的油畫上得來的,也就是寂靜嶺在南北戰爭時期劊子手的形象,而它的形象恰恰和詹姆斯自身的罪惡感重合。因此三角頭分別在公寓、地下迷宮和旅館中攻擊了詹姆斯。
而另一方面,三角頭的意義是通過不斷傷害、殺死瑪利亞,來重申瑪麗死亡的這個事實,並讓詹姆斯從幻覺中清醒,換句話說,在詹姆斯潛意識的深處有著某種東西試圖迫使他回憶起他殺死妻子的罪行,而在詹姆斯真正接受了現實後,瑪利亞與三角頭也都消失不見了。
而除了「懲罰」與「審判」外,三角頭還代表了詹姆斯的暴力傾向,比如三角頭曾兩次對寂靜嶺中的怪物做出暴力行為,而且在這兩次暴行中被他折磨的怪物都死了,這些暴力行為都暗示了暗藏在詹姆斯內心中的暴力傾向和殘酷。
三角頭在後續作品中的形象補全
除了《寂靜嶺2》中,三角頭還曾在電影版中出現,不過電影中的三角頭一部分是製片方為了討好觀眾以及增添影片恐怖程度的噱頭,實際意義和代表意義並不如遊戲深刻。不過作為電影來說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因此電影中的三角頭也算是廣受好評。
而在遊戲系列中,三角頭可謂是拯救了《寂靜嶺:歸鄉》這部作品。《歸鄉》被Konami交給了美國的製作組Double Helix製作。因此角色的造型、場景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寂靜嶺電影版的設定,並且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主角是普通人」的傳統,阿歷克斯作為一個軍人能流暢做出前後、左右滾翻,閃避反擊等動作,也能在某些情況下攀爬比自己高的平臺等等。
並且在環境塑造上,《歸鄉》也是全系列中最不恐怖一個。也許是由於《歸鄉》與系列作品差距過大,日本Konami以「本作品不適合日本市場」的原因取消了在日本的發售,官網中也沒有歸鄉的位置。並且由於《歸鄉》很多地方照搬寂靜嶺2、3,因此本作通常在寂靜嶺系列排倒數幾位。
不過由於「三角頭」的客串還是使得原本不怎麼看好《歸鄉》的寂靜嶺老玩家們一片歡呼。《寂靜嶺:歸鄉》中的三角頭完全是照搬了電影版,而且名字也從「Pyramid Head」改為了「Bogeyman」。而在歸鄉中,三角頭與主角沒有任何交戰,只是拖著一把大刀現身並在教堂中將阿歷克斯的父親劈成兩半,算是履行了「懲罰」的職責。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歸鄉》其中一個結局是阿歷克斯被綁在椅子上,兩個三角頭把象徵著懲罰者的三角鐵頭盔戴在了他頭上,讓其成為了一個新的三角頭,在達成這個結局後,玩家可以在下一輪遊戲中使用戴著三角頭頭盔的阿歷克斯。
就歸鄉中的設定來說,三角頭盔其實是刑具,由兩個內部全是釘子的半邊頭盔在腦袋上合併成一個。但在製作《歸鄉》之時原製作組早已解散,並且《歸鄉》也並未被認為是正統作品,加之「三角頭」的設計者伊藤暢達先生受訪時曾說過三角頭就不應出現在《寂靜嶺2》之外的作品裡,因此《歸鄉》對於「三角頭」形象的補全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結語
「三角頭」可以說是《寂靜嶺》系列塑造的非常成功的怪物形象,在視覺上,他那龐大的身軀以及尖銳的頭盔給玩家帶來了巨大的壓迫感;而在文化內涵上,「三角頭」是人潛意識的投影,代表了人內心的罪惡。
一個人也許可以擊敗比自己強大的怪物,但是他永遠也無法戰勝自己內心的罪惡,這就是「三角頭」在遊戲中所存在的意義。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心中又何嘗沒有一個「三角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