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燦燦胖嘟嘟的大柚子、酸甜可口的龍安柚果汁汽水、清新怡人的柚花茶、軟糯香甜的柚子麻餅、香辣開胃的柚皮辣醬……11月8日上午,由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委、區政府主辦,廣安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旅局、區融媒體中心承辦,以「廣安龍安柚—健康的滋味」為主題的第七屆廣安龍安柚旅遊文化節在廣安區龍安鄉群策村柚文化廣場開幕,吸引了上萬遊客參加,除了看節目,旁邊展區上的龍安柚系列食品和用品也是讓遊客們的嘴和手停不下來。
初冬時節,正是一年中柚子最美味的季節。開幕式上,廣安區委書記文閣致辭,「龍安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曾多次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19年,廣安區創建為中國特色農產品(龍安柚)優勢區、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逛柚園、賞柚花、品柚茶、摘柚果,已經成為廣安城市居民生活的新時尚,龍安柚已成為群眾的致富果。」文閣還指出,龍安柚母本園是廣安區建設美麗鄉村、推進全域旅遊的縮影。
63歲的唐延川家是種植大戶。近10畝柚樹,每年可帶來約15萬元的收益。唐延川最為自豪的是,龍安柚這棵「搖錢樹」,母樹是自家祖輩種下的。歷經百年滄桑,當初的兩棵母樹孕育了連片的柚林,龍安鄉幾乎家家戶戶種植龍安柚。
不僅是龍安鄉,龍安柚在廣安區全域進行了大規模種植,種植面積達25.5萬畝。龍安柚已成為廣安市農業的「拳頭」產業。
一棵樹成就一個產業,這個傳奇故事並沒有結束。2018年,李建勤履新廣安市委書記後,與龍安柚結緣。在他的主導下,廣安龍安柚產業由此向著更大更強的目標闊步邁進,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國家現代農業(龍安柚)產業園,努力打造中國紅心柚第一園!
一棵棵生機勃勃的柚樹,將真正成為廣安人民的「搖錢樹」。
龍安柚母本樹的傳奇故事
每個到群策村的人,都對母本園裡那兩棵母樹充滿好奇,希望能一睹百年柚樹的真容。「我們稱為一號樹和二號樹。」母本園的新一代主人唐華指著園中小屋前一棵有些歪斜的樹介紹,「這就是一號樹。」儘管樹齡已逾百年,兩棵母樹仍然生長良好,年年開花,年年結果。
這兩棵樹,原本並不屬於廣安。唐華娓娓道來,一百多年前,大約19世紀90年代,唐華的先祖為躲避戰亂,從福建來到廣安。路過武夷山時,見路旁有棵柚樹掛滿果子。先祖剝開品嘗,頓覺酸甜可口,滋味甚好,便順手帶走旁邊兩棵樹苗。後來,先祖來到群策村定居,把它種在居住的院子裡。
慢慢地,鄉鄰們也愛上了吃這種柚子,紛紛討要枝條,栽在自家房前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兩棵母樹孕育出一棵又一棵柚樹。因柚樹長在龍安鄉,大家稱之為龍安柚。
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在人們為了溫飽而奔走的年代,沒有人意識到,這尋常的果樹會變成家家戶戶的「搖錢樹」。大家都任由著柚樹自生自滅。
轉機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1992年,廣安地區成立前夕,廣安區政協委員、農業農村局幹部胡濤來到廣安縣果樹站工作。就是從那時起,政府開始引導大家規模種植龍安柚,他見證了龍安柚產業從發展到壯大的全過程。
「雖是自發種植,但龍安鄉、濃溪鎮那時已經種植了約1500畝龍安柚。」胡濤道出政府決心規模化發展龍安柚的原因:除了有一定產業基礎之外,龍安柚品質好也是公認的。當時的廣安縣政府論證發現,當地的土壤、氣候特別適合種植龍安柚。
「龍安柚不僅口味好,也是鄧小平同志生前愛吃的家鄉水果之一。」胡濤說,正因為如此,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把龍安柚當成地方特色資源來發展。
「渠江名特柚150工程」由此展開。胡濤解釋,工程即在渠江沿岸的鄉鎮種植150萬棵龍安柚。政府開始大規模育苗,每年育苗10多萬棵,有的年頭育苗高達20萬棵。育苗的同時,政府對龍安柚產業進行資金扶持,對柚農給予補助。
一年接著一年幹。經過七八年時間的努力,工程順利完成,廣安沿渠江的20多個鄉鎮都規模發展起龍安柚。到了2008年,廣安區每年可產七八萬噸龍安柚。
每到深秋,一個個金黃的柚子掛滿枝頭,煞是喜人。如何讓這一個個甜蜜的果實浸甜柚農的好日子?從2008年開始,廣安區開始進行品牌營銷。那一年,龍安柚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每個龍安柚商品果售價五六元。
甜蜜中也有隱憂。發展速度快、規模大,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基地不標準,嚴重製約著龍安柚的產量和品質提升。隨著龍安柚產業的發展壯大,建設標準化基地的聲音日益響亮。
順勢而為,龍安柚產業迎來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節點。2011年,廣安區龍安柚產業發展辦公室設立。政府開始著手打造「田網+路網+水網+電網」四網配套的標準化產業基地。統一規劃,成片推進。到現在,廣安區內已建成標準化龍安柚基地4.5萬畝。
龍安柚的甜與酸
逐漸發展壯大的龍安柚產業,讓龍安鄉人嘗到了甜頭。2012年,唐華從父親唐延文手中接過家業,經營母本園和自家的約1萬棵柚樹,不再外出打工。
