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都生活在地平線以上,享受著土地的芬芳,日光的沐浴,微風的吹拂等等等等,但是我們想過地平線以下是什麼樣子了嗎?那裡或許有我們不知道的物種,沒見過的地形,沒有領略過的風光,世界上的人們不遺餘力的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現今世界上有很多的探索成果,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五大最深的海溝,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波多黎各海溝
波多黎各海溝是一個在大西洋與加勒比海之間的海溝,最深處9219米(即30246英尺〕。此海溝與兩個地帶的相互作用有關。一個是沿著小安的列斯群島的火山島弧向南的隱沒帶;另一個地帶是一個主要的轉換斷層或板塊邊界區域,位置在古巴與伊斯帕尼奧拉島之間,穿過開曼海溝直至中美洲岸邊。科學研究得出如果在斷層沿線發生地震可以產生顯著海嘯的結論。波多黎各海溝位處兩個板塊互相經過一個分離邊界而只有少量部分隱沒。加勒比海板塊(CaribbeanPlate)向東移動而北美洲板塊則向西移動。北美洲板塊令加勒比海板塊向海溝的東南方隱沒。隱沒帶的存在解釋了為何在加勒比海的東南面會發現了活火山。火山活動在島弧東南方沿線由波多黎各至南美沿岸十分頻繁。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英屬處女群島及多米尼加沒有活火山,但她們都受到地震及海嘯的威脅。
在這個海溝裡擁有很多罕見的海底動物,有些甚至還未被命名。透過12次的深海探索行動,總共發現了100種魚類、50種深海珊瑚和百多種軟骨生物。
二、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位於11 °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裡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據估計這條海溝已形成6000萬年。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裡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海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質科學家感興趣的問題。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釐米大小的新魚種。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則很少能看到動物了。
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海鬥」號不僅創造了我國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記錄,並為我國首次獲取了萬米以下深淵及全海深剖面的溫鹽深數據。這是繼「蛟龍號」七千米海試成功後我國海洋科技又一裡程碑,標誌著我國的深潛科考開始進入萬米時代。從此萬米深海不再是我國海洋科技界的禁區!2019年5月28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科考隊員在馬裡亞納海溝南側海山發現了近10片五彩斑斕的珊瑚林。林內各種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長,猶如「海底花園」一般,實屬罕見。
三、克馬德克海溝
克馬德克海溝是南太平洋底的溝槽,位於太平洋南部克馬德克群島以東,與湯加海溝相接。長約1200公裡,構成克馬德克海嶺東緣。兩者共同組成東加-克馬德克島弧的南半部。最大深度10,047米。克馬德克海溝因太平洋板塊沉入印度-澳洲板塊形成。
北京時間2012年2月1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2日宣布,他們在紐西蘭克馬德克海溝捕獲7隻神秘的片腳類動物,可能是一個新的片腳類種群。這些神秘動物呈淺桃色,體型巨大,外形與蝦類似。克馬德克海溝位於紐西蘭北部海域,深度達到6.2英裡(約合10公裡),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之一。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片腳類動物,在海底大約4.35英裡(約合7公裡)的深度捕獲,身長達到驚人的11英寸(約合28釐米),幾乎是此前的紀錄保持者的3倍。科學家尚不確定這些新發現的巨型動物到底是一個新的片腳類種群還是已知片腳類動物的超巨型個體。
在深海海溝,動物對食物的爭奪異常激烈。為了生存,片腳類動物每次都是能吃多少吃多少。傑米森說:「它們的內臟能夠膨脹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海溝內的食物數量很少,它們需要儘可能多吃一點。經過長時間的進化,一些片腳類動物能夠在長期挨餓的情況下繼續生存,挨餓時間可能達到一年。」
四、菲律賓海溝
菲律賓海溝(Philippine Trench)亦稱菲律賓海淵(Philippine Deep)、民答那峨海溝(Mindanao Trench)或民答那峨海淵(Mindanao Deep)。西太平洋菲律賓海域的一個海底窪地,位於民答那峨島的東緣。菲律賓海溝深度僅次於是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和湯加海溝(Tonga trench),是世界第三大海溝,其最大深度為10540 米(34580英尺) 。菲律賓海溝深處熱泉中蘊藏豐富的氦資源(氫的同位素),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
菲律賓海溝從菲律賓島的中心一直向東南延伸到馬魯古島(Maluku island)北部,長約1320 km,寬約30 km。在菲律賓海溝的北部是東呂宋海溝(East Luzon Trench),但是兩者並未相連,中間被菲律賓板塊上的本哈姆高原(Benham Plateau)隔開。菲律賓海溝的沉積物主要是微變質的鈣鹼性超基性巖和砂粒,海溝南部區域的沉積物中含有藍色粘質粉土。
五、湯加海溝
湯加海溝 是一個位於太平洋的海溝,最深處「地平線深淵」深達10,882米。在太平洋中南部湯加群島以東(南緯22度0分,西經173度0分),北起薩摩亞群島,南接克馬德克海溝,全長1375公裡,寬約80公裡,平均深6 000米。太平洋板塊在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角潛沒於湯加板塊,湯加海溝及其弧前在兩塊板塊之間的巖石圈形成了活躍的潛沒帶。湯加海溝從在紐西蘭北島以北的克馬德克群島伸延至湯加板塊以北,成為轉形斷層。兩塊板塊以每年約15釐米的速度聚合,但最近全球定位系統量度得出海溝北部的速度是每年24釐米,這是全球板塊移動最快的速度。
這類海溝是大陸地殼形成及物質回收到地幔的主要地方。在湯加海溝,來自地幔的物質形成了島弧系統;海洋地殼的沉積物也被收集得到。
好了今天的盤點就到這裡了,世界之大,很多的鬼斧神工等著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