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400萬支回收塑料瓶再現「星空草原」實景

2020-12-12 中國網漢..
這是由400萬支回收的塑料瓶實景打造的梵谷代表作「星空草原」場景(4月27日攝)。近日,位於臺灣基隆市的擁恆文創園區以400萬支回收的塑料瓶實景打造梵谷的代表作「星空草原」。每到夜間,「星空草原」就開啟絢麗的水幕投影秀,為觀者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據了解,該實景作品將展至2016年5月。[新華社 魏培全 攝]
Photo taken on April 27, 2016 shows a giant mosaic made from recycled plastic bottles at a park in Keelung, southeast China's Taiwan. The mosaic, named The Starry Paradise, depicts Vincent van Gogh's famous painting The Starry Night. The project received more than 4 million recycled plastic bottles in donations. (Xinhua/Wei Peiquan)

相關焦點

  • 臺灣基隆400萬支塑料瓶再現梵谷名作「星空草原」
    臺灣基隆400萬支塑料瓶再現梵谷名作「星空草原」  【解說】山坡上顏色斑斕,沒人想到竟然都是廢棄塑料瓶。極目遠眺,漫山遍野,蔚為奇觀。  臺灣基隆400萬支塑料瓶再現梵谷名作「星空草原」  【解說】山坡上顏色斑斕,沒人想到竟然都是廢棄塑料瓶。極目遠眺,漫山遍野,蔚為奇觀。
  • 臺灣基隆400萬個塑料瓶組成「星空草原」 倡環保、關懷弱勢
    12月26日,臺灣基隆市擁恆文創園區以400多萬個寶特瓶(塑料瓶)、據凡高名畫打造的「星空草原」地景點燈試營運。 陳小願 攝  12月26日,臺灣基隆市擁恆文創園區以400多萬個寶特瓶(塑料瓶)、據凡高名畫打造的「星空草原」地景點燈試營運。圖為點燈前的「星空草原」。 陳小願 攝
  • 臺灣基隆400萬個塑料瓶組成「星空草原」
    臺灣基隆400萬個塑料瓶組成「星空草原」 (1/5) "← →"翻頁
  • 400萬個塑料瓶打造基隆新景觀
    400萬個塑料瓶打造基隆新景觀 2018年09月04日 16:19:27  來源:東南網
  • 臺灣300萬片回收的光碟實景打造梵谷代表作
    12月23日,遊客在觀看「星空草原」實景。當日,臺灣基隆市擁恆文創園區用300萬片回收的光碟實景打造的梵谷代表作「星空草原」對外開放。此次行為藝術創作以「時代的廢棄物」為名,為參觀者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並以此來呼籲人們保護環境。
  • 臺灣墓地用400萬個塑料瓶改變了關於死亡的印象.
    400萬個寶特瓶歷時半年陵園,變成了文創勝地
  • 基隆擁恆文創園區:300萬片光碟打造「星空草原」
    人民網臺北12月23日電(記者吳儲岐張盼)23日,位於基隆擁恆文創園區的地景藝術「星空草原」正式蛻變再出發,以「時代的廢棄物」為名,用300萬片回收光碟,打造出完美的流星地景。
  • 基隆400萬個飲料瓶鋪出梵谷名畫
    梵谷名畫《星空》在基隆山谷間重現!臺灣雕塑家王振瑋獨特創意,在「擁恆文創」園區內的4.3萬平方米草皮上,以《星空》為腳本,精心擺放400萬個飲料瓶,創作出「星空草原」巨幅地景。26日,這一巨幅地景向公眾開放,以令人震撼的藝術創意和大手筆「描繪」,成為基隆的新景觀。
  • 這幅梵谷的《星空》,你猜猜是用什麼做的?!
    是不是很美?!除了美,這幅畫更牛的地方,是材料是用400萬隻回收塑料瓶拼出來的。這幅位於基隆的「垃圾」畫,主推環保的概念加上創意的設計,推出後不僅受到臺灣民眾追捧,更有不少大陸、香港遊客專程前來。近日,「星空草原」獲得臺灣教科書編撰單位肯定,案例將載入臺灣初中社會科教科書,成為名副其實的教科書級「垃圾藝術」。
  • 臺灣驚現星空草原 是什麼讓家裡也能繁星閃耀?
    臺灣驚現星空草原 是什麼讓家裡也能繁星閃耀? 字號:小大 2015-12-29 14:32 來源:中國網 我要評論() 一直喜歡星空,靜謐的夜,躺在廣袤的草原,微風輕輕拂過面龐,髮絲微動,不需要誰的陪伴,自己就好,靜靜地,望著星空。
  • 4.3萬平米「星空」驚現臺灣!春嬌和志明居然沒看到,太可惜!
    今天,小編則想給大家推薦一些臺灣新的創意景點,無論去沒去過臺灣,都值得收藏哦~星空草原綠意盎然的茫茫大草原或許你們見得多了,那會發光的草原你們又見過沒有呢?基隆市擁恆文創園區以梵谷名畫「星空」為發想,回收了400萬隻保特瓶(塑料瓶)打造了這一大型地景藝術。
  • PET塑料瓶回收需要 「擰瓶蓋、撕標籤」 嗎?