11月21日下午,見到唐華時,他正在母本園摘柚子。一根長竿,一端套著黑色的布袋。用布袋套住樹上的柚子,一拽,柚子便摘下來了。「母本園的商品果早就賣光了,剩下這些小一點的,也有人專門來收購。」唐華很高興,儘管經歷了去年的冬旱等原因,一號樹上仍結了40個柚子,二號樹上也結了100個果子。
唐華不僅賣自己的柚子,群策龍安柚專業合作社成員家的柚子,他也幫著賣。「我們69戶村民組建了合作社,每年商品果有50萬到60萬個,都會銷售一空。」
柚子成熟的季節,每天下午4點至5點,郵政公司的車便會開到村裡來拉柚子。郵政快遞的一個代收寄點便設立在唐華開設的龍安柚母本園自選超市。超市的一個房間堆滿了印有郵政標誌的紙箱。「我這裡每天一般有100件柚子要快遞出去。快遞高峰期是11月1日至15日,一天運費都得花近7000元。」
因龍安柚致富的,遠遠不止唐華一人。在群策村,家家戶戶都種植龍安柚,少的四五畝,多的10餘畝。單是賣龍安柚,村民每年人均增收達到1萬元。今年10月,群策村被評為「全省首批十佳生活富裕村」。
廣安區大多數鄉鎮都因龍安柚而受益,龍安柚專業合作社便有23個。
然而,不可迴避的是,在廣安區部分地方,龍安柚也面臨著銷售難題。「同是龍安柚,有的管護不到位,龍安柚在果實外形、顏色、口感上都存在較大差異,賣不了幾個錢。」胡濤舉例說,前幾年,由於銷售難,廣安區大龍鄉戰鬥村不少柚子只能爛在地裡或被運出去倒掉。柚農並沒有享受到龍安柚產業發展帶來的實惠。
胡濤算了一筆帳,在廣安區種植的24.5萬畝龍安柚中,有10萬畝已經掛果,每年約產果22.5萬噸,鮮果產值達20億元。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龍安柚只能賣鮮果,沒有任何附加值。而這22.5萬噸鮮果,價格每個從0.5元到20元不等。
「優質果產出率太低了。」胡濤面色凝重,他坦言,儘管龍安柚種植面積高達24.5萬畝,但標準化基地僅有4.5萬畝。再加上種植技術參差不齊,目前優質果僅佔30%。優質果售價可以賣到五六元甚至更高,大多數果子售價僅為兩三元。
兩斤以下的小果子可以賣給雲南、貴州來的商販,但價格低廉。原群策村黨支部書記馮宗華說,「貴州一輛貨車來拉走了兩車小果,每車約1萬個柚子,售價分別是每個0.6元、0.7元。而那些商販不要的果子,就只能爛在地裡。」
產業大而不強,是廣安龍安柚的最大痛點。
龍安柚賣得好,"柚子書記"功勞大
2018年7月底,李建勤履新廣安市委書記。8月7日,李建勤赴廣安區,就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情況進行調研。
正是在這天,李建勤第一次走進龍安柚母本園。了解龍安柚產業發展現狀後,李建勤的話語醍醐灌頂:農產品沒有品牌就賣不起價、打不開市場,要下力氣抓龍安柚品牌創建,學習借鑑其他地方創建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的經驗,結合廣安實際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爭取明年向農業部申報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把農業這塊金字招牌擦亮。
李建勤書記圍著柚樹忙活著,挖特色、樹品牌、講營銷、擴產業……
李建勤親自審定龍安柚logo、包裝,親自提煉品牌廣告語:廣安龍安柚——健康的滋味。他還主動擔當龍安柚的宣傳員。在那之後,不管是涉及全市農業發展的相關工作,還是向外地客人介紹廣安相關情況,李建勤都會把「廣安龍安柚」掛在口中,時刻不忘推介龍安柚。
這樣的推介立竿見影。「當年一號柚樹上的柚子賣到200元一個。其餘的柚子價格也上漲了,往年商品果售價在8至12元,今年上漲至10至20元。全區的柚子已銷售近7成。」胡濤坦言,今年龍安柚大賣,李建勤書記的功勞不小。正因如此,在龍安柚主產區,柚農們都發自內心地感謝他,尊稱李建勤同志為「柚子書記」。
僅是打開銷路顯然不夠。在李建勤看來,農業要強,必須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這才是龍安柚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所在。無論大會小會還是現場調研,李建勤都著重強調發展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
對龍安柚的高度重視,並非一時興起。李建勤思考得更深入:「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依然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主導產業不突出、基地大而不強、品牌多而不精、農產品競爭力不強、融合發展不充分等問題。」
龍安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廣安有龍安柚,又有紅心柚、白市柚,品牌怎麼打響?」李建勤認為,應該把廣安的柚子品牌都整合起來,打造一個響亮的品牌。廣安其他農產品也要按照這個思路,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的思路隨即拋出。李建勤說,要把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作為重點來強力推進,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要素聚集、鏈條完善、機制創新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從龍安柚著手,擦亮廣安農業金字招牌!
