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進公園 自然教育受熱捧

2020-12-25 SZNEWS

去年五一假期前,深圳幾大公園開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麗」最大限度減少垃圾桶設置的試點行動一經開展,引發市民大討論,一些市民擔心垃圾桶減少可能會導致垃圾增多。如今一年過去,實際效果如何?

走公園活動中,市民代表們驚訝地發現,公園的衛生狀況並未下滑,同時為了配合撤桶,幾所公園增設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進一步倡導環保。

在傳遞城市生態文明理念,開展文明引領方面,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還在市屬公園建設不同特色、不同主題的自然教育中心,通過自然教育撒播生態文明的種子,完善自然教育體系,把公園變成家園,把生態變成生活。

撤併垃圾桶衛生狀況未下滑

散布全園的垃圾桶既影響了園容園貌,破壞了公園美景,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市民產生更多垃圾。2015年4月起,市城管局、市公園管理中心在蓮花山公園、梅林公園,大膽開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麗」最大限度減少垃圾桶設置試點行動,鼓勵和倡議市民遊園時不產生垃圾或自行收納垃圾,共同加入到城市環保工作中。隨後6月份,此行動在其他市屬城市公園推行。

蓮花山公園原沿主園道設置的垃圾桶已撤離,只在人流密集處和遊客休息平臺有所保留,垃圾桶的數量從668個減少到334個。

2015年6月份加入到撤併垃圾桶行動中的深圳灣公園原沿13公里海岸線一字排開的1000多個垃圾已全部撤去,整個公園的垃圾桶數量也從1200多個減少到600個。

接下來,兩所公園的垃圾桶還有減少的空間,垃圾桶少了,亂扔垃圾的現象會不會增多?蓮花山公園管理處主任邵志芳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2015年中秋當天,該公園入園人次為10萬,產生垃圾量為10噸,而2014年中秋當天,入園人次為12萬,產生垃圾量為16噸,垃圾量下降。經過大型節假日的考驗,枯燥數字的變化見證深圳市民的文明素養。

此外,公園還在每個主要出入口放置垃圾夾,讓遊客自願取用入園撿垃圾,出園時歸還公園。引導遊客文明遊園,增強環保意識,不亂扔垃圾。

垃圾分類點進公園方便又環保

日前,跟隨市民代表,從紅樹林邊界段進入深圳灣公園,沒走多久,市民代表們便看到路邊有一個洗手臺,有遊客正在使用。「這個真的好用,手髒了,洗個水果,都很方便,不用再跑到洗手間去。」市民代表們大步走到洗手臺參觀,只見一高一低兩個洗手臺,大人小孩都可以用。洗手臺處還有用簕杜鵑做的小型立體綠化,其背後是垃圾分類桶。

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2月份兩所公園在園內設置了10個垃圾分類點,並已投入使用。這些垃圾分類點分別設置在公園主要出入口或遊客量較大的路口,方便遊客對垃圾進行投放。

市民們在現場看到,每個垃圾分類點設有4個垃圾分類桶。工作人員透露,4個垃圾分類桶的設置有「門道」。經過公園管理者的觀察分析,公園內的垃圾瓶瓶罐罐最多,其次是果皮紙張。因此,為了便於分類回收,4個垃圾分類桶的類別分別是塑料瓶、易拉罐、紙張、其他垃圾。

為了提高垃圾分類投放的準確率,垃圾桶桶口設計也盡顯用心。比如,塑料瓶和易拉罐投放垃圾桶桶口,按照瓶罐的大小設計成圓形,紙張桶開口則設計成長條形。

下一步,市公園管理中心將全面推廣垃圾集中投放點建設,使深圳公園成為全國第一個看不見垃圾桶的公園。

今年將新建兩所公園自然教育中心

如今,在周末,許多深圳的家長和小朋友都流行到公園自然教育中心了。

在今年2月底新開的兒童樂園自然教育中心,市民代表們一走進來,便被濃濃的自然氣息吸引。教室內四面牆壁上都畫上了卡通植物圖案,室內擺放著粉色、綠色的兒童桌椅,書架上則擺放著各類動植物有關的兒童科普讀物。

「一個活動通知,常常9點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不到10點,名額就搶空了。有時候更快,幾分鐘就能報滿名額。」負責運營自然教育中心的紅樹林基金會工作人員說道,家住公園附近的居民、全職媽媽十分樂意到自然教育中心當志願者,「但我們招募志願者要求也很嚴,要培訓還要考核。」

