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峰-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 登頂記

2021-12-25 喬寶寶的翻山越嶺記錄

勃朗峰登頂純粹是個意外,本來沒有在今年的計劃裡的。4810m的Mont Blanc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雖然攀爬難度不是很高,而且是熱門路線,走的人很多。但是海拔高可能導致的高原反應,路程長(往返20公裡,但是上下海拔高達2370m),山屋難定,沒參加過冰縫救援的培訓課,都是沒打算去的理由。

至於為什麼又去了呢?是因為。。。

朋友A和他的朋友B約了去爬勃朗峰,山屋五月份就訂好了,火車票也買了,結果出發前兩周,B請不了假,去不了。於是,A去問了朋友C,C也以為請不了假。然後A來問我,我一開始斷然拒絕,因為沒有高海拔的經驗,然而架不住一天被問八遍去不去,猶豫許久,看了很多視頻,諮詢了一些爬過的朋友,聽說不是很難,想著山屋這麼難訂都已經訂好了,決定還是去試試。C其實也想去,於是問了山屋還有位置,又想方設法請了假。三個人一起走感覺也安全些。結果A在出發前兩天崴腳了,最後變成我和C兩個人去這趟行程住宿都被安排了的勃朗峰之旅。。。真是個複雜的故事。

確定去之後抓緊添置了一些裝備,冰鎬,冰錐,hochtour用的超輕安全帶。收拾了一下要帶的東西,怎麼這麼多啊,我的包夠大嗎。

原來還真能都塞到包裡,再加上吃的喝的,真的滿滿當當,至少有10kg。

還在家門口的樹上練了冰縫自救,萬一掉到縫裡怎麼自己沿著繩子爬上來。已經報名了八月底的DAV冰縫救援課,但是來不及,這次只能先自學一下。

第一天主要就是從慕尼黑到達日內瓦。湖邊逛了逛,甚至能看到遠處的雪山,在猜是不是就是我們要爬的那座。晚上住在一家青旅,連廚房都沒有,只能吃超市買的微波爐意面。街邊看到的中國麵館20歐一碗麵,想想還是算了。建議不要住瑞士,物價又貴又沒直接能用的網絡流量。直接住法國的霞慕尼,去山裡也更近更方便。

第二天的目標是到達 Aiguille du Goûter,古特山屋。位於3,863 m的古特山屋是衝頂勃朗峰前的最後一站。大部分登山者選擇在這裡住一晚,第二天衝頂。金屬造型的古特山屋還是很帥的。3863m的海拔比拉薩城區的海拔還要高一些。之前也擔心過會不會有嚴重的高反,後來想起來高中畢業遊的時候坐纜車上過玉龍雪山,特意去翻照片發現是4680m,當時沒有什麼反應,還在石碑下面打牌,輸了做伏地挺身來著,也是傻傻的。

七點半日內瓦坐Flixbus到達Saint Gervais les Bains,齒輪小火車的起點。因為Flixbus晚點了,小火車又是限人數的,我們九點20到的時候九點半的車已經滿了,只能坐10點的小火車。小火車的位置可以網上提前預定,推薦事先預定一下。如果網上已滿訂不到,至少要在開車前15分鐘去櫃檯預定。往返票39歐,可以跨天使用。

11點15到達小火車終點站Tramway du Mont-Blanc - Terminus du Nid d'Aigle,此時海拔2380m。除了登山者還有許多普通遊客也來這裡遊玩。

已經能看到今晚的住處-古特山屋了,在遙遠的山頂上,左邊那座山。

開始徒步,一開始的路還挺好走的,速度還比較快。



兩小時後到達Tête Rousse Hut(3187m)附近,這裡有個檢查站,有人會拿著幾張單子,檢查你有沒有定Rousse或者Goûter的住宿,定了才可以繼續往上走。在Rousse Hut住一晚適應海拔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檢查站後出現第一個雪坡,向左繼續向Goûter山屋,向右去Rousse山屋。