    可樂瓶,是一種常見的塑料瓶,也是人們日常生活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容器,比如各種飲料瓶、醬油瓶等等。製造塑料瓶的原料是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因此也被稱為 PET 塑料瓶。
  • 1.75萬個廢棄塑料瓶變廢為寶,楊浦區可回收物變身天堂傘
    「顏色好看,手感也很棒,支持環保再回收!」這是來自一位京東用戶的評價。這名用戶評價的正是近日由楊浦區可回收服務承載企業愛回收公司所聯合推出的天堂牌再生環保晴雨傘。▼▼▼■再生環保晴雨傘共有兩種顏色此次「塑料瓶的再生之旅」由1.75萬個廢棄塑料瓶在神奇的「魔法」下完成華麗蛻變。與一般雨傘相比,再生傘除了在傘面印有塑料瓶和雨傘兩種印記的「雨天的祈願符」,並用「=」將印記連接,讓廢棄塑料瓶與雨傘相連。此外,再生傘遇到雨水會變色,不僅環保,而且時尚。
  • 臺一酒店回收五千個塑料瓶 蓋環保聖誕教堂(圖)
    臺灣臺糖長榮酒店回收5000多個客房塑料瓶,由飯店員工製作「環保聖誕教堂」。來源 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7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臺糖長榮酒店回收5000多個客房塑料瓶,由飯店員工親手製作「環保聖誕教堂」,擺放在大廳供觀賞。
  • 你扔掉的塑料瓶,真的被回收再利用了嗎?
    過去60年間,全世界總計生產出約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有63億噸已成為塑料廢物,只有9%被回收利用。絕大多數塑料垃圾(79%)被填埋、或被所謂「歸於自然」。這其中,單單進入海洋的塑料,每年就有約800萬噸。按照這個趨勢,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總重量將可能超過魚類。
  • 6萬多個塑料瓶築起400平米春節花燈
    一組由6萬多個廢舊塑料瓶築起的大型環保花燈《美麗家園》首度登場,傳遞環保生活的「綠色」節慶觀。春節期間,越秀公園每天30名志願者堅守崗位,攜手一批來自廣州校園的小講解員,為遊客提供導覽服務,自成一道新春景觀。
  • 臺灣一年用30多億個塑料瓶 為何馬路上很少看到?
    原標題:臺灣一年用30多億個塑料瓶 為何馬路上很少看到?這一拍賣一發不可收,熱情的市民競相搶購,共拍出1.2萬多件二手家具,淨收益達到1000多萬元新臺幣。  臺南市受此啟發,籌建了類似機構「藏金閣——資源再生館」,10多年來拍賣所得也有1000多萬元新臺幣。而該市的環保局還進一步著手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實在無法修復的家具出路何在?幾位年輕海歸琢磨了好久,想出的辦法簡單易行:既然這些家具來自於大自然,那就讓它們回歸大自然。
  • 如何利用回收塑料瓶華麗逆襲?看完後月入過萬
    在當代,回收塑料瓶的身影隨處可見,彎身在馬路邊拾取飲料瓶的大爺,還有拿著編織袋的大媽們,在街上收取被亂扔的塑料瓶子,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賺取著微薄的收入。沒錯,微薄的收入,注意,微薄是用來形容大爺大媽們的收入,而不是用來形容這個行業的利潤。因為這個行業利潤的專屬形容詞是,暴利!
  • 臺灣1年用30多億個塑料瓶 為何馬路上卻很少能看到
    (原標題:臺灣一年用30多億個塑料瓶,為什麼馬路上卻很少能看到?)這一拍賣一發不可收,熱情的市民競相搶購,共拍出1.2萬多件二手家具,淨收益達到1000多萬元新臺幣。臺南市受此啟發,籌建了類似機構「藏金閣——資源再生館」,10多年來拍賣所得也有1000多萬元新臺幣。而該市的環保局還進一步著手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實在無法修復的家具出路何在?幾位年輕海歸琢磨了好久,想出的辦法簡單易行:既然這些家具來自於大自然,那就讓它們回歸大自然。
  • 臺灣一年用30多億個塑料瓶,為什麼馬路上卻很少能看到?
    前段時間臺灣媒體做了一系列民調,眾人推選出了最具影響力的環保口號,「全民一條心,垃圾變黃金」。「垃圾變黃金」,付出的是創意十足的智慧與實實在在的行動。這一拍賣一發不可收,熱情的市民競相搶購,共拍出1.2萬多件二手家具,淨收益達到1000多萬元新臺幣。臺南市受此啟發,籌建了類似機構「藏金閣——資源再生館」,10多年來拍賣所得也有1000多萬元新臺幣。而該市的環保局還進一步著手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實在無法修復的家具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