參觀中,市民趙女士從親身經歷談起,她就是一名自然教育的愛好者,自從她第一次帶兒子感受自然後,她的兒子主動要求參加。「我明顯感覺到兒子的變化,以前出門喜歡追逐蝴蝶等小動物,還用手拍,現在知道了一些動植物的習性,會很愛護,也知道怎麼欣賞和保護了。」

2015年起,市公園管理中心開始打造「公園自然教育中心」品牌活動,目前,深圳灣自然教育中心和兒童樂園自然教育中心已開放,並成功舉辦280多場公益「觀鳥」、「夜觀」、「自然筆記」、「自然親子閱讀」等自然科普教育活動,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推崇歡迎。

今年將繼續創建洪湖公園自然教育中心和園博園自然教育中心。洪湖公園自然教育中心定位以荷花和水生植物為主題特色,園博園自然教育中心以茶花、奇特植物和有毒植物為主題特色。雖然目前兩所自然教育中心還處於籌備階段,但已舉辦了多場志願者教師培訓課程。

相關焦點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源城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每天扔的垃圾都去哪裡了嗎?你們知道如果不好好地將垃圾進行分類會有什麼後果嗎?」12月10日下午,在源城區公園東小學階梯課室內,一場有關垃圾分類知識宣教競賽活動在此舉行。公園東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泫霏和李昕非常興奮地告訴記者,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課外競賽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平時在家裡也會協助爸爸媽媽做好垃圾分類處置。公園東小學副校長黃新媚說,平時學校都會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第二課堂、校園廣播開展垃圾分類等環保主題宣講活動。
  • 科普進社區,雲霧山泥塑受熱捧,引出景區四大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2020年黃陂區「全國科普日」暨文明實踐·農村科普、衛生健康、公共安全科普聯合行動---科普進社區活動正式啟動,木蘭雲霧山景區泥人王雕塑參展受熱捧。、全國杜鵑花植物科普研究教育基地、武漢市研學旅行基地和營地。
  • 巧用公園外牆!越秀也有了垃圾分類科普長廊!
    「同學們,你們了解垃圾分類嗎?乾電池是什麼垃圾?玉米芯是什麼垃圾?」12月18日,越秀區中星小學林校長正帶著同學們在校門口上垃圾分類社會實踐課,這堂課之所以在校門口上,是因為近期中星小學正門前建了一條長達150餘米的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長廊。
  • 垃圾分類進社區,老百姓稱讚不斷
    東方今報記者 夏萍 通訊員 王鼎銘/文 張曉冬/圖6月23日上午,鄭州市環境衛生處與南陽路辦事處亨利社區聯合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黨員志願者服務宣傳活動。環衛處10餘名黨員志願者前往金水區黃河路40號院,以「垃圾分類進社區,我愛我家園」為主題,宣傳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倡議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垃圾分類進社區」文明行動,增進社會各界對垃圾分類的認識。
  • 單縣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寓教於樂受歡迎
    菏澤報業全媒體消息(通訊員 劉厚珉)入夏以來,單縣首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公園內遊人如織。該公園啟用以來,不僅吸引居民休閒、健身、娛樂,同時還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起到了寓教於樂的作用。在公園出入口,「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八個醒目大字格外引人矚目,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個垃圾桶擺放一旁,利用回收的廢舊輪胎打造的卡通白兔、機器貓等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LED大屏播放著關於推行垃圾分類的宣傳片,美妙悅耳的配音在公園內飄蕩。在公園內,垃圾分類宣傳主題還「活了起來」。
  • 垃圾分類進校園,朝陽學子玩轉垃圾分類「新時尚」!
    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近日,朝陽區教育系統將垃圾分類引入校園,創造性地開展了適合學生理解和踐行的垃圾分類宣傳與回收工作,各學校也通過網上授課、線下活動、校園課程等形式開展宣傳,積累了很多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好方法,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們的「新時尚」。
  • 龍崗開展酒店行業垃圾分類教育活動
    8月6日,龍崗區舉行旅遊酒店行業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據悉,該活動由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旅遊酒店行業協會協和布吉街道共同協辦。各代表一同來到位於布吉街道石芽嶺公園的垃圾分類教育體驗館參觀並深入交流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 常德市桃源縣垃圾分類宣傳進校園
    12月18日,湖南省常德市綠色江河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的志願者走進常德市桃源縣木塘垸中心小學,為校園裡的師生們開展了垃圾分類學習教育活動,將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意識深植學生心中,讓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活動中,同學們十分興奮,通過回答一個問題、描繪一幅圖畫、學會扔一次垃圾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了解和掌握了生活中垃圾的種類。志願者們通過宣傳講解、實例解析、播放宣傳片等多種方式,為在場的同學認真講解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號召師生們共同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
  • 綠藍灰紅四色「玩偶」上陣,「進家入戶」教你如何分類垃圾
