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扣的祭祀用品將進行垃圾壓縮防止回流市場。
清明臨近,在大力宣傳文明祭祀的氛圍裡,沈城市民已感覺今年沿街燒紙現象有所減少,路邊擺賣祭祀用品的攤位幾乎看不到了,但也有部分人心存僥倖,把固定攤位變成「汽車攤」。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瀋陽市利用公安探頭對全市範圍內街道路口進行監控,發現沿街售賣祭祀用品的車輛後,城管執法部門對祭祀用品進行垃圾壓縮防止回流市場,交警部門則對佔道車輛進行暫扣。
4月2日18時30分,記者跟隨和平區聯合執法隊開始每日的常規巡查。和平區十五緯路-南五經街-南四經街-十四緯路-十二緯路-東緯路-三經街-西濱河路-振興街-中興街-臺北路-高雄路-南七馬路-和平大街-三好街-砂山街……這只是全市執法隊的巡邏路線之一,各區聯合執法隊都在同步巡邏。
18:50振興街臺北路路口
吳某剛打開後備箱,就受到聯合執法隊的查處:「昨天剛上的貨,一分錢沒賣。」吳某是駕駛私家車進行祭祀用品售賣,後備箱和後座的祭祀用品均被查扣。
19:20振興街高雄路路口
駕駛廂式貨車的陳某剛準備逃跑,就被執法人員逼停,滿滿一箱貨祭祀用品均被查扣。陳某稱,這是他售賣的第二天,前一天僥倖逃過了,當天剛賣了80元錢就被抓住了。
20:30五經街十二緯路路口
20歲出頭的小夥子王某的麵包車被暫扣,車裡是他剛進的近1000元錢的祭祀用品。王某表示,他想學別人自主創業,以每天100元的租金租了一輛麵包車,進了一車祭祀用品準備售賣,沒想到剛上道就被查處了,不但祭祀用品被查扣,還將面臨罰金。「教訓太慘痛了,我再也不動旁門左道的歪心思了!」王某說。
在聯合執法人員對祭祀商品進行查扣時,周圍市民紛紛叫好。市民陳大爺告訴記者,往年一到清明節前,振興街路邊有很多商戶臨時賣起燒紙,煙燻得周圍市民不敢開窗戶。今年不但能開窗透氣,還避免了火災隱患。
據了解,之所以能在第一時間對祭祀用品「汽車攤」進行查處,是因為聯合執法隊「功能強大」,每支聯合執法隊都有文明辦、城管執法局、市場監管局、民政局、公安局、應急局、交警大隊、交通局、教育局、文化行政執法大隊、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
當晚,和平區聯合執法隊對主次幹道、背街小巷、交通路口、重點點位進行全面巡查檢查,共計取締店外售賣31處,流動售賣52處,勸阻焚燒點位60餘處,查扣祭祀用品520餘捆,暫扣機動車輛5輛,將對其進行立案處罰。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杜夢雅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