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常常有人這樣地問過我。
他們常常對坐在老年大學課堂裡,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大爺老大媽不解。
那些老人何苦來,剛買了菜還沒來得及回家,就急急忙忙趕來上課。難道是誰要跟他們考勤,遲到或者曠課就要扣除工資?
還有人報名參加寫作班,背誦起平水韻韻部來搖頭晃腦。照你這麼問,難道他們還要去趕一場古代的科舉考試。
如果不是,有時間為什麼要消耗在這個上面,它能夠給人帶來什麼效益?
還有那些三歲都不到的孩子,唐詩卡片一摞一摞的,父母還要把他們送去讀詩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李紳的《憫農》詩也許你讀過,也許你的兒女也在讀。如果去問一下,你的父母從前肯定也讀過。
你們家在吃飯的時候,小孩子不小心掉飯粒了,你們可能就會背出這首詩來。無形之中,這首詩成了你們三代人的共同語言。
那一天你去釣魚,可是運氣不好,空手而歸。回家的路上,碰到熟人,你感到慚愧了,不好意思了。
可是熟人背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你頓時感到舒暢了,朋友不會讓你難堪,這就是讀書人的氣質。
是啊,釣魚就是圖個清閒安逸,釣翁之意不在魚啊。
冬天來了,風雪之夜,古人喜歡圍爐而坐。今天我們會做什麼?去網吧酒樓茶館肯定不合時宜。
還是在家裡與古人對話好,翻開那些久違了的書香,不要辜負了多年前你購買它時那陣心血來潮。
如果有興致,你也可以發個簡訊給真正的朋友,體會一下白居易《問劉十九》的心情。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做人要有一點品位,這品位有一部分就是唐詩宋詞給你的。
不要讓踏雪尋梅,都叫李清照夫婦佔了去。不要讓舉杯問月成了李白的專利。
春天來了,到處奼紫嫣紅。古人說,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你也可以帶著自拍杆,走進山光水色,拍了照片來,發朋友圈,並附上一首七律。
說句不好聽的話,不要老是發那幾個杯盤碗盞。
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把秘書的草稿仔細看了,在這裡插上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在那裡插一句「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結尾還不忘加進「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你深深地知道這些詩句在一篇講話稿中的點睛作用。
現在自媒體盛行,大家都在網上賺錢。當然不只是賺錢,也是一種樂趣。
那些詩詞格律都是人寫的,那些唐詩宋詞都是人評論的。發表了,賺錢了,就體現了一種人生價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說明你過去熱愛唐詩宋詞沒有白費。知道別人讀《紅樓夢》吧,一部書來回讀幾十遍。
一篇小說造就了多少學者,多少行業,多少富翁。
書裡的才女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妙玉,都是叫古典詩詞養育出來的。
據說那首讓人潸然淚下的《葬花吟》,就是曹雪芹借鑑唐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的。
無才可去補蒼天,曹雪芹不能,賈寶玉也不能。
如果《紅樓夢》裡詩詞的分量不夠,那還叫名著嗎?
你總是日夜不停地盯著手機,是不是那些平臺上的詩詞吸引了你。
不要說孩子們讀詩詞了,他們已經背負了過多的壓力。
現在我們為什麼讀唐詩宋詞?
不去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不去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有空就讀讀詩吧,書到用時方恨少。
也有人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