我們在檢查站旁邊吃了點東西,穿上了安全帶,把裝備也掛在了身上,但其實沒有必要。後面要用也只用到冰爪。

Rousse山屋旁還有一小片露營地,帳篷像是長期在這裡的。

雪坡之後有一些需要手腳並用的地方。

來到Grand couloir,這算是整個路程裡最危險的地方了。因為冰雪融化,石頭逐漸暴露出來,這個地方常年會有落石,十分頻繁,落石規模有大有小。出發前看了很多YouTube視頻,有的視頻裡落石像雪崩一樣。我們剛準備通過,就有四五顆小石頭朝我們滾過來,雖然滾著滾著停到了雪上,但還是怪嚇人的。嚇得我趕緊往回走,走到安全的地方觀察形勢。從照片可以看到,當天坡上還是有很多雪的,相對安全一點,有些時候這個地方完全沒有雪覆蓋。

橫切的時候需要注意上方,快速通過。其實真正在危險區域也就一分鐘左右。

接下來是接近400米高差的手腳並用的小攀爬。難的地方大概有1-2,但好在暴露感不是特別強。不會有一失手就摔下去幾百米的感覺。

大大小小的石頭

回頭看,遠處那個房子就是Rousse山屋。

可能是前不久還下過雪,不少地方被雪覆蓋,不穿冰爪會有點虛,穿冰爪又不好踩石頭,不過習慣習慣就好了。

路上有些紅點有些綠點作為路標,跟著點的方向爬會比較好。

大概是因為海拔已經3000+了,爬起來還挺累的,經常走著走著就想歇一歇,總是被說我又偷懶了。其實我明明是在找路(●'◡'●)

這一段速度明顯降下來了,因為我每爬一步都要確認石頭牢不牢,能不能抓,能不能踩。

最後100米高差一路上都有鐵索可以抓。見到很多登山嚮導帶著顧客往上爬。請登山嚮導據說一人1900歐。還是要自力更生呀。

山屋就在眼前

經過三小時的攀爬之後,傍晚五點半左右到達, Aiguille du Goûter, 古特山屋。

最後一段就是平路

一進門就是裝備房,登山鞋,冰爪,冰鎬等裝備都可以放在這裡。雖然價格都不菲,但應該不會有人偷。不過,我看過一個新聞,說有個人被迫要叫直升機下山,因為他的登山鞋不見了。。。

山屋消費還挺貴的,但是常年爆滿,一位難求。住宿65歐一人一晚,床是上下床,一張張緊貼在一起,一個房間住8個人,房間與房間之間也沒有完全隔開。廁所的洗手臺連水都沒有。喝的水要買,8歐1.5L。可樂6歐一小罐。畢竟山屋的物資應該都是直升機運輸的。

許多人在山屋的餐廳閒聊。七點開飯,我們可沒心情閒聊,趁吃飯之前趕緊上床躺一會。累死了,感覺人暈暈的,可能是有一點高反。臉和額頭也有點燙。時刻記得要多喝水~

打起精神起床吃飯,37歐的晚飯有奶酪,濃湯,烤土豆培根芝士,番茄蘑菇豆角飯,沙拉。菜都是一桌一桌上的,每人盛一點到盤子裡。甜點是巧克力慕斯。沒有很餓,胃口一般,不過該吃還是要吃啊。

隔壁桌是一個登山嚮導,我們向他諮詢了路線。我們的計劃很隨機應變,之前想著,看天氣,大不了山屋一日遊,不一定非得登頂。但天氣目前看來很好,明天是個大晴天,那就登個頂吧。下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原路上下,最簡單也是最多人走的路。另一條是走三山線,到南針鋒坐纜車下去,坡陡難度大。嚮導說三山線太危險,有落冰的風險,而且陡坡很長,還有一大段橫切,一步不小心人就下去了。勸我們走原路上下,安全也簡單得多。欣喜接受建議。衝頂不用的東西明天可以放在山屋,包輕不少,心理上也輕鬆不少。

山屋裡一點信號都沒有,晚飯完跑出山屋發個報平安的信息。穿太少,被冷到,手機都玩不動了。晚上九點就躺床上嘗試睡覺了。但是晚上一直有人在走動,時不時有頭燈的亮光,窗外還有呼呼的風聲。腦袋也不是太舒服,一晚上感覺都沒睡著。但是也有可能迷迷糊糊睡著過。

2021年8月11號,凌晨兩點起床,收拾裝備。吃了點乾糧當早餐。16歐的早餐昨晚沒有預定,因為吃的東西背太多了,想解決掉一點。山屋早餐供應時間是凌晨兩點或者七點。

