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20屆上海藝術節無錫分會場精品舞臺劇板塊迎來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文化館安納歌舞團民族歷史歌舞劇《彩虹部落》。雖是縣級劇團製作的原創民族歌舞劇,但這部融土族歷史、民俗於一體的歷史歌舞劇,其篇章敘事和舞臺效果堪稱一流。當優美的土族音樂響起,華美壯觀的場面出現時,帶給無錫觀眾的是深深的心靈震撼。
祁連山下,青海湖畔,生活著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的古老民族。1600年前,在這片草肥水美的高原上,建立過一個地方政權——吐谷渾國。他東與隋、唐兩代王朝會盟聯姻,又和西域文化相交流;漫漫絲綢之路曾從這裡穿越,吐谷渾人培育的青海驄,影響了宋元時期的「茶馬互市」。在千百年的繁衍進程中,在彩虹飛落的這片土地上,融合了陰山韃靼、蒙古、藏、漢等民族成分,自稱「察罕蒙古爾」的土族,在這裡放牧、耕耘。而今,他們建起了幸福家園,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歷史悠長、文化深邃的重要成員。這就是《彩虹部落》想要講給觀眾的故事。
互助縣文化館安納歌舞團成立於2001年4月,多次代表青海省參加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獲得諸多榮譽和獎項,為土族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傳播作了突出貢獻。民族歷史歌舞劇《彩虹部落》被譽為青海的一張新名片,從劇本創作到舞美、音樂、舞蹈設計,都集結了一流的創作團隊,演員的表現更是出色。該劇在土族跌宕起伏的歷史沿革中,選擇了幾段精彩、悲壯、輝煌、和美的故事,運用回顧的手法,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以土族繁衍、融合為脈絡,表現了土族人民從西遷到遊牧祁連山下,從建吐谷渾國到民族的融合,從農耕到建彩虹般和諧家園的歷程。舞臺上,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服裝,唱起歡快的樂章;舞臺下,觀眾們看到了土族兒女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熱愛故土的精神與情懷。
(樂章)