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阮 阮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彈撥樂器,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西晉的「竹林七賢」之一阮鹹善彈此種樂器,因此後人稱之為「阮鹹「或」阮鹹琵琶」王昭君出塞時所彈的琵琶實際上就是今所說的阮,而並非的琵琶。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詩中寫到:「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佔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可見阮在唐代的影響。至宋代阮鹹簡稱為阮,此名稱沿襲至今。
阮體積小、攜帶方便、音色明亮,課程招收對象為4.5歲以上,教學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從而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阮課程以「兒童發展為本、培養興趣為主,促進兒童健康人格培養」的教育核心理念。突出教學的多元性、趣味性、合作性,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中心的阮課程2007年創辦,教學以普及為主。課程設置為啟蒙親子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室內樂團。採取一對六精品課的模式,集體授課單獨指導,參與式、互動式、體驗式相結合授課。
孩子們創作的思維導圖:
問&答
這個樂器的發展好嗎?
柳琴、高音阮、小阮的音色清脆;中阮的音色恬靜,既有古箏的味道又有古琴的手法;大阮的音色渾厚。無論是獨奏,重奏,樂隊,阮都是一樣必不可少的樂器。
您想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精神嗎?
在阮的教學中基本功是教學部分的重點之一,在學琴的過程中練習基本功也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可以靜下心來安靜的練基本功是重要的,能讓孩子在其中獲得從一而終,堅持不懈,永不言棄,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是能影響其一生的。
您想讓孩子會不一樣的樂器嗎?
柳琴,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這些樂器在音色上有很大區別,在演奏上確是完全一樣的。
您想讓孩子會各類風格的音樂嗎?
柳琴、中阮按十二平均律排品定位,方便轉調,適合各類樂曲,從傳統到現代,京腔,西域風格的,民族的,流行的,新疆味道的;阮適合各類樂曲的演奏。
開課時間:
每周五16:50—17:50(聯繫人王老師:18201125740)
每周二17:55—18:55(聯繫人汪老師:15110181630)
授課地點:
中國兒童中心藝術宮201教室
師資介紹:
盧紅,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開設柳琴、阮專業。音樂藝術民樂分中心負責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柳琴、阮學會會員、亞洲國際藝術協會會員、全國婦聯機關青年崗位能手、中央直屬機關優秀共青團員、優秀黨員、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教學以兒童為本,從兒童興趣出發,以專業性、人文性、審美性、實踐性、融合性為原則。最終達到培養兒童的專業素養、審美素養、人格素養的目標。連續九年成功舉辦母親節系列音樂會,建立了兒童柳琴啟蒙課程教學體系,編寫了《柳琴項目家長服務與指導手冊》、《少兒柳琴啟蒙》教材。在綜合實踐活動、典型活動案例、參與科研課題、發表論文等方面得了較好的成績。輔導的學生考級通過率98%以上,參加各類比賽成績優異,為金帆樂團輸送了大量的學生。
王楠,中國兒童中心柳琴,阮專業教師,自幼跟隨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家王藝學習柳琴,大學期間跟隨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柳琴協會會長、柳琴阮演奏家、樂器改革家張鑫華先生學習柳琴、阮專業。在2017年「英倫國際音樂節」首演原創曲目《LiuQinDuet》二重奏,獲得重奏組金獎。2017年卡迪夫「英倫國際音樂節」柳琴獨奏《雨後庭院》獲得金獎。2017年受邀參加日本國際音樂節,演奏曲目《天地之間》。2018年獲得義大利「愛情海國際音樂節」中阮獨奏金獎。重奏作品《花色》榮獲特別金獎。2019年「薩爾茨堡音樂舞蹈藝術節」中阮獨奏《絲路駝鈴》榮獲金獎。
汪明漩,自幼跟隨瀋河區少年宮音樂教師田茂斌老師學習柳琴中阮。201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瀋陽音樂學院跟隨趙昕老師學習中阮柳琴,201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國家一級演奏家,中阮、柳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柳琴專業委員會會長,張鑫華老師學習柳琴中阮至今榮獲外藝文藝藝術節器樂大賽《冬獵》一等獎;2013年榮獲cctv.com超級夢想青春大舞臺民樂合奏一等獎;2014年榮獲第五屆青春舞臺藝術盛典金獎;2017年參加日本華樂藝術節,表演曲目中阮重奏《天地之間》;2018年受邀參演北京大學ICPC歡迎會與北大中樂樂團演奏柳琴協奏曲雨後庭院;2018年參加英國卡迪夫音樂節,《劍器》榮獲一等獎,參演王術老師所創作品首演柳琴二重奏《LiuQinDuet》;2018年跟隨中央音樂學院阮族室內樂團出訪韓國;2018.9.18參演了中央音樂學院藝境室內樂團專場音樂會;2019年與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和學生參加了赴芬蘭、愛沙尼亞「歡樂春節」活動。該活動已在北歐及波羅的海地區獲得了巨大反響並被文化部列為海外「歡樂春節」重點品牌活動。
課程報名時間
12月18日9:00-12月22日24:00新生預報名,
1月3日9:00搖上號的可以開始交費。
1月8日9:00釋放剩餘名額.
原標題:《招生信息 | 音樂藝術中心——阮招生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