穿戴整齊,三點出發,在黑暗和迷霧中前進。兩個人用一根繩子連著。

一路上足跡都很明顯,頭燈把路照得也很亮,據俊哥說一路上沒有岔路,跟著前人足跡走就好了。前半程比較簡單,基本靠走。後半程有一些需要用冰鎬的稍微陡一些的坡,還有一些山脊路。雖然因為是夜裡爬的,我並沒有看見山脊路兩側有多深。

一開始還可以,後來風越來越大,吹起小雪粒刮到臉上超級冷。

身上已經穿了所有帶的衣物。保暖緊身內衣褲,擋風的軟殼褲,夾絨外套,羽絨,防風防水的硬殼外套,保暖小帽子,滑雪手套。還是冷得抖。

到後面眼鏡糊上了冰,路都快看不見了。衣服,背包,身上掛的裝備都蒙上了一層霜。眼睫毛甚至都感覺凍住了。把滑雪鏡拿出來戴上之後好了一些。脖套也因為呼吸變溼冷。一開始還能從水袋的管子裡喝到水,後面管子也就凍住了,果然還是要大保溫杯呀。

某些路段被吹的只能等這一陣風過去,趴在地上抱頭擋風。山脊路也是蹲著趴著過去的。。。好在風時大時小,不至於完全走不了。

一路上並沒有想像中前後都是人的場景。霧中時不時前方突然看到幾盞頭燈發出的亮光,啊,是有人來了。

一開始在等天亮,後來隨著時間流逝,想著天早該亮了啊,怎麼還是什麼都看不見。看來天氣預報的大晴天在清晨不算數。太陽的威力還得發揮一會才能把霧散開。

八點到勃朗峰頂,人都要被凍傻了。毫無風景的登頂照。勃朗峰頂其實很平,峰頂永遠覆蓋著厚實的冰雪,每年的厚度並不一致,也沒有十字架,無法判斷具體哪裡是最高點。只能看著GPS大致定位,遇到另外一支三人小隊,他們說summit! summit!。那就到了吧~

一邊擺拍一邊瑟瑟發抖

山頂合照,俊哥在前面帶了一路,我就在後面跟著走,被拴在一根繩子上,沒法偷懶了。/(ㄒoㄒ)/~~

俊哥的登山包變成了雪包。有一塊能GPS定位並且看地圖的登山手錶還是很好的,因為手根本不想從手套裡伸出來拿手機。俊哥為了拍這張照,說手拿出來就凍僵,戴了好一會才戴進手套裡。

太陽應該早就出來了,然而能見度還是很差。下撤途中。

慢慢地能看得遠一些了

攀爬途中還是比較難休息的,停下來更加冷了,只能慢慢走。

勃朗峰頂和古特山屋之間還有一個Vallot Hut,是個緊急避難所。從頂下降一個多小時之後見到了救星,趕緊進去躲躲風,休息一下。

裡面人還不少,總算是稍微暖和一點,喝點水吃點東西。

帽子上都是雪。已經十點了,還得趕六點的下山小火車,所以也不能待太久。鼓起勇氣再次出發。

下山途中天氣開始變好,勃朗峰開始在雲霧中時隱時現。終於看到我們剛才吭哧吭哧都爬了什麼。

天晴了好漂亮呀,可惜沒能在山頂看到。

要是能訂到兩晚山屋,不著急下山趕小火車,就很輕鬆愉悅了,可以等天晴了再出發。

沿途的人也多了起來

雪山藍天

能看到遠處的南針鋒

之前為了保暖把滑雪鏡也帶上了,看著真是太誇張了。在冰川上戴普通墨鏡,光會從墨鏡邊反射進來,所以還是要戴專業的冰川墨鏡(把墨鏡和臉之間的空隙也會擋住)。或者戴滑雪鏡湊合。

