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石湖鄉:「小香菇」撐起富民「大產業」

2020-12-16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1月30日連雲港訊 眼下已經進入香菇採摘期,連雲港市東海縣石湖鄉殊香香菇生產合作社50畝大棚每天可以採摘香菇4000多斤,園內十幾個工人正忙著香菇採摘、分揀、篩選、包裝、菌棒製作等工作。「一天有100至150元的收入,豐產期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楚團村十組的薛金高和薛許龍都在這務工摘蘑菇。

殊香香菇生產合作社是石湖鄉成立最早的香菇合作社之一,從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經從原有的十幾棟發展成50多棟香菇栽培大棚,菌棒製作設備、保鮮庫等配套設施齊全。「我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充分利用林間閒置土地,準備再上種植大棚100棟,確實做大做強香菇種植,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提起今後的香菇種植殊香香菇合作社負責人姜徐江信心滿滿。

從2006年開始,石湖鄉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陰優勢,通過政府投資的方式興建佔地500畝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提供基本配套設施,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帶動農戶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目前已經形成龍頭企業帶動,香菇生產合作社模式下包括農戶承包種植、合作社統一銷售、菌棒專業生產的一套完整的產供銷體系。

合作社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他們主動與種植大戶籤訂契約,結對幫扶,定點包銷,與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讓廣大食用菌種植戶吃下了「定心丸」。合作社十分注重選擇發展較好的食用菌種植專業戶進行重點宣傳,樹立典型,力爭做到扶持一個,成功一個,影響一大片,以此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農戶來發展食用菌種植業。

尤塘村3組的許雪芹也是發展香菇種植諸多受益者之一。2016年開始,她投入6萬承包了5個香菇大棚,從事香菇種植,當年就收益十多萬元,現在擁有香菇大棚30多棟。她說:「從10月底開始香菇陸續進入採摘期,一直可以採摘到過年5月,以現在7元一斤的市場行情,平均每天都可以有幾千元的收入,雖然累了一點,但我們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食用菌種植產業,發揮規模優勢,提升其品牌競爭力,實現產品的最大效益化,近年來,該鄉還不斷擴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香菇精深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

在位於石湖林場中部的連雲港永同祥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烘乾一車間裡,工人們實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產,目前已開發出不同品種、不同口味、不同烹飪方法的幹香菇產品30餘種,產品出口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馳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從事香菇深加工企業,種植規模達到500畝,擁有塑料大棚400個,員工100多人,香菇種植單體規模在蘇北魯南地區首屈一指。該公司還和韓國一家企業合作專門生產香菇,並籤訂下「年提供香菇菌棒30萬袋,10名技術工人,產出香菇由韓國負責銷售」的合同,年產值可達1000多萬元。

香菇種植為廣大種植戶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給附近村的百姓帶來了就業崗位。如果每2畝蘑菇大棚按一個就業崗位算的話,全鄉種植面積2000多畝,一下就可為當地帶來上千個就業崗位,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農民致富。

近年來,石湖鄉農民通過發展食用菌生產,紛紛走上了富裕之路,實現了生態、經濟雙豐收。目前,全鄉共有年產3萬棒以上的規模種植戶224戶,合作社8家,龍頭企業5家,年產香菇2萬多噸,純收益1200萬元以上,香菇產業已經成為該鄉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萬小波)