    10月16日下午,「分類新時尚 南沙再出發」系列宣傳活動——南沙區垃圾分類「進家入戶」宣傳教育志願服務行動啟動儀式在南沙萬達廣場舉行。儀式一結束,志願者們馬上就來到南沙珠光御景小區「進家入戶」地進行垃圾分類宣傳,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兒童公園公益自然教育合作項目落地福州
    福州新聞網1月11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11日上午,「兒童公園公益自然教育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福州市兒童公園管理處舉行,福州市兒童公園管理處高春寶主任、福建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林紅會長分別代表兩家單位籤署了合作協議。
  • 紙尿褲牛奶盒是啥垃圾?鄭州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社區 居民:「只要用心,給垃圾分好類並不難」) 我市實行的垃圾「四分類法」分哪四類?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盛放哪一類垃圾?牛奶盒屬於哪一類?寶寶用的紙尿褲、平時常用的溼紙巾是什麼垃圾?……12月1日起,《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
  • 汾陽:垃圾分類進校園 爭做環保小衛士
    近日,呂梁中環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化身垃圾分類宣傳員,走進汾陽市昌蕾幼兒園,為這裡的小朋友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知識宣傳講座。「廢舊報紙屬於可回收垃圾、電池屬於有害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生動、詳細的視頻及現場答題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初步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對垃圾分類投放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趣味互動環節,小朋友們踴躍爭先,熱情參與,點燃活動現場,垃圾分類小問答讓孩子們既收穫了獎品,又鞏固了所學知識。
  • 南京江北新區「開學第一課」讓垃圾分類進校園
    圖為活動現場 為了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分類,8月27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城市治理志願者走進南京一中江北分校,給學生們開展了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教育活動。活動通過知識小課堂、問答互動、小遊戲等形式進行,在新學期的第一課,給同學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活動現場,頂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蔣利海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們講解了「什麼是生活垃圾、為什麼要對垃圾分類、垃圾該怎樣分類」等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們增強環保理念和垃圾分類意識。
  • 淄博人民公園城市書房、垃圾分類體驗館建成即將開放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23日訊(記者 李慶宇 通訊員 孫豔麗)今天記者從淄博市城市管理服務中心獲悉,淄博人民公園城市書房、垃圾分類體驗館計劃11月27日正式開館運營。據了解,這是淄博市首家位於公園內的城市圖書館和垃圾分類體驗館。
  • 《北京市公園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意見》發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市公園管理中心,各區園林綠化局,經開區城市運行局:為全面做好全市公園垃圾分類工作,現將《北京市公園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區、各公園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光山垃圾分類進校園,環保理念入童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黃曉婉 雷江城  12月18日,光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垃圾分類宣傳志願服務隊走進該縣第十小學,為那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實踐課。
  • 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納入社會實踐內容
    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納入社會實踐內容哈市中小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普及率達95%以上記者從17日召開的2020年哈爾濱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目前,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普及率已達
  • 海口瓊山區椰博小學積極推行垃圾分類進校園
    海口瓊山區椰博小學積極推行垃圾分類進校園讓孩子們從小掌握環保知識學生利用可回收垃圾製作手工作品。「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垃圾分類並不難,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不但要在校園裡自覺分類,走出校園後也要影響家人,帶動社會,為全社會的垃圾分類投放貢獻我們的力量。」椰博小學三年級的同學陳一寬說。為創建生態文明校園,深化校園垃圾分類工作,海口市瓊山區椰博小學把垃圾分類教育作為常態化實施,精心設計,將垃圾分類工作貫穿於學校各項活動之中。
  • 武昌區首屆垃圾分類微型馬拉松在紫陽湖公園舉行
    1月12日,我區「垃圾分類創意集市」暨「城管流動示範教育基地」第二站「環紫陽湖首屆垃圾分類微型馬拉松賽」在紫陽湖公園成功舉辦。活動由《垃圾分類有意義》廣場舞拉開序幕,伴隨著「來來,比一比,垃圾分類爭第一 」歡快動感的節湊,100餘組參賽家庭從紫陽湖紫香長廊健身廣場出發,穿過和平亭到達「線下遊戲打卡點」,垃圾分類趣味遊戲貫穿整個賽程。在「線上曬朋友圈打卡」環節中,各類創意自拍刷爆朋友圈,大家在比賽中一起學習宣傳了垃圾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