全副武裝地玩手機,信號還不錯,有4G。

俊哥這張圖拍得太棒了

十二點左右回到古特山屋。

可以假裝這是峰頂嗎

回到山屋的裝備房,打算吃點東西,休息半小時,結果愣是休息了一小時,而且都不想動身。

因為是原路返回,已經知道即將面臨什麼樣的地形,心裡還挺有數的。

能夠free A/B級的鐵索攀巖是基本要求了

之前覺得下山可能比上山難,畢竟有些地方要倒攀,實際體驗是,下山因為沒有上山累,感覺上還是輕鬆不少。

終於下到能正常走路的地方了, 氣溫也越來越高。


回頭看一看,山屋在這麼高這麼遠的地方了啊。

路上遇到的小巖羊

一路上我們都在嫌包重。下山途中遇到兩個德國男生往上走,背著50L的大包,外掛了一堆東西,包上還別了個那種特別厚實,質量看起來特別好,家裡煮麵的不鏽鋼鍋,說山屋太貴了,要自己煮東西吃。我們說水也要買的喔,8歐一大瓶。What? 什麼? 真離譜,那我們自己化雪水喝。啊,節儉的德國人,祝他們好運。

五點回到齒輪小火車站,俊哥去排隊拿到了六點最後一趟車的位置。我又走了半個小時去看看冰川。大概是走麻木了,再多走點路也沒感覺了。

晚上的住宿還沒有定,在齒輪小火車上給霞慕尼的一家青旅打電話,幸好還有位置。25歐一晚還包早飯,真是物美價廉,雖然位置不在市中心,但青旅房間外還能看到勃朗峰日落。晚飯也可以在青旅吃,我們來的太晚沒有趕上,餐廳已經在收攤了。一天走了13小時,上升1000m,下降2500m,還是很長的。四人間裡另外的一個小哥也很安靜,晚上終於踏踏實實睡了個好覺。

最後一天霞慕尼休閒遊,睡了個懶覺(我),俊哥起床跑了個5公裡,回來叫我吃早餐。。。爬勃朗峰前後,日內瓦和霞慕尼都跑了5公裡。不愧是跑馬拉松和我跑5公裡配速一樣的人, respect!

霞慕尼的戶外店也是超級多了,各個牌子都有。昨天山上要是穿這件肯定就不會冷了。

霞慕尼河裡漂流

漫天的滑翔傘,半小時一百來歐。纜車坐上去飛下來還是爽啊。

為了回德國,還找了家藥店做corona test。雖然已經打了兩針疫苗,但第二針十四天後才正式生效。所以還是花了30歐做了一個快篩測試。

成功登頂後的犒勞餐,蝸牛前菜,鐵板燒+沙拉+薯條。

一點半坐Flixbus回日內瓦,開啟艱難的回德國之旅。因為德鐵罷工,愣是繞路奧地利因斯布魯克才回到慕尼黑,中轉了三次。其中還經過了列支敦斯登,一天五國火車遊不是夢。

凌晨十二點終於到慕尼黑火車站了,慕尼黑到霞慕尼開車六個半小時的距離,公共運輸花了十一個小時。下次再也不要坐火車了啊,啊啊啊。

總的來說呢,這次勃朗峰之行出發還是比較倉促,行程也很趕,好在運氣不錯,兩天大晴天,隊友也很給力,帶了我一路,兩人的高原反應都不是太嚴重。雖然路上除了交通晚點,改道,班次取消,其他都還比較順利,但還是不建議學習這個做法。。。第一次Hochtour高海拔直接上最高的,風險還是有點大。

比較穩妥的還是先上個冰縫救援課,3000+,4000+的Hochtour多練習幾個,訂個Rousse山屋適應一下海拔,最好能訂到兩晚的古特山屋,不用趕小火車,攀爬的天氣窗口期也多些。畢竟凌晨出發凍成狗,阿爾卑斯之巔的風景也沒看到。

祝接下來要出發的小夥伴們一切順利~

加油 o(* ̄▽ ̄*)ブ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查看更多精彩遊記

以及徒步,攀巖,探館的故事~




往期關於徒步的文章:

拜仁最美金字塔 - Soiernspitze

德國最美高山湖徒步

鐵索攀巖登頂楚格峰

在阿爾卑斯山學阿式攀登的體驗

不管爬什麼山

安全回家最重要

相關焦點

  • 勃朗峰不僅是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它也是西歐第一高峰!
    被稱為「歐洲屋脊」的勃朗峰作為一處獨特的自然景點,每年都會吸引上百萬的遊客前來觀賞,還有數以千計的登山者慕名而來挑戰它。山峰海拔4810.45米,為歐洲最高峰。勃朗峰(Mont Blan)是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也是西歐第一高峰,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也真是名副其實。
  • 國內登山者劉勇東壁登頂阿爾卑斯山脈主峰勃朗峰[圖]
    三人在勃朗峰頂峰的合影  義大利當地時間7月10日下午1點國內知名阿爾卑斯式登山者劉勇和來自意達利的43歲登山者MICHELE ROSSI及LUCA RADICE成功從東壁線路登頂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勃朗峰(勃朗峰資料)。
  • 阿爾卑斯山脈主峰~勃朗峰
    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終年積雪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因此得名,它是僅次於厄爾布魯士峰的歐洲第二高的山峰。       南針峰還有連接篷塔·赫伯倫納的纜車,在纜車前往篷塔·赫伯倫納的途中,將滑躍捷安特冰川,近距離觀賞到阿爾卑斯第二大冰川~梅爾冰川,還能能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到勃朗峰。
  • 旅遊:勃朗峰是西歐的最高峰,海拔4807米,終年為白雪覆蓋!
    朗峰一般是上不去的,常年積雪,不過好天氣一天會有幾百人登頂。一般遊客都是坐南針峰纜車到頂看勃朗峰和阿爾卑斯群峰,很美。「大自然的宮殿」、「真正的地貌陳列館」。它坐落於歐洲中南部,山形如同上帝留下的一抹巨大優美的弧筆。「歐洲最大山脈」的威名,使它成為註定被仰望的世界級高峰。
  • 阿爾卑斯不只是棒棒糖!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千米--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裡。
  • 從尼斯到維也納,秀麗的阿爾卑斯山脈在攝影家鏡頭下會是怎樣的呢
    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最高的山脈,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於此。
  • 霞慕尼小鎮,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下的法蘭西最佳滑雪勝地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拉開酒店房間的窗簾,被眼前的景色完全震撼,金色的陽光照在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勃朗峰上,峰頂呈現金色,氣勢恢宏壯觀。陽光慢慢的灑滿山谷,金色的峰頂開始變得潔白無瑕,高聳兀立的阿爾卑斯山脈如一面巨大的屏風,而霞慕尼小鎮就點綴在這屏風中。小鎮歐式建築映入眼帘,鮮豔的屋頂,是歐式建築最典型的建築風格,也是歐洲人熱烈性格的體現。
  • 法國限制攀登勃朗峰人數
    【新華社微特稿】法國東部上薩瓦省政府14日以安全為由開始限制攀登歐洲最高峰勃朗峰的人數,為期8天。依據這條政令,自14日起的8天內,僅先前在古德登山旅社預訂房間的登山者可以攀登,其他人禁止登山。古德旅社地處上薩瓦省聖熱爾維鎮,海拔3835米,建於通往勃朗峰的必經山路上,是登山者從法國一方登頂前最後一個落腳點。旅社6月初至9月底開放,僅接受網絡預訂,最多可同時容納120名登山者食宿。上薩瓦省官員說,古德旅社每天的食宿人數近日頻繁超過120名,出現「安全和公共秩序」風險。這一臨時限制令旨在確保登山者的食宿條件。
  • 地圖看世界;歐洲最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裡。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 假日很流行,歐洲是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這個被人們稱為「大自然的宮殿」,「真正的地貌陳列館」的山脈的魅力是什麼?別擔心,大陳這會帶你去歐洲最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他曾被多部電影作品用作拍攝點,《海蒂和爺爺》就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出阿爾卑斯山脈的景色非同尋常——這裡的平均海拔是3000米左右,一般不高,你應該知道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平均高度是4000米左右。
  • 勃朗峰上16小時 體驗阿爾卑斯式攀登(一)
    勃朗峰,難嗎?許多人會說:「哦,和徒步差不多!」  然而2005年8月23日,在連續攀登了16小時,眼望頂峰時,我和兩位夥伴卻決定放棄,進而向高山警隊求援。次日,當局公告後  續一周不適合攀登勃朗峰。