2018年9月召開的市委五屆六次全會,市委響亮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明確提出要重點培育龍安柚這一「區域名片」。激動之餘,廣安區一班人深感重任在肩,「我們必須把龍安柚產業園區建成在全國全省有區域影響力的精品農業產業基地,以龍安柚為示範喊響叫亮"華鎣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並促進龍安柚加工向深加工、特色加工轉變,提升影響力、競爭力。」
如何把龍安柚產業做強?思索再思索。一個月後,廣安區委五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清晰描繪出龍安柚產業未來藍圖:「實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程,打造中國紅心柚產業第一園。」
廣安區目標明確:今年內成功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爭創國家現代農業(龍安柚)產業園,打造全省有特色、全國有影響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走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廣安路徑。
廣安龍安柚產業,再一次出發。
龍安柚再續新傳奇
設備安裝、原料收購、市場拓展……這個月,廣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合川忙得腳不沾地。辛苦是值得的,就在這幾天,公司正式開始大量生產。
在李建勤的啟發下,2018年9月,廣安區整合鑫農公司和富康公司,組建廣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從龍安柚種植到加工一條龍服務。公司成立後,立即著手配齊冷鏈物流,引進精深加工生產線,開發柚子原漿、烘乾柚皮、柚子茶、精油等系列產品。
王合川信心十足地說道:「到2022年實現龍安柚商品化處理率95%以上,精深加工率40%以上,建成全國紅心柚精深加工示範基地。」
看著這個建在村裡的加工廠,馮宗華格外高興,「再也不愁柚子賣不出去了,沒人看得上的小果子也能變成錢了。」
讓龍安柚變強,並非只有發展深加工這一招。
打響品牌是當務之急。李建勤毫不諱言:「龍安柚只是在四川知名度較高,出了四川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們必須把廣安龍安柚的品牌打響,讓龍安柚走出四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李建勤書記的鼓勵下,廣安區自加壓力,到2022年,將龍安柚打造成為全國紅心柚第一區域公共品牌。廣安區委常委羅志強表示:「接下來,將深入挖掘龍安柚特質內涵,統一包裝設計,利用現代媒介和技術手段加強市場宣傳,提高公眾認知度。」
廣安龍安柚要走向世界,必須以品質取勝。李建勤對龍安柚品質提升格外重視,他叮囑廣安區農業局負責人:「要認真研究全國各地名柚,對龍安柚進行品質提升,使柚子外形更美、顆粒更大、口感更好。」
胡濤是高級農藝師。龍安柚外形不美,是他最困擾的事。「儘管龍安柚口感較好,營養價值高,但外形不美也會讓銷售遇冷。」胡濤坦言,廣安區下定決心,在提高柚子品質上再發力——建立龍安柚研究所,加強同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試驗、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建立引領全國的紅心柚技術推廣體系。
做強品牌、做優品質,是做大基地的先決條件。李建勤曾對廣安區黨委政府一班人說:「龍安柚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這個階段不能盲目擴大規模。要在叫響品牌、提升品質的基礎上,一面對原有基地進行改造,一面有計劃地適度發展現代化的生產基地。」
努力方向由此更加明確。「新建龍安柚基地1.5萬畝,集中打造4.5萬畝龍安柚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基地。」羅志強信心十足地表示:「到2022年實現龍安柚標準化種植10萬畝以上,年產優質龍安柚27萬噸以上,建成全國紅心柚優質高效生產基地。」
所有努力都指向一個目標:以龍安鄉、崇望鄉、大龍鄉等為核心,做大做強龍安柚「拳頭」產業。
事實上,做強龍安柚產業,並非最終目的。「我們希望以做大做強龍安柚為起點,走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廣安路徑。」李建勤的理念中,著重強調四個字:融合發展。
以龍安柚為核心的融合發展路徑中,包含龍安柚生產、加工、旅遊、服務等產業。融合發展的理念在李建勤的主導下深入人心。最近,廣安區請來國內一流的設計單位,對龍安、崇望、大龍、彭家四個龍安柚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進行全域高標準規劃,打造以「龍安柚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和休閒觀光農業。
到2022年,這裡將實現「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建成全國紅心柚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在羅志強眼中,腳下這片熱土生機勃勃。
冬日的龍安柚樹,枝頭吐露新綠;紮根這方熱土,一棵棵柚樹將書寫新的傳奇。
全媒體記者 | 廖小兵 周娟
通訊員丨羅鈞 劉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