相關焦點

  • 東海縣石湖鄉:協商議事小會議 解決高鐵大問題
    「高鐵建設是大事情,我們全村人都支持,但是現在高鐵綠化帶建設產生的垃圾臨時堆放在農田地頭,眼看就要秋收,能不能讓施工單位及時清理?」「高鐵信號基站要在我家農田佔據一小塊地方,佔地補助什麼時候能發給我?」
  • 東海縣石湖鄉:「有事好商量」 用集體智慧辦好集體的事
    中國江蘇網訊 東海縣石湖鄉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現有資源,按照「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和「六有」標準,建立了鄉、村兩級「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運用協商議事平臺,有效拓展協商參與面,動員人大代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聚焦民生改善實事、農村治理難事,廣泛開展協商活動,傾聽民聲,收集民意。
  • 東海縣石湖鄉:多措並舉切實提升人大履職效能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連雲港訊 今年以來,是東海縣石湖鄉人大高度重視代表工作,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推動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把履職平臺聯繫選民和群眾的基本功能發揮好,提高代表履職實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 浙江遂昌農旅結合風生水起 小紅提撐起富民大產業
    浙江遂昌農旅結合風生水起 小紅提撐起富民大產業奚金燕攝浙江遂昌農旅結合風生水起 小紅提撐起富民大產業 奚金燕 攝中新網麗水9月15日電(記者奚金燕)品嘗親手採摘的美味紅提、觀賞精妙的竹編藝術品、欣賞沿途如詩如畫的風景
  • 連雲港東海縣石湖鄉居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連雲港網友「中正」:連雲港市東海縣石湖鄉團池村南800米處有一化工廠連雲港恆潤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農藥),汙染嚴重,經常在夜間排放刺激性氣體,整個村莊都能聞到,不少村民時常被燻醒,我村至今已有十餘人生病。  由於該化工廠勢力較大且與村領導關係密切,眾多村民敢怒不敢言。化工廠旁邊有一條小河,該河流下遊有一座水庫(阿湖水庫),由於受到汙染,目前已無法用來養殖。
  • 東海縣石湖鄉尤塘村:「有事好商量」共建美麗新家園
    中國江蘇網訊 東海縣石湖鄉尤塘村「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設立以來,不斷建立健全協商議事制度,堅持以黨建創新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堅持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吸引多方力量參與,在協商議事中建言獻策和凝聚共識,在新時代農村建設過程中譜寫了一曲文明和諧之曲。
  • 江蘇:連雲港東海縣小苗木「鏈」成大產業
    中國園林網4月23日消息:4月15日,上海客商駕車慕名來到東海縣林業種苗繁育場購買落羽杉等苗木。據了解,東海縣苗木生產銷售逐步走上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之路,花卉苗木暢銷全國各地,「小苗木」已成為該縣農民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 東海縣石湖鄉全力以赴奮力衝刺迎檢省文明城市提名測評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連雲港訊 省級文明城市提名測評即將到來,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東海縣石湖鄉把創建迎檢工作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舉全鄉之力,動員全民參,以鐵的紀律和良好的執行力為全縣順利通過省文明城市提名測評助力。
  • 呂梁山上,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獨特的氣候和生態條件,讓這裡有了「清涼山城」的美稱,也為發展香菇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每年的7月至10月,國內的其他香菇產區普遍因為溫度過高而無法產出香菇,交口縣彌補了這一市場空缺。這裡種出的香菇菇質堅實、面色花白、香味濃厚,有豐富的內在營養。
  • 湖北十堰:襪子編織脫貧夢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資料圖,圖為湖北十堰鄖陽區,工廠內的智能化襪機 梁婷 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湖北十堰:襪子編織脫貧夢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中新網湖北十堰9月26日電 題:襪子編織脫貧夢小香菇撐起「致富傘」記者 梁婷鄖陽青龍泉社區,是採取易地搬遷集中安置、扶貧產業集中配套、服務設施集中配建,湖北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掙錢顧家兩不誤,吸引了原本在新疆務工的李荷。他原居住在鄖陽區五峰鄉小堰溝村4組,易地扶貧搬遷至青龍泉社區後入職襪廠,成為一名擋車工,負責智能襪機日常故障排查等工作。
  • 安康石泉縣兩河鎮火地溝村:小香菇撐起「脫貧夢」
    安康石泉縣兩河鎮火地溝村:小香菇撐起「脫貧夢」 近年來,石泉縣兩河鎮火地溝村因地制宜,以產業扶貧為著力點,組建了以黨員牽頭,貧困戶為主的脫貧勞務隊,成立了黨員幹部、返鄉能人組成的火地溝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石泉縣豐年生態農業產業園,全村共發展了8000餘畝核桃、330餘畝烤菸及食用菌