  • 甘肅登山愛好者衝刺歐洲之巔勃朗峰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 任珈琳)8月17日,「2010年甘肅天馬戶外遠徵歐洲之巔勃朗峰」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我國著名高山嚮導李明,將代表甘肅天馬戶外俱樂部出徵,參加中國民間組隊攀登勃朗峰的活動。他曾單人無協作登頂世界第六高峰8201米卓奧友峰,也是中國攀登吉爾吉斯汗騰格里峰第一人。  李明介紹了勃朗峰攀登活動概況,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也是西歐第一高峰,海拔4810.90米,它有較高的攀登價值,因登山線路複雜,山峰難度較大,每年來自世界各地來的登山愛好者趨之若鶩。阿爾卑斯山是世界登山運動的起源和中心,也是登山者心中的聖地,他和隊員們是以「朝聖」的心情去登這座山峰的。
  • 為什麼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迎風坡是北坡,而不是南坡呢?
    歐洲西部地區的地形可以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以山地地形為主,主要是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中部以平原地形為主,主要是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以山地地形為主,主要是阿爾卑斯山系。阿爾卑斯山系是位於歐洲南部地區,總體上呈東西走向的巨大褶皺山系。
  • 霞慕尼小鎮,坐落歐洲屋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腳下,享譽世界
    霞慕尼小鎮,因坐落於歐洲屋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腳下而享譽世界。霞慕尼小鎮,位於勃朗峰腳下,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霞慕尼小鎮,霞慕尼地處阿爾卑斯山脈,吸引了許多遊客。霞慕尼小鎮,在法國境內,與瑞士、義大利接壤。來往霞慕尼交通十分便利。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最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這座被人們所譽為是「大自然的宮殿」,「真正的地貌陳列館」的山脈,有著怎樣的魅力呢?別著急,大陳這就帶著大家一起去走進歐洲最著名的山脈——阿爾卑斯山脈。這裡曾經被數部電影作品作為取景拍攝點,《海蒂和爺爺》就是其中一部。可見阿爾卑斯山脈的景色非同一般——這裡平均海拔有三千米左右,可謂不是一般高啊,要知道,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在四千米左右。
  • 瑞士旅行,一次性認清阿爾卑斯山脈十大名峰,多角度展示(下)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十大名峰的剩下五座。想了解前五座請點擊我的主頁,了解更多。在山頂可以360度欣賞包括艾格峰、少女峰在內的「瑞士天際線」美景以及黑森林地區、汝拉山脈和勃朗峰,纜車中間站博格的「天際線漫步」和「驚險漫步」使遊客真正無障礙地欣賞腳下與眾不同的美景。山頂有旋轉餐廳Piz Gloria享用美味佳餚。如今,遊客可以追尋詹姆斯·邦德的足跡,參觀「邦德世界007」互動冒險展覽,或者感受全新的「007星光大道」。
  • 中阿爾卑斯山脈,自坐落在從法國
    東阿爾卑斯山脈,包括有瑞士的拉蒂舍山脈、義大利的多洛米蒂山脈(Dolomites)、德國南部和奧地利西部的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義大利東北部和斯洛維尼亞北部的尤利安阿爾卑斯山脈(Julian Alps)。中阿爾卑斯山脈,自坐落在從法國、義大利和瑞士邊界上勃朗峰以東的大聖伯納山口(Great St.
  • 冬天滑雪就去阿爾卑斯山脈
    貫穿歐洲多個最美滑雪勝地的阿爾卑斯山脈周邊,就有無數的最優滑雪選擇。到這片區域去體驗世界一流的滑雪場,同時可深入感受截然不同的異國風韻。阿爾卑斯山脈,為滑雪而生滑雪本身就是一項令人瘋狂、上癮的運動,一旦接觸就欲罷不能,每到滑雪季,總按捺不住「出走」的衝動。當站在異國的雪山之上,所能見到、感受到的,也將是異國風情最純淨的一面,冬日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全在皚皚山巔。
  • 11月18日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王牌特工2 雪山一日遊
    18號天氣超好萬裡無雲,下次遇到這麼好的天氣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勃朗峰(法語:Mont Blanc,義大利語:Monte Bianco,意為白色之山),又譯為:白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的交界處。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奧林匹斯山
    平均海拔1800~2400米,許多山峰都超過3000米除了主山系之外,阿爾卑斯山脈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向西南方向延伸為庇里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哈爾巴阡山脈,是名副其實的「歐洲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