  • 江蘇省東海縣有一個被稱為詩和遠方的小村 在桃花盛開的地方
    這裡是東海縣石湖鄉的小尤塘村。春天來的時候,它就掩映在密密的桃樹林中,推開柴門,會有人面桃花相映紅。這就是一個和詩一起存在的地方。2015年,樊平來石湖鄉當書記,一眼就看上了這個地方,決心將這裡打造成現代農村的一個樣板,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個範本。她和專家談,和當地農民談、和藝術家們談、和鄉裡的官員們談。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方案,最後和來自蘇州的一位園林設計師達成默契。尤塘村,只有68戶人家,是一個小小的自然村。
  • 東海縣多舉措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近年來,東海縣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緊緊圍繞「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生態宜居福地」的整體形象定位,注重統籌協調,強化財政投入和政策保障,積極實施全域旅遊、改革創新、項目帶動、品牌建設等四大戰略,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做好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全域旅遊發展成效初顯。
  • 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
    北辰一村北辰二村賈莊村青湖鎮32072210595.3km2  青湖鎮位於東海縣城北部20公裡,是東海縣北部中心鎮、江蘇省百家名鎮之一,素有「小徐州」之稱。季墩村庫北村柘塘村山後村山前村房南村房北村芝麻村林疃村興谷村吳場村雙嶺村民主村興東村雙莊村桑莊村陶墩村賀村村邱莊村寇蕩村大穆村
  • 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廣闊天地
    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廣闊天地  ——記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所長邊銀丙  【脫貧攻堅路上,知識分子這樣擔當】30年來,邊銀丙帶領團隊跑遍全國20餘省50多個貧困縣,為當地食用菌產業把脈問診,讓扶貧產業惠民利民,小小蘑菇撐起成千上萬農民脫貧致富的廣闊天地。  為菌菇問診開方  什邡市湔氐鎮是四川典型的以食用菌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的地方。
  • 小香菇 大民生 ——隨州香菇產業的壯大與裂變之一
    近兩年,隨州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廣「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新模式,香菇種植走上標準化生產之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提籃小賣華麗轉身市場新寵香菇是菌類中的「靈芝草」,素有「蘑菇皇后」之稱。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跨北緯31度到32度之間的桐柏山腹地,植被茂密,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是生產優質香菇的黃金區域。
  • 河北磁縣科技小薯苗撐起脫貧致富大產業
    新華社石家莊8月27日電題:河北磁縣科技小薯苗撐起脫貧致富大產業新華社記者秦婧「以前『紅薯飯』只能填飽肚子,現在靠著小紅薯,我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為此,自2010年起,崔伏喜開始專注於紅薯苗脫毒的研究,他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生物分子育種中心、中國農科院甘薯研究所等單位,建起了現代化脫毒組培擴繁中心,先後完成了20餘個紅薯品種的脫毒組培。通過積極發揮自身掌握的脫毒紅薯種苗組培科技優勢,崔伏喜把高品質的種苗,賣到了普通種苗的價格,受到了當地薯農的歡迎。
  • 「果藥菌」三大產業富民強縣
    該縣於1993年已建成了雙龍鎮香菇交易市場,如今雙龍鎮不但擁有標準化生產基地,而且香菇可以在雙龍鎮直接裝櫃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裡集聚食用菌加工企業18家,規模以上香菇加工出口企業10家,800多家經營門店,常年從事香菇產業的人員1萬多人。在西峽縣,像雙龍鎮一樣繁榮的香菇鎮,還有丁河鎮、西坪鎮。
  • 寧德古田:一朵菌菇,如何撐起百億大產業?
    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都」,古田全縣70%的勞動力涉足食用菌行業,全縣70%的農業總產值和農戶70%的現金收入均來自食用菌產業—— 一朵菌菇,如何撐起百億大產業。食用菌是古田縣的一項富民主導產業。全縣70%的勞動力涉足食用菌行業,全縣70%的農業總產值和農戶70%的現金收入,均來自食用菌產業。到2017年,古田縣開發生產的食用菌品種達37個,每年產業鏈產值超過100億元,其中銀耳產量佔據全球90%的市場。鄉村振興,首要的是產業興旺。連日來,記者走訪古田的多個鄉鎮、鄉間菇棚,探尋食用菌產業興旺的背後動因。
  • 富民產業-土地資源網
    ,最新富民產業信息,富民產業的最近新聞資訊,富民產業是什麼,富民產業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不斷做大升級,發展成富民第一大產業。「平谷大桃」不只是富民產業 「虧了這桃樹,要不真供不起孩子上學」 10月中旬的一天早上,老盧正在自家桃園,摘著今年最後一批「桃王九九」,這也是今年全平谷最晚成熟的一